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接受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技术治疗,对照组接受椎间盘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小,术后VA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体征、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友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温脾和胃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12月入周口市中医院治疗的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据就诊时间先后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行自拟温脾和胃汤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胃复安+吗丁啉+甲硝唑;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临床症状积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自拟温脾和胃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有确切疗效,临床可推广使用。
作者:张新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评估中空螺纹钉治疗髌骨纵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例髌骨纵行骨折患者采用髌前切口行中空螺纹钉内固定术,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3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膝关节功能优10例(77%),良3例(23%),无骨不愈合及膝关节僵硬。所有患者未发生肺栓塞,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髌骨纵行骨折患者,中空螺纹钉固定牢固,可早期进行膝关节伸屈功能锻炼,避免膝关节僵硬,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是治疗髌骨纵行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冯磊;刘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辅助下聚焦超声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乡市第四人民医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3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行鼻内镜辅助下聚焦超声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4.19%;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鼻内镜辅助下聚焦超声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切除术治疗严重晶状体不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4月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运用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切除术的50例严重晶状体不全脱位患者资料。分析手术疗效,包括视力的矫正情况以及有无术后并发症。结果70只眼手术顺利,无医源性视网膜损伤,无晶状体皮质残留,无前方玻璃体疝。至随访结束,60只眼视力提升(85.7%),9只眼视力基本不变(12.8%),剩余1只眼视力有所下降(1.4%)。术后6个月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利用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切除术治疗严重晶状体不全脱位效果良好,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李效领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成年人首次接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后的免疫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于商丘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40名成年人的临床资料,比较其首针后第7个月和第12个月的机体免疫情况。结果40名接种对象首针后第7个月的HBsAb阳转率、免疫达标率、抗体几何平均浓度( GMC)明显高于第12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成年人接种乙肝疫苗达到全程免疫后的6个月,其体内HBsAb的衰减速度较快,因此有必要再次接种乙肝疫苗,以加强机体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
作者:刘秋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118例,均采用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观察组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压缩泵雾化吸入给药。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喘息、呼吸困难、PEF 等数据。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9.66%,明显高于对照组(6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压缩泵雾化吸入相比,氧驱动雾化疗法更有利于改善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呼吸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威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自体T淋巴细胞免疫治疗-V基因转导( ACTL)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改善率和毒副反应。方法采用ACTL与常规化疗间隔进行的方案,选择20例晚期乳腺癌进行研究,记录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改善率和毒副反应。结果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75%,生活质量改善率为70%,与ACTL有关的主要毒副反应不明显。结论 ACTL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有效率和生活质量改善率较好,毒副反应可耐受。
作者:陈维;魏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跨关节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治疗开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新郑市中医院收治的36例开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均采用跨关节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患者功能为优,15例为良,6例为可,6例为差,优良率为66.7%(24/36)。随访中有9例患者发生外固定架针道伤口感染,12例患者发生内固定克氏针松动,3例患者在外伤后发生尺神经损伤。结论跨关节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治疗开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并不理想,这一方案可能不是所有开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佳选择。
作者:乔申卫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手术时机的选择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16例,根据时间长短分为A、B、C组,根据患者的出血位置及出血量等情况选择相应手术方式,术后随访2a并采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定量表(AKL)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A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为(2.91±0.97)分,B组为(3.54±0.86)分,C组为(4.17±0.88)分;A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明显低于B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C组死亡7例,死亡率达25.00%,明显高于A组(13.89%)和B组(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早期行手术治疗,可有效解除脑组织压迫,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脑组织损伤和坏死,改善预后。
作者:王青山;闫金伟;刘道兵;孙彦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显微镜检查在血细胞分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泌阳县人民医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接受显微镜血细胞检查的50例患者,应用抗凝静脉真空采血管采集静脉血标本,进行显微镜检查,分析显微镜检查结果。结果36例患者复检,17例患者的镜检结果出现异常,阳性率为47.2%。结论显微镜检查在血细胞分析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王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肿瘤的临床价值及优越性。方法选取巩义市人民医院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86例结直肠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感染情况及术后肿瘤转移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感染率及术后肿瘤转移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肿瘤创伤小,患者痛苦小,术后感染少,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贺志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比分析钬激光内切开术和开放手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2例输尿管狭窄患者,随机分为钬激光组和开放组,每组51例。钬激光组采用钬激光内切开术治疗,开放组采用开放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钬激光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开放组小( P﹤0.05)。钬激光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开放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钬激光组临床治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钬激光内切开术与开放手术方法在治疗输尿管狭窄中各具优点,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手术适应证选择手术方式。
作者:王国良;严兵;李晓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通络饮在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收治的34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对照组实施单纯西医规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复方通络饮,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量表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量表评分值为(3.46±1.90)分,中医证候积分为(3.55±2.48)分,对照组分别为(5.50±3.76)、(5.52±3.86)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为64.7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复方通络饮能够显著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NIHSS量表评分值、中医证候积分,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丽颖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拉玛泽分娩法用于产妇分娩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11月杞县中心医院收治的11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产妇采用拉玛泽分娩法,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分娩方法,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分娩疼痛情况以及分娩方式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至第三产程时间均明显较短,观察组产妇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时采用拉玛泽分娩法能够有效缩短整体产程,降低产妇疼痛情况,提升产妇顺产率,在产科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腰穿连续减压和鞘内注射治疗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平顶山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1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作为试验组,随机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治疗的9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两性霉素B+氟康唑静脉注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地塞米松以及脑脊液连续减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头痛、发热、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及脑脊液压力、脑脊液细胞数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死亡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和放脑脊液连续减压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庄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FOLFOX6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襄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均给予FOLFOX6方案(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9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45例,部分缓解35例,病情稳定10例,总有效率为88.9%。