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红;蔡娜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胸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由呼吸内科病房8名护士自愿组成“管管圈”,确立以“降低胸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患者胸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进行统计并进行要因分析,确定并落实质量改进措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胸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7.7%)较活动前(21.5%)明显降低,超出了预期目标(8.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每一位“圈员”在品管圈方法运用、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凝聚力、和谐程度、工作热情、责任与荣誉感、沟通配合能力、愉悦感、忠诚度9个方面的能力均得到显著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能降低胸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还提高了“圈员”的团队精神和质量管理能力。
作者:杨秀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内黄县人民医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详细分析其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探究其防治方案。结果9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中,男60例,女30例,女性患者年龄大于男性,血低密度脂蛋白、血胆固醇浓度及合并高血压发生率高于男性,且既往心肌梗死发生率低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2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占35.56%,其中骨筋膜室综合征2例(2.22%),造影剂不良反应3例(3.33%),造影剂相关肾病4例(4.44%),迷走神经反射6例(6.67%),尿潴留6例(6.67%),血管并发症11例(12.22%)。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并发症发生诱因很多,多表现为血管并发症、迷走神经反射、尿潴留、造影剂相关肾病等,临床上及时予以防治措施干预,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书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并发血管神经损伤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89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并发血管神经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 A、B 两组。A 组采取外支架固定治疗,B 组采取钢板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折恢复情况、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 组创面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23.2±2.5)d、(96.2±14.7)d,短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优良率为75.6%,B 组为68.2%,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低于 B 组的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并发血管神经损伤具有操作简便、减轻手术创伤的优点,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为开放性骨折并发血管神经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案。
作者:张俊霞;陈道振;司花慧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联合常规治疗对克罗恩病不完全性肠梗阻的疗效及预后影响。方法选取105例克罗恩病伴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顺序分成英夫利息单克隆抗体组(A 组,n =60)和常规对照组(B 组,n =45)两组。比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记录其用药前后各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后,A 组总有效率为85.0%,明显高于 B 组的73.3%(P ﹤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及 C 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则显著提高(P ﹤0.05),其中 A 组变化幅度大于 B 组(P ﹤0.05);③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以恶心呕吐、皮疹及头晕等轻微不良反应为主,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克罗恩病伴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予以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联合常规用药方案,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永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吡格列酮联合克罗米芬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水平及排卵情况。结果两组术后 FSH 均有升高,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 LH、LH/ FSH、T 等激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05),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 ﹤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但应把握好手术强度,配合常规用药效果更好。
作者:王鹤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利培酮治疗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催乳素对胰岛素敏感性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体质量分为正常组(n =33)与超重组(n =30),所有患者均采用利培酮治疗,现探讨其催乳素对胰岛素敏感性的临床影响。结果两组催乳素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超重组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高于正常组且定量胰岛素敏感性检测指数显著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利培酮治疗后超重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出现下降现象,而催乳素水平对于患者胰岛素敏感性与体质量不会产生影响。
作者:徐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奥硝唑糊剂治疗牙周牙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74例牙周牙髓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治疗组采用奥硝唑糊剂治疗,对照组采用氢氧化钙糊剂治疗。结果观察随访12个月,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奥硝唑糊剂在运用根管填充方法治疗牙周牙髓病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发挥高效的杀灭口腔细菌的作用,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永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59例均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的肿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着糖皮质激素使用剂量的不断加大,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也不断升高。随着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肿瘤的天数增加,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结论使用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对肿瘤患者进行短期治疗可以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王文廉;王斌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方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郸城县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7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均予以西药降糖治疗,同时治疗组加服益气养阴活血方,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血脂情况。结果治疗组经益气养阴活血方中西医结合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4.45%,而对照组为8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此外,治疗组在降低血糖方面亦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益气养阴活血方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优于仅用西药治疗。
作者:张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回顾性研究非心脏手术期间胺碘酮用于控制房颤(AF)快心室率的效果、不良反应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至12月急腹症手术161例,术中均出现 AF。心室率﹥160次/ min 行同步直流电复律。经中心静脉推注胺碘酮负荷量150 mg。推注第1次负荷量(A1)后,房颤心室率﹥120次/ min、或仍合并短阵室速时推注第2次负荷量(A2),以30 mg/ h 泵入胺碘酮维持剂量(配置为300 mg/50 ml)。观察给予胺碘酮负荷量前后心室率变化、收缩压变化区间。术后访视并记录胺碘酮相关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结果本组手术操作时间(118±25)min。3例患者心室率﹥160次/ min 同步直流电复律,1例转为窦律,2例仍为 AF 但心室率﹤100次/ min。离室时 AF 146例,12例转复窦律,3例结性心律。给予胺碘酮负荷量后 AF 心室率明显降低,区间下移;收缩压均有下降,但整体区间明显上移且趋于稳定;术后随访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胺碘酮能够有效控制房颤心室率,血流动力学稳定,短期静脉用药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职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延续监护干预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脑梗死患者100例,依据护理方法分为延续组与常规组,每组50例。比较两组预后。结果延续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 Barthel 指数、生活质量改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延续组按时服药、合理饮食、按时锻炼、按时复诊遵医行为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模式,可改善其生活质量、遵医行为、日常生活能力,对保障患者生存质量意义重大。
