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霖;许宏伟;谭永祥;李润松;李艳红;谢向军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病人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特点,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35例高血压病病人及13例正常对照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及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NDD)进行观测,并观察EDD与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血脂、胰岛素敏感性、尿钠、尿钾等的关系.结果高血压病病人的EDD明显低于正常对照者(5.76%±4.93%vs10.96%±6.73%,P<0.01),而NDD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15.35%±8.33%vs 17.09%±9.71%).EDD与血总胆固醇呈负相关(r=-0.355,P=0.013),与年龄呈负相关(r=-0.292,P=0.044),与24 h尿钾排出量呈负相关(r=-0.311,P=0.004 5),与收缩压呈负相关(r=-0.293,P=0.004 3).EDD与IMT不相关(r=-0.118,P=0.425).结论高血压病病人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降低,且早于血管结构的改变,并可能为引起结构改变的原因.
作者:杨丽兰;张水旺;李天亮;康春松;陈小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CT辅助三维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入选标准、手术时机选择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5年以来,开展CT辅助三维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262例,分别于脑出血后8 h、8 h~24 h、24 h~72 h行血肿微创清除术.结果致残率下降6.5%,KPS评分70分以上者由0例升为154例,3个月时增至182例.结论重症脑出血病人适时进行微创血肿清除术,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作者:李建生;张生福;何一飞;樊丽华;王庆龄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高脂血症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异常有关.
作者:岳增辉;严洁;常小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早期尼莫地平、复方丹参联用在脑出血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将92例经头颅CT证实为急性期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尼莫地平复方丹参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降颅压、调控血压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24 h至3 d内加用尼莫地平20 mg,口服或鼻饲,每日3次,第7天加用复方丹参10 mL静脉输注,每日1次.两组病人均观察15 d后比较两组病人的颅内血肿、血肿周围水肿带面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变.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颅内血肿、血肿周围水肿带面积之差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有效率为82.22%,高于对照组57.44%(P<0.05).结论早期尼莫地平与复方丹参联用治疗脑出血,可明显改善病人病情及预后.
作者:李霖;许宏伟;谭永祥;李润松;李艳红;谢向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低血糖症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常见,也是重要的并发症.当人体血液中葡萄糖水平过低(静脉血浆葡萄糖低于2.8mmol/L而引致一系列的症状时称为低血糖症.因此反复发作低血糖或低血糖持续时间较久均会引起大脑功能障碍.低血糖反应轻者感头晕,出汗,心跳加速,心慌,面色苍白,虚弱,手足震颤,饥饿感.重者说话含糊,语无伦次,昏昏欲睡,行为怪异,精神失常.严重者全身抽搐状似癫痫发作,终致昏迷死亡.老年人低血糖时易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甚至死亡,因而低血糖症必须紧急处理.
作者:张熙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是一种新型降压药物,在20世纪80年代初应用于临床,随着对ACEI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各种ACEI制剂的广泛应用,其优越性也日益显现,临床以第一代卡托普利(开搏通)和第二代贝那普利(洛丁新)应用较为普遍,第三代的赖诺普利等则较少.近来临床研究表明,ACEI除降压外,还可有效地控制心力衰竭,而且已成为目前治疗心力衰竭的主要药物,现将我院应用ACEI的现状分析如下.
作者:张言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通过对A型行为与冠心病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对A型行为与冠心病的关系、发病机制及A型行为的矫正方法、疗效进行综述,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
作者:杨树英;王芸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心律失常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2例经心电图检查证实有心律失常的老年病人,服用步长稳心颗粒4周,观察服药前后临床症状及心电图变化.结果服药4周后,62例病人临床总有效率达70.96%.房性、室性早搏明显减少,对窦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改善不明显.结论步长稳心颗粒可明显改善老年心律失常病人的临床症状,对自律性增高的房性、室性期前收缩疗效显著.
作者:谢富兰;严晓芃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合滋水清肝饮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62例糖尿病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西药对照组(30例),观察病人血中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一氧化氮(NO)含量、脑血流量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在改善脑动脉狭窄与供血不足及降糖调脂作用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积分改善、降低ET、升高NO与CGRP、纠正ET/CGRP的失衡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合滋水清肝饮可调节ET与NO、CGRP水平,改善脑血管功能状态,这可能是其治疗糖尿病脑梗死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汪艳娟;朱文锋;陈梅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放射性心肌损伤后血清肌钙蛋白T(cTnT)的变化及依那普利对cTnT的影响,了解依那普利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放射性心肌损伤大鼠模型,比较单纯照射组、依那普利组、正常对照组cTnT、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变化,分别测定照射后第3天、第7天、第1 4天、第2 1天的血清cTnT及CK-MB水平.结果单纯照射组与对照组比较,cTnT从第3天开始增高,以第7天增高明显,第14天渐降,第21天降至正常.CK-MB在第3天、第7天增高,第14天、第21天均正常.依那普利组与对照组比较cTnT仅第3天增高;CK-MB第3天、第7天增高,余无差别.依那普利组与单纯照射组比较cTnT漏出明显减少,第3天已明显降低,第7天、第1 4天显著降低,第21天无差别.CK-MB第3天无差别、第7天明显降低.结论cTnT较CK-MB对放射性心肌损伤的诊断具有更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更长的诊断时间窗,并能反映心肌损伤的程度.依那普利对放射性心肌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小平;郑新萍;薛伟珍;冯惠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老年男女性激素变化趋势相反却出现血脂代谢紊乱、高血压等相同病理变化的可能原因.方法选择符合健康老年人标准、年龄50岁~69岁的男性435例,女性331例,测定其血压,检测血清T、E2、TG、TC、HDL等指标并计算T/E2、HDL/TC,进行性激素与血脂、血压相关关系分析.结果T、E2、T/E2、与TG、TC、HDL、HDL/TC、SBP、DBP、MBP分别呈现不同程度的正负相关关系,男女两性相关关系正好完全相反.结论男女主导性激素不同,性激素内环境紊乱(T/E2)是导致血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病的主要原因.
