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V感染和HPV L1壳蛋白与宫颈癌发生关系的研究进展

张岚;宋一民;张云汉

关键词:感染, 壳蛋白, 宫颈癌细胞, 癌发生, research progress, 新发病例, 人乳头瘤病毒, 严重危害, 妇女健康, 发病机制, 恶性肿瘤, 科学家, 课题, 德国, 病因
摘要:宫颈癌是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全球每年新发病例高达50余万,我国每年新发宫颈癌14余万例,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的28.8%[1].宫颈癌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虽不完全明确,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德国科学家zur Hausen等[2,3 ]首次从宫颈癌细胞中分离出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HPV)并提出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这一见解之后,围绕HPV感染与宫颈癌发生关系这一热点课题,已取得了较大的研究进展.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二尖瓣环位移对胸部放疗致心脏损伤的评价

    目的:应用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技术(Tracking of mitral anular displacement,TMAD)测定二尖瓣环位移(MAD),探讨其在评估胸部放疗致心脏早期损伤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肿瘤医院放疗科接受胸部放疗放射野累及心脏的患者共42例.放疗前、半程、全程放疗后进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及MAD测量.结果:放疗后LVEF与放疗前无显著性差异,MAD各测值全程放疗后与放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AD能较敏感地反映出放疗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TMAD技术有望成为一种评价心脏收缩功能的新方法.

    作者:周艳珂;王雁;刘琪;郭晓霞;王成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早产儿脑损伤预后及早期评估

    近20年来早产儿的出生率明显增加,与早产相关的疾病成为重要社会问题.早产儿脑发育极度不成熟,容易发生损伤,遗留神经、运动后遗症的概率明显高于正常足月儿,约8% ~ 10%存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脑瘫[1],15%存活的极早早产儿发生脑瘫,曾被认为发生不良预后风险相对低的晚期早产儿即胎龄在34~ 36周的早产儿,脑瘫发生率是正常足月儿的3倍[2].

    作者:段璐琦;朱长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HPV感染和HPV L1壳蛋白与宫颈癌发生关系的研究进展

    宫颈癌是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全球每年新发病例高达50余万,我国每年新发宫颈癌14余万例,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的28.8%[1].宫颈癌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虽不完全明确,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德国科学家zur Hausen等[2,3 ]首次从宫颈癌细胞中分离出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HPV)并提出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这一见解之后,围绕HPV感染与宫颈癌发生关系这一热点课题,已取得了较大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岚;宋一民;张云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动态监测降钙素原对肝移植患者感染及预后判断的意义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降钙素原(PCT)对肝移植患者术后感染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0例健康对照和63例资料完整的肝移植患者术前1天、术后第1、3、5、7天血清PCT水平,分析PCT变化与肝移植感染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肝移植患者术前PCT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PCT水平显著升高(P<0.05);合并感染组升高幅度大于非感染组(P<0.05),且1周内各时点血清PCT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控制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PCT水平变化可用于肝移植患者术后感染的监测,指导抗生素应用,协助预测肝移植患者预后.

    作者:刘旭华;戚润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替米沙坦联合他汀类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及他汀类药物对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并探讨替米沙坦及他汀类药物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68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替米沙坦和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第14天、第28天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在第28天时与治疗前相比较,评分均显著下降.结论:替米沙坦及阿托伐他汀钙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作者:李萍;苏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患儿副流感病毒Ⅲ型的检测及其对免疫细胞的影响

    目的:分析新蔡县急性呼吸道感染(ARI)患儿副流感病毒(PIV)Ⅲ型的流行情况及患儿外周血免疫细胞的变化.方法:采集2005年6月至2010年12月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鼻咽分泌物,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副流感病毒3型抗原;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副流感病毒Ⅲ型感染患儿外周血免疫细胞的变化.IgM抗体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用免疫投射比浊法进行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的检测.结果:≤1岁的患儿的IgG低于参考范围,1~13岁的患儿IgM均高于正常水平.副流感病毒Ⅲ型感染肺炎患儿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CD8+细胞、CD19+CD21+B细胞百分比和对照组相仿;CD16+CD56+T细胞百分比较对照组减少(P<0.05);CD4+/CD.+比值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PIVⅢ在婴儿中感染率较高;而且PIVⅢ可导致患儿免疫细胞功能紊乱.

