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回眸全球三次流感大流行

关键词:流感大流行, 流感病毒, 发病率, 病死率, 特征, 传播, 并流
摘要:流感大流行以一种新型流感病毒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传播为典型特征,终可造成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并流行约2~3年.3种新型流感病毒(H1N1、H2N2和H3N2)的出现造成了20世纪的3次流感大流行.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苯扎贝特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目的:苯扎贝特对牛主动脉内皮细胞(BAECs)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信号转导机制.方法:BAECs给予不同浓度的苯扎贝特和(或)信号转导抑制剂,分别行细胞计数、MTT检测、刮痕修复、Boyden趋化小室检测.结果:苯扎贝特显著促进BAECs的增殖、趋化和迁移并呈剂量依赖效应,而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ERK抑制剂和PI3K抑制剂均可显著抑制上述效应.结论:苯扎贝特可显著促进BAECs增殖、趋化和迁移,该作用由MAPK、PI3K和由其上调的一氧化氮介导.

    作者:胡斌;周敬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河南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初步思考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农村卫生工作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逐步建立健全[1],不同来源的资金对卫生行业的投入逐步提高,但由于种种原因,我省农村卫生工作仍然相对薄弱,尤其是医疗技术缺乏,医技水平低下,某些地区还存在着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因此在当前社会发展条件下怎样开展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作者:王宇明;郭金玲;高三友;林艳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患者术中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 and epidural anesthesia,CSEA)在老年患者中应用时对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行下腹部及下肢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年龄65~90岁,全部病人麻醉穿刺前均经静脉输注血定安500 ml预充血容量.根据手术部位选L2-3或L3-4穿刺行CSEA,腰麻用药为0.75%布比卡因1~1.6 ml+50%葡萄糖0.2~0.3 ml.对于手术时间长,腰麻作用消退者,经硬外导管注0.375%~0.5%罗哌卡因维持麻醉.观察记录病人腰麻注药前、注药15 min及注药30 min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变化.结果:注药15 min时的SBP较注药前及注药30 min均有明显降低(P<0.05),注药前和注药30min时SBP无明显差异.各时点的HR、DBP、SpO2无差异.结论:CSEA应用于老年患者时术中血压和心率平稳.

    作者:胡继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方法:对7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行手术前牵引复位,DHS内固定术,术后早期进行康复锻炼.结果:随访10~24月(平均14个月)后根据临床综合评定标准评定,优66例,良8例,差2例.结论:动力髋螺钉(DHS)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可靠内固定方法,严格掌握适应证,合理有效内固定及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滕宝庆;赵献明;余斌;马建宇;连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卵巢交界性肿瘤保守性手术后易复发

    美国Boran等报告,对处于生育年龄且有生育要求的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可考虑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但患者术后复发率较高,应密切随访[Cynecol Oncol 2005,97(3):845].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回眸全球三次流感大流行

    流感大流行以一种新型流感病毒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传播为典型特征,终可造成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并流行约2~3年.3种新型流感病毒(H1N1、H2N2和H3N2)的出现造成了20世纪的3次流感大流行.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残角子宫妊娠12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12例残角子宫妊娠的临床特征及处理,总结认识与体会.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12例残角子宫妊娠的临床特征及处理进行分析.结果:残角子宫妊娠的发生率低,但误诊率高.临床特征:有明显停经史,多于妊娠4~5个月出现剧烈下腹痛伴休克.结论:降低残角子宫妊娠误诊率的关键在于详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并于早孕时行B超检查确定妊娠部位.治疗以手术切除残角子宫为主.

    作者:郭自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前列腺癌起因新发现

    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教授Chinnaiyan等发现,前列腺癌细胞内数个基因重排对前列腺癌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作用.研究人员发现了2个新融合基因(TMPRSS2-ERG和TMPRSS2-EVTl),这2个基因是由TMPRSS2基因与ERG基因或EVTl基因融合生成的,ETVl基因和ERG基因是前列腺癌的重要致癌基因,TMPRSS2基因与前列腺特异相关.该研究10月28日发表在Science[2005,310(5748):644 ]上.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CRP筛查冠心病价值有限

    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Miller等报告,采用C-反应蛋白(CRP)筛查冠心病危险人群不宜提倡,他们认为CRP与传统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密切相关,但并非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胆囊癌3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胆囊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及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的37例胆囊癌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胆囊癌多见于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并存胆囊结石发生率81.1%.结论:B超、CT是常用的诊断方法,早期病例B超诊断率较高,晚期病例CT诊断率高于B超,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取决于胆囊癌的分期及分级.

    作者:周明银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含报告基因GFP的hGH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目的:构建含报告基因GFP的人生长激素(hGH)的真核表达质粒.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hGH目的片断连接于含绿色荧光蛋白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pcGFP)中并测定序列.结果:核酸序列测定证实本实验所构建的质粒是成功的.结论:构建的重组真核细胞表达质粒pcGH-GFP为进一步研究GH在体内的生理作用和病理作用有一定意义.

