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炎琥宁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探析

刘淑玲

关键词:疱疹性咽峡炎, 小儿, 炎琥宁, 利巴韦林
摘要:目的:探讨炎琥宁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巩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实施炎琥宁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评估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流涎消失时间及溃疡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实施炎琥宁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症状及体征,加快恢复进程,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40a间贲门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变化分析

    目的:分析40 a 间贲门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1974-2013年确诊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 adenocarcinoma,GCA)资料,按确诊时间分层比较不同时间段贲门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40 a 间贲门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变化情况。结果40 a 间中国 GCA 发病以男性为主,并呈逐渐上升趋势,中位发病年龄段推迟至60~69岁。肿瘤部位主要集中在贲门部,但贲门胃体底部肿瘤的发病率逐渐增加。40 a 间中国 GCA 患者确诊时肿瘤大小逐渐缩小;大体类型以溃疡型为主,但早期肿瘤大体类型逐渐增多,弥漫浸润型明显减少;分化程度逐渐趋于低分化;浸润程度逐渐趋于浸润全层,但浸润黏膜下层以内所占比例也明显增加;淋巴结转移率逐渐提高。结论40 a 间男性、60岁以上、贲门胃体底部肿瘤、肿瘤长径<6 cm、早期肿瘤大体类型和溃疡型、淋巴结阳性患者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肿瘤的高发年龄推迟;主要分化程度由中分化向低分化转移;浸润程度由浸润肌层向两极转移。

    作者:吕晓龙;袁果;赵学科;宋昕;范宗民;吴敏杰;王立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安阳市妇幼保健院接收的11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NBNA 评分及CT 值均有改善(P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 NBNA 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可推广应用。

    作者:冀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复治肺结核化疗新方案与原复治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复治肺结核化疗新方案与原复治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0例敏感、100例耐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敏感60例,耐药50例)、观察组(敏感60例,耐药50例)。观察组复治敏感患者:2HRZES /6-10 HRE;耐药患者:3R(H)ZES ±Idx/6-9R(H)ZE ±Lfx(耐 R 或 H 者,以 H 或 R 相互代替;耐 S 者,以 Am 代替;耐HS 或 Rs 者,均以 Am 或 Lfx 代替)。对照组敏感患者:2H3R3Z3S3/6H3R3E3,耐药患者:2-3HRZES /6HRE。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复治敏感患者相比,痰培养转阴率分别为77.67%、65.00%;病灶显效率分别为63.33%、5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复治耐药患者的痰培养转阴率为66.00%,对照组为46.00%,病灶显效率分别为62.00%和4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治肺结核化疗新方案疗效较原复治方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延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高龄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高龄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安阳市人民医院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10例高龄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43.5±8.2)min,术后恢复时间为(6.2±2.0)d,治疗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分别为(58.3±10.2)min、(10.2±2.2)d、69.1%;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高龄胆结石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王爱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 IgA 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 IgA 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汝南县第二人民医院诊疗的120例 IgA 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采用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2个月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3.3%,高于对照组(65.0%)(P <0.05);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5例,对照组18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 IgA 肾病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春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脑梗死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 A 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80例作为 B 组,均空腹采集静脉血,行循环酶法测定 Hcy 水平,分析脑梗死与 Hcy 的关系。结果A 组患者血浆 Hcy 水平为(12.4±2.8)μmol/L,IMT 值为(1.2±0.3)mm,颈动脉硬化发生率为90%,均明显高于 B组(P <0.05)。血浆高 Hcy 是颈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需重视同型半胱氨酸的升高,积极预防及处理。

    作者:王锐意;马建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2次静脉应用氨甲环酸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2次静脉应用氨甲环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六病区行全膝关节表面成形术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术后静脉使用2次氨甲环酸组(A 组,分别于术毕关口时及术后3 h)及术后静脉使用1次氨甲环酸组(B 组,术毕关口时),每组5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输血率和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发生率。结果A 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明显较 B 组小,输血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出现14例 DVT,B 组为1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术后2次使用氨甲环酸可有效减少出血量,降低输血率,且不会提高 DVT 发生率。

    作者:刘冠磊;李毅;许建中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鼻咽癌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疗效比较