治疗过程中出血恶心、呕吐4例,占4.4%,给予对症处理均好转,未影响后续化疗。结论采用FOLFOX6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临床效果较显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罗显锋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胺碘酮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复律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襄城县人民医院接受快速心律失常治疗的36例患者,均给予胺碘酮注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心率变化,并评价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血压、心率有明显改善(P﹤0.05);有2例患者出现血压降低,1例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调整用药后恢复。结论胺碘酮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有确切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黑耀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淅川县人民医院2012年8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 n=49例)与对照组( n=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银杏达莫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柴转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普宁华侨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0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同步放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各45例。单纯放疗组给予全程单纯放射治疗,同步放化疗组给予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同步放化疗组总缓解率为95.6%,单纯放疗组总缓解率为86.7%;同步放化疗组患者总缓解率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同步放化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1%,单纯放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9%,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庆成;陈树群;陈国能;方海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胺碘酮片剂和注射剂的药物不良反应。方法检索80例胺碘酮所致不良反应病例报道,分析、统计患者一般资料、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和转归情况。结果80例患者中一般不良反应61例,严重不良反应29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心血管反应、肝酶升高、静脉炎、皮肤反应等。经对症处理,75例痊愈或好转。结论不同剂型胺碘酮所致不良反应不同,在用药时应侧重监测相应不良反应,同时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指导。
作者:张春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9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给予所有患者禁食、胃肠减压、抗生素抗感染、止血敏、维生素K1、输血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凝血酶冻干粉口服,2次/d,并给予注射用奥美拉唑钠静脉滴注,2次/d。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呕血、黑便以及血压、心率、尿量、血红蛋白等症状和指标的变化情况,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输液量、输血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65%)明显优于对照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7%,与对照组(13.0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秀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等离子低温消融术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商丘市中心医院2013年2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60例慢性咽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以常规药物治疗为基础,给予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观察组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慢性咽炎临床治疗以常规药物治疗为基础,同时给予等离子低温消融术效果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藤清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尿毒症性心肌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尿毒性心肌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所有患者给予规律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疗,同时给予控制高血压、抗贫血等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再给予曲美他嗪口服,疗程3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查指标包括LA、LVESK、LVEKK、LVPWT、IVST,并计算LVEF,测量E/A和FS。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的LA、LVESK、LVEKK、LVPWT、IVST均变小,LVEF、E/A和FS均变大( 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LA、LVESK、LVPWT、IVST、LVEF、E/A和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LVEKK较术前变大(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曲美他嗪可明显改善尿毒症性心肌病患者的心肌功能、抑制心室重构,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周进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比较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入路与经颞叶皮层入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天津市天津医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A、B两组),每组60例。A组采用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B组采用显微镜下经颞中回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随访1 a,采用日常生活能力( AKL)分级法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A组(经外侧裂岛叶入路)60例患者中生存58例,其中AKL 1~2级23例,3级24例,4级11例,死亡2例。B组(经颞叶皮层入路)60例患者中生存57例,其中AKL 1~2级16例,3级18例,4级23例,死亡3例。A组手术效果较B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效果较经颞叶皮层入路好,手术创伤小,清除血肿彻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泰;翟博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舒血宁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给予所有患者严格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等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舒血宁和硫辛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MNCV及SN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NCV和SNCV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后MNCV和SNCV增加幅度较对照组显著( P﹤0.05)。观察组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舒血宁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蒋瑞侠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襄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一线治疗,观察组给予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一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胃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关贝贝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慢性肺心病患者76例,给予所有患者低流量吸氧、雾化、抗感染等常规西医治疗,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呼吸兴奋剂或强心利尿剂等。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丹参注射液等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有效改善慢性肺心病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提高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医疗法,可在临床中进一步探索研究。
作者:曹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肋骨骨折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扫描,将原始图像传入工作站,根据原始轴位图像,结合多层面重建术( MPR)和薄层多平面重组( CPR)、表面遮盖法(SSK)、容积再现(VR)技术进行诊断分析。结果40例患者中共检出110根肋骨发生骨折。单发11例(11根),多发30例(99根)。右侧36根,左侧74根。粉碎性骨折7根,凹陷性骨折22根,错位性骨折26根,线性骨折55根。结论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够提高肋骨骨折的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五嵩;王庆兵;郭玉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以100例呼吸衰竭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运用常频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肺通气氧合功能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PaCO2、FiO2、OI、PaO2/PA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均显著改善,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气胸、慢性肺部疾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颅内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能有效改善患儿的肺通气氧合功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志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脑外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发生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长垣县人民医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脑外科脑外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患者48例,使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探究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发生原因。在手术过程中配合控制性降压以及过度换气等措施,必要时进行颅内减压。评价患者手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经过治疗,死亡20例,病死率为41.67%。生存的患者中Ⅱ级5例,Ⅲ级7例,Ⅳ级9例,Ⅴ级7例。结论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大程度清除血肿、调整脑供氧和供血是预防及治疗急性脑膨出的主要措施。
