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奈红君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 普外科护理,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普外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优质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以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普外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药物对食管癌术后早期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比较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与硫普罗宁对食管癌术后早期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术后应用异甘草酸镁静滴,对照组采用硫普罗宁静滴。观察术前、术后第3天及第7天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 AST)及总胆红素( TB)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ALT、AST及TB均升高,但观察组升高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7天,观察组ALT、AST及TB恢复至术前水平,而对照组仍高于术前水平(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均顺利出院。结论在食管癌术后早期,异甘草酸镁对肝脏的保护作用较硫普罗宁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艳峰;苏文中;岳光成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两种微创介入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比较

    目的:分析椎间盘射频消融术和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术两种微创介入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温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80例实行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术治疗,观察组60例实行椎间盘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1~24个月,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为78.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椎间盘射频消融术和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术均为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汾太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复杂血管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复杂血管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4年12月安阳市脉管炎医院行复杂血管外科手术治疗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结局。结果对照组手术成功率为82.14%,试验组为100.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5.52%,试验组为100.00%。试验组手术成功率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复杂血管外科手术操作要求强,手术风险较高,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康爱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曲美他嗪治疗尿毒症性心肌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尿毒症性心肌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尿毒性心肌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所有患者给予规律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疗,同时给予控制高血压、抗贫血等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再给予曲美他嗪口服,疗程3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查指标包括LA、LVESK、LVEKK、LVPWT、IVST,并计算LVEF,测量E/A和FS。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的LA、LVESK、LVEKK、LVPWT、IVST均变小,LVEF、E/A和FS均变大( 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LA、LVESK、LVPWT、IVST、LVEF、E/A和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LVEKK较术前变大(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曲美他嗪可明显改善尿毒症性心肌病患者的心肌功能、抑制心室重构,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周进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切除术治疗严重晶状体不全脱位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切除术治疗严重晶状体不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4月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运用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切除术的50例严重晶状体不全脱位患者资料。分析手术疗效,包括视力的矫正情况以及有无术后并发症。结果70只眼手术顺利,无医源性视网膜损伤,无晶状体皮质残留,无前方玻璃体疝。至随访结束,60只眼视力提升(85.7%),9只眼视力基本不变(12.8%),剩余1只眼视力有所下降(1.4%)。术后6个月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利用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切除术治疗严重晶状体不全脱位效果良好,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李效领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内镜下结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内镜下结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滑县中医院2011年3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0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均接受内镜下结扎治疗,观察随访其治疗效果。结果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患者再出血率为14.29%,食管静脉曲张未消失患者再出血率为43.75%;内镜下结扎术治疗不低于4次患者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或是变成线性率为77.78%,内镜下结扎术治疗2~3次患者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或是变成线性率为38.46%,内镜下结扎术治疗1次患者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或是变成线性率为0.00%;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复发率为28.57%。结论内镜下结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左中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腰穿连续减压和鞘内注射治疗隐球菌脑膜炎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腰穿连续减压和鞘内注射治疗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平顶山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1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作为试验组,随机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治疗的9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两性霉素B+氟康唑静脉注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地塞米松以及脑脊液连续减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头痛、发热、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及脑脊液压力、脑脊液细胞数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死亡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和放脑脊液连续减压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庄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新入职护士心理压力及对策

    当今,护士作为医疗卫生行业的主要构成群体之一,职业的性质特点以及“以患者为中心”护理模式的转变,使护士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1]。新入职护士作为这一行业的新生力量,角色转换与工作压力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心理压力加剧,离职与离职倾向不断增高,给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安全造成了不良影响。怎样使新入职护士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在高强度、高风险、高压力的环境中完成高质量的护理工作,成为护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邵卫华;李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不同剖宫产术式在再次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目的:探究不同剖宫产术式在再次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5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68例再次妊娠产妇,应用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观察组选择新式剖宫产术,对照组推行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开腹时间较长(P﹤0.05),术中出血量及开腹出血量明显增多(P﹤0.05)。观察组术后粘连发生率为41.07%,明显高于对照组(14.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起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 P﹤0.05),术后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诱发的粘连程度较新式剖宫产轻微,且进腹时间短,手术总时间短,开腹出血量低,子宫愈后情况良好。

