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志红;张剑宇
目的 观察丹芪葛酮对肥厚心肌中Gaq/11,PLC-β3蛋白及IP3浓度的干预,并探讨其逆转心肌肥厚的作用机制.方法 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行腹主动脉部分缩窄术制作心肌肥厚模型,随机分为非用药组(ND组)、卡托普利组(CAP组)和丹芪葛酮组(DGH组),每组各8只,另设正常Wister大鼠为对照组(CG组).于连续用药8周后取材,测定全心重/体重(HW/BW)、左室重/体重(LVW/BW)、左心室肌组织中Gaq/11,PLC-β3、蛋白及IP3浓度变化.结果 DGH组LVW/BW为(3.48±0.29)g/kg,与ND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肥厚时,Gaq/11蛋白和PLC-β3岛蛋白表达无明显性差异,IP3浓度为(2.05±0.52)nmol/L,明显高于CG组的(0.71±0.18)nmol/L(P<0.01),应用丹芪葛酮和卡托普利治疗后,均有明显的干预作用.结论 肌醇磷脂途径可能参与心肌肥厚的病理过程,而丹芪葛酮组方有重塑心肌肥厚的作用.
作者:高霞;戚沁园;周卫凤;严序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腺苷A1受体激动剂对培养的心肌细胞缺氧再给氧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 以培养的心肌细胞为模型,在缺氧再给氧损伤细胞后,给予腺苷A1受体激动剂R(-)N6-(2-phenylisopropyl)adenosine(R-PIA)(0.1及1μmol/L),测定培养液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的含量及细胞MTT代谢率的变化.结果 腺苷A1受体激动剂可以使培养液上清液中LDH和MDA的含量明显降低,SOD的活性增强,细胞MTT代谢率明显升高,且呈现剂量依赖性.而且这种作用可被腺苷A1受体拮抗剂8-cyclopentyl-1,3-dipropylxanthine(CPDPX)所拮抗.结论 腺苷A1受体激动剂对缺氧再给氧损伤培养的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
作者:杨育红;王洪新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对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门诊就诊的84例慢性脑供血不足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和桂利嗪(脑益嗪)口服,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口服养血清脑颗粒,连续观察30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病人进行经颅多普勒检查.结果 治疗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P<0.05),脑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较脑益嗪能更好地改善症状和脑血流速度.
作者:毕淑珍;陈锦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穿刺动脉应用血管闭合器Angioseal止血的安全性及Angioseal闭合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8例老年冠心病病人经股动脉介入术后,分为两组,甲组32例应用Angioseal闭合器;乙组36例应用手压止血作为对照组.观察止血、操作、下肢制动时间及血管并发症.结果 甲组止血时间为48 s±31 s,绝对制动时间为3.0 h±0.7 h,相对制动时间2.8 h±0.8 h,1例血肿.乙组止血时间为1560 s±660 s,相对制动时间16.8 h±4.7 h,绝对制动时间为19.7 h±5.8 h,8例血肿.结论 Angioseal闭合器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止血工具,与手压止血法比较,操作简单,明显缩短了止血时间及制动时间,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少,方便了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病人及医务工作者.
作者:姚丙南;何倩;吉越英;韩世琴;赵建祥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中医药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绞痛病人心电图、硝酸甘油停减率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30例PCI术后心绞痛病人,于术后常规西药不作任何调整的基础上,加用杨积武导师潜心研制的益气活血方,每日1剂水煎服,服用1个月,并随访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的发作情况、心电图及硝酸甘油停减率等.结果 经益气活血方治疗后30例病人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为90.0%,心电图变化总有效率为83.3%,硝酸甘油停减率总有效率为93.3%,且随访期间无加重及退出观察病例.结论 益气活血方对PCI术后心绞痛病人有很好的临床辅助作用,并能明显改善心电图及临床症状,使PCI术后心绞痛硝酸甘油用量明显减少.