作者:陈东甫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英德中医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89例行子宫切除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腹式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阴式全子宫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小,第1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64%,观察组为11.1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显著,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谢友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7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入选患者均进行血培养、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病原菌的患者采用抗生素治疗,若手术时机成熟则行手术治疗。通过随访以及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结果患者治疗后健康质量、生活能力、积极心态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 P﹤0.05);疼痛不适、对药物依赖性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治疗前应加强病原学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选择针对性抗生素。结合临床表现、血培养和超声资料综合分析,一旦确诊尽快创造条件行手术治疗。
作者:宁玉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评估OCSP分型联合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检测对急性脑梗死面积的预测价值。方法利用OCSP分型及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对92例发病24 h内脑梗死患者按中大面积及小面积脑梗死进行预测,并与发病1~2周头颅CT或MRI脑梗死面积进行终对照确认,分别观察OCSP分型、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及OCSP分型联合血清S100β蛋白水平3种方法预测脑梗死面积的符合率。结果 OCSP分型、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及OCSP分型联合血清S100β蛋白水平3种方法预测脑梗死面积的总体符合率分别为65.2%、74.0%和94.3%,OCSP分型联合血清S100β蛋白水平预测敏感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 OCSP分型联合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检测能提高早期脑梗死面积预测准确率。
作者:刚书成;付文华;张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胱抑素C和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东莞市中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接诊的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糖尿病综合治疗联合厄贝沙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阿托伐他汀。干预前后进行血脂( TC、TG)、血压(KBP、SBP)、肾功能(Scr、BUN、UAER)及胱抑素C(Cys-C)和脂联素(AKPN)水平检测并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C、TG、KBP、SBP、Scr、BUN、UAER、Cys-C、AKPN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0.05),对照组BUN、TC、TG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P﹥0.05);观察组Scr、BUN、UAER、TC、TG、Cys-C、AKPN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能够全面改善糖脂代谢紊乱,降低脂联素与血清胱抑素C水平,对于防治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郑锦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2例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降糖、营养神经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46%,明显高于对照组(4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积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自觉症状总积分比对照组明显降低( P﹤0.05)。结论前列地尔在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卢春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比较体外冲击波碎石和外科手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接受治疗的8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依据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和分组,即碎石组和外科组,各40例。碎石组患者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外科组则采取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碎石组与外科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碎石组并发症7例,外科组并发症13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可以作为泌尿系结石的首选常规治疗方法,但应严格掌握治疗指征。
作者:张金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川崎病患儿检测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 STM)的意义。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2中心医院收治的川崎病(KK)患儿共70例,无冠状动脉损伤为A组(41例),有冠状动脉损伤为B组(29例),同时选取健康儿童30例为对照组,测定血浆STM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情况。结果在急性期时,A、B两组血浆ST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B组血浆STM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5);治疗后B组在急性期、亚急性期以及恢复期的血浆STM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组在急性期、亚急性期血浆STM水平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恢复期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浆STM可能与川崎病的冠状动脉损伤有关,对于此类患儿检测STM对冠状动脉损伤情况的评估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自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仅给予纳洛酮治疗,观察组给予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酒后清醒时间以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酒后清醒时间以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酒精中毒患者具有协同作用,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松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慢性萎缩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到2014年5月于平顶山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50例慢性萎缩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0%(8/32)。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LC术治疗慢性萎缩性胆囊炎时效果较好,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卢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比较TP与CTF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124例,随机分为TP组和CTF组,分别给予TP方案和CTF方案化疗,化疗结束后均接受手术治疗。化疗前采用彩超测量乳腺癌原发灶的大小,化疗过程中每2个周期测量1次原发灶和淋巴结的大小,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TP组有效率(82.26%)高于CTF组(7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组患者中56例(90.32%)出现白细胞下降,CTF组中54例(87.10%)出现白细胞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TP组Ⅲ度和Ⅳ度所占比例明显高于CTF组( P﹤0.05)。结论 TP与CTF方案都能够缩小乳腺癌原发病灶,TP方案效果更好,但其引起的Ⅱ度以上白细胞减少更为明显,需要进一步研究,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卢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 PCT)和C反应蛋白( CRP)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召陵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细菌感染组61例、非细菌感染组39例,和健康对照组(健康体检人员)30例分别进行血清PCT、CRP水平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与非细菌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细菌感染组血清PCT和CRP浓度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细菌感染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清PCT和CRP浓度轻度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和CRP联合检测可作为细菌感染性疾病早期鉴别诊断的指标。
作者:郑新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阴式子宫切除术加阴道部分封闭术治疗老年盆腔器官脱垂( 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46例老年POP患者,检查后行阴式子宫切除术加阴道部分封闭术,通过发放生活质量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术前和术后生活质量进行调查,评价改善情况。结果术后46例患者均达到治愈标准,治愈率为100%。术后患者的POPKI-6评分、CARKI-8评分、UKI-6评分及PFKI-20表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 P﹤0.05)。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加阴道部分封闭术不仅能够明显改善POP患者的相关症状,还能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李春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思密达、四连康联合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开封市中心医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12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消旋卡多曲颗粒、思密达(蒙脱石散)、四连康,治疗组给予消旋卡多曲颗粒、思密达及四连康保留灌肠。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45.0%、96.4%,对照组分别为26.0%、67.3%;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消旋卡多曲颗粒、思密达、四连康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松江;李怡静;李相磊;李怡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二维超声成像技术对外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揭阳市中医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对所有患者均采用二维超声检查,观察患者超声表现、斑块形成部位、斑块类型以及相关疾病情况。结果超声表现为斑块形成和内膜面粗糙、增厚者占大多数,分别占92.0%(46/50)和34.0%(17/50);斑块形成部位总共有68处,其中左侧38例(55.88%),右侧30例(44.12%);软斑和硬斑的斑块类型所占比重大,分别为46.0%(23/50)和44.0%(22/50);合并脑梗塞和冠心病患者比例大,分别为34.0%(17/50)和24.0%(12/50)。结论外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诊断主要表现为斑块形成、内膜面粗糙,以软斑和硬斑的比例高,二维超声成像在外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王泽川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椎间盘射频消融术和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术两种微创介入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温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80例实行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术治疗,观察组60例实行椎间盘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1~24个月,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为78.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椎间盘射频消融术和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术均为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汾太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荥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2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治疗措施及不同手术治疗时机与预后的关系。结果22例患者行非手术治疗6例(死亡2例);行非手术治疗16例,包括急诊手术4例(死亡1例,并发症1例),延期手术9例(并发症2例),择期手术3例(无死亡、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治疗方式和严格把握手术指征有助于提高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从而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
