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
目的:探讨延长不同实验步骤温育时间对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结果的影响,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方法在其他实验参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延长加酶前、加酶后、显色等步骤的温育时间,分别对强阳性、中阳性、弱阳性、阴性标本进行检测,所得数据采用 SPSS 17.0软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延长加酶前温育时间对强阳性和弱阳性标本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强阳性标本吸光度明显下降,弱阳性标本明显加强,并与延长的时间密切相关。②延长加酶后温育时间对各标本吸光度(阴性除外)影响显著。③延长显色时间对实验结果影响并不明显。④延长各反应步骤温育时间对 HB-sAg 阴性标本吸光度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选择正确的步骤适当延长温育时间可提高 ELISA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弱阳性标本的检出率。
作者:严凤好;钟展华;曾少丽;陈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收住伊川县妇幼保健院的68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临床护理方案的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案,护理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包括治疗环境护理、病情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体温消退情况、惊厥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同时对两组患儿分别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护理组患儿护理1 h 后平均体温为(37.4±0.5)℃,平均惊厥消失时间为(36.7±8.3)s,平均住院时间为(6.7±1.4)d,护理满意度为97.1%(33/34);而对照组则分别为(38.3±0.6)℃、(64.7±11.5)s、(9.7±1.4)d 以及79.4%(27/34)。经比较,两组患儿平均惊厥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在较短时间内控制患儿病情,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较高。
作者:王俊晓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比较钢板固定术与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在劈裂型肱骨大结节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濮阳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劈裂型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钢板固定术治疗,研究组给予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优良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术中输血量较对照组小,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劈裂型肱骨大结节骨折治疗中应用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利于骨折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玉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管理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98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9例。对照组给予一般疼痛护理,观察组参照疼痛护理管理的标准进行疼痛护理。结果观察组手术后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疼痛护理管理能够有效减轻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患者的术后疼痛感,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作者:邵慧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镇平县人民医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42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0.48%,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护理中可提高治疗效果,增加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甘春旭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的回盲部相关疾病误诊误治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方城县人民医院普外科2010年2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回盲部相关疾病的临床资料22例。结果术后病理常规报告均为“急性阑尾炎”。其他相关诊断均在术中及术后病理证实。结论临床实践中以“急性阑尾炎”为主要表现的回盲部疾病并不少见,且早期无特异性表现,易造成漏诊、漏治,应引起重视。
作者:王洪杰;冯俊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在高龄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应用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通许县人民医院所收治的128例高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生活自理时间、重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二次住院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高龄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应用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敬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侧方剪开式垂直褥式外翻血管吻合法在指尖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6月至2014年12月郑州人民医院进行指尖断指再植治疗的25例患者(32指),均为指尖完全离断患者。采用侧方剪开式垂直褥式外翻血管吻合法进行指尖再植,术后观察血管危险发生情况及再植指体成活率。结果25例32指出现动脉危象2例,静脉危象4例,手术探查3例,血管栓塞2例,坏死3例3指,成活率为90.6%。结论侧方剪开式垂直褥式外翻血管吻合法能保证血管吻合口充分外翻,管腔内无裸露,吻合口处血管管腔内光滑,可减少再植肢体术后血管痉挛、血管栓塞发生率,提高指尖再植指体成活率。
作者:宋文超;张思森;王培;刘斌;刘亚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漯河市中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健康教育组,对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常规护理组依从率为41.7%,并发症发生率为71.6%;健康教育组依从率为75.0%,并发症发生率为38.3%;两组依从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内科患者的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更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张瑞;宋锫霮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比分析碱性含酶清洗剂与多酶清洗剂对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200件止血钳,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取多酶清洗剂清洗,观察组取碱性含酶清洗剂清洗,分别采用目测法和血红蛋白法评价清洗合格率。结果观察组目测法检测合格率为98.83%,显著高于对照组8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血红蛋白法检测合格率与对照组95.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碱性含酶清洗剂和多酶清洗剂均可清除器械表面血红蛋白,但碱性含酶清洗剂对金属器械的损伤较少,可延长其使用寿命。
作者:秦红云;刘静;王秋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同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0例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根据结石特点分别给予膀胱切开取石、膀胱镜激光碎石和电切镜切环勾出手术治疗,同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评价手术前后临床疗效及结石复发情况。结果50例患者均一次性手术成功,无膀胱穿孔、泌尿系感染及大出血等并发症。术后1 a 随访,IPSS 评分为(4.5±1.3)分,明显低于术前(24.3±2.2)分(P <0.05);QOL 评分为(2.3±0.2)分,明显低于术前(5.2±0.5)分(P <0.05)。复查腹部 B 超及 X 线片,均无结石残留或复发。结论同期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避免结石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姚亚雄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措施对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潢川县人民医院行直肠癌切除术并行结肠造口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n =45)和对照组(n =45),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护理人员进行为期半年的延续护理干预,以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中文版)评价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半年的生活质量。结果术后3、6个月,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延续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童晶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比较手术和保守疗法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手术组和保守组,各60例。保守组患者采用保守疗法进行治疗,手术组采用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组痊愈32例,有效2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100%;保守组痊愈16例,有效35例,无效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5%。手术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相对于保守疗法,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可有效恢复关节解剖关系,促进骨折愈合,改善关节功能。
作者:王善甫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物理降温联合药物降温治疗学龄前儿童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发热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采用物理降温联合药物降温方法,对照组54例单纯采取药物降温,比较两组的退热效果。结果在实施降温措施后,观察组患儿在0.5、1.0、1.5、2.0 h 时降温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物理降温联合药物降温治疗学龄前儿童发热疗效优于单纯药物降温,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许燕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焦作煤业集团中央医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74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心电图检测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的72.97%(P <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均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心电图检测结果,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侯卫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究改良去骨瓣减压术用于颅脑损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巩义市中医院收治的48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行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行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术后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颅内压稳定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颅内压稳定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改良去骨瓣减压术在颅脑损伤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闫鹏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比较自体绳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河南省人民医院骨科行前交叉韧带重建的60例患者(自体绳肌腱重建30例,同种异体肌腱30例),分组并按照Tegner 评分表、Lysholm 评分表、IKDC 膝关节功能评分表对患者术前及末次复诊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自体绳肌腱组和同种异体肌腱组术后 Tegner 评分、Lysholm 评分及 IKDC 评分均比术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各项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体绳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
作者:王岩;黄遂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双源 CT(dual -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DSCT)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0月1日至2014年4月30日在河南省胸科医院心内科住院临床拟诊为冠心病(CHD)的102例患者,均在入院后2周内分别行双源128层 CT 和 CAG 检查。以冠脉造影(CAG)检查结果为标准,评价 DSCT 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检测准确性。结果以冠状动脉节段为基础,DSCT 及 CAG 对轻、中、重度狭窄节段和闭塞节段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者呈正相关(r =0.857,P <0.001)。DSCT 判断冠脉中、重度狭窄(≥50%)和闭塞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2%(306/333),97.9%(918/938),93.9%(306/326),97.1%(918/945)。以各支冠状动脉为基础,DSCT 对左冠脉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脉狭窄的诊断特异度分别为100.0%、57.1%、77.7%、70.7%,敏感度分别为96.0%、97.4%、94.4%、88.9%。结论DSCT 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检测准确程度高,可以作为 CHD 无创筛查的重要手段。
作者:李岳军;闫继锋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心绞痛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心绞痛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抑郁量表和焦虑量表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两组各项评分均有改善;观察组抑郁量表和焦虑量表评分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心绞痛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巧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林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1.7%,研究组为96.7%,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应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方瑞贤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