作者:杜敏;柳玲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口腔颌面部创伤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作用。方法将2013年8月至2015年5月126例口腔颌面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口腔颌面部创伤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伤口一期愈合率、口腔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伤口一期愈合率、口腔功能恢复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 ﹤0.05)。结论表明个性化护理干预用于口腔颌面部创伤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新慧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颈动脉超声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态学检测结果,探讨颈动脉超声对AMI 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的预测。方法选取在滨州市中心医院确诊的 AMI 患者94例作为研究组,按冠状动脉梗死支数分单支梗死组29例、双支梗死组30例和三支梗死组35例。确诊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8例作为对照组,运用颈动脉超声对两组患者检测,评估双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数量及颈动脉斑块表面情况及内部回声等形态学特点,根据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 Gensini 评分,记录患者空腹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结果四组患者颈动脉斑块数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颈动脉斑块超声形态上,对照组与双支、三支梗死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颈动脉斑块表面状况与研究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在颈总动脉 IMT 状况上与研究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四组 Gensin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总胆固醇水平与双支、三支梗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三支梗死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 AMI 患者颈总动脉 IMT 增厚,颈动脉斑块多易损斑块,结合 Gensini 评分和血脂变化可能有助于预测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的风险。
作者:刘赟;赵雅楠;张淑娟;孙辉;陈秀平;魏宪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大隐静脉透光旋切术患者的护理措施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大隐静脉透光旋切术患者6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3.33%,观察组为9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4例患者出现了软组织蜂窝织炎等并发症,观察组无一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为大隐静脉透光旋切术术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郭丽萍;张新玲;李雪芝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时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二甲双胍联合磺脲类降糖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餐后2 h 血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餐后2 h 血糖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对大叶性肺炎患儿的治疗效果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以滨州市中心医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70例大叶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 TNF-α、IL-6、IL-8、IL-10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6%,与对照组(62.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另外,两组治疗后 TNF-α[(8.4±3.5)ng/ L VS(15.4±5.0)ng/ L]、IL-6[(42.2±12.3)ng/ L VS(60.7±10.2)ng/ L]、IL-8[(22.1±8.7)ng/ L VS (37.6±6.4)ng/ L]、IL-10[(34.7±10.5)ng/ L VS(51.8±11.3)ng/ 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综合治疗大叶性肺炎疗效明确,能有效降低 TNF-α、IL-6、IL-8、IL-10水平。
作者:李宁;张锋刚;吴明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通过追踪方法学优化手术室带教工作流程,提高实习护士专科学习效果。方法根据追踪方法学的理论基础,将追踪步骤运用到带教工作中,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理论操作成绩、师生互评结果、学生对科室及老师的满意度结果。结果应用追踪方法学进行优化手术室带教工作流程后,实验组的各项对比数据高于对照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追踪方法学适用于手术室及其他科室的带教工作中,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李霞;刘继萍;禹继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儿童脊髓脊膜膨出术后观察要点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5年4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一科经手术治疗的21例儿童脊髓脊膜膨出患者临床资料,对术后观察及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1例患儿术后切口甲级愈合,并发脑脊液漏1例,尿潴留2例,颅内压增高1例,大小便失禁2例,经对症处理后消失。出院时患儿均有较好改善,无大小便失禁者。结论预见性的观察与细致的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谭小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N)结合控制血糖治疗多发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东莞市人民医院ICU 收治的9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按照配对分组原则,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早期EN ﹢控制血糖,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72 h 及第7天血糖及 CRP 水平,同时对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住 ICU 时间及住 ICU 费用比较,记录两组患者28 d 感染率、MODS 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血糖和 CRP 水平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与入院时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发病72 h及第7天血糖控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发病第7天 CRP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第7天 APACHEⅡ评分、住 ICU 平均时间及住 ICU 平均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8 d 实验组患者严重感染、MODS 及死亡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取早期肠内营养结合控制血糖治疗多发伤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应激反应程度,缩短康复时间,降低治疗费用,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覃炳军;曾晖;李燕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健康体检中高频超声对弥漫性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解放军第一五三中心医院体检中心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行健康体检的1000例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频超声对其行甲状腺功能检查,记录不同年龄层弥漫性甲状腺疾病检出率,并比较弥漫性甲状腺疾病与正常人群(健康对照组)声像图特点。结果1000例健康体检人群中高频超声对弥漫性甲状腺疾病的检出率为9.30%,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桥本甲状腺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低下、亚急性甲状腺炎分别为30、16、24、10、9、4例,同时40~59、60~75岁组检出率明显高于22~39岁组(P ﹤0.05)。另外,甲状腺疾病患者(单纯性甲状腺肿、亚急性甲状腺炎除外)与健康对照组在收缩期峰值流速、平均流速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频超声在健康人群弥漫性甲状腺疾病检查中有较大的价值,且其检出率与年龄有关。
作者:何静;崔可飞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