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谓;安乐美;朱清;阎磊;邵凤民
目的 探讨快速流程在高龄直肠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阳泉市阳煤集团总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快速流程(FT)组和传统组,传统组应用传统围术期管理,FT组应用快速管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FT组的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进食时间分别为(8.4±1.2)、(3.9±0.8)、(2.5±1.1)d,均显著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4% (4/47),分别为l例尿潴留、2例切口裂开及1例吻合口出血,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6%(11/4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高龄直肠癌患者围术期应用快速流程可有效减轻患者的手术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应用效果较好,临床价值高,快速流程的进一步优化值得继续展开深入研究.
作者:田伟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膀胱阴道瘘的手术修补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3年12月膀胱阴道瘘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经美蓝试验或膀胱镜检查确诊,全部患者于发现尿瘘后3~7个月行手术修补.结果 28例经腹修补,9例经阴道修补.经一次修补获得成功者33例,经二次修补后终成功者4例.术后随访6~36个月无复发.结论 分娩产程过长、经腹子宫切除手术导致膀胱损伤是膀胱阴道瘘主要原因,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瘘的性质来决定,手术时机宜选择局部炎症水肿控制后,提高产科质量及妇科操作技能是预防的关键.
作者:陈静华;陈永华;程艳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AECOPD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取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子细胞、C-反应蛋白(CRP)、肺功能指标等的变化,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9.13%,显著高于对照组71.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为(10.16±3.21) mg/L显著低于对照组(17.20±4.51)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l)、用力肺活量(FVC)、FEVl/FVC(FEVl%)分别为(1.62±0.60)L、(2.63±1.12)L、(63.26±9.84)%,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痰热清注射液治疗AECOPD,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彤兵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择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符合入选标准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60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和对症处理.依达拉奉组给予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氯化钠注射液150 ml,2次/d,连用14 d;联合治疗组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氯化钠注射液150 ml,2次/d,并静脉滴注GSH l.8 g+氯化钠注射液250 ml,2次/d,均连续用14 d.分别在发病后24~48 h及治疗第15天行颅脑MRI检查,评估患者脑梗死体积,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 治疗第15天时,联合治疗组脑梗死体积显著小于依达拉奉组(P<0.01),两组患者NIH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治疗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依达拉奉组(P<0.05),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明显缩小脑梗死体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降低致残率,疗效确切,改善ACI预后的作用优于单用依达拉奉,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松林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甲基多巴联合拉贝洛尔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新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重度子痫前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给予甲基多巴、拉贝洛尔联合治疗,每10分钟调整剂量以控制血压,每5小时检测心脏指数、外周阻力,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动脉压、24h尿蛋白、总外周阻力、脐血流分别为(135.01±14.26)mmHg(1 mm Hg=0.133 kPa)、(1.54±0.68)g/L、1.18±0.21、2.45±0.24,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1.21±14.77)mm Hg、(1.98±0.67)g/L、1.44±0.29、2.86±0.51 (P <0.05);观察组心脏指数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基多巴联合拉贝洛尔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任喜捷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真菌性角膜炎综合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真菌性角膜炎患者46例(46眼)均经角膜刮片或共焦显微镜检查确诊.采取抗真菌药物治疗、局部病灶清创联合碘酊烧灼、病灶切除联合结膜瓣遮盖术、板层或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多种方法综合治疗.结果 46例经过一种或多种抗真菌综合治疗全部痊愈,43例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3例复发,再次治疗后痊愈.结论 药物与手术有机合理结合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既可保住眼球,又能提高视力,疗效较佳.
作者:王宇冉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11年9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结束后,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的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治疗组血小板的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疗效确切肯定,优于单用利巴韦林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元敏;李春姬;姚兰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来氟米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8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在应用醋酸泼尼松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来氟米特片50 mg/d,连服3d,改为20 mg/d口服,对照组给予环磷酰胺1.0g/次,每月1次,静脉点滴.治疗6个月后评定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血白蛋白、血肌酐、补体C3、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SLEDAI)评分.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80.95%,对照组为78.05%,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24h尿蛋白、血肌酐、SLEDA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血白蛋白、补体C3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2.38%)低于对照组(29.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转氨酶升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来氟米特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与环磷酰胺联合醋酸泼尼松有相当的疗效,且安全性好.
