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腺肽联合超脉冲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IL-2、IFN-γ的影响

化红霞

关键词:胸腺肽, 超脉冲CO2激光, 尖锐湿疣, 血清白细胞介素-2, 干扰素-γ
摘要:目的 探究胸腺肽联合超脉冲二氧化碳(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CA)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的影响.方法选取CA患者103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行超脉冲CO2激光+胸腺肽治疗,对照组51例行超脉冲CO2激光治疗.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复发率,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血清IFN-γ、IL-2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 (50/52),远高于对照组的76.47% (3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FN-γ、IL-2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46% (7/52)]与对照组[9.80% (5/51)]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5.77% (3/52)]明显低于对照组[21.57%(1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A患者予以胸腺肽与超脉冲CO2激光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血清IFN-小IL-2水平,且复发率低,安全性高,效果更为显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头孢米诺静脉滴注致过敏性喉头水肿一例

    患者,女,44岁,园“下腹隐痛3d,加重6h”于2016年10月7日来医院急诊就诊.体格检查:体温39.0℃,血压152/96 mmHg(1 mmHg =0.133 kPa),腹部稍隆,压痛及反跳痛明显.妇科体检:子宫及双附件触痛明显,余无阳性体征.辅助检查:白细胞计数13.4 × 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92.6%,血红蛋白98.0 g/L;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左侧附件见混合回声区,大小83 mm×47 mm.拟诊“腹痛待查:1.输卵管积脓?2.卵巢囊肿扭转?”收住入院.患者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入院后行头孢米诺皮试为阴性,予头孢米诺2 g,每8h1次,静脉滴注;联合奥硝唑0.5g,2次/d,静脉滴注,抗感染,补液能量支持治疗.

    作者:邓彧斐;王晓丹;赵吟;曾洪富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不同缝合方式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宫颈管顽固性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不同缝合方式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宫颈管顽固性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78例行前置胎盘剖宫产术治疗并发宫颈管顽固性出血患者,根据止血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行宫颈间断缝合治疗,观察组给予宫颈提拉式缝合,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及止血成功、子宫切除、产褥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褥感染、子宫切除发生率(2.56%、0)均低于对照组(20.51%、1 0.26%),止血成功率(100%)高于对照组(82.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给予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宫颈管顽固性出血患者宫颈提拉式缝合,可有效减少术后出血量,缩短止血时间及手术时间,提高止血成功率,降低子宫切除及产褥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文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改良真皮内缝合法在整形美容外科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改良真皮内缝合法在整形美容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患者切口缝合方法,将入选的88例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缝合法,观察组采用改良真皮内缝合法.两组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切口缝合优良率、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感染、脂肪液化等).结果 观察组术后未见感染、脂肪液化;对照组术后感染2例(4.55%),脂肪液化1例(2.27%),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缝合优良率和满意率分别为97.73% (43/44)、93.18% (41/44),对照组分别为86.36%(38/44)、77.17% (34/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80、34.426,P<0.05).结论 在整形美容外科术后缝合中采用改良真皮内缝合法,可以有效改善切口缝合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是一种较好的切口缝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邝靖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前列地尔剂量差异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炎性细胞因子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剂量差异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功能、炎性细胞因子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确诊的DN患者108例,依据前列地尔使用剂量分为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54).观察组给予大剂量(20 μg/d)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10 μg/d)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炎性细胞因子及氧化应激水平变化,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β2-微球蛋白(Uβ2-MG)及尿α1-微球蛋白(Uα1-MG)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1).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下降,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明显升高(P<0.01),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血浆丙二醛(MDA)及活性氧(ROS)水平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升高(P<0.01),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DN患者实施大剂量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有助于改善其临床特征,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对肾功能的恢复效果确切.