作者:郭武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及类风湿因子水平测定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郑州市骨科医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9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测定其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及类风湿因子水平,统计二者单独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敏感度以及二者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结果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敏感度与类风湿因子敏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类风湿因子水平阳性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联合检测敏感度为95.8%,与前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水平及类风湿因子水平均可能存在阴性的情况,二者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诊断的敏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燕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评价肾穿刺造瘘联合尿激酶注射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 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lithotripsy,ESWL)后肾包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8月东莞市厚街医院收治的28例ESWL后肾包膜下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 n=14,采用经后腹膜腔镜去顶引流术治疗)和实验组( n=14,采用肾穿刺造瘘和尿激酶注射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血肿大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穿刺造瘘联合尿激酶注射治疗ESWL后肾包膜下血肿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缩短康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华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内镜下结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滑县中医院2011年3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0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均接受内镜下结扎治疗,观察随访其治疗效果。结果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患者再出血率为14.29%,食管静脉曲张未消失患者再出血率为43.75%;内镜下结扎术治疗不低于4次患者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或是变成线性率为77.78%,内镜下结扎术治疗2~3次患者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或是变成线性率为38.46%,内镜下结扎术治疗1次患者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或是变成线性率为0.00%;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复发率为28.57%。结论内镜下结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左中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需行全子宫切除术的162例子宫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两组,各81例。开腹组采用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腹腔镜组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开腹组,镇痛率较开腹组低( 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较开腹全子宫切除术临床疗效好,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新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下床时间及镇痛泵使用率、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耗时、术后并发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相对于开腹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手不仅手术耗时低,出血量少,且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是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佳选择。
作者:郑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女性早发冠心病的高危因素。方法抽取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女性冠心病患者共100例,其中早发型冠心病患者(早发组)50人,非早发型冠心病患者(非早发组)50人,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发组患者血压、体质量指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与非早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关注早发冠心病高位因素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
作者:贾国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化疗联合生物疗法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长葛市人民医院2012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化疗联合生物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化疗联合生物疗法治疗结肠癌患者效果较好,可有效控制病情,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朱保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前列腺增生手术对男性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120例B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 3组。A组患者行开放式手术,B组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C组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观察3组患者手术前后勃起功能及逆行射精情况。结果 A组患者术后性功能正常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且术后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组逆行射精改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A组精囊炎、后尿道炎、睾丸炎、前列腺囊肿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手术比开放性手术对男性性功能影响较小,能有效改善患者性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安庚;张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穿刺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泌阳县中医院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方法分为微创穿刺术组与小骨窗开颅术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微创穿刺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小骨窗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经手术治疗14 d后,SSS、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个月,微创穿刺组MRS、Barthel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相对于小骨窗开颅术,微创穿刺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效果较显著,可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苏纪亭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恢复良好44例,中残32例,重残12例,植物生存8例,死亡20例。结论 KTIH预后较差,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显著降低KTIH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作者:王勇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总结临床女性尖锐湿疣的诊疗体会。方法选取新乡新华医院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66例女性尖锐湿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二氧化碳激光气化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咪喹莫特乳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66例患者均经阴道镜活检确诊为尖锐湿疣;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57,P=0.017)。结论通过结合患者发病史、临床症状、体征以及阴道镜活检可较准确地诊断女性尖锐湿疣,同时采用咪喹莫特乳膏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代东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鹤煤总医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2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采用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空腹及餐后2h血糖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可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包恩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在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舞钢职工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4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给予肺门淋巴结清扫加肺切除术,治疗组给予系统性纵膈淋巴清扫加肺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除总数、淋巴结转移数以及转移率等。结果治疗组淋巴结转移率为61.27%,对照组淋巴结转移率为79.27%;治疗组淋巴结转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中有1例全肺切除患者术后2 a发生脑转移,1例全肺切除患者1 a后复发支气管残端癌,转移至隆突,全身多器官衰竭、死亡。3例患者出现对侧肺转移与肝转移。治疗组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发生同侧胸膜转移。