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高文彬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 糖尿病, 血糖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河南省人民医院2012年4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7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均有改善,观察组血糖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糖控制率、低血糖复发率及护理干预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有利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稳定控制,减少低血糖等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萎缩性胆囊炎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慢性萎缩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到2014年5月于平顶山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50例慢性萎缩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0%(8/32)。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LC术治疗慢性萎缩性胆囊炎时效果较好,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卢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等离子低温消融术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等离子低温消融术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商丘市中心医院2013年2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60例慢性咽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以常规药物治疗为基础,给予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观察组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慢性咽炎临床治疗以常规药物治疗为基础,同时给予等离子低温消融术效果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藤清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钬激光内切开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输尿管狭窄效果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钬激光内切开术和开放手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2例输尿管狭窄患者,随机分为钬激光组和开放组,每组51例。钬激光组采用钬激光内切开术治疗,开放组采用开放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钬激光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开放组小( P﹤0.05)。钬激光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开放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钬激光组临床治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钬激光内切开术与开放手术方法在治疗输尿管狭窄中各具优点,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手术适应证选择手术方式。

    作者:王国良;严兵;李晓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河南省人民医院2012年4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7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均有改善,观察组血糖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糖控制率、低血糖复发率及护理干预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有利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稳定控制,减少低血糖等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文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医康复护理与常规内科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中医康复护理与常规内科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6月间汝南县中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中医康复护理)及对照组(常规内科护理),各3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较常规内科护理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玉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药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通络饮在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收治的34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对照组实施单纯西医规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复方通络饮,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量表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量表评分值为(3.46±1.90)分,中医证候积分为(3.55±2.48)分,对照组分别为(5.50±3.76)、(5.52±3.86)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为64.7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复方通络饮能够显著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NIHSS量表评分值、中医证候积分,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丽颖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AECOPD患者血清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K)患者血清降钙素原( PCT)与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的变化,为临床诊治提供相关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10月洛阳石化医院收治的36例AECOPK患者,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成人24例为对照组,观察记录AECOPK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CT与hs-CRP水平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ECOPK患者治疗后血清PCT与hs-CR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 P﹤0.05),且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无效死亡患者血清PCT与hs-CRP水平明显高于存活患者(P﹤0.05)。结论 AECOPK患者血清PCT与hs-CRP水平显著升高,通过检测上述指标可对AECOPK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情况进行预测并及时给予早期干预。

    作者:王亚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肥胖基因FTO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作用机制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也随之有了非常大的改变,肥胖人群数量迅速增多,而由肥胖所带来的一系列相关并发症也明显增多,例如脂肪肝,特别是非酒精性脂肪肝(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K)的发病率显著升高。有相关研究显示,在肥胖患者中NAFLK的发病率约为75%,并且初步估计NAFLK人群的比例在全球范围内会高达15%~30%[1]。脂肪量与肥胖相关基因( fat mass and obesity-associated gene,FTO)是近年来第1个被明确的与肥胖有极为密切关系的新型候选基因[2]。对不同地域多个人种的独立研究证实,FTO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可影响成人及儿童的体质量指数( body mass index,BMI),增加体质量、体内脂肪量,改变摄食行为等[3]并与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种代谢性疾病相关,是其发病及造成相关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4-9]。FTO与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近年有关FTO基因及其与肥胖、NAFLK的相关性及其可能作用机制的新研究结果综述如下。

    作者:吴雪;郑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消旋卡多曲、思密达、四连康联合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思密达、四连康联合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开封市中心医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12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消旋卡多曲颗粒、思密达(蒙脱石散)、四连康,治疗组给予消旋卡多曲颗粒、思密达及四连康保留灌肠。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45.0%、96.4%,对照组分别为26.0%、67.3%;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消旋卡多曲颗粒、思密达、四连康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松江;李怡静;李相磊;李怡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不同AR状态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雄激素受体( androgen receptor,AR)与三阴性乳腺癌(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河南省肿瘤医院乳腺科接受新辅助化疗的75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R表达。所有患者在接受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治疗4个周期后行手术治疗,评价近期疗效,并比较不同AR状态TNBC患者无病生存期( KFS)及总生存期( OS)。结果在75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AR阳性率为30.8%(23/75),总 cCR率为34.7%,总 pCR率为30.7%。AR阴性组和 AR阳性组 cCR率分别为44.2%(23/52)和13.0%(3/23)(χ2=6.848,P=0.009);两组pCR率分别为40.4%(21/52)、4.3%(2/23)(χ2=7.531, P=0.006)。生存分析显示,AR阳性组3年无复发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均低于AR阴性组。结论 AR阳性三阴性乳腺癌对蒽环类和紫杉类化疗不敏感,且预后差。检测AR表达有助于判断TNBC新辅助化疗疗效以及预后。