    目的:对鼻咽癌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对2009年4月到2011年4月在濮阳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鼻咽癌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单纯放疗,研究组进行同步放化疗。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3年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鼻咽癌患者进行同步放化疗的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俊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恩替卡韦治疗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义马市义煤公司总医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136例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 TBil、ALT、AST 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Child -Pugh 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恩替卡韦治疗乙肝后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能够有效抑制 HBV -DNA 的复制,改善肝脏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俊川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延续性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106例,出院后继续给予社区延续性护理干预。分别于出院前3 d,出院后1、3、6个月时调查患者的脑卒中康复知识掌握和自我护理能力情况。结果患者出院前3 d,出院后1、3、6个月的康复知识掌握情况及自我护理能力呈逐渐增长趋势,且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分别与出院前3 d 及出院后1个月比较,知识掌握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出院后6个月与出院前3 d、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的自我护理能力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模式使患者在院外仍能得到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减轻患者家庭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马现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早期削痂植皮在手背部深度烧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早期(24 h 内)削痂植皮在手背部深度烧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手背部深Ⅱ度烧伤患者54例,54只手,且烧伤后24 h 内入院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即早期(24 h 内)削痂植皮组和传统削痂植皮组。观察组患者烧伤后24 h 内生命体征稳定即行手术治疗。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生命体征稳定,做好术前准备后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门诊随访1 a。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皮瓣成活率明显提高,感染率降低,住院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1 a,观察组患者手功能优良率为84.61%,对照组优良率为50.00%;观察组手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早期(24 h 内)削痂植皮及早去除坏死组织,提高了皮瓣成活率,降低了创面感染率,缩短愈合时间,促进手功能恢复,是手背部深度烧伤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周锐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结合空心拉力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结合空心拉力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温县人民医院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6例,各43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系统治疗,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结合空心拉力螺钉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术后髋关节活动时间、术后下床时间、骨痂形成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结合空心拉力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可靠,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红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清开灵注射液联合亮菌甲素治疗胆囊炎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清开灵注射液联合亮菌甲素对胆囊炎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杞县妇幼保健院就诊的胆囊炎疾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单纯应用亮菌甲素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清开灵注射液联合亮菌甲素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胆囊炎症彻底消除时间和临床药物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胆囊炎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清开灵注射液联合亮菌甲素治疗胆囊炎疾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长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舒适护理对颈椎病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颈椎病患者康复期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长垣县人民医院2013年4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5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88.0%)(P <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提高颈椎病患者的康复效果,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爱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盐酸戊乙奎醚联合保护性肺通气模式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单肺通气(OLV)期间盐酸戊乙奎醚联合保护性肺通气模式对肺内分流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常规通气组(N 组)和保护性通气组(P组),盐酸戊乙奎醚联合保护性通气组(PHC 组),各20例。于单肺通气前、单肺通气后30、60 min,双肺通气后桡动脉采血做血气分析,观察 PaO2、PaCO2、PH、FiO2等数据,并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同时收集静脉血观察 IL -8和 TNF -α水平。结果与 N 组相比,P 组和 PHC 组 T1~T2时点 Ppeak 均明显降低(P <0.05);P 组和 PHC 组 T1~T2时点肺内分流均明显降低(P <0.05);与 N 组和 P 组相比,PHC 组血浆 T1~T3时点和 TNF -α水平明显下降(P <0.05),PHC 组血浆 T2~T3时点 IL -8水平明显下降(P <0.05)。结论单肺通气期间,盐酸戊乙奎醚联合保护性通气模式可有效减轻肺损伤。

    作者:钦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妇科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影响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妇科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55例妇科肿瘤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患者恢复情况。结果55例妇科肿瘤化疗骨髓抑制患者经相应治疗及护理,骨髓造血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改善总有效率90.9%。2例患者合并感染,肝肾功能正常。治疗后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改善(P <0.05)。结论妇科肿瘤患者化疗后易出现骨髓抑制等毒副反应,加强化疗后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完成化疗疗程,稳定度过骨髓抑制期。

    作者:孙凤茹;董云;周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急性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护理效果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急性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济源市肿瘤医院收治的46例急性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出院率较对照组高,死亡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0.5%,高于对照组(66.7%)(P <0.05)。结论给予急性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优质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黄利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侧方剪开式垂直褥式外翻血管吻合法在指尖再植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侧方剪开式垂直褥式外翻血管吻合法在指尖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6月至2014年12月郑州人民医院进行指尖断指再植治疗的25例患者(32指),均为指尖完全离断患者。采用侧方剪开式垂直褥式外翻血管吻合法进行指尖再植,术后观察血管危险发生情况及再植指体成活率。结果25例32指出现动脉危象2例,静脉危象4例,手术探查3例,血管栓塞2例,坏死3例3指,成活率为90.6%。结论侧方剪开式垂直褥式外翻血管吻合法能保证血管吻合口充分外翻,管腔内无裸露,吻合口处血管管腔内光滑,可减少再植肢体术后血管痉挛、血管栓塞发生率,提高指尖再植指体成活率。

    作者:宋文超;张思森;王培;刘斌;刘亚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补肺通络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补肺通络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急性加重期肺肾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上蔡县中医院收治的 COPD 急性加重期肺肾气虚证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在入院后进行单纯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补肺通络方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临床总有效率,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的1 s 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比值、血 C 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临床总有效率、FEV1、FEV1/FVC 比值以及血 C 反应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好转(P <0.05),且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补肺通络方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可显著减轻 COPD 急性发作期肺肾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改善肺功能,降低 CRP 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东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康复运动对老年心绞痛患者心脏事件及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观察康复运动对老年心绞痛患者心脏事件及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确诊为稳定性心绞痛的老年患者2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8例)和对照组(12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还接受不同阶段、不同运动强度的运动训练。随访时间持续1 a,对随访期间内两组患者的心脏事件(如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心源性猝死等)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不稳定性心绞痛发生率下降60%,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下降67%,需进行冠脉介入术的发生率减少50%,其总体冠心病事件危险性下降60%,两组患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较入选时明显改善,以治疗组患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康复运动能明显降低老年心绞痛患者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改善脂代谢。

    作者:张朝霞;方亮;王秀琼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河南省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