杨莹莹;雷威;赵改萍;侯晓东
目的 探究声频共振治疗神经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淇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神经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营养素+药物疗法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常规营养素+药物疗法+声频共振疗法进行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30 d,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纯音听阈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8.46%(64/65)]高于对照组[80.00%(5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血浆黏度较治疗前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观察组纯音听阈值[(73.15±3.72)dB]与对照组[(73.49±4.32)d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纯音听阈值为[(41.39±8.35)dB和(52.69±10.13)dB],两组纯音听阈值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声频共振疗法治疗神经性耳聋效果显著,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降低纯音听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马金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与焦虑共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南阳市第四人民医院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抑郁与焦虑共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B组和A组,各50例.给予A组患者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给予B组患者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B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HAMD、HAMA评分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TESS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与焦虑共病患者,可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贺国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系统化全面护理干预在果酸换肤治疗痤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5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6例痤疮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果酸换肤治疗,依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系统化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皮肤外观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痊愈25例,显效24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84.48%(49/58);观察组痊愈31例,显效26例,有效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98.28%(57/58).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对皮肤外观不满意5例,满意20例,非常满意33例,满意度为70.69%(41/58);观察组患者对皮肤外观不满意5例,满意20例,非常满意33例,满意度为91.38%(53/58).观察组皮肤外观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化全面护理干预在果酸换肤治疗痤疮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皮肤状况,提高皮肤外观满意度.
作者:靳海莹;牛娟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中医门诊患者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状况及其血清标志物,观察分析有隐匿性HBV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OBI)的血清标志物阳性表达模式规律,为HBV临床检测策略的合理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平顶山市中医医院进行乙型肝炎临床检查的7010例门诊患者,检测标本中HBV的5种血清学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发现11种HBV血清标志物阳性模式:其阳性模式及组合较多的分别为HBsAb(58.37%)、HBsAg+HBeAb+HBcAb(3.92%)、HBsAb+HBeAb+HBcAb(2.07%)及HBsAg+HBeAg+HBcAb(1.54%).其中HBsAg阳性模式有5种,HBsAg总阳性率为7.40%,单独HBsAb阳性率为58.37%.有隐匿性HBV感染风险的HBsAg阴性且HBcAb阳性的占2.87%.HBsAg阳性患者主要分布在21~60岁年龄组,与其他年龄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阳性患者男女占比比较(3.72%比3.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中医院门诊人群HBV的感染主要分布在21~60岁.应重视HBV隐匿性感染患者,采用具有更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方法进行检测,可为临床提供更有力的证据,对阻断HBV的传播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胜国;许东亚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稳心定悸膏方治疗气阴两虚型老年室性早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8例气阴两虚型老年室性早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盐酸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稳心定悸膏方,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率(HR)、心率变异性指标(PR间期、SDNN及SDANN)、心肌功能(cTnI、NF-κB、Cys C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31%比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R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PR间期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cTnI、NF-κB、Cys 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心定悸膏方治疗气阴两虚型老年室性早搏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心肌功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侯亚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柘城县结核病防治所就诊的肺结核患者50例纳入研究,经痰液细菌涂片检查显示为阳性,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两组均行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上述基础上采用利福平治疗,观察组采用利福喷丁治疗,比较两组病灶吸收、痰菌转阴、空洞闭合情况、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灶吸收率、痰菌转阴率及空洞闭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福喷丁治疗肺结核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病灶吸收率,促进患者病情改善,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董振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上颌第一磨牙牙根的位置与上颌窦底牙槽骨高度变化量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拔除一侧上颌第一磨牙且对侧磨牙无缺失)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锥形束CT(CBCT)牙根与上颌窦底在矢状位面的位置关系分为5类,测量分析拔牙前、后6个月上颌窦底牙槽骨的骨量变化,分析牙根的位置与上颌窦底牙槽骨高度变化量的相关性.结果 上颌窦底牙槽骨高度的变化量:Ⅰ类(1.11±0.23)mm、Ⅱ类(1.29±0.25)mm、Ⅲ类(1.43±0.23)mm、Ⅳ类(1.68±0.17)mm、Ⅴ类(1.90±0.26)mm.Ⅰ类与Ⅲ、Ⅳ、Ⅴ类,Ⅱ类与Ⅳ、Ⅴ类,Ⅲ类与Ⅳ、Ⅴ类间牙槽骨高度改变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上颌第一磨牙牙根距上颌窦底越近,拔牙后牙槽骨高度改变量越大,窦底牙槽骨越容易发生改建.
作者:王琦;焦连龙;曹选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济源市中医院收治拟行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68例,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出院时、出院4个月后髋关节功能(Harris)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结果 出院时,两组Harris及WHO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4个月后,观察组Harris及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老年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利于其髋关节功能恢复,且有助于生活质量提升.
作者:翟晓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房颤患者PCI术后双抗联合达比加群与华法林的抗凝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表法将70例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术后均接受低分子肝素连续抗凝治疗、标准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与美托洛尔控制房颤心室率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加用华法林,观察组患者术后加用达比加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以及治疗后体循环栓塞事件和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1、6个月P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PTT、TT、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体循环栓塞事件发生率为5.71%(2/35),出血事件发生率为17.14%(6/35);观察组治疗后体循环栓塞事件发生率为2.86%(1/35),出血事件发生率为2.86%(1/35).两组患者治疗后体循环栓塞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房颤患者PCI术后使用双抗联合达比加群抗凝效果更佳,可降低术后出血事件发生风险.
