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浩;袁伟堂
目的 探讨临床中药师在中药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在民权县中医院就诊的患者5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床中药药师指导,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费用为(2881.67±15.37)元,对照组为(3571.19±16.27)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1例变态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1/25),纠纷事件发生率为0.00%;对照组发生2例变态反应、4例中毒性反应、2例中毒性休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00%(8/25),纠纷事件发生率为24.00%(6/2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纠纷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96.00%(24/25]高于对照组[68.00%(1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药治疗过程中行临床中药师指导可有效降低治疗费用,减少不良反应及纠纷事件发生,提高满意度.
作者:赵玉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介入治疗对原发性肝癌中晚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0例原发性肝癌中晚期患者,其中接受常规治疗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介入治疗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42/4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2.2%(37/4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LT、TBIL、ALB、AFP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两组患者AF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ALT、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原发性肝癌中晚期患者采取介入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肝功能.
作者:刘海涛;张海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在高血压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延津县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2例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纳入研究范畴,将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成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个体化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血压、生活自理能力情况,并测评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两组SBP、DBP水平较护理前明显下降,研究组SBP、DBP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athel指数评分较护理前升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护理作为一种全新的护理理念,能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促进预后,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申瑞雪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急性胃穿孔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外科接受治疗的98例急性胃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优质护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胃穿孔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胃肠功能恢复,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春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全面性护理干预在肝癌介入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4例肝癌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肝癌介入术治疗.对照组于围手术期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全面性护理.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消化道出血、穿刺点出血、急性肾衰竭、尿潴留).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6.22%(6/37)]低于对照组[40.54%(1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癌患者介入术围手术期予以全面性护理干预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作者:段思荻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对评估心肌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发现心率异常的60例患者病例资料,后经冠状动脉造影与动态心电图进一步检查,发现≥1支主要冠状动脉分支狭窄患者为观察组,未见冠状动脉明显狭窄患者为对照组,各30例.比较两组动态心电图结果与ST段下移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率、室性早搏、房性早搏次数、心肌缺血总负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T段下移发生率为70.00%(21/30),对照组ST段下移发生率为26.67%(8/30),观察组ST段下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79,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测技术具有较为显著的心电图特征,利于提高心肌缺血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郭源水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方法,为该病的治疗指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到2017年6月温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1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51例患者中,13例接受非手术治疗,29例接受球囊导管扩张术或血管内支架扩张治疗,7例接受下肢动脉置管溶栓术治疗,下肢动脉的血供改善;2例患者因失去介入等治疗的机会,后截肢.结论 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早期,给予患者合理的治疗方案有助于疾病康复,降低致残风险.
作者:吴利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不同剂型吗替麦考酚酯(MMF)应用于肾移植术后早期受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7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科行初次肾移植手术的35例肾移植受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服用的吗替麦考酚酯剂型分为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术后24 h内开始口服吗替麦考酚酯胶囊,观察组术后24 h内开始口服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剂量均为0.75 g/次,2次/d.于术后第5天检测两组服药前(0 h)及服药后0.5、1、1.5、2、3、4、6、8、10、12 h各时点MMF体内脱酯化后释放的霉酚酸(MPA)的血药浓度,比较两组MPA的谷浓度(MPA-C0)、峰浓度(MPA-Cmax)、达峰时间(MPA-Tmax)、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MPA-AUC0-12 h)及两组肾功能恢复情况、术后1个月内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MPA-Cmax[(10.65±4.59)ng/ml]低于对照组[(15.31±6.5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PA-C0、MPA-Tmax、MPA-AUC0-12 h、术后5 d肾功能及术后1个月内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吗替麦考酚酯胶囊,肾移植术后早期受者口服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MPA峰浓度会有所降低,MPA血药浓度变化和近期疗效无明显变化,安全有效.
作者:王梦豪;王志刚;丰贵文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民权县人民医院治疗的5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行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及术后6个月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进行治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赵家亮 刊期: 2018年第08期
脓毒症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是导致危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发病率的增加,成为危重症医学科面临的巨大挑战,存在着严重的短期和长期影响[1] ,因此,对潜在患者的早期识别至关重要[2]. 该类患者初期症状缺乏特异性,有20%~30%的重度脓毒症患者入院时并没有表现出器官功能障碍的症状,在急诊室处理后24 h内发展为重度脓毒症[3] ,导致延迟诊断和治疗,从而提出了对早期诊断脓毒症的生物标志物的需求.