    作者:刘颖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FOLFOX6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临床效果探析

    目的:分析FOLFOX6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襄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均给予FOLFOX6方案(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9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45例,部分缓解35例,病情稳定10例,总有效率为88.9%。治疗过程中出血恶心、呕吐4例,占4.4%,给予对症处理均好转,未影响后续化疗。结论采用FOLFOX6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临床效果较显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罗显锋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普宁华侨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0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同步放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各45例。单纯放疗组给予全程单纯放射治疗,同步放化疗组给予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同步放化疗组总缓解率为95.6%,单纯放疗组总缓解率为86.7%;同步放化疗组患者总缓解率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同步放化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1%,单纯放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9%,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庆成;陈树群;陈国能;方海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玻璃酸钠联合倍他米松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联合倍他米松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郸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67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玻璃酸钠联合倍他米松治疗组( A组)78例,每周注射1次,连续治疗5周;单纯玻璃酸钠治疗组( B组)89例,每周1次,连续治疗5周。记录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局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膝关节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膝关节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治疗后VAS评分较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两组患者VAS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优良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玻璃酸钠联合倍他米松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在勃起功能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S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试验组治疗后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勃起功能障碍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小青;山慈明;张晓利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内科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内科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普内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320例老年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分析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降低,并发症明显减少,基础护理合格率、健康教育知晓率、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结合老年人特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对老年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利于老年患者康复。

    作者:张俊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空螺纹钉治疗髌骨纵行骨折的效果分析

    目的:评估中空螺纹钉治疗髌骨纵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例髌骨纵行骨折患者采用髌前切口行中空螺纹钉内固定术,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3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膝关节功能优10例(77%),良3例(23%),无骨不愈合及膝关节僵硬。所有患者未发生肺栓塞,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髌骨纵行骨折患者,中空螺纹钉固定牢固,可早期进行膝关节伸屈功能锻炼,避免膝关节僵硬,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是治疗髌骨纵行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冯磊;刘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在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商丘市长征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行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施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排气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围术期辅以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刘永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早期康复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早期康复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取永城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给予患儿及时有效治疗与康复护理措施,观察预后效果。结果50例患儿给予对症药物治疗以及早期康复护理后,47例预后良好,2例出现癫痫,1例出现下肢运动障碍,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对病毒性脑炎患儿实施早期康复护理,预后效果良好,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常景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某煤制气项目职业病危害预测及关键控制点分析

    目的:分析某煤制气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并分析其关键控制点。方法采用经验法、类比分析法对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进行分析。结果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和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高温热辐射、电离辐射、一氧化碳、甲醇、氨、酚、硫化氢、焦油、甲烷、氧硫化碳、氢氧化钠、二氧化硫、苯、萘、蒽、二异丙基醚、苯并[ a]芘、氰化物等。结论该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多,危害严重,应加强关键控制点的防护措施。

    作者:王思华;张磊;程广超;吴辉;王威;刘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OCSP分型联合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检测对急性脑梗死面积的预测价值

    目的评估OCSP分型联合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检测对急性脑梗死面积的预测价值。方法利用OCSP分型及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对92例发病24 h内脑梗死患者按中大面积及小面积脑梗死进行预测,并与发病1~2周头颅CT或MRI脑梗死面积进行终对照确认,分别观察OCSP分型、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及OCSP分型联合血清S100β蛋白水平3种方法预测脑梗死面积的符合率。结果 OCSP分型、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及OCSP分型联合血清S100β蛋白水平3种方法预测脑梗死面积的总体符合率分别为65.2%、74.0%和94.3%,OCSP分型联合血清S100β蛋白水平预测敏感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 OCSP分型联合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检测能提高早期脑梗死面积预测准确率。

    作者:刚书成;付文华;张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难治性高血压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合并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都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OS-AS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CPAP,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SBP、KBP、LAT、AHI水平均有所降低,LSaO2水平均有所提高。治疗组治疗后LAT、AH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LSa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SBP、KB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OSAS合并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中,辅助应用CPAP可有效改善睡眠呼吸障碍、低氧血症,控制血压,临床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蓝必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河南省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