    作者:刘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小切口白内障术后影响视力的屈光因素

    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术后的屈光状态,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地总结130眼小切口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屈光状态,对术前检查资料及手术方式进行分类统计,分析术后屈光状态变异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的屈光状态以散光多(60/130,46.15%),其次是远视(32/130,24.61%)和近视(28/130,21.53%).术后屈光度均差术前用B超仪检测组为1.251±0.27,明显大于用A超仪检测组0.58±0.61 (P <0.05).术中切口缝线眼散光度明显高于无切口缝线眼(P<0.001).结论:术后屈光状态主要是散光,用A超精确测定并减少切口缝线可以降低屈光不正的发生率.

    作者:张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DLC-1、FAK及p130Crk相关底物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肝癌缺失基因-1( DLC-1)、粘着斑激酶(FAK)及p130Crk相关底物(p130Cas)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卵巢和卵巢癌组织中DLC-1、FAK和p130Cas蛋白的表达.结果:卵巢癌组织中DLC-1蛋白表达低于正常卵巢组织(P<0.05);FAK和p130Cas蛋白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0.05).DLC-1蛋白的低表达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腹水和淋巴结转移相关.FAK蛋白的高表达与卵巢癌的分化程度、腹水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130Cas蛋白的高表达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卵巢癌中DLC-1与FAK和p130Cas的蛋白表达之间均呈负相关.结论:DLC-1低表达或表达缺失和FAK及p130Cas的高表达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关.DLC-1和FAK及p130Cas的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卵巢癌的恶性程度.

    作者:任芳;史惠蓉;陈志敏;樊冬梅;刘慧娜;纪妹;韩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56例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8例用格列齐特降糖治疗,治疗组2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疗程15 d.于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变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3%)显著高于对照组(75.0%)(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舒血宁注射液)能够降低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糖尿病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是治疗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有效药物.

    作者:郭慧;杨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辅酶Q10和维生素B1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疗效

    目的:观察联用辅酶Q10和维生素B1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3月至2011年9月心衰住院患者6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辅酶Q10片30 mg/d,维生素B1片120 mg/d,疗程12 ~24周,观察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运动耐量.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左室射血分数提高,心功能和运动耐量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辅酶Q10和维生素B1联用可以提高左室射血分数、心功能和运动耐量,是常规抗心衰治疗外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余娟;吕慧萍;张祖峰;张玉芝;周丽;陈秉乾;袁清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复发神经胶质瘤的治疗及新方法

    神经胶质瘤复发率高,目前国内外对复发胶质瘤尚无统一治疗标准,无论何种治疗,效果均不甚理想,因此如何大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是治疗的主要目标.本文结合复发性神经胶质瘤的发病特征及复发的主要因素,重点阐述以手术治疗为主,结合放疗、化疗,个体化选择生物学治疗的综合治疗原则,并简单介绍国际上对复发性胶质瘤治疗方面研究成果,对于复发胶质瘤的临床综合治疗有指导意义.

    作者:孟恩平;魏新亭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调强适形放疗联合吉西他滨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

    目的:探讨调强适形放疗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共收治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21例,采用调强适形放疗(IMRT),总量50.4~56Gy;同步化疗方案为:吉西他滨1000mg/m2,第1、8、15天静脉滴注,28d为1周期,与放疗同时开始,同步放化疗结束后1个月巩固化疗2~4周期.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同步放化治疗.有效率为57.14%,局部控制率为90.48%.疼痛缓解率85.71%(18/21),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无治疗相关性死亡;1、2年生存率分别为66.67%和23.85%,中位生存期为18个月.结论:调强适形放疗同步吉西他滨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疗效显著,能提高局部控制率,延长生存期,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且毒副反应能够耐受.

    作者:陈淅涓;张景伟;陆寓非;刘英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输血科卫生消毒质量的监控

    目的:探讨应对输血科医院感染的管理对策,保障输血生物安全.方法:定期检测输血科室内环境、空气、储血冰箱和工作人员手的微生物情况,收集并分析卫生消毒质量的监测结果.结果:各检测点的卫生消毒效果不同,储血室内空气质量、储血冰箱内壁和其内空气生物学监测结果较好.结论:目前输血科的消毒方法可以保障卫生质量;加强卫生消毒质量的监控可有效降低输血相关的医院感染.