作者:陈巍;杨积武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功能区病变伴顽固性癫痫的手术治疗中新技术与方法的研究.方法 15例功能区病变伴顽固性癫痫病人均在术前常规MRI,EEG,术中应用皮层脑电图(ECoG)定位癫痫范围;包括涉及语言、运动等功能区者6例,利用喉罩麻醉、术中唤醒确定功能区范围,切除病变.结果 镜下全切肿瘤9例,次全切除3例,额叶致痫灶切除2例,致痫灶及颞叶前部切除1例.随诊6个月至2年,癫痫消失11例,小剂量药物控制2例,肿瘤复发1例,术后功能保全13例.结论 在功能区病变伴顽固性癫痫的手术中应用皮层脑电图、术中唤醒进行致痫灶、功能区双重定位有利于有效切除病变、治疗癫痫及保全功能.
作者:连世忠;阎青云;孙之洞;郝解贺 刊期: 2007年第11期
胸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也是常见的就诊原因之一.其病因复杂,就诊于心内科的病人大多数是由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所致.这部分病人根据典型的病史及特征性心电图改变,能较快明确诊断.但仍有相当部分胸痛病人难以在短时间内明确诊断.现对我院心内科2006年1月-2006年12月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342例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郭晓萍;张艳霞;郝爱萍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活血通络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需要保守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予以西医内科常规保守治疗;治疗组37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活血通络方治疗.两组均在治疗15 d,30 d时评价临床疗效、血肿体积变化及吸收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6.49%,对照组为51.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5 d,30 d血肿体积分别为33.71 mL±8.47 mL,16.50 mL±6.48 mL,1.31mL±1.40 mL;治疗15 d,30 d时的血肿吸收率分别为50.20%±4.74%,95.45%±6.53%,治疗组治疗前后血肿体积、吸收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15 d,30 d血肿的体积分别为24.30 mL±5.81 mL,13.20 mL±3.15 mL,与治疗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时照组治疗15 d,30 d后血肿吸收率分别为30.03%±3.30%,67.20%±7.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活血通络法用于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能促进颅内血肿的吸收和水肿的消退,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韦永相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病人合并慢性脑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脑缺血病人78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用丹红注射液40 mL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分析,检测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和搏动指数(PI)的变化情况,测定清晨空腹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丹红注射液治疗组脑血流得到显著改善,TCD检查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异常升高的血黏度,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评定总有效率达100.0%,与对照组81.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脑缺血病人的脑血流动力学,降低异常升高的血黏度.
作者:郭志芹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不只限于治疗多种原因所造成的贫血,研究已经证明,EPO及其受体在心血管系统有广泛表达,通过对缺氧的凋节、抗氧化、增强细胞抗凋亡能力、促进血管生成、抗炎等多种作用机制参与心肌保护.EPO的心脏保护作用机制综述如下.
作者:陈晓敏;孙仁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 将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病人8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基础上根据病情选用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降压药或降脂药,对照组给予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10 mg口服,每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 mg静脉输注,两组治疗观察2周.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对胸闷痛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75.0%(P<0.05),心悸、气短等伴随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97.5%和67.5%(P<0.05).治疗组在用药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丹红注射液可改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胸闷痛、心悸、气短等症状.
作者:薛亚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冠状动脉造影(CAG)是明确冠状动脉病变直接、直观的检查手段,是诊断冠心病的可靠方法,是冠心病介入治疗和外科搭桥术前必需的检查,是评价病变严重程度、估计预后、制定治疗方案的客观依据.体表心电图(ECG)是诊断心肌缺血常用的无创性手段之一.冠状动脉病变与体表心电图表现存在一定的联系,现对216例冠心病病人进行心电图及CAG检查,并对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雷成宝;刘利平;郭胜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复发性脑梗死是目前常见的脑血管病之一,其发病率约占脑梗死总数的14%~20%,与初发脑梗死相比其致残率更高,残障程度更重,愈后更差,后遗症更多.2005年1月-2006年11月观察了复发性脑梗死220例,并与同期收治的初发性脑梗死1222例对照分析,旨在探索复发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有效预防,降低其发病率、致残率和残障程度.
作者:白雁明;王海洋;张湘玲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扶正化瘀胶囊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 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以及扶正化瘀胶囊组和卡托普利组,每组各6只,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心肌梗死.术后10 d开始灌胃给药,持续8周.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心肌CX43表达的变化.结果 在心肌梗死区域内,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CX43排列紊乱,阳性表达面积、平均光密度值和积分光密度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在梗死边缘区,扶正化瘀胶囊组CX43平均光密度值高于模型组(P<0.01),积分光密度高于模型组(P<0.05),CX43排列紊乱有所减轻,阳性表达面积与模型组无统计学意义.卡托普利组CX43平均光密度值高于模型组(P<0.01),积分光密度和阳性表达面积均高于模型组(P<0.05),CX43排列紊乱也有减轻.结论 扶正化瘀胶囊能够部分改善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的CX43重构.