作者:甘亚玮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血肿清除率及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9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给予观察组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术后血肿清除情况及住院天数.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采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疗效显著,可提高血肿清除率,缩短住院时间,加快康复进程.
作者:姚俊恒;高永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郏县人民医院行无创呼吸机治疗的6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均给予优质护理,观察患者护理前后心率、呼吸频率、PaCO2和PaO2等指标,采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 护理后,患者心率、呼吸频率、PaCO2和PaO2均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100%(66/66).结论 对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改善其临床症状,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刘豪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内镜保胆取石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舞阳县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64例胆囊结石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内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饮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饮食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胆囊结石患者行内镜保胆取石术可有效保留患者的胆囊功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显著优势.
作者:马琼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在高血压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延津县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2例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纳入研究范畴,将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成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个体化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血压、生活自理能力情况,并测评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两组SBP、DBP水平较护理前明显下降,研究组SBP、DBP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athel指数评分较护理前升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护理作为一种全新的护理理念,能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促进预后,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申瑞雪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评分(NBNA)与磁共振脑发育总成熟度评分(TMS)在评价早产儿脑发育、脑损伤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6—10月在郑州儿童医院NICU治疗的早产儿55例,根据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早产儿脑损伤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2012》分为脑损伤组和无脑损伤组,依据胎龄分为≤31周组、31~35周组和≥35周组,生后同一时间点行NBNA评分及TMS评分.结果 脑损伤组各胎龄段NBNA和TMS评分均低于无脑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BNA评分和TMS评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 NBNA评分和TMS评分均能够准确反映早产儿脑发育、脑损伤情况,且具有相关性.
作者:邢珊;孙慧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丁螺环酮联合帕罗西汀对抑郁症患者HAMD、HAMA评分的影响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商丘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收治的抑郁症患者50例,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采用帕罗西汀和丁螺环酮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HAMA、HAMD评分与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HAMD、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D、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抑郁症患者中采用丁螺环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能使抗抑郁效果增强,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的症状,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作者:刘金荣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民权县人民医院治疗的5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行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及术后6个月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进行治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赵家亮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目前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研究生学习卫生统计学的兴趣、困难及需求情况,为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设调查问卷对某高校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84名研究生进行调查,利用频数和构成比等指标来描述一般学习状况、对统计学授课的满意度及软件应用情况,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1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发放问卷84份,回收84份,全部有效.95.24%的研究生能够掌握理论授课内容;研究生在卫生统计学的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困难有统计学方法的正确选择和运用(52.38%)、平时缺少练习的机会和数据(50.00%),在统计学软件的应用(46.43%)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困难;58.33%的研究生认为英语是统计学专业知识学习的障碍.结论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工作存在不足,需在不断改进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方法的完善,以提高该专业学生综合能力,推动卫生统计学的长远发展.
作者:陈嘉欣;杜邦;陈远思;裴晓婷;孙苗苗;平智广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基因在骨肉瘤患者外周血中的差异表达.方法 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40例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骨肉瘤患者,同期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收集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肿瘤组织及对照组相应部位组织,利用miRNA基因芯片对其进行分析,观察miRNA在外周血及骨肉瘤组织中的差异表达.结果 筛查出骨肉瘤肿瘤组织中相关异常表达基因270个,上调miRNA基因15个,下调miRNA基因255个.上调及下调倍数大于2.5的miRNA 19个,上调大于2.5倍的miRNA基因8个:miR-21、miR-451、miR-218、miR-18a、miR-148a、miR-198、miR-195、miR-497.下调大于2.5倍11个:miR-29、miR-223、miR-183、miR-31、miR-654、miR-495、miR-493、miR-410、miR-409-5p、miR-409-3p、miR-382.外周血中异常表达基因178个,上调19个,下调159个.上调及下调倍数大于2.5的miRNA 21个,上调大于2.5倍的miRNA基因12个:miR-21、miR-451、miR-199a、miR-18a、miR-18b、miR-148a、miR-195、miR-497、miR-130b、miR-182、miR-374a、miR-301b.下调大于2.5倍的有9个:miR-29、miR-223、miR-410、miR-133b、miR-31、miR-206、miR-144、miR-493、miR-142-3p.两组结果有较高的重合性.其中表达特异性明显的是miR-21(上调),miR-29(下调).结论 骨肉瘤肿瘤组织与外周血在miRNA表达上存在一定程度相关性和一致性,其中miR-21和miR-29特异性明显,并预测其作为生物学标志物的可能性.
作者:马草源;镐英杰;刘亚伟;王正义;于磊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急性胃穿孔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外科接受治疗的98例急性胃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优质护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胃穿孔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胃肠功能恢复,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春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人文关怀护理在脊柱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68例脊柱结核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包括整体护理、健康教育及病室管理评分)、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整体护理、健康教育及病室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较护理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脊柱结核患者护理中,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鲁玉;李艳鑫;赵丽姣;王金菊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