    作者:杨平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颌骨囊肿应用囊肿刮治术和开窗减压术的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囊肿刮治术和开窗减压术在颌骨囊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27例颌骨囊肿患者根据不同入选条件,分别实行囊肿完整刮治术和开窗减压术.结果 95例患者采用囊肿刮治术,除2例术后切口裂开延期愈合外,其余均一期愈合;32例采用囊肿开窗减压术,术后3个月时囊肿均明显缩小,随访6~24个月,13例囊腔消失,继续随访观察,余19例于术后12 ~ 24个月行囊肿二期刮治术.随访6个月~5年,其中2例行囊肿刮治术患者于术后3年复发,给予再次手术,余125例均未见复发.结论 颌骨囊肿的治疗应根据不同的入选条件,选好适应证,采用囊肿完整刮治术或开窗减压术,均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张丽;隋文;孙晓宇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靶向抗肿瘤药物致高血糖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肿瘤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新一代肿瘤治疗进展较快,如靶向肿瘤治疗.与常规化疗一样,靶向药物可抑制癌细胞,增加癌细胞死亡并限制癌细胞扩散.靶向治疗对多种疾病(包括肺癌、结肠直肠癌、乳腺癌、淋巴瘤和白血病)有较好的疗效.多种靶向药物有不同于传统化疗、放疗的不良反应,如可诱发治疗性相关血糖升高.通过药物纳米封包改变给药途径为探究二甲双胍的抗癌作用提供了可能的解决方案.本文综述了抗肿瘤的代表性靶点(rmTOR、IR/IGFR、EGFR和PI3K/AKT)药物致血糖升高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世芳;周家民;王桂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腹腔镜微创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腹腔镜微创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微创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对照组实施传统直肠全系膜切除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及远期随访结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吻合口瘘、肠梗阻、尿潴留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1年随访,观察组性功能障碍、泌尿功能障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中低位直肠癌实施腹腔镜微创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无明显疼痛感,肠道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远期无性功能障碍、泌尿功能障碍等,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李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弹性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前臂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前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76例前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弹性髓内钉组和钢板组,每组38例.两组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弹性髓内钉组采用弹性髓内钉进行内固定,钢板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肢肿胀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平均评分及患侧前臂旋转功能.结果 治疗后,弹性髓内钉组患肢肿胀程度、VAS疼痛平均评分、患侧前臂旋转功能均优于钢板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切开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前臂骨折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侧前臂旋转功能的恢复.

    作者:王晓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环丝氨酸联合胸腺肽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痰菌阴转率及血清T细胞亚群、γ-干扰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环丝氨酸联合胸腺肽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痰菌阴转率及血清T细胞亚群、γ-干扰素(IFN-γ)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耐多药肺结核患者7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9例予以环丝氨酸治疗,观察组40例予以环丝氨酸+胸腺肽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痰菌阴转率及血清T细胞亚群(CD4+、CD8+、CI4+/CD8+)、IFN-γ水平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1年观察组痰菌阴转率为87.50% (35/40),高于对照组的58.97%(23/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观察组CD4+、CD4+/CD8+及血清IFN-γ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0%(7/40),对照组为10.26% (4/39),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环丝氨酸与胸腺肽联合治疗可提高耐多药肺结核痰菌阴转率及血清IFN-γ水平,改善血清T细胞亚群,且安全性高.

