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前后CEA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朱浩;袁伟堂

关键词:结直肠癌, 新辅助化疗, 癌胚抗原,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前后CEA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山附院大肠癌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院接受新辅助化疗的21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新辅助化疗前后患者血CEA水平,根据血CEA水平将患者分为CEA变化组(57例,化疗前后CEA下降≥5.5 ng/ml)和CEA不变/微变化组(161例,化疗前后CEA下降<5.5 ng/ml),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新辅助前后结直肠患者血清CEA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新辅助前后血清CEA变化与肿瘤浸润深度、CA199水平、神经侵犯、分化程度、远处转移、肛距具有相关性(均P<0.05);多因素分析:肿瘤浸润深度、CA199水平、远处转移是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前后CEA变化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结论 肿瘤浸润深度、CA199水平、远处转移是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前后CEA变化的独立预测因素.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CRP与PCT检测对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 对比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降钙素原(PCT)检测对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收治的26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根据致病菌分为细菌感染组(153例)和病毒感染组(113例),纳入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2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的血清PCT与CRP水平,比较PCT与CRP检测对小儿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的特异度与敏感度.结果 细菌感染组PCT与CRP水平均高于病毒感染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毒感染组于对照组PCT与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RP与PCT检测由细菌引发的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特异度分别为86.6%和91.7%,敏感度分别为85.7%和90.6%,组间诊断特异度与敏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RP与PCT检测,均可作为由细菌引发的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的参考依据.

    作者:王慧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尼妥珠单抗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近期效果

    目的 分析尼妥珠单抗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近期效果.方法 选择许昌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8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尼妥珠单抗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CR 9例,PR 15例,SD 4例,PD 6例,总有效率为70.59%(24/34);观察组CR 18例,PR 13例,SD 2例,PD 1例,总有效率为91.18%(31/34).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血小板减少、红细胞减少、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发热、心电图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妥珠单抗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近期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光普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将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在长征人民医院内科就诊的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予以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E/A、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左心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龚新惠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复发与生存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后早期复发、晚期复发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的132例原发性肝癌(HPC)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对术后早期及晚期复发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并根据术前甲胎蛋白(AFP)水平及是否合并肝硬化进行分组,探讨不同亚组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BCLC分期(HR=3.461,P<0.001)、TNM分期(HR=2.698,P<0.001)、门脉癌栓(HR=1.875,P=0.011)、血管侵犯(HR=2.254,P=0.001)、病灶数量(HR=1.951,P=0.008)、结节数量(HR=2.029,P=0.005)、肿瘤大小(HR=2.987,P<0.001)、AFP(HR=1.983,P=0.005)、ALT(HR=0.978,P=0.007)为肝癌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因素;合并肝硬化(HR=4.718,P=0.033)、术前低白蛋白血症(HR=0.510,P=0.036)影响肝癌术后的晚期复发.生存曲线显示,AFP≥200 ng/ml的患者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7.99%、39.15%、30.29%,低于AFP<200 ng/ml的患者组;合并肝硬化的患者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9.82%、50.09%、33.67%,均低于未合并肝硬化组.结论 HPC患者的肿瘤直径、术前AFP水平、肿瘤结节数目等因素均影响肿瘤术后的复发,且合并肝硬化及高水平AFP(AFP≥200 ng/ml)的患者术后生存时间会明显缩短.

    作者:张劲夫;范正军;乔兵兵;孙涛;梁润威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前后CEA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前后CEA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山附院大肠癌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院接受新辅助化疗的21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新辅助化疗前后患者血CEA水平,根据血CEA水平将患者分为CEA变化组(57例,化疗前后CEA下降≥5.5 ng/ml)和CEA不变/微变化组(161例,化疗前后CEA下降<5.5 ng/ml),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新辅助前后结直肠患者血清CEA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新辅助前后血清CEA变化与肿瘤浸润深度、CA199水平、神经侵犯、分化程度、远处转移、肛距具有相关性(均P<0.05);多因素分析:肿瘤浸润深度、CA199水平、远处转移是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前后CEA变化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结论 肿瘤浸润深度、CA199水平、远处转移是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前后CEA变化的独立预测因素.

    作者:朱浩;袁伟堂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组织学与细胞学在超声支气管镜诊断肺门及纵膈恶性病变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 对比分析经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针吸活检术(EBUS-TBNA)细胞学制片、组织病理学(HP)在诊断肺门及纵膈恶性病变中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EBUS-TNBA检查并经确诊的504例纵膈或肺门恶性病变的患者,统计比较传统细胞涂片、液基薄层细胞学(LCT)涂片、HP诊断肺门及纵膈恶性病变的阳性率.结果 传统细胞学涂片、LCT涂片、HP诊断阳性率分别为75.79%(382/504)、88.10%(444/504)及93.65%(472/504);HP诊断阳性率高于LCT涂片,且LCT涂片高于传统细胞学涂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肺门及纵膈恶性病变诊断中,LCT涂片标本易获得、诊断阳性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小倩;王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个体化护理在高血压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在高血压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延津县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2例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纳入研究范畴,将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成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个体化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血压、生活自理能力情况,并测评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两组SBP、DBP水平较护理前明显下降,研究组SBP、DBP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athel指数评分较护理前升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护理作为一种全新的护理理念,能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促进预后,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申瑞雪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肾损害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肾损害(hypertensive kidney lesion,HN)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6年12月济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HN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住院期间接受常规化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出院后继续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6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健康状况、情感职能、精力、生理及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上述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HN患者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开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正畸联合种植义齿对伴错牙合畸形单个牙缺失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正畸联合种植义齿对伴错牙合畸形单个牙缺失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南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伴错牙合畸形单个牙缺失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予以对照组种植修复术治疗,予以观察组正畸治疗+种植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生活质量(OHIP-14)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正畸+种植义齿联合应用于伴错牙合畸形单个牙缺失患者疗效显著,可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徐征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规范化护理干预联合心理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规范化护理干预联合心理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沁阳市中医院收治的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予以对照组心理护理,在此基础上予以观察组规范化护理.统计两组负性情绪评分(SDS、SAS)及生活质量评分(GQOL-74).结果 护理后两组GQOL-74、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改善,且观察组GQOL-74评分高于对照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护理干预联合心理护理可缓解急性脑梗死患者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卫娜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济源市中医院收治拟行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68例,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出院时、出院4个月后髋关节功能(Harris)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结果 出院时,两组Harris及WHO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4个月后,观察组Harris及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老年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利于其髋关节功能恢复,且有助于生活质量提升.