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手术中系统性淋巴结清扫能够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以及转移率,提高长期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杨广恺;杨元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急性左心衰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0例急性左心衰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在强心、利尿等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对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观察。结果治疗72 h为治疗观察终点。50例患者总有效率达98.0%。治疗后心室率较治疗前明显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6例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2例患者出现轻度静脉炎,未出现严重低血压、窦性心动过缓等并发症。结论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急性左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安全性高,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仝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注射组织黏合剂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安阳县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均采用内镜下注射组织黏合剂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止血结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记录。结果急诊治疗胃底静脉出血35例,成功止血33例,成功率为70%。择期行注射治疗32例,成功率为100.0%。排胶引起再出血9例,占9.0%。复发后出血5例。结论组织黏合剂注射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可有效止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春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合并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都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OS-AS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CPAP,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SBP、KBP、LAT、AHI水平均有所降低,LSaO2水平均有所提高。治疗组治疗后LAT、AH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LSa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SBP、KB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OSAS合并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中,辅助应用CPAP可有效改善睡眠呼吸障碍、低氧血症,控制血压,临床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蓝必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比分析三孔法腹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8月登封市中医院普外科收治的204例小儿腹股沟疝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108例)和传统手术组(96例)。腹腔镜组采用三孔法完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传统手术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方式行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比较两组患儿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儿切口总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自主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腹腔镜组复发率、并发症及隐性疝发生率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复发率低、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付伟;雷素斌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调节性T细胞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中动态变化情况,为支气管哮喘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佛山市顺德区伦教医院收治的29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症治疗6个月,并检测治疗前后CK4+CK25+调节性T细胞、抗体、补体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CK4+CK25+调节性T细胞水平为(11.54±0.32)%,治疗后下降至(4.32±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IgG、IgM、IgA及CH50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C3及C4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调节性T细胞水平随患者病情程度而发生动态变化,可作为病情评价的有效指标。
作者:陈广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小儿腹泻伴无热惊厥(电解质检查正常)的原因。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新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0例腹泻伴无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儿中,20例病因为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占66.7%;7例患儿为病毒性脑炎,占23.3%;3例患儿为低血糖,占10.0%。结论儿童腹泻伴无热惊厥病因较多,且与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病毒性脑炎、低血糖等存在较大关系,而儿童腹泻伴无热惊厥的发生时间、脱水程度等也可从侧面提示病因,从而提高临床确诊率以及治疗效果。
作者:傅洪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不同剖宫产术式在再次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5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68例再次妊娠产妇,应用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观察组选择新式剖宫产术,对照组推行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开腹时间较长(P﹤0.05),术中出血量及开腹出血量明显增多(P﹤0.05)。观察组术后粘连发生率为41.07%,明显高于对照组(14.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起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 P﹤0.05),术后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诱发的粘连程度较新式剖宫产轻微,且进腹时间短,手术总时间短,开腹出血量低,子宫愈后情况良好。
作者:刘颖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aneurysm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后发生脑积水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aSAH后发生脑积水的6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SAH后未发生脑积水的6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SAH后发生脑积水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均无死亡病例,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成功率100%。aSAH后发生脑积水与年龄、SAH发生次数、Hunt-Hess分级和是否发生脑血管痉挛存在相关性。结论对于高龄(≥60岁)、SAH发生次数超过1次、Hunt-Hess分级Ⅱ级以上、发生脑血管痉挛等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高度警惕脑积水的发生,根据病情对症治疗,预防疾病进行性加重。
作者:吴文甫;刘献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K)患者血清降钙素原( PCT)与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的变化,为临床诊治提供相关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10月洛阳石化医院收治的36例AECOPK患者,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成人24例为对照组,观察记录AECOPK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CT与hs-CRP水平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ECOPK患者治疗后血清PCT与hs-CR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 P﹤0.05),且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无效死亡患者血清PCT与hs-CRP水平明显高于存活患者(P﹤0.05)。结论 AECOPK患者血清PCT与hs-CRP水平显著升高,通过检测上述指标可对AECOPK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情况进行预测并及时给予早期干预。
作者:王亚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大剂量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在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濮阳市华龙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52例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观察组采用大剂量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不良反应率和整体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输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05%)明显高于对照组(8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大剂量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路明房;南丽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雄激素受体( androgen receptor,AR)与三阴性乳腺癌(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河南省肿瘤医院乳腺科接受新辅助化疗的75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R表达。所有患者在接受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治疗4个周期后行手术治疗,评价近期疗效,并比较不同AR状态TNBC患者无病生存期( KFS)及总生存期( OS)。结果在75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AR阳性率为30.8%(23/75),总 cCR率为34.7%,总 pCR率为30.7%。AR阴性组和 AR阳性组 cCR率分别为44.2%(23/52)和13.0%(3/23)(χ2=6.848,P=0.009);两组pCR率分别为40.4%(21/52)、4.3%(2/23)(χ2=7.531, P=0.006)。生存分析显示,AR阳性组3年无复发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均低于AR阴性组。结论 AR阳性三阴性乳腺癌对蒽环类和紫杉类化疗不敏感,且预后差。检测AR表达有助于判断TNBC新辅助化疗疗效以及预后。
作者:李永;田沛琦;崔树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调查急症死亡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心理危机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急诊科就诊死亡的150例患者的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进行调查,评估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性别、年龄、学历对心理状况的影响。按随机数字表将150例家属随机分为干预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干预组家属在急诊死亡后3 d内对其家属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对照组未实施心理危机干预,比较两组家属干预前后症状自评量表( SCL-90)各因子评分,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家属和女性家属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60岁家属和≥60岁家属躯体化、强迫、抑郁、敌对、精神病性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大学本科以下家属和大学本科及以上家属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评分、恐怖、精神病性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干预组治疗后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急性死亡对其家属产生不良心理影响,应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关注,其不良心理状况受性别、年龄、学历因素影响,实施及时、有效、个体化的心理危机干预有利于降低丧亲者的不良心理反应,预防丧亲者发生急性应激障碍。