    作者:张国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肺结节病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肺结节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 选取60例确诊为肺结节病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资料.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54.6岁,女性多于男性;临床表现包括呼吸系统症状和肺外表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生化、T-SPOT等检查有助于诊断,胸部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确诊依赖于肺穿刺活检、淋巴结活检、皮肤结节活检等组织病理学检查;糖皮质激素为肺结节病首选治疗药物,其次可选甲氨蝶呤等,一般呈良性过程,预后较好,少数可复发或恶化.结论 肺结节病临床表现多样,为明确诊断应完善组织病理学检查;糖皮质激素为首选治疗药物,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作者:刘淼淼;田蕊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血清脂氧素A4、白细胞计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血清脂氧素A4(LXA4)及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急性阑尾炎患者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研究组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统计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术后机体恢复情况(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及术后血清LXA4及WBC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术后VAS评分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也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前血清LXA4及WB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血清LXA4及WBC水平较术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0.81% (4/37)]低于对照组[35.13% (13/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手术用时及术中失血量,术后疼痛感较轻,机体功能恢复用时较少,且能明显降低血清LXA4及WBC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朱壮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短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对冻融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短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对冻融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冻融胚胎移植(FET) 838个周期的临床资料,其中自然周期210个,激素替代周期628个.按移植后是否应用GnRHa分为:自然周期移植后用GnRHa组(72个),自然周期移植后未用GnRHa组(138个),激素替代周期移植后用GnRHa组(111个),激素替代周期移植后未用GnRHa组(517个).分别比较自然周期和激素替代周期GnRHa组和未用GnRHa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结局.结果 自然周期移植后用GnRHa组临床妊娠率(61.11%)和胚胎着床率(40.85%)高于自然周期移植后未用GnRHa组(44.93%、30.26%,P<0.05).而激素替代周期中,应用GnRHa对妊娠结局未见改善.结论 移植后给予GnRHa对自然周期FET患者可显著提高妊娠率和着床率,而对激素替代周期并无明显效果.

    作者:李朋粉;谭丽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门诊药物处方2 000张作为研究对象,实施药学干预前(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和实施药学干预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各1 000张,分别对干预前后的不合理用药率、药物使用依从性、不良反应发生率、用药时间、药物利用指数及药物花费等指标进行比较,并对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结果 临床药师实施药学干预前后,患者的不合理用药率分别为29.4%和2.9%,药物使用依从性分别为78.7%和90.2%,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2%和23.1%,用药时间分别为(24.17±2.68)d和(20.55±2.04)d,药物利用指数分别为9.89±2.84和5.15±0.86,药物花费分别为(1 812 ±265)元和(1 135±184)元;抗生素使用方面,实施药学干预前后药物使用不合理率分别为7.1%和0.7%,用药前菌检或药敏试验比例分别为20.4%和45.4%,药物联用比例分别为36.0%和16.1%,耐药率分别为31.3%和18.9%,干预后和干预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加强临床药师的药学干预,不仅有利于药物使用合理率的提升,而且能确保患者用药期间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是医院、家庭、社会效益的三赢,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随师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Cys-C、NGAL及KIM-1对妊娠期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与尿肾损伤分子-1(KIM-1)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90例所选对象分为GDM组(60例)与正常妊娠组(30例),另选取30例体检非妊娠同龄女性作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GDM组与正常妊娠组血清Cys-C、血清肌酐(Cr)、血清尿素氮(BUN)、尿NGAL及尿KIM-1水平,计算GDM组各指标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面积.结果 GDM组Cys-C[(1.25±0.18) mg/L]、NGAL[(124.57±23.66) ng/ml]、KIM-1[(534.47±103.57) ng/L]水平高于正常妊娠组[(0.87±0.12) mg/L、NGA(51.62±15.32) ng/ml、KIM-1(107.23±22.89)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Cr、BUN水平虽高于正常妊娠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Cys-C、Cr、BUN、NGAL、KIM-1的ROC曲线面积分别为0.93、0.81、0.82、0.95、0.94.结论 GDM患者Cys-C、NGAL、KIM-1水平高于妊娠组和对照组,Cys-C、NGAL和KIM-1作为肾损伤标志物,对GDM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作者:唐劲松;卢健坤;王嘉贤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内固定术和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切开复位锁定板内固定术及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近段复杂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40例60岁以上的肱骨近段3、4部分复杂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采用内固定术治疗的内固定组(20例)与采用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的置换组(20例).术后随访1年,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肩功能恢复、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内固定组Constant-Merley肩功能总平均分为(64.42±10.58)分,置换组为(66.26±9.74)分,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组出现并发症2例,分别为螺钉断裂、肱骨头缺血性坏死,并发症发生率为10.0%;置换组无术后并发症,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感觉、功能恢复、心理状态等生存质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固定术与半肩关节置换术均是老年肱骨近段复杂性骨折的有效治疗手段,但半肩关节置换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安全性更高.