作者:刘谓;安乐美;朱清;阎磊;邵凤民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LFP化疗方案联合左卡尼汀对胃肠肿瘤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对体能状态、血液学及胃肠道毒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胃肠肿瘤患者52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LFP化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左卡尼汀.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Karnofsky评分以及WHO不良反应分级结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的Karnofsky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经化疗治疗后Karnofsky评分得到较大提高,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4例患者血液学毒性为Ⅰ级,7例为Ⅱ级,总发生率为80.8%,与对照组的76.9%相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5例患者血液学毒性为Ⅰ级,4为Ⅱ级,总发生率为73.1%,对照组则为76.9%,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卡尼汀联合抗肿瘤LFP化疗方案不会增加血液学及胃肠道毒性,但是可改善患者的体能状态,对于临床治疗有着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平;胡秋博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引起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菌群分布及其耐药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分离出的致病菌的菌群菌群分布和耐药性监测.结果 共分离出3189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600株,占81.5%,革兰阳性球菌111株,占3.48%,真菌478株,占15.0%.革兰氏阴性杆菌中鲍氏不动杆菌1069株(33.5%),铜绿假单胞菌834株(26.2%),肺炎克雷伯氏菌357株(11.3%),大肠埃希氏菌146株(4.58%)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71株(2.22%),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56.3%和61.6%;革兰阳性球菌111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80株(2.51%),粪肠球菌28株(0.88%).药敏试验结果提示革兰阴性杆菌对米诺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多粘菌素B耐药性较低,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没有发现耐药株.结论 重症患者感染率高,各主要致病菌均耐药严重且呈多重耐药,提示加强ICU细菌耐药检测,了解细菌分布及耐药变化,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防止细菌耐药性扩散尤为重要.
作者:娄峻;邱卫强;张智敏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胸心外科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山西大同同煤集团总医院胸心外科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抽样,选取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呼吸兴奋剂治疗,实验组给予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pH值、血氧分压(P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率(HR)、呼吸(RR)变化情况,并观察临床治疗结果.结果 实验组pH值为7.37±0.04,PaO2为(72.81±8.12)mm Hg(1mm Hg=0.133 kPa),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0.03、(54.13±7.93) mm Hg,且PaCO2、HR、RR[(53.67±9.43) mm Hg、(87.01±6.02)次/min、(24.04±3.04)次/min]显著低于对照组[(70.12±11.34)mmHg、(96.23±10.03)次/min、(28.43±4.01)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胸心外科急性呼吸衰竭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雪松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比较不同术式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疗效.方法 选择范县人民医院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60例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行下胫腓弹性钩钢板内固定治疗26例,为A组;行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34例,为B组,术后随访半年,比较两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64.90±9.10) ain VS(60.61±9.50) min]、术中出血量[(74.75±12.80) ml VS(70.05±8.97)ml]、住院时间[(13.15±1.28)d VS (12.86±1.ll)d]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A组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2.31%、3.85%,与B组(66.67%、23.5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皮质骨螺钉内固定,下胫腓弹性钩钢板内固定并发症少,踝关节功能恢复好.
作者:张福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和比较64层螺旋CT和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效果.方法 收集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共60例,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同时接受64层螺旋CT和超声心动图的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率.结果 诊断心外大血管畸形时,64层螺旋CT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超声心动图的准确率(P<0.05).诊断心脏和大血管连接畸形、心内畸形时,两者的诊断准确率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在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诊断时,对于心外畸形的患者来说,64层螺旋CT的诊断准确率高于超声心动图,而对于心内畸形来说,可联合两种诊断方式,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郭环宇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Scd40L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于濮阳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SAP(稳定型心绞痛)组50例,NST-ACS(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组70例,随机将SAP患者分为A组(n=20)与B组(n=30),均给予氯吡格雷治疗,A组75 mg/d,B组150 mg/d.NST-ACS组给予氯吡格雷300 mg后分为C组(n=35)与D组(n=35),均给予氯吡格雷维持,C组75 mg/d,D组150 mg/d.同时选取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不给予任何药物治疗.于服药前后取患者静脉外周血液样本,测定血清sCD40L水平.结果 服药前,C组血清sCD40L水平为(804.55±257.25) pg/ml,D组为(860.72±154.85) pg/ml,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与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B、C、D四组服药前血清sCD40L浓度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负荷量ld后,C、D两组血清sCD40L浓度水平明显降低,与服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5d后,A组sC D40L浓度为(630.31±238.57)pg/ml,与B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与C、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常健康人血清内sCD40L水平明显低于NST-ACS患者,采用氯吡格雷治疗可有效抑制血小板活化,降低患者血清sCD40L水平,降低治疗的危险性,优化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史周乾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临床抢救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74例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急救护理措施、救治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 74例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经上述措施完成救治后,抢救成功率为93.24%,病死率为6.76%,抢救成功率与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提供正确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病死率,提高抢救成功率,保障患者预后及生命安全.