作者:刘靖雯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超薄铸瓷贴面修复缺陷前牙的临床常见问题及对策。方法对23例患者(187颗)采用超薄铸瓷贴面进行修复的缺陷前牙修复体情况进行调查(2周,6、12、24、36个月),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 a内复查,98.3%的贴面完整存在,2颗贴面边缘有少量缺损;边缘适合度良好;7颗贴面有牙龈炎症,3颗牙龈萎缩,经治疗后炎症缓解或消失;2颗颜色不协调,洁治后颜色匹配。2周复查时8颗牙齿有牙本质过敏症状,但6个月时仅有2例仍有症状,经反复脱敏治疗,12个月时症状消失。结论超薄铸瓷贴面修复缺陷前牙后出现的个别修复体边缘少量缺损、牙龈炎、牙本质敏感、颜色不协调等为常见症状,但通过处理一般不影响继续使用,临床美容效果好。
作者:刘会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调查分析农村地区产前检查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妊娠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1017例行产前检查及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表分析产前检查影响因素及产前检查与妊娠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妇女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水平、当地医疗条件、孕次是成为影响产前检查的独立危险因素。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妇女接受产前检查的次数明显高于高中及以下组别( P﹤0.05)。产前检查小于5次妇女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产前检查大于5次者(P﹤0.05)。结论农村地区受收入水平、医疗水平及文化程度等因素影响,产前检查次数明显偏低,产前检查次数与妊娠并发症显著相关。为提高农村妇女产前检查次数,应从以上几方面因素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和手段。
作者:赖有娣;钟波涛;周根秀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新生儿眼病的发病情况,评价新生儿眼病筛查的意义。方法对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开封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5864例新生儿进行眼病筛查。结果 5864例新生儿接受了眼前节常规筛查,发现病变749例,占12.78%。569例高危儿接受了眼底筛查,发现眼底病变20例,占3.52%。结论对新生儿进行眼病筛查,对家长进行宣教,早期发现和治疗儿童可控制眼病,对降低儿童盲、低视力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颜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宫外孕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输卵管畅通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宫外孕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切口小、出血量低,且术后瘢痕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付丽侠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二胎政策”下剖宫产妇女再次妊娠的意愿及再次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随机抽取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接受孕前检查妇女共500例,调查因“二胎政策”有再次妊娠意愿妇女(含自然分娩与剖产史)所占比例,同时选取同期在住院二次待产孕妇(仅剖宫产史)240例,记录该组产妇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结果200例有再次妊娠意愿的妇女中,因“二胎政策”者占72.5%。同期240例再次妊娠孕妇中,阴道分娩成功152例,剖宫产88例。阴道分娩组产后2 h出血量较剖宫产组少,新生儿Apgar评分较高,体质量较重,住院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产后发热率明显低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剖宫产妇女再次妊娠意愿原因以“二胎政策”为主。严格掌握阴道试产指征下选择阴道分娩安全可行。
作者:李艳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下患者术中知晓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单纯全身麻醉的564例择期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中知晓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ASA分级、既往手术史、术中是否出现血压波动等指标的关系,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术中知晓的高危因素。结果564例患者发生术中知晓13例,术中知晓率为2.3%。女性、ASA评分、既往手术史及术中出现血压波动是患者发生术中知晓的高危因素( P﹤0.05)。结论在多种择期手术中术中知晓呈散发状态,女性、ASA分级水平、既往手术史、术中血压波动是其危险因素。
作者:赵彦芬;艾艳秋;张卫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Keyhole术式在造口旁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实施Keyhole术治疗的8例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旁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为48~162 min,平均106 min。疝环直径3~5 cm,平均4.2 cm。术中出血5~75 ml,平均20 ml。术后2例发生补片区域血清肿,经彩超引导下穿刺引流后痊愈,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感染。术后住院时间为4~8 d,平均6.5 d。术后随访3~24个月,2例复发。结论 Keyhole术式在腹腔镜造口旁疝修补术中安全、可行,早期的临床疗效较理想,但复发率高,远期效果差。
作者:王志凯;张超;张辉;梁鸿;郑伟;谢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与硫普罗宁对食管癌术后早期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术后应用异甘草酸镁静滴,对照组采用硫普罗宁静滴。观察术前、术后第3天及第7天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 AST)及总胆红素( TB)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ALT、AST及TB均升高,但观察组升高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7天,观察组ALT、AST及TB恢复至术前水平,而对照组仍高于术前水平(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均顺利出院。结论在食管癌术后早期,异甘草酸镁对肝脏的保护作用较硫普罗宁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艳峰;苏文中;岳光成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持续正压通气对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巩义市人民医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64例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推行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呼吸暂停指数、低通气指数及低80%以下血氧饱和度次数均较低,呼吸暂停及低通气时间、低80%以下血氧饱和度时间均较短( P﹤0.05)。治疗前两组SBP、K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SBP、KBP水平下降更明显( P﹤0.05)。结论持续正压通气疗法对改善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露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黛力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冠心病伴焦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均给予冠心病二级预防常规治疗及心理干预。观察组加用黛力新1片/d,晨起口服。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SKS测评分数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SAS、SK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SAS、SKS评分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8%)高于对照组(8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黛力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能明显缓解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冠心病治疗效果,安全性高。
作者:郭立;郎春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对门脉高压性脾亢患者实施部分脾动脉栓塞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对50例门脉高压脾亢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干预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通过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脾脏不同程度缩小,白细胞、血小板均明显升高,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针对性护理,可明显提高栓塞术的成功率,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岩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总结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早期康复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取永城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给予患儿及时有效治疗与康复护理措施,观察预后效果。结果50例患儿给予对症药物治疗以及早期康复护理后,47例预后良好,2例出现癫痫,1例出现下肢运动障碍,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对病毒性脑炎患儿实施早期康复护理,预后效果良好,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常景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内科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普内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320例老年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分析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降低,并发症明显减少,基础护理合格率、健康教育知晓率、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结合老年人特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对老年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利于老年患者康复。
作者:张俊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长葛市人民医院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30例接受PFNA内固定术治疗的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给予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手术时间为(65.3±8.7)min,术中出血量为(183.4±23.5)ml,住院时间为(10.9±6.4)d。护理后患者疼痛程度及不良情绪评分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接受PFNA内固定术治疗的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和消除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会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舞阳县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90例行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行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行常规处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次排便、肠鸣音恢复及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低( P﹤0.05);观察组胃肠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患者更快恢复消化道功能,可在临床予以推广。
