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分析

卢春霞

关键词:前列地尔, 糖尿病, 自主神经病变
摘要: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2例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降糖、营养神经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46%,明显高于对照组(4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积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自觉症状总积分比对照组明显降低( P﹤0.05)。结论前列地尔在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TP与CTF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TP与CTF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124例,随机分为TP组和CTF组,分别给予TP方案和CTF方案化疗,化疗结束后均接受手术治疗。化疗前采用彩超测量乳腺癌原发灶的大小,化疗过程中每2个周期测量1次原发灶和淋巴结的大小,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TP组有效率(82.26%)高于CTF组(7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组患者中56例(90.32%)出现白细胞下降,CTF组中54例(87.10%)出现白细胞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TP组Ⅲ度和Ⅳ度所占比例明显高于CTF组( P﹤0.05)。结论 TP与CTF方案都能够缩小乳腺癌原发病灶,TP方案效果更好,但其引起的Ⅱ度以上白细胞减少更为明显,需要进一步研究,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卢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产后盆底肌训练对盆底功能的恢复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产后盆底肌训练对提高盆底肌力、改善尿失禁及盆腔脏器脱垂的效果。方法选取94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7人。观察组采用标准的盆底肌训练,每周进行2次,5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完成相关健康教育和练习产后操。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盆底肌力测定以及评价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脏器脱垂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盆底肌力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6.0%和89.4%,压力性尿失禁治疗有效率分别为59.6%和78.7%,盆腔脏器脱垂治疗有效率分别为57.4%和7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产后盆底肌训练对提高盆底肌力、改善尿失禁及盆腔脏器脱垂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董方华;杜丹;潘东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两种微创介入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比较

    目的:分析椎间盘射频消融术和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术两种微创介入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温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80例实行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术治疗,观察组60例实行椎间盘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1~24个月,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为78.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椎间盘射频消融术和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术均为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汾太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胺碘酮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胺碘酮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复律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襄城县人民医院接受快速心律失常治疗的36例患者,均给予胺碘酮注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心率变化,并评价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血压、心率有明显改善(P﹤0.05);有2例患者出现血压降低,1例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调整用药后恢复。结论胺碘酮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有确切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黑耀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某医院对工作场所暴力的态度及采取的措施研究

    目的:调查某市综合医院对医务人员工作场所暴力的态度及采取的措施。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使用自制医院工作场所暴力调查问卷调查某市2家医院对工作场所暴力的态度及采取的措施。结果医院对工作场所暴力采取的态度比较积极(10.2%)、公平(69.1%),采取的措施主要有鼓励员工在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要及时上报、病区安装摄像头以及设置专门科室来处理员工的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结论医院在暴力事件发生时要依据事实,公平处理,在关心患者利益的同时,还要注意积极维护员工的利益。

    作者:王艳斌;冯晓蕾;吴留广;姚武;王威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急症死亡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心理危机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调查急症死亡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心理危机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急诊科就诊死亡的150例患者的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进行调查,评估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性别、年龄、学历对心理状况的影响。按随机数字表将150例家属随机分为干预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干预组家属在急诊死亡后3 d内对其家属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对照组未实施心理危机干预,比较两组家属干预前后症状自评量表( SCL-90)各因子评分,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家属和女性家属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60岁家属和≥60岁家属躯体化、强迫、抑郁、敌对、精神病性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大学本科以下家属和大学本科及以上家属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评分、恐怖、精神病性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干预组治疗后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急性死亡对其家属产生不良心理影响,应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关注,其不良心理状况受性别、年龄、学历因素影响,实施及时、有效、个体化的心理危机干预有利于降低丧亲者的不良心理反应,预防丧亲者发生急性应激障碍。

    作者:刘靖雯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二维超声成像对外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二维超声成像技术对外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揭阳市中医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对所有患者均采用二维超声检查,观察患者超声表现、斑块形成部位、斑块类型以及相关疾病情况。结果超声表现为斑块形成和内膜面粗糙、增厚者占大多数,分别占92.0%(46/50)和34.0%(17/50);斑块形成部位总共有68处,其中左侧38例(55.88%),右侧30例(44.12%);软斑和硬斑的斑块类型所占比重大,分别为46.0%(23/50)和44.0%(22/50);合并脑梗塞和冠心病患者比例大,分别为34.0%(17/50)和24.0%(12/50)。结论外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诊断主要表现为斑块形成、内膜面粗糙,以软斑和硬斑的比例高,二维超声成像在外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王泽川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116例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恢复良好44例,中残32例,重残12例,植物生存8例,死亡20例。结论 KTIH预后较差,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显著降低KTIH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作者:王勇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的成人免疫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和分析成年人首次接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后的免疫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于商丘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40名成年人的临床资料,比较其首针后第7个月和第12个月的机体免疫情况。结果40名接种对象首针后第7个月的HBsAb阳转率、免疫达标率、抗体几何平均浓度( GMC)明显高于第12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成年人接种乙肝疫苗达到全程免疫后的6个月,其体内HBsAb的衰减速度较快,因此有必要再次接种乙肝疫苗,以加强机体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

