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门脉高压性脾亢的护理体会

刘岩

关键词:部分脾动脉栓塞术, 门脉高压性脾亢, 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对门脉高压性脾亢患者实施部分脾动脉栓塞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对50例门脉高压脾亢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干预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通过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脾脏不同程度缩小,白细胞、血小板均明显升高,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针对性护理,可明显提高栓塞术的成功率,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女性尖锐湿疣的诊疗体会

    目的:总结临床女性尖锐湿疣的诊疗体会。方法选取新乡新华医院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66例女性尖锐湿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二氧化碳激光气化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咪喹莫特乳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66例患者均经阴道镜活检确诊为尖锐湿疣;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57,P=0.017)。结论通过结合患者发病史、临床症状、体征以及阴道镜活检可较准确地诊断女性尖锐湿疣,同时采用咪喹莫特乳膏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代东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新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下床时间及镇痛泵使用率、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耗时、术后并发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相对于开腹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手不仅手术耗时低,出血量少,且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是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佳选择。

    作者:郑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萎缩性胆囊炎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慢性萎缩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到2014年5月于平顶山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50例慢性萎缩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0%(8/32)。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LC术治疗慢性萎缩性胆囊炎时效果较好,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卢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鹤煤总医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2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采用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空腹及餐后2h血糖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可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包恩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化疗联合生物疗法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化疗联合生物疗法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长葛市人民医院2012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化疗联合生物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化疗联合生物疗法治疗结肠癌患者效果较好,可有效控制病情,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朱保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自我护理教育对肺心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自我护理教育对肺心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8月长垣县中医院收治的60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我护理教育,运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 ESCA)对两组患者干预后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自我护理教育后,观察组自我生活能力及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评分均较对照组高(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肺心病患者实施系统的自我护理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杜美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等离子低温消融术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等离子低温消融术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商丘市中心医院2013年2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60例慢性咽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以常规药物治疗为基础,给予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观察组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慢性咽炎临床治疗以常规药物治疗为基础,同时给予等离子低温消融术效果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藤清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新入职护士心理压力及对策

    当今,护士作为医疗卫生行业的主要构成群体之一,职业的性质特点以及“以患者为中心”护理模式的转变,使护士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1]。新入职护士作为这一行业的新生力量,角色转换与工作压力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心理压力加剧,离职与离职倾向不断增高,给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安全造成了不良影响。怎样使新入职护士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在高强度、高风险、高压力的环境中完成高质量的护理工作,成为护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邵卫华;李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肿瘤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肿瘤的临床价值及优越性。方法选取巩义市人民医院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86例结直肠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感染情况及术后肿瘤转移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感染率及术后肿瘤转移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肿瘤创伤小,患者痛苦小,术后感染少,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贺志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22例外科治疗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荥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2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治疗措施及不同手术治疗时机与预后的关系。结果22例患者行非手术治疗6例(死亡2例);行非手术治疗16例,包括急诊手术4例(死亡1例,并发症1例),延期手术9例(并发症2例),择期手术3例(无死亡、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治疗方式和严格把握手术指征有助于提高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从而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

    作者:郭武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不同AR状态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雄激素受体( androgen receptor,AR)与三阴性乳腺癌(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河南省肿瘤医院乳腺科接受新辅助化疗的75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R表达。所有患者在接受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治疗4个周期后行手术治疗,评价近期疗效,并比较不同AR状态TNBC患者无病生存期( KFS)及总生存期( OS)。结果在75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AR阳性率为30.8%(23/75),总 cCR率为34.7%,总 pCR率为30.7%。AR阴性组和 AR阳性组 cCR率分别为44.2%(23/52)和13.0%(3/23)(χ2=6.848,P=0.009);两组pCR率分别为40.4%(21/52)、4.3%(2/23)(χ2=7.531, P=0.006)。生存分析显示,AR阳性组3年无复发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均低于AR阴性组。结论 AR阳性三阴性乳腺癌对蒽环类和紫杉类化疗不敏感,且预后差。检测AR表达有助于判断TNBC新辅助化疗疗效以及预后。

    作者:李永;田沛琦;崔树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银杏达莫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淅川县人民医院2012年8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 n=49例)与对照组( n=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银杏达莫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柴转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脑外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究脑外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发生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长垣县人民医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脑外科脑外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患者48例,使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探究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发生原因。在手术过程中配合控制性降压以及过度换气等措施,必要时进行颅内减压。评价患者手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经过治疗,死亡20例,病死率为41.67%。生存的患者中Ⅱ级5例,Ⅲ级7例,Ⅳ级9例,Ⅴ级7例。结论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大程度清除血肿、调整脑供氧和供血是预防及治疗急性脑膨出的主要措施。

    作者:陈东甫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阴式子宫切除术加阴道部分封闭术治疗老年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疗效评价

    目的:研究阴式子宫切除术加阴道部分封闭术治疗老年盆腔器官脱垂( 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46例老年POP患者,检查后行阴式子宫切除术加阴道部分封闭术,通过发放生活质量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术前和术后生活质量进行调查,评价改善情况。结果术后46例患者均达到治愈标准,治愈率为100%。术后患者的POPKI-6评分、CARKI-8评分、UKI-6评分及PFKI-20表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 P﹤0.05)。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加阴道部分封闭术不仅能够明显改善POP患者的相关症状,还能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李春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门脉高压性脾亢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对门脉高压性脾亢患者实施部分脾动脉栓塞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对50例门脉高压脾亢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干预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通过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脾脏不同程度缩小,白细胞、血小板均明显升高,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针对性护理,可明显提高栓塞术的成功率,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岩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2例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降糖、营养神经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46%,明显高于对照组(4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积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自觉症状总积分比对照组明显降低( P﹤0.05)。结论前列地尔在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卢春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在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在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舞钢职工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4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给予肺门淋巴结清扫加肺切除术,治疗组给予系统性纵膈淋巴清扫加肺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除总数、淋巴结转移数以及转移率等。结果治疗组淋巴结转移率为61.27%,对照组淋巴结转移率为79.27%;治疗组淋巴结转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中有1例全肺切除患者术后2 a发生脑转移,1例全肺切除患者1 a后复发支气管残端癌,转移至隆突,全身多器官衰竭、死亡。3例患者出现对侧肺转移与肝转移。治疗组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发生同侧胸膜转移。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手术中系统性淋巴结清扫能够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以及转移率,提高长期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杨广恺;杨元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三孔法腹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效果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三孔法腹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8月登封市中医院普外科收治的204例小儿腹股沟疝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108例)和传统手术组(96例)。腹腔镜组采用三孔法完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传统手术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方式行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比较两组患儿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儿切口总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自主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腹腔镜组复发率、并发症及隐性疝发生率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复发率低、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付伟;雷素斌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药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通络饮在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收治的34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对照组实施单纯西医规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复方通络饮,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量表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量表评分值为(3.46±1.90)分,中医证候积分为(3.55±2.48)分,对照组分别为(5.50±3.76)、(5.52±3.86)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为64.7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复方通络饮能够显著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NIHSS量表评分值、中医证候积分,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丽颖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新生儿肺炎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综合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新生儿肺炎护理中人性化护理干预的综合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淮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儿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记录比较两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更短( 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总有效率93.88%(46/49)高于对照组77.55%(38/49)( 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河南省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