    作者:翟晓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系统化全面护理干预在果酸换肤治疗痤疮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系统化全面护理干预在果酸换肤治疗痤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5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6例痤疮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果酸换肤治疗,依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系统化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皮肤外观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痊愈25例,显效24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84.48%(49/58);观察组痊愈31例,显效26例,有效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98.28%(57/58).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对皮肤外观不满意5例,满意20例,非常满意33例,满意度为70.69%(41/58);观察组患者对皮肤外观不满意5例,满意20例,非常满意33例,满意度为91.38%(53/58).观察组皮肤外观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化全面护理干预在果酸换肤治疗痤疮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皮肤状况,提高皮肤外观满意度.

    作者:靳海莹;牛娟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肝素结合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在脓毒症中的作用

    脓毒症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是导致危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发病率的增加,成为危重症医学科面临的巨大挑战,存在着严重的短期和长期影响[1] ,因此,对潜在患者的早期识别至关重要[2]. 该类患者初期症状缺乏特异性,有20%~30%的重度脓毒症患者入院时并没有表现出器官功能障碍的症状,在急诊室处理后24 h内发展为重度脓毒症[3] ,导致延迟诊断和治疗,从而提出了对早期诊断脓毒症的生物标志物的需求.

    作者:訾亚楠;许爱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内镜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内镜保胆取石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舞阳县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64例胆囊结石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内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饮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饮食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胆囊结石患者行内镜保胆取石术可有效保留患者的胆囊功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显著优势.

    作者:马琼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普贝生促宫颈成熟引产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普贝生促宫颈成熟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西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缩宫素治疗,观察组接受普贝生治疗,分别于用药后4、8、12 h采用Bishop宫颈成熟度评分法对宫颈成熟情况进行评分,对比两组孕妇分娩方式和妊娠结局.结果 用药后4、8、12 h,两组Bishop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剖宫产和羊水胎粪污染发生率分别为48.0%(24/50)和22.0%(11/50),对照组剖宫产和羊水胎粪污染发生率分别为76.0%(38/50)和8.0%(4/50).观察组剖宫产和羊水胎粪污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贝生促颈成熟引产效果显著,可降低剖宫和羊水胎粪污染的发生风险,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雪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效果比较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封丘县人民医院外科收治的50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接受小切口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腹痛消失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5例切口感染、2例胆管损伤、1例胆汁渗漏,并发症发生率为32.00%(8/25);观察组发生1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4.00%(1/2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8,P<0.05).结论 与小切口手术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恢复快,并发症少.

    作者:张二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河南省职工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值(2 h 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FBG、2 h PBG及HbA1c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患者FBG、2 h PBG及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7.8%(35/45);观察组显效24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3%(42/4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

    作者:郭慧;师俊亮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在南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诊的12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终止妊娠,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终止妊娠.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肠道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50.12±11.35)min、(65.45±16.78)ml、(14.41±6.58)h、(3.45±0.82)d,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肠道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85.52±14.76)min、(91.24±19.82)ml、(25.32±8.64)h、(6.26±0.96)d,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a内宫内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异位妊娠时,腹腔镜手术创口小,出血量较少,术后恢复快,比开腹手术更有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姬晓宇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8月宁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50例,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沙丁胺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肺功能情况与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PEF、FEV1、FVC水平高于对照组,咳嗽、胸闷、哮鸣音与气急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中采用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情况,缩短其症状发作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敬领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同量治疗下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主视眼与非主视眼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同量治疗下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主视眼与非主视眼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镇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82例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根据主视眼是否为弱视眼分为观察组(主视眼组)与对照组(非主视眼组),各41例.所有患儿均接受同量治疗(目力训练、视觉刺激、戴镜等),对比两组治疗1、3、5、7个月后治愈情况以及视力矫正进步行数.结果 观察组治疗1、3个月后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5、7个月后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视力进步行数为(2.49±1.12)行,多于对照组的(1.82±0.71)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视力进步行数为(3.08±1.42)行,5个月后为(3.23±1.47)行,7个月后为(3.41±1.45)行,与对照组的(2.98±1.37)、(3.21±1.46)、(3.39±1.39)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量治疗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短期内对主视眼有较好治疗效果,且视力进步行数显著增多.

    作者:张拓 刊期: 2018年第08期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河南省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