    作者:董晓锋;周健;王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前列地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vWF和PAI-1的影响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的影响.方法:10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前列地尔组和对照组各5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标准强心、利尿和扩血管等药物治疗.前列地尔组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结果:前列地尔组和对照组vWF均明显下降,前列地尔组更为明显.前列地尔组和对照组PAI-1均明显下降,前列地尔组更为明显.结论:前列地尔能明显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vWF和PAI-1的水平,较常规治疗进一步减少vWF和PAI-1,改善心功能,减少心血管事件.

    作者:杨妙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TGF-β/Smads信号通路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TGF-β(transformation growth factor-β)是一类在结构上相关的转化生长因子,在哺乳动物中,TGF-β家族有超过30个细胞因子,包括TGF-β、活化素(Activin)、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ic proteins,BMPs)等.它们广泛参与各种细胞作用,比如调节细胞增殖与分化、细胞凋亡、细胞迁移和细胞间粘连.另外,它们在胚胎发育、维持组织平衡、免疫监督以及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分化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1-3].Smad蛋白是早被证实的TGF-β受体激酶的底物,参与TGF-β超家族信号在细胞内的传导[4].

    作者:史辛艺;梁硕;王志斌;关方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SISH检测乳腺癌HER2基因及17号染色体倍体分析

    目的:评价银增强原位杂交(SISH)用于乳腺癌患者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基因扩增状态检测的可行性和17号染色体多体的发生情况及其意义.方法:对90例手术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标本行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检测HER2蛋白表达,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SISH检测HER2基因状态及17号染色体多体的发生率.结果:在IHC(3+)、(2+)、(1+/0)3组中,SISH检测与FISH检测在检测HER2基因扩增方面的总体符合率为96%.17号染色体多体的发生率在IHC(3+)、(2+)、(1+/0)3组中分别为44%,26%和0.02%,其总的发生率为18%.结论:SISH技术用于乳腺癌HER2基因状态检测结果与FISH相当,具有可行性和实际使用价值;17号染色体可能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有关.

    作者:楚广民;白睿华;张建波;孙淼淼;于庆凯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应用中西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局部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评价中西医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西药治疗组与中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局部应用生理盐水+短效胰岛素+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654-2)+庆大霉素针混合液,中药治疗组局部应用大黄、川芎、白芷、麻油等中药油纱,观察两组治疗后足部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足部溃疡均有好转,但中药治疗组恢复效果优于西医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应用中药油纱覆盖治疗糖尿病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红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妈富隆和雌激素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妈富隆)和结合雌激素片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3例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实验组使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对照组使用雌激素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控制出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控制出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及副反应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显著,且副作用少.

    作者:杨晓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儿童孤独症血清γ-氨基丁酸水平的对照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血浆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水平,初步探讨儿童孤独症的生化病理机制;并分析GABA水平与其临床症状特点及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5例孤独症患儿(病例组)及35名健康儿童(对照组)的血浆中的GABA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评定孤独症患儿疾病严重程度,总分30~36为轻~中度,总分>36为重度.结果:病例组GABA水平(1.23±0.28) μmol/L高于对照组(1.07±0.29)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3,P<0.05).病例组视觉反应因子分值与GABA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0.344,P<0.05),而其他各项与GABA水平之间无显著性相关.结论:提示高GABA可能是部分儿童孤独症生物学标志.

    作者:冯红旗;姚梅玲;段桂琴;陈社菊;靳彦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正20例前牙反合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直丝弓矫治系统治疗前牙反合的机理、疗效.方法:20例前牙牙性和轻度骨性反合患者,男9例,女11例,年龄7~12岁,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治.结果:矫治疗程6~15个月,矫治完成以后所有患者均解除反覆合,反覆盖,排齐前牙,对齐中线,达到正常前牙的覆合、覆盖,建立了中性偏远中的磨牙关系.结论:直丝弓矫治系统治疗反颌简洁、高效.

    作者:李颖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河南省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