    作者:刘秋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在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商丘市长征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行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施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排气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围术期辅以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刘永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普外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优质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以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普外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奈红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玻璃酸钠联合倍他米松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联合倍他米松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郸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67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玻璃酸钠联合倍他米松治疗组( A组)78例,每周注射1次,连续治疗5周;单纯玻璃酸钠治疗组( B组)89例,每周1次,连续治疗5周。记录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局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膝关节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膝关节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治疗后VAS评分较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两组患者VAS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优良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玻璃酸钠联合倍他米松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拉玛泽分娩法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拉玛泽分娩法用于产妇分娩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11月杞县中心医院收治的11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产妇采用拉玛泽分娩法,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分娩方法,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分娩疼痛情况以及分娩方式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至第三产程时间均明显较短,观察组产妇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时采用拉玛泽分娩法能够有效缩短整体产程,降低产妇疼痛情况,提升产妇顺产率,在产科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消旋卡多曲、思密达、四连康联合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思密达、四连康联合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开封市中心医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12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消旋卡多曲颗粒、思密达(蒙脱石散)、四连康,治疗组给予消旋卡多曲颗粒、思密达及四连康保留灌肠。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45.0%、96.4%,对照组分别为26.0%、67.3%;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消旋卡多曲颗粒、思密达、四连康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松江;李怡静;李相磊;李怡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普宁华侨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0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同步放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各45例。单纯放疗组给予全程单纯放射治疗,同步放化疗组给予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同步放化疗组总缓解率为95.6%,单纯放疗组总缓解率为86.7%;同步放化疗组患者总缓解率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同步放化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1%,单纯放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9%,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庆成;陈树群;陈国能;方海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标准化沟通方式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转出交接流程优化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标准化沟通方式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转出交接流程优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由神经外科ICU转出至普通病房的51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SBAR”推行时间分成A、B两组。比较实施前后交接问题的发生率、交接消耗时间、护理质量评估结果及交接双方护理人员满意率。结果方案实施后,护理质量及交接双方护理人员满意度均得到显著提升,且交接消耗时间明显缩短( P﹤0.05)。交接问题发生率由23.6%降低至4.3%( P﹤0.05)。结论在院内神经外科中将“SBAR”方案作为标准化沟通方案予以推行,可有效降低交接问题发生率,利于提高交接双方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会芳;陈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9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给予所有患者禁食、胃肠减压、抗生素抗感染、止血敏、维生素K1、输血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凝血酶冻干粉口服,2次/d,并给予注射用奥美拉唑钠静脉滴注,2次/d。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呕血、黑便以及血压、心率、尿量、血红蛋白等症状和指标的变化情况,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输液量、输血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65%)明显优于对照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7%,与对照组(13.0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秀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温脾和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温脾和胃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12月入周口市中医院治疗的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据就诊时间先后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行自拟温脾和胃汤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胃复安+吗丁啉+甲硝唑;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临床症状积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自拟温脾和胃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有确切疗效,临床可推广使用。

    作者:张新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瑞舒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究瑞舒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广州市中医医院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收治的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抗心力衰竭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以及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以及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 LVESV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显著调节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彭兰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阴式子宫切除术加阴道部分封闭术治疗老年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疗效评价

    目的:研究阴式子宫切除术加阴道部分封闭术治疗老年盆腔器官脱垂( 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46例老年POP患者,检查后行阴式子宫切除术加阴道部分封闭术,通过发放生活质量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术前和术后生活质量进行调查,评价改善情况。结果术后46例患者均达到治愈标准,治愈率为100%。术后患者的POPKI-6评分、CARKI-8评分、UKI-6评分及PFKI-20表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 P﹤0.05)。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加阴道部分封闭术不仅能够明显改善POP患者的相关症状,还能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李春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河南省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