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会云
目的:探讨胺碘酮片剂和注射剂的药物不良反应。方法检索80例胺碘酮所致不良反应病例报道,分析、统计患者一般资料、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和转归情况。结果80例患者中一般不良反应61例,严重不良反应29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心血管反应、肝酶升高、静脉炎、皮肤反应等。经对症处理,75例痊愈或好转。结论不同剂型胺碘酮所致不良反应不同,在用药时应侧重监测相应不良反应,同时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指导。
作者:张春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慢性萎缩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到2014年5月于平顶山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50例慢性萎缩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0%(8/32)。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LC术治疗慢性萎缩性胆囊炎时效果较好,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卢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Keyhole术式在造口旁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实施Keyhole术治疗的8例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旁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为48~162 min,平均106 min。疝环直径3~5 cm,平均4.2 cm。术中出血5~75 ml,平均20 ml。术后2例发生补片区域血清肿,经彩超引导下穿刺引流后痊愈,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感染。术后住院时间为4~8 d,平均6.5 d。术后随访3~24个月,2例复发。结论 Keyhole术式在腹腔镜造口旁疝修补术中安全、可行,早期的临床疗效较理想,但复发率高,远期效果差。
作者:王志凯;张超;张辉;梁鸿;郑伟;谢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宫腔镜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韶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8例宫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宫腔镜手术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李玉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新生儿眼病的发病情况,评价新生儿眼病筛查的意义。方法对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开封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5864例新生儿进行眼病筛查。结果 5864例新生儿接受了眼前节常规筛查,发现病变749例,占12.78%。569例高危儿接受了眼底筛查,发现眼底病变20例,占3.52%。结论对新生儿进行眼病筛查,对家长进行宣教,早期发现和治疗儿童可控制眼病,对降低儿童盲、低视力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颜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注射组织黏合剂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安阳县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均采用内镜下注射组织黏合剂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止血结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记录。结果急诊治疗胃底静脉出血35例,成功止血33例,成功率为70%。择期行注射治疗32例,成功率为100.0%。排胶引起再出血9例,占9.0%。复发后出血5例。结论组织黏合剂注射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可有效止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春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鹤煤总医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2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采用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空腹及餐后2h血糖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可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包恩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从年度查新量、查新目的、查新范围、查新委托月份、查新项目所属学科、委托单位地域分布等方面对河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2005-2014年查新项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查新工作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提高查新服务能力,延伸查新服务内容及使查新更好地为科研服务提出了建议。
作者:丰锐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调查急症死亡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心理危机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急诊科就诊死亡的150例患者的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进行调查,评估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性别、年龄、学历对心理状况的影响。按随机数字表将150例家属随机分为干预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干预组家属在急诊死亡后3 d内对其家属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对照组未实施心理危机干预,比较两组家属干预前后症状自评量表( SCL-90)各因子评分,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家属和女性家属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60岁家属和≥60岁家属躯体化、强迫、抑郁、敌对、精神病性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大学本科以下家属和大学本科及以上家属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评分、恐怖、精神病性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干预组治疗后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急性死亡对其家属产生不良心理影响,应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关注,其不良心理状况受性别、年龄、学历因素影响,实施及时、有效、个体化的心理危机干预有利于降低丧亲者的不良心理反应,预防丧亲者发生急性应激障碍。
作者:刘靖雯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阴式子宫切除术加阴道部分封闭术治疗老年盆腔器官脱垂( 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46例老年POP患者,检查后行阴式子宫切除术加阴道部分封闭术,通过发放生活质量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术前和术后生活质量进行调查,评价改善情况。结果术后46例患者均达到治愈标准,治愈率为100%。术后患者的POPKI-6评分、CARKI-8评分、UKI-6评分及PFKI-20表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 P﹤0.05)。