    作者:薛兆学;杨斯媛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儿童脓毒症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和相应对策研究

    目的 分析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MDR-KP)感染脓毒症患儿的危险因素,并找出相应的处置对策.方法 选取46例MDR-KP脓毒症患儿作为试验组,同时选择48例非MDR-KP脓毒症患儿作为对照组.试验前,对两组患儿的基本病情进行调查,记录其临床特点、基础疾病、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情况及预后情况,分析存在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处置对策.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①两组患儿均出现发热症状,容易发生呼吸系统障碍及肺部感染,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感染前抗生素使用天数明显长于对照组,感染前四代头孢、碳青霉烯类、三种及以上抗生素的应用分别占26.09%、23.91%、34.78%,高于对照组的10.42%、8.33%、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儿感染前使用抗生素的种类及抗生素使用时间是导致MDR-KP脓毒症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四代头孢、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使用是导致MDR-KP脓毒症感染的重要原因(P<0.05).③给予相应的抗生素治疗及恰当护理后,试验组患儿治愈率和好转率分别为30.43%和54.35%,病死率为15.22%,治疗有效率低于对照组(56.25%,41.67%),病死率高于对照组(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感染前抗生素使用种类及用药天数、四代头孢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均为MDR-KP脓毒症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给予相应的抗生素治疗是防止MDR-KP脓毒症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周鹏;翟磊磊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后肺部感染的免疫功能研究

    目的 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化疗后肺部感染免疫功能的变化,为临床预防及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肺部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NHL化疗后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未发生肺部感染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免疫功能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免疫功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患者免疫功能指标可以预测NHL肺部感染的发生,并可作为进行免疫治疗的依据.

    作者:郎筠渊;马凯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热毒宁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肺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热毒宁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肺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静脉滴注抗生素等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指标[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 pre)及FEV1/FVC]及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指标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FEV1、FEV1%pre、FVC等指标升高趋势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各项免疫学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IgM、CD3+、CD4+、CD8+、CD4 +/CD8+等指标水平均较高,而IgA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咳嗽减轻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炎症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采用热毒宁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恢复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的平衡,提高肺功能,对改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丁锋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LKB1和MMP-7在口腔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LKB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在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成釉细胞瘤组织和25例牙源性囊肿组织中LKB1和MMP-7基因蛋白的表达,结合病例随访资料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LKB1及MMP-7在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率与牙源性囊肿组织中的表达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KB1、MMP-7的阳性表达率与成釉细胞瘤的病理分类有相关性(P<0.05),但与年龄和性别不相关(P>0.05);复发组LKB1和MMP-7蛋白在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率与无复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KB1与MMP-7在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401,P<0.05).结论 LKB1、MMP-7的表达与成釉细胞瘤的发生、进展及预后密切相关.联合检测LKB1、MMP-7蛋白的表达对成釉细胞瘤的早期诊断、判断预后有参考价值.

    作者:黎爵;王秋丽;温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套筒冠义齿修复对老年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患者牙齿松动度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套筒冠义齿修复对老年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患者牙齿松动度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72例老年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可摘普通义齿修复,研究组采用套筒冠义齿修复.6个月后进行随访,统计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牙齿松动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咀嚼功能治疗效果、牙周相关指标[出血指数(SBI)、牙龈指数(GI)、探诊深度(PD)]变化情况.结果 ①牙齿松动情况:治疗前两组牙齿松动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牙齿松动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咀嚼功能:研究组咀嚼功能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显效率[52.78%(19/36)]高于对照组[33.33% (12/36)].③生活质量:治疗前两组生理功能、总体健康、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活力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维度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牙周情况:治疗前两组SBI、GI、PD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SBI、GI、P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套筒冠义齿修复治疗老年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牙齿松动度、牙周情况与生活质量,提高牙齿咀嚼功能.

    作者:邵云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