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志
目的:探讨女性早发冠心病的高危因素。方法抽取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女性冠心病患者共100例,其中早发型冠心病患者(早发组)50人,非早发型冠心病患者(非早发组)50人,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发组患者血压、体质量指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与非早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关注早发冠心病高位因素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
作者:贾国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内镜下结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滑县中医院2011年3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0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均接受内镜下结扎治疗,观察随访其治疗效果。结果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患者再出血率为14.29%,食管静脉曲张未消失患者再出血率为43.75%;内镜下结扎术治疗不低于4次患者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或是变成线性率为77.78%,内镜下结扎术治疗2~3次患者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或是变成线性率为38.46%,内镜下结扎术治疗1次患者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或是变成线性率为0.00%;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复发率为28.57%。结论内镜下结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左中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自体T淋巴细胞免疫治疗-V基因转导( ACTL)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改善率和毒副反应。方法采用ACTL与常规化疗间隔进行的方案,选择20例晚期乳腺癌进行研究,记录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改善率和毒副反应。结果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75%,生活质量改善率为70%,与ACTL有关的主要毒副反应不明显。结论 ACTL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有效率和生活质量改善率较好,毒副反应可耐受。
作者:陈维;魏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在高龄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8例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并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SAS和SK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不良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高龄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术期采用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焦虑和抑郁程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总结临床女性尖锐湿疣的诊疗体会。方法选取新乡新华医院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66例女性尖锐湿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二氧化碳激光气化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咪喹莫特乳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66例患者均经阴道镜活检确诊为尖锐湿疣;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57,P=0.017)。结论通过结合患者发病史、临床症状、体征以及阴道镜活检可较准确地诊断女性尖锐湿疣,同时采用咪喹莫特乳膏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代东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辅助下聚焦超声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乡市第四人民医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3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行鼻内镜辅助下聚焦超声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4.19%;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鼻内镜辅助下聚焦超声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调查急症死亡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心理危机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急诊科就诊死亡的150例患者的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进行调查,评估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性别、年龄、学历对心理状况的影响。按随机数字表将150例家属随机分为干预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干预组家属在急诊死亡后3 d内对其家属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对照组未实施心理危机干预,比较两组家属干预前后症状自评量表( SCL-90)各因子评分,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家属和女性家属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60岁家属和≥60岁家属躯体化、强迫、抑郁、敌对、精神病性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大学本科以下家属和大学本科及以上家属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评分、恐怖、精神病性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干预组治疗后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急性死亡对其家属产生不良心理影响,应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关注,其不良心理状况受性别、年龄、学历因素影响,实施及时、有效、个体化的心理危机干预有利于降低丧亲者的不良心理反应,预防丧亲者发生急性应激障碍。
作者:刘靖雯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分析新生儿肺炎护理中人性化护理干预的综合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淮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儿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记录比较两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更短( 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总有效率93.88%(46/49)高于对照组77.55%(38/49)( 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118例,均采用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观察组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压缩泵雾化吸入给药。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喘息、呼吸困难、PEF 等数据。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9.66%,明显高于对照组(6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压缩泵雾化吸入相比,氧驱动雾化疗法更有利于改善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呼吸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威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二维超声成像技术对外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揭阳市中医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对所有患者均采用二维超声检查,观察患者超声表现、斑块形成部位、斑块类型以及相关疾病情况。结果超声表现为斑块形成和内膜面粗糙、增厚者占大多数,分别占92.0%(46/50)和34.0%(17/50);斑块形成部位总共有68处,其中左侧38例(55.88%),右侧30例(44.12%);软斑和硬斑的斑块类型所占比重大,分别为46.0%(23/50)和44.0%(22/50);合并脑梗塞和冠心病患者比例大,分别为34.0%(17/50)和24.0%(12/50)。结论外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诊断主要表现为斑块形成、内膜面粗糙,以软斑和硬斑的比例高,二维超声成像在外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王泽川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比分析中医康复护理与常规内科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6月间汝南县中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中医康复护理)及对照组(常规内科护理),各3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较常规内科护理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玉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接受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技术治疗,对照组接受椎间盘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小,术后VA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体征、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友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重症肝炎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64例重症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给予所有患者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59%,对照组为58.5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素倩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急性左心衰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0例急性左心衰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在强心、利尿等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对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观察。结果治疗72 h为治疗观察终点。50例患者总有效率达98.0%。治疗后心室率较治疗前明显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6例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2例患者出现轻度静脉炎,未出现严重低血压、窦性心动过缓等并发症。结论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急性左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安全性高,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仝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从年度查新量、查新目的、查新范围、查新委托月份、查新项目所属学科、委托单位地域分布等方面对河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2005-2014年查新项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查新工作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提高查新服务能力,延伸查新服务内容及使查新更好地为科研服务提出了建议。
作者:丰锐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襄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一线治疗,观察组给予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一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胃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关贝贝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9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给予所有患者禁食、胃肠减压、抗生素抗感染、止血敏、维生素K1、输血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凝血酶冻干粉口服,2次/d,并给予注射用奥美拉唑钠静脉滴注,2次/d。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呕血、黑便以及血压、心率、尿量、血红蛋白等症状和指标的变化情况,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输液量、输血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65%)明显优于对照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7%,与对照组(13.0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秀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Keyhole术式在造口旁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实施Keyhole术治疗的8例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旁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为48~162 min,平均106 min。疝环直径3~5 cm,平均4.2 cm。术中出血5~75 ml,平均20 ml。术后2例发生补片区域血清肿,经彩超引导下穿刺引流后痊愈,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感染。术后住院时间为4~8 d,平均6.5 d。术后随访3~24个月,2例复发。结论 Keyhole术式在腹腔镜造口旁疝修补术中安全、可行,早期的临床疗效较理想,但复发率高,远期效果差。
作者:王志凯;张超;张辉;梁鸿;郑伟;谢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温脾和胃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12月入周口市中医院治疗的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据就诊时间先后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行自拟温脾和胃汤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胃复安+吗丁啉+甲硝唑;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临床症状积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自拟温脾和胃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有确切疗效,临床可推广使用。
作者:张新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淅川县人民医院2012年8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 n=49例)与对照组( n=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银杏达莫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柴转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