    作者:李永;田沛琦;崔树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预防脑卒中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护理措施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探讨预防脑卒中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可行性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11月舞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口腔、饮食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平均住院天数、护理工作满意度以及并发肺部感染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情况、住院时间、日均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加强口腔及饮食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陈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内镜下结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内镜下结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滑县中医院2011年3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0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均接受内镜下结扎治疗,观察随访其治疗效果。结果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患者再出血率为14.29%,食管静脉曲张未消失患者再出血率为43.75%;内镜下结扎术治疗不低于4次患者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或是变成线性率为77.78%,内镜下结扎术治疗2~3次患者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或是变成线性率为38.46%,内镜下结扎术治疗1次患者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或是变成线性率为0.00%;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复发率为28.57%。结论内镜下结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左中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复方甘草酸苷在寻常型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复方甘草酸苷在寻常型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南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复发率为7.1%;对照组为23.8%;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俊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管芯引导法经口盲探气管插管术2300例分析

    目的:探讨“管芯引导法经口盲探气管插管术”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3月接收“管芯引导法经口盲探气管插管术”的2300例全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气道评估情况、气管插管时间、插管成功率、插管操作引起的并发症及插管心血管应激反应发生率。结果 2300例患者中困难气道( WILSON综合评定﹥5分)者386例,占16.8%;气管插管时间为8~90 s,平均(17±6)s;气管插管成功率为98.7%,困难气道插管成功率为92.0%,其中插管失败者经纤维咽喉镜辅助插管成功;插管操作并发症发生率为1.6%,插管心血管反应发生率为1.2%。结论管芯引导法经口盲探气管插管术无须麻醉喉镜及特殊设备辅助,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安全可行,插管应激反应轻微,对于某些心脑血管疾病和插管困难患者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玉琴;王红国;盛翠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 PCT)和C反应蛋白( CRP)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召陵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细菌感染组61例、非细菌感染组39例,和健康对照组(健康体检人员)30例分别进行血清PCT、CRP水平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与非细菌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细菌感染组血清PCT和CRP浓度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细菌感染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清PCT和CRP浓度轻度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和CRP联合检测可作为细菌感染性疾病早期鉴别诊断的指标。

    作者:郑新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在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在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舞钢职工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4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给予肺门淋巴结清扫加肺切除术,治疗组给予系统性纵膈淋巴清扫加肺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除总数、淋巴结转移数以及转移率等。结果治疗组淋巴结转移率为61.27%,对照组淋巴结转移率为79.27%;治疗组淋巴结转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中有1例全肺切除患者术后2 a发生脑转移,1例全肺切除患者1 a后复发支气管残端癌,转移至隆突,全身多器官衰竭、死亡。3例患者出现对侧肺转移与肝转移。治疗组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发生同侧胸膜转移。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手术中系统性淋巴结清扫能够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以及转移率,提高长期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杨广恺;杨元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两种药物对食管癌术后早期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比较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与硫普罗宁对食管癌术后早期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术后应用异甘草酸镁静滴,对照组采用硫普罗宁静滴。观察术前、术后第3天及第7天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 AST)及总胆红素( TB)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ALT、AST及TB均升高,但观察组升高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7天,观察组ALT、AST及TB恢复至术前水平,而对照组仍高于术前水平(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均顺利出院。结论在食管癌术后早期,异甘草酸镁对肝脏的保护作用较硫普罗宁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艳峰;苏文中;岳光成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拉玛泽分娩法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拉玛泽分娩法用于产妇分娩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11月杞县中心医院收治的11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产妇采用拉玛泽分娩法,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分娩方法,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分娩疼痛情况以及分娩方式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至第三产程时间均明显较短,观察组产妇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时采用拉玛泽分娩法能够有效缩短整体产程,降低产妇疼痛情况,提升产妇顺产率,在产科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Keyhole术式在腹腔镜造口旁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Keyhole术式在造口旁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实施Keyhole术治疗的8例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旁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为48~162 min,平均106 min。疝环直径3~5 cm,平均4.2 cm。术中出血5~75 ml,平均20 ml。术后2例发生补片区域血清肿,经彩超引导下穿刺引流后痊愈,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感染。术后住院时间为4~8 d,平均6.5 d。术后随访3~24个月,2例复发。结论 Keyhole术式在腹腔镜造口旁疝修补术中安全、可行,早期的临床疗效较理想,但复发率高,远期效果差。

    作者:王志凯;张超;张辉;梁鸿;郑伟;谢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与外科手术方法治疗泌尿系结石效果对比

    目的:比较体外冲击波碎石和外科手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接受治疗的8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依据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和分组,即碎石组和外科组,各40例。碎石组患者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外科组则采取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碎石组与外科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碎石组并发症7例,外科组并发症13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可以作为泌尿系结石的首选常规治疗方法,但应严格掌握治疗指征。

    作者:张金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河南省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