作者:杨世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宫腔镜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韶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8例宫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宫腔镜手术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李玉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综合评估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10月洛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依据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在患者入院时、入院2周时分别进行综合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实施护理干预。于入院4周时分别依据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GQLI)、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s scale,PANS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并比较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自杀、暴力以及出逃等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GQLI和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实施护理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GQLI评分均升高,PANSS评分均降低;研究组GQL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A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风险事件发生率(4.9%)低于对照组(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住院期间不同时间段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可对现存或潜在的护理风险、护理问题进行早期识别,进而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减少风险事件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刘淑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在高龄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8例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并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SAS和SK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不良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高龄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术期采用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焦虑和抑郁程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分析新生儿肺炎护理中人性化护理干预的综合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淮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儿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记录比较两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更短( 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总有效率93.88%(46/49)高于对照组77.55%(38/49)( 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ICU护理小组对危重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巩义市中医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8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成立ICU护理小组,实施更加全面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及护理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护理小组在危重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较好,且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韩玉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河南省人民医院2012年4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7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均有改善,观察组血糖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糖控制率、低血糖复发率及护理干预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有利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稳定控制,减少低血糖等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文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复杂血管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4年12月安阳市脉管炎医院行复杂血管外科手术治疗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结局。结果对照组手术成功率为82.14%,试验组为100.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5.52%,试验组为100.00%。试验组手术成功率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复杂血管外科手术操作要求强,手术风险较高,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康爱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在勃起功能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S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试验组治疗后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勃起功能障碍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小青;山慈明;张晓利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甲状腺癌患者焦虑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甲状腺癌患者128例,患者入院后完成焦虑自评量表( SAS),对调查结果显示存在焦虑的甲状腺癌患者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治疗,比较干预前后SA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所有患者的SAS评分均有所下降,其中轻度、中度、重度焦虑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 P﹤0.05)。结论护理干预通过心理干预、信息支持、行为干预和睡眠支持等系统性措施可不同程度地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确保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文芝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当今,护士作为医疗卫生行业的主要构成群体之一,职业的性质特点以及“以患者为中心”护理模式的转变,使护士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1]。新入职护士作为这一行业的新生力量,角色转换与工作压力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心理压力加剧,离职与离职倾向不断增高,给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安全造成了不良影响。怎样使新入职护士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在高强度、高风险、高压力的环境中完成高质量的护理工作,成为护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邵卫华;李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预防脑卒中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可行性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11月舞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口腔、饮食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平均住院天数、护理工作满意度以及并发肺部感染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情况、住院时间、日均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加强口腔及饮食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陈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比分析中医康复护理与常规内科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6月间汝南县中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中医康复护理)及对照组(常规内科护理),各3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较常规内科护理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玉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普外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优质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以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普外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奈红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在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商丘市长征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行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施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排气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围术期辅以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刘永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标准化沟通方式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转出交接流程优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由神经外科ICU转出至普通病房的51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SBAR”推行时间分成A、B两组。比较实施前后交接问题的发生率、交接消耗时间、护理质量评估结果及交接双方护理人员满意率。结果方案实施后,护理质量及交接双方护理人员满意度均得到显著提升,且交接消耗时间明显缩短( P﹤0.05)。交接问题发生率由23.6%降低至4.3%( P﹤0.05)。结论在院内神经外科中将“SBAR”方案作为标准化沟通方案予以推行,可有效降低交接问题发生率,利于提高交接双方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会芳;陈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自我护理教育对肺心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8月长垣县中医院收治的60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我护理教育,运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 ESCA)对两组患者干预后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自我护理教育后,观察组自我生活能力及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评分均较对照组高(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肺心病患者实施系统的自我护理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杜美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重症肝炎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64例重症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给予所有患者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59%,对照组为58.5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素倩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瑞舒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广州市中医医院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收治的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抗心力衰竭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以及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以及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 LVESV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显著调节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彭兰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某煤制气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并分析其关键控制点。方法采用经验法、类比分析法对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进行分析。结果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和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高温热辐射、电离辐射、一氧化碳、甲醇、氨、酚、硫化氢、焦油、甲烷、氧硫化碳、氢氧化钠、二氧化硫、苯、萘、蒽、二异丙基醚、苯并[ a]芘、氰化物等。结论该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多,危害严重,应加强关键控制点的防护措施。