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加阴道部分封闭术不仅能够明显改善POP患者的相关症状,还能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李春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瑞舒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广州市中医医院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收治的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抗心力衰竭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以及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以及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 LVESV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显著调节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彭兰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分析新生儿肺炎护理中人性化护理干预的综合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淮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儿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记录比较两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更短( 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总有效率93.88%(46/49)高于对照组77.55%(38/49)( 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机采血小板后献血者外周血细胞的变化情况,保障捐献者安全。方法随机选择51名机采血小板捐献者,对比分析机采血小板前后捐献者外周血液中WBC、RBC、Hct、HGB、RKW、PLT、MPV、PKW等指标。结果机采血小板后献血者WBC、RBC、Hct、HGB、PLT降低,MPV变大,PKW、RKW升高,但都在不影响捐献者个体健康的可控范围内,并且10 d后上述指标基本上都恢复到献血前的水平。结论机采血小板献血不会影响捐献者身体健康,可以促进骨髓的造血功能和血液的新陈代谢。
作者:贾春媛;赵庆伟;庞桂芝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比较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入路与经颞叶皮层入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天津市天津医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A、B两组),每组60例。A组采用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B组采用显微镜下经颞中回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随访1 a,采用日常生活能力( AKL)分级法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A组(经外侧裂岛叶入路)60例患者中生存58例,其中AKL 1~2级23例,3级24例,4级11例,死亡2例。B组(经颞叶皮层入路)60例患者中生存57例,其中AKL 1~2级16例,3级18例,4级23例,死亡3例。A组手术效果较B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效果较经颞叶皮层入路好,手术创伤小,清除血肿彻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泰;翟博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也随之有了非常大的改变,肥胖人群数量迅速增多,而由肥胖所带来的一系列相关并发症也明显增多,例如脂肪肝,特别是非酒精性脂肪肝(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K)的发病率显著升高。有相关研究显示,在肥胖患者中NAFLK的发病率约为75%,并且初步估计NAFLK人群的比例在全球范围内会高达15%~30%[1]。脂肪量与肥胖相关基因( fat mass and obesity-associated gene,FTO)是近年来第1个被明确的与肥胖有极为密切关系的新型候选基因[2]。对不同地域多个人种的独立研究证实,FTO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可影响成人及儿童的体质量指数( body mass index,BMI),增加体质量、体内脂肪量,改变摄食行为等[3]并与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种代谢性疾病相关,是其发病及造成相关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4-9]。FTO与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近年有关FTO基因及其与肥胖、NAFLK的相关性及其可能作用机制的新研究结果综述如下。
作者:吴雪;郑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索基于格林模式的社区强化管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 n=103)和对照组( n=103)。干预组实施基于格林模式的社区强化管理,对照组实施普通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BMI等指标。结果两组基线期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终期收缩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基于格林模式的社区强化管理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胡青梅;黄伟端;石霞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腰穿连续减压和鞘内注射治疗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平顶山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1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作为试验组,随机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治疗的9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两性霉素B+氟康唑静脉注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地塞米松以及脑脊液连续减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头痛、发热、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及脑脊液压力、脑脊液细胞数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死亡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和放脑脊液连续减压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庄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接受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技术治疗,对照组接受椎间盘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小,术后VA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体征、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友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内科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普内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320例老年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分析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降低,并发症明显减少,基础护理合格率、健康教育知晓率、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结合老年人特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对老年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利于老年患者康复。
作者:张俊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评估OCSP分型联合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检测对急性脑梗死面积的预测价值。方法利用OCSP分型及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对92例发病24 h内脑梗死患者按中大面积及小面积脑梗死进行预测,并与发病1~2周头颅CT或MRI脑梗死面积进行终对照确认,分别观察OCSP分型、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及OCSP分型联合血清S100β蛋白水平3种方法预测脑梗死面积的符合率。结果 OCSP分型、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及OCSP分型联合血清S100β蛋白水平3种方法预测脑梗死面积的总体符合率分别为65.2%、74.0%和94.3%,OCSP分型联合血清S100β蛋白水平预测敏感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 OCSP分型联合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检测能提高早期脑梗死面积预测准确率。
作者:刚书成;付文华;张鹏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