作者:刘建州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内分泌及代谢特点.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9月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72例为研究组,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分为肥胖组(32例)与非肥胖组(40例),同时选取同期接待的正常体检女性为对照组(35例),观察记录三组内分泌物及代谢特点,包括血脂、激素等水平,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肥胖组与非肥胖组)胆固醇、血清黄体生成素、三酰甘油、胰岛素、泌乳素、雄激素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在血脂与激素相关指标水平上虽然稍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脂与激素等相关指标明显升高,表现出显著的内分泌及代谢紊乱,其中肥胖者特点更突出,为此应针对这些特点采取对症措施防治,才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宋晓军;陈国超;肖妩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活检组织样本的镜检特征,探讨病理学诊断要点,总结诊断经验.方法 以慢性乙型肝炎为主要研究对象,纳入患者125例,选取同期肝活检正常者10例;行超声介导穿刺获取肝活组织,常规甲醛液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切片,染色,Co-Ⅳ抗原免疫组化染色;显微镜下观察,选择病变严重区域观察,诊断、分期.结果 10例(8.00%)患者病理诊断正常,浸润G1级68例,G2级36例;纤维化等级S1 79例,S2级20例;ALT 1~2 ULN炎症反应纤维化水平高于ALT≤1 ULN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beAg阳性与阴性、HBV-DNA≥10 7拷贝与<107拷贝、纤维与炎症等级分布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镜检:肝细胞变质,均伴有不同程度疏松样变、气球样变、肝细胞拥挤排列,嗜酸性变11例,脂肪变性14例,脂肪变性单独存在4例;肝细胞坏死多为灶性坏死,碎屑样坏死8例;炎细胞浸润汇管区、坏死区,半数侵犯小叶周;肝间质均伴有纤维组织增生,102例涉及小叶区,48例存在弓形纤维,8例小胆管增生;Co-Ⅳ抗原免疫组化,正常者棕黄色广泛存在于门管区,染色程度稍弱,肝窦壁弱阳性表达,CHB患者广泛存在于中央静脉血管壁、门管区等,呈现弱阳性、强阳性不等,随着肝炎性浸润或纤维化等级越高,Co-Ⅳ抗原免疫表达强阳性比重也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B患者肝功能与肝纤维化、炎性浸润呈现一致性,检测肝功能有助于了解肝纤维化、炎性浸润变化情况,可作为是否活检依据;镜检肝细胞变质、坏死、炎性浸润存在部分特异性症状,如脂肪与嗜酸性变、碎屑样坏死、小胆管增生,应提高警惕;Co-Ⅳ抗原等免疫组化可作为病理分期依据,病理分期越高,强阳性可能性越高.
作者:王鑫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微创穿刺引流、开颅血肿清除术及减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伴脑疝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预后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伴脑疝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在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去骨瓣减压术前给予微创穿刺引流,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愈2例,显效16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80.0%,明显优于对照组(46.7%),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Ⅱ级4例,占13.3%,明显低于对照组(36.7%);且其Ⅳ级12例,占40.0%,显著高于对照组(1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水平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刘永生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的124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9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均采用透明角膜缘切口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眼压改善总有效率(96.65%)显著高于对照组(81.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411,P <0.05).观察组视力改善总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90.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5363,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8.18%)显著低于对照组(4.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2411,P<0.05).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较少,无需二次手术,显著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相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老年呼吸道感染临床特征.方法 对90例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疾病类型、病原菌检验结果等,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 90例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样本中共检出致病菌119株,革兰阴性菌检出率(89.92%)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10.08%)及真菌(0.84%),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35.29%、25.21%、14.29%);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等老年呼吸系统感染主要致病菌耐药性分析可知,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头孢哌酮耐药率较高(P <0.05);90例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经临床治疗后总有效率高达100.00%,无效率为0,有效率与无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给予积极的致病菌及耐药性检验有利于医生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提高其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作者:韩爱红 刊期: 2015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