    作者:宋晓妍;袁云;闫志勇;张娓;张钦宪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保守疗法体会(附12例报告)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保守治疗.方法:对12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病人采用保守治疗:胃肠减压、倒置胃管、胸内循环灌洗、空肠造瘘,附以抗感染对症处理.结果:12例吻合口瘘病人经保守治疗死亡2例,死亡率16.67%.结论:保守治疗吻合口瘘风险小,可使吻合口瘘的治愈大为提高:胸腔内循环灌洗是保守治疗胸内吻合口瘘的关键.

    作者:徐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电解质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血清电解质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87例HIE新生儿和42例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同一仪器测定其电解质.结果:HIE新生儿血清Na+、Cl-、Ca2+与对照组新生儿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HIE新生儿血清电解质紊乱较常见,血清Na+、Cl-、Ca2+测定有助于分析病情及评价病情严重程度,并可指导治疗.

    作者:韩素梅;徐学聚;路红凡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228例颌面部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和总结颌面部骨折的临床特点并探讨颌面部骨折的治疗情况.方法:收集我科1995年1月以来228例颌面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年龄、性别、致伤原因、骨折分布情况及合并全身损伤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总结各种治疗方法的特点和效果.结果:男性患者多于女性,高发年龄组为20~40岁,致伤原因以交通伤常见.骨折分布以下颌骨骨折为常见,其中颏部骨折发病率高,合并伤中以上颌骨及颧骨、颧弓骨折多.治疗方法包括急救、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和颌骨骨折的治疗.结论:本文总结的颌面部骨折的临床特点,治疗以恢复咬合关系为主,理想的方法是采用坚固内固定技术.

    作者:朱保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水冲式胸腔引流管的研制与应用

    目的:探讨水冲式胸腔引流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40例使用水冲式胸腔引流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的病人进行临床研究,对其引流不畅发生率进行统计.结果:引流3 d以内者111例,引流不畅发生率1.8%;引流3 d以上者32例,引流不畅发生率3.1%.结论:水冲式胸腔引流管可降低引流不畅发生率.

    作者:解记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诊断与处理

    宫劲癌是我国发病率高的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生过程是一个由癌前病变逐渐衍变为癌的连续病理过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市售尼莫地平缓释胶囊的释放度考察

    目的:考察尼莫地平缓释胶囊的体外释放度.方法:采用转篮法,溶出介质为0.55%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对市售4个厂家的尼莫地平缓释胶囊的释放度进行了测定,并对释放度数据进行方程拟合及t检验.结果:A、C厂家产品的释放规律较符合Weibull方程,而B、D厂家产品的释放规律较符合Higuchi方程.各厂家产品的释放度在1 h、6 h时差异有显著性,在12 h时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不同厂家尼莫地平缓释胶囊的释放度差异存在显著性.

    作者:华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全身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监护

    目的:通过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全身亚低温治疗过程中的监护,探讨新生儿全身亚低温治疗的有效监护措施.方法:采用德国产TSMed 2000低温治疗仪,专人监护,在60 min内将患儿肛温降至33℃~34℃并持续72 h.在低温治疗中,专人负责监护患儿的体温、呼吸、心率、血压、神志反应、经皮血氧饱和度及皮肤硬肿情况.结果:亚低温治疗组心率不稳定,比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5),而呼吸频率及血压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全身亚低温治疗过程中严密合理的监护措施是保证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键.

    作者:李慧;王玲;程秀永;朱长连;李同川;吉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暴发性肝功能衰竭预后高危因素的分析

    目的:探讨暴发性肝功能衰竭(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FHF)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了53例不同预后的FHF患者的年龄、病原学、并发症和实验室检查指标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年龄小则预后较好.并发症与病情危险相关因素由高到低依次为:肝肾综合征>出血>感染>腹水,血清AST/ALT、TBil/DBil、TBA、Tch水平比较可见:前三项死亡组高于存活组,Tch则为存活组高于死亡组;PTA<40%、APTT>45 s的患者存活率相对较低.结论:年龄、并发症情况、肝功能和凝血象指标是反映FHF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叶润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408例老年肿瘤病人麻醉的体会

    目的:随着近年来老年人口的增加,人口老龄化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临床实践与观察,总结经验,保证老年人安全、平稳地渡过麻醉手术关.方法:根据不同病人采用相应的麻醉方法,通过观察术中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分析麻醉效果与病人耐受情况.结果:由于老年有其独特的生理特点,随着年龄增加,各器官的功能逐渐衰退,术前合并症也较多,因此术前如果不予充分估计,则是手术中和手术后潜在危险因素;如果术中处理不当,术后可能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并发症.结论:老年肿瘤病人的麻醉,需采取相应的麻醉方法.

    作者:曹晓阳;王立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河南省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