作者:吴爱明;王硕仁;张冬梅;赵明镜;吕晞滢;翟建英;孙逸坤;倪量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活血化瘀法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动脉弹性指数的影响.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病人84例(治疗组)及同期住院非高血压病病人34例(对照组),治疗组在服用原降压药物基础上加用丹芎葡萄糖注射液200 mL静脉输注,1次/日,疗程为2周.对照组服用常规降压药,分别对两组使用DO-2020动脉功能测定仪检测大、小动脉弹性指数(C1,C2),并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动脉弹性指数C1,C2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C1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C2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2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外周血管弹性功能减退以动脉弹性下降明显,活血化瘀治疗对改善动脉弹性功能有一定疗效.
作者:张慧英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50例后循环缺血病人脑血管造影表现、血管内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25例,梗死组25例,根据造影显示的血管病变情况行选择性动脉溶栓或支架置入术治疗.结果 TIA溶栓15例,1个月内再发2例,6个月后梗死1例;TIA支架10例,1个月内再发1例,6个月后无再狭窄发生.梗死溶栓25例,均取得明显疗效;支架治疗8例,6个月后无再狭窄发生.50例均无颅内出血等相关并发症或死亡发生.结论 ①采用动脉内溶栓及支架治疗后循环缺血具有较好疗效;②TIA应与急性脑梗死一样得到同等重视,积极检查和治疗;③中药可能在减少再灌注损伤以及减少支架后再狭窄方面发挥一定作用.
作者:童晨光;王小沙;张宝利;祁江峡;郭海燕;张晓晖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前我国的糖尿病人数达到4 000万,且正以每年0.1%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5年,我国糖尿病病人将达到4 650万,而糖尿病前期人数将达到5 400万.糖代谢异常所造成的社会危害极大,心脏病变是糖尿病严重而突出的问题.据统计,糖尿病病人的死亡80%是由于心血管疾病所导致,而这其中大部分是由冠心病引起的,提示高血糖增加心血管病危险.
作者:雷燕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92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成丹红注射液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应用丹红注射液20 mL静脉输注,每日1次,共计14 d,其余治疗与对照组相同.治疗前后对病人进行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量表(SSS)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测定.结果 治疗21 d后,治疗组SSS由治疗前的(21.92±11.42)分下降到治疗后的(7.78±8.13)分(P<O.01);对照组SSS由治疗前的(22.53±11.28)分下降到治疗后的(13.12±7.86)分(P<O.05);两组治疗后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DL由治疗前(34.45±23.15)分上升到治疗后的(69.52±28.51)分(P<O.01);两组治疗后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不良反应.结论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熊文中;陈小英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参田琥珀丸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属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Ⅳ级的CHF病人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田琥珀丸6g,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47例仅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常规治疗,疗程为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病人的临床心功能改善情况,测定病人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结果 治疗组临床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90.57%,优于对照组的80.85%(P<0.05).两组治疗后LVEF,LVDD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但治疗组比对照组效果显著(P<0.05).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结论 参田琥珀丸可作为治疗CHF的重要辅助药物之一.
作者:高建忠;王秀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影响.方法 将成功行PCI 50例病人按是否服用通冠胶囊分为气虚血瘀证西药常规组(对照组)和西药加通冠胶囊组(治疗组),于PCI术前1 d、术后3 d和术后30 d这3个时间点观察主要中医证候、气虚证评分和血瘀证评分.结果 PCI术后3 d气虚证积分较术前有所增高,术后30 d则明显升高.PCI术后3 d、术后30d血瘀证积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CI降低血瘀证积分是通过缓解心绞痛来实现的,对病人的舌象、脉象影响不大.治疗组PCI后30d气虚证积分和血瘀证积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 通冠胶囊可改善PCI后气虚证,进一步减轻血瘀证.
作者:李健;张敏州;林晓忠;李松 刊期: 200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