作者:王思华;张磊;程广超;吴辉;王威;刘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预测西安市肺结核短期流行趋势,探讨灰色模型在疾病预测及效果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对西安市1996-2005年肺结核发病率资料分别建立单纯GM(1,1)模型和残差GM(1,1)模型,比较两个模型的拟合优度,选择拟合度好的模型预测肺结核的短期流行趋势。结果单纯GM(1,1)模型的拟合度为“勉强”,残差GM(1,1)模型的拟合度为“好”。采用拟合度满意的残差GM(1,1)模型预测西安市2006年和2007年肺结核发病率分别为364.79/10万和523.20/10万,较实际发病率显著降低,降幅分别为72.09%和82.32%。结论2005年以来西安市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灰色残差GM(1,1)模型可作预测肺结核的短期流行趋势之用。
作者:柳巍;曾令城;李焕芝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氟罗沙星的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 PK/PK)模型研究,优化氟罗沙星的临床佳给药方案。方法测定氟罗沙星对分离菌的低抑菌浓度值并结合单剂量药动学研究,求算给药后氟罗沙星AUC0~24/MIC的值。通过蒙特卡洛模拟确定不同剂量间的药效学关系,为临床致病菌药物治疗提供依据。结果低、中、高剂量氟罗沙星AUC0~24依次为5.3、6.5、7.4μg/ml;AUC0~∞为7.3、8.6、9.5 μg/ml,T1/2分别为18.6、17.5、20.2 h,表现为线性药动学特征。氟罗沙星对临床不同致病菌或同种致病菌不同菌株的敏感性即MIC范围从沙门氏菌属的﹤0.01~1.00到铜绿假单胞菌的0.05~10.00。结合药动学-药效学的蒙特卡洛模拟显示,300 mg氟罗沙星用药方案对黏质沙雷氏菌、大肠杆菌、不动杆菌和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的药效学累积反应分数即可达到90%以上;口服200 mg氟罗沙星即可实现对卡他莫拉菌和沙门氏菌属的药效学累积反应分数达到90%以上,其他菌种则需要给药量达到400 mg才能实现药效学累积反应分数达到90%以上。结论不同细菌感染所用氟罗沙星的剂量存在差异,对于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感染应当选用大剂量如400 mg/d方能达到满意治疗效果。
作者:褚奇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评价经阴道三维超声在多囊卵巢综合征超声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5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设为观察组,25例因其他因素引发不孕的患者设为对照组,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获得两组患者卵巢间质的血管化指数( VI)、血流指数( FI)、血管化-血流指数( VFI)、卵巢体积及卵泡数目等指标,同时测定两组患者内分泌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VI、FI、VFI、卵巢体积及卵泡数目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T、FSH、E2、PRL、P等内分泌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在多囊卵巢综合征超声评价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郑明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机采血小板后献血者外周血细胞的变化情况,保障捐献者安全。方法随机选择51名机采血小板捐献者,对比分析机采血小板前后捐献者外周血液中WBC、RBC、Hct、HGB、RKW、PLT、MPV、PKW等指标。结果机采血小板后献血者WBC、RBC、Hct、HGB、PLT降低,MPV变大,PKW、RKW升高,但都在不影响捐献者个体健康的可控范围内,并且10 d后上述指标基本上都恢复到献血前的水平。结论机采血小板献血不会影响捐献者身体健康,可以促进骨髓的造血功能和血液的新陈代谢。
作者:贾春媛;赵庆伟;庞桂芝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管芯引导法经口盲探气管插管术”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3月接收“管芯引导法经口盲探气管插管术”的2300例全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气道评估情况、气管插管时间、插管成功率、插管操作引起的并发症及插管心血管应激反应发生率。结果 2300例患者中困难气道( WILSON综合评定﹥5分)者386例,占16.8%;气管插管时间为8~90 s,平均(17±6)s;气管插管成功率为98.7%,困难气道插管成功率为92.0%,其中插管失败者经纤维咽喉镜辅助插管成功;插管操作并发症发生率为1.6%,插管心血管反应发生率为1.2%。结论管芯引导法经口盲探气管插管术无须麻醉喉镜及特殊设备辅助,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安全可行,插管应激反应轻微,对于某些心脑血管疾病和插管困难患者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玉琴;王红国;盛翠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鼻渊糖浆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鼻渊糖浆、克拉霉素胶囊、口服及鼻用激素治疗10 d,对照组采用欧龙马滴剂、克拉霉素胶囊、口服及鼻用激素治疗1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29%,对照组为86.20%;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渊糖浆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文青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联合倍他米松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郸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67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玻璃酸钠联合倍他米松治疗组( A组)78例,每周注射1次,连续治疗5周;单纯玻璃酸钠治疗组( B组)89例,每周1次,连续治疗5周。记录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局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膝关节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膝关节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治疗后VAS评分较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两组患者VAS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优良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玻璃酸钠联合倍他米松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产后盆底肌训练对提高盆底肌力、改善尿失禁及盆腔脏器脱垂的效果。方法选取94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7人。观察组采用标准的盆底肌训练,每周进行2次,5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完成相关健康教育和练习产后操。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盆底肌力测定以及评价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脏器脱垂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盆底肌力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6.0%和89.4%,压力性尿失禁治疗有效率分别为59.6%和78.7%,盆腔脏器脱垂治疗有效率分别为57.4%和7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产后盆底肌训练对提高盆底肌力、改善尿失禁及盆腔脏器脱垂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董方华;杜丹;潘东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索基于格林模式的社区强化管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 n=103)和对照组( n=103)。干预组实施基于格林模式的社区强化管理,对照组实施普通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BMI等指标。结果两组基线期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终期收缩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基于格林模式的社区强化管理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胡青梅;黄伟端;石霞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复方甘草酸苷在寻常型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南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复发率为7.1%;对照组为23.8%;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俊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从年度查新量、查新目的、查新范围、查新委托月份、查新项目所属学科、委托单位地域分布等方面对河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2005-2014年查新项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查新工作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提高查新服务能力,延伸查新服务内容及使查新更好地为科研服务提出了建议。
作者:丰锐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调查某市综合医院对医务人员工作场所暴力的态度及采取的措施。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使用自制医院工作场所暴力调查问卷调查某市2家医院对工作场所暴力的态度及采取的措施。结果医院对工作场所暴力采取的态度比较积极(10.2%)、公平(69.1%),采取的措施主要有鼓励员工在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要及时上报、病区安装摄像头以及设置专门科室来处理员工的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结论医院在暴力事件发生时要依据事实,公平处理,在关心患者利益的同时,还要注意积极维护员工的利益。
作者:王艳斌;冯晓蕾;吴留广;姚武;王威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全面了解郑州地区2006-2014年尘肺病的发病情况。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对直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郑州地区尘肺病以男性为主,煤工尘肺、矽肺和电焊工尘肺患者占98.31%;主要分布在大、中型企业和公有制经济企业,巩义、新密和登封三地区患者占89.2%;主要集中在煤炭行业,占83.5%。结论郑州地区应加强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尘肺病的监督和管理。
作者:李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也随之有了非常大的改变,肥胖人群数量迅速增多,而由肥胖所带来的一系列相关并发症也明显增多,例如脂肪肝,特别是非酒精性脂肪肝(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K)的发病率显著升高。有相关研究显示,在肥胖患者中NAFLK的发病率约为75%,并且初步估计NAFLK人群的比例在全球范围内会高达15%~30%[1]。脂肪量与肥胖相关基因( fat mass and obesity-associated gene,FTO)是近年来第1个被明确的与肥胖有极为密切关系的新型候选基因[2]。对不同地域多个人种的独立研究证实,FTO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可影响成人及儿童的体质量指数( body mass index,BMI),增加体质量、体内脂肪量,改变摄食行为等[3]并与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种代谢性疾病相关,是其发病及造成相关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4-9]。FTO与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近年有关FTO基因及其与肥胖、NAFLK的相关性及其可能作用机制的新研究结果综述如下。
作者:吴雪;郑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