作者:吴水生;叶钦勇;邱山东;方素钦;叶盈;林炳辉;林求诚 刊期: 2005年第02期
1资料外伤性脑梗死发病率较低,但随着影像学检查的发展及外伤病人的增加,临床对其认识也逐渐提高.现就我科收治的2例外伤性脑梗死报道如下.
作者:王晶;宫淑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80例病例均为住院病人,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脑卒中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或MRI确诊,其中脑缺血58例,脑出血22例.所有病人均在发病20 d后进行测评,因意识障碍、失语、痴呆等影响语言理解和情感表达的除外.抑郁诊断依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2].对所有受试对象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测试分类[3],<7分为无抑郁;7分~17分为轻度抑郁;18分~24分为中度抑郁,>24分为重度抑郁.
作者:谭莲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时效及相关卫生经济问题.方法将233例确诊的面神经炎病人分为A组(常规西药加中药牵正散加味,7 d后加针灸、TDP)、B组(常规西药,7 d后加针灸、TDP)、C组(常规西药加初诊即刻起针刺、TDP),3组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经治疗后A组、B组、C组显效率分别为96.2%、91.0%、81.8%,A组起效快,与B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花费大,A组、B组与C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相对花费少.结论中西药联用加针灸理疗,可提高面神经炎的疗效、时效,但花费大.单用西药及针刺理疗花费少,但疗效稍差.急性期即时局部针刺治疗不利于面神经炎及早恢复.
作者:杨万章;张志兰;张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回顾近年来的文献资料,从中医辨证、西医病理机制、中医现代研究3个方面,阐述了中西医对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思考,以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赵曼丽;王朝霞;卢正海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黄芪能够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抗动脉硬化,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排血量.目前广泛应用于治疗冠心病、肺心病、心力衰竭、病毒性心肌炎等心血管疾病.综述了近年来黄芪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观察.
作者:王滨;姜博仁;周苏宁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心电图(ECG)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对146例临床初诊为ACS病人的ECG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CAG检查,检出非冠状动脉狭窄引起的胸痛占18.5%,心电图检出ACS病人冠状动脉病变阳性率为78.8%,非ST段抬高的ACS以多支中度、重度血管病变为主,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前壁系统以前降支病变或伴多支血管病变为主,下壁系统以右冠状动脉病变伴多支血管病变为主.结论ECG可反映当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伴血栓形成及血流阻断的血管对应病变.CAG可为ACS病人正确诊断病变血管部位、程度判定提供客观依据,为早期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奠定基础.
作者:高凌俊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和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发病1 d~3 d的进展性脑梗死病人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予保护脑细胞、抗脑水肿、调整血压、抗血小板、营养神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同时应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及银杏达莫注射液静脉输注,对照组应用葛根素注射液静脉输注,两组均连用10 d.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天、第7天、第21天时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组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和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实用.
作者:张军科;张日利;张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1资料[病例]女,62岁,主因突发眩晕伴恶心、呕吐及饮水返呛3 d急诊入院,病人入院前3 d在做饭过程中突然出现眩晕,呈持续性,视物旋转,伴有恶心及呕吐,呈非喷射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行走不稳,但四肢活动尚好,自认为劳累过度,未引起注意,即卧床休息,未进食,次日起床后症状不缓解,并出现声音嘶哑,饮水困难,吞咽不能,随后即到当地医院就诊,测血压为170/80mmHg(1 mmHg=0.133 kPa),当时考虑为脑供血不足,给予改善循环及降压等处理2 d,症状未能缓解,即来我院住院治疗.
作者:侯玉立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加味参附颗粒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参附颗粒,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观察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同时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的心每搏输出量(SV)、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均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且两组治疗后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D%)、室壁增厚率(△T%)均显著增加(P<0.05),体循环外周阻力(SVR)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加味参附颗粒能明显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心功能,与西药合用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慧;王清海;李爱华;陈宁;李桂明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