作者:訾亚楠;许爱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8月宁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50例,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沙丁胺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肺功能情况与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PEF、FEV1、FVC水平高于对照组,咳嗽、胸闷、哮鸣音与气急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中采用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情况,缩短其症状发作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敬领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河南电力医院收治的108例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研究组接受硝苯地平控释片+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显效31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1.48%(44/54);研究组显效44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15%(53/54).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SBP、SD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效果显著,可降低血压,安全性高.
作者:云嶷;彭新;原芳;方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郏县人民医院行无创呼吸机治疗的6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均给予优质护理,观察患者护理前后心率、呼吸频率、PaCO2和PaO2等指标,采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 护理后,患者心率、呼吸频率、PaCO2和PaO2均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100%(66/66).结论 对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改善其临床症状,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刘豪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联合尼群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11月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6例,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尼群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厄贝沙坦联合尼群地平治疗,均治疗1个月,统计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变化情况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及舒张压低于对照组,ET-1水平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厄贝沙坦与尼群地平联合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改善其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王浩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美多芭联合普拉克索对帕金森病(PD)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82例PD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美多芭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普拉克索治疗.采用Webeter量表评分评定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对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状态进行评估.结果 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5.61%(31/41);观察组显效33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68%(38/4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患者采用美多芭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俊凯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尼妥珠单抗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近期效果.方法 选择许昌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8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尼妥珠单抗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CR 9例,PR 15例,SD 4例,PD 6例,总有效率为70.59%(24/34);观察组CR 18例,PR 13例,SD 2例,PD 1例,总有效率为91.18%(31/34).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血小板减少、红细胞减少、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发热、心电图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妥珠单抗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近期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光普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稳心定悸膏方治疗气阴两虚型老年室性早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8例气阴两虚型老年室性早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盐酸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稳心定悸膏方,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率(HR)、心率变异性指标(PR间期、SDNN及SDANN)、心肌功能(cTnI、NF-κB、Cys C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31%比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R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PR间期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cTnI、NF-κB、Cys 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心定悸膏方治疗气阴两虚型老年室性早搏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心肌功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侯亚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前后CEA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山附院大肠癌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院接受新辅助化疗的21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新辅助化疗前后患者血CEA水平,根据血CEA水平将患者分为CEA变化组(57例,化疗前后CEA下降≥5.5 ng/ml)和CEA不变/微变化组(161例,化疗前后CEA下降<5.5 ng/ml),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新辅助前后结直肠患者血清CEA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新辅助前后血清CEA变化与肿瘤浸润深度、CA199水平、神经侵犯、分化程度、远处转移、肛距具有相关性(均P<0.05);多因素分析:肿瘤浸润深度、CA199水平、远处转移是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前后CEA变化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结论 肿瘤浸润深度、CA199水平、远处转移是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前后CEA变化的独立预测因素.
作者:朱浩;袁伟堂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上颌第一磨牙牙根的位置与上颌窦底牙槽骨高度变化量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拔除一侧上颌第一磨牙且对侧磨牙无缺失)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锥形束CT(CBCT)牙根与上颌窦底在矢状位面的位置关系分为5类,测量分析拔牙前、后6个月上颌窦底牙槽骨的骨量变化,分析牙根的位置与上颌窦底牙槽骨高度变化量的相关性.结果 上颌窦底牙槽骨高度的变化量:Ⅰ类(1.11±0.23)mm、Ⅱ类(1.29±0.25)mm、Ⅲ类(1.43±0.23)mm、Ⅳ类(1.68±0.17)mm、Ⅴ类(1.90±0.26)mm.Ⅰ类与Ⅲ、Ⅳ、Ⅴ类,Ⅱ类与Ⅳ、Ⅴ类,Ⅲ类与Ⅳ、Ⅴ类间牙槽骨高度改变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上颌第一磨牙牙根距上颌窦底越近,拔牙后牙槽骨高度改变量越大,窦底牙槽骨越容易发生改建.
作者:王琦;焦连龙;曹选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干扰素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商丘市睢阳区疾病预防疾控中心收治的5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两组均治疗5d.比较两组患儿炎症因子水平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TNF-α与IL-6水平低于对照组,IGF-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口腔炎愈合、疱疹消失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丙种球蛋白联合干扰素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治疗,利于改善患儿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周杰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