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镜及开放手术治疗老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51例

马力

关键词:老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内镜治疗, 手术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不同治疗方式及预后.方法 对51例老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行手术及内镜治疗,比较各自特点、治疗方式和预后.结果 外科手术37例,死亡3例(8%),内镜治疗14例,死亡1例(7%).结论 内镜治疗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尤其适合老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及时解除梗阻,充分引流是治疗关键.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氯吡格雷在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中的疗效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在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噻氯匹定治疗,实验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对用药前、用药后6、24 h血小板聚集率、血栓素B2水平.结果 对照组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12例,占24.49%;实验组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4例,占8.16%.对照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x2 =4.780,P =0.029).实验组用药后6、24 h的血小板聚集率、血栓素B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氯吡格雷在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中效果显著,且在控制血小板聚集率、血栓素B2水平方面也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芮浩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控制性降压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控制性降压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58例老年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控制性降压组29例.结果 对照组术后3、6、24 h MMSE评分较术前1h有明显变化;控制性降压组术后3、6、24、48 h MMSE评分与术前1h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控制性降压组出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17例,占58.62%.对照组出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8例,占27.59%.结论 麻醉手术均会导致患者出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但行控制性降压麻醉所导致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持续时间更久,更严重.

    作者:李洪图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患者hs-CRP及LDL-C的检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128例行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术后12 h内检测血清hs-CRP及LDL-C水平,记录患者住院期间及术后30 d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术后30 d随访,发生MACE者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者(JP<0.05),而两组患者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hs-CRP水平患者住院期间及术后30 d MACE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低hs-CRP者(P<0.05);但不同LDL-C水平患者心力衰竭及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s-CRP与住院期间及术后30 d MACE显著相关(P<0.05),而LDL-C与MACE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患者高hs-CRP是患者近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作者:赵英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肠道菌群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

    目的 通过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肠道菌群和正常人肠道菌群之间的比较,找出肠道菌群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3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以15名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通过培养基改良的方法对留取的粪便进行肠道菌群分析.结果 心血管疾病组较正常组的肠道菌群的比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与正常组相比,肠道的大肠杆菌、肠球菌、链球菌均升高(P<0.05),且链球菌明显升高(P<0.01);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明显减少(P<0.01);葡萄球菌、韦荣球菌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心血管疾病组较正常组的肠道菌群的比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提示肠道菌群的变化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及发展机制有一定关系,可能是促进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原因之一.

    作者:冯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城市社区与乡镇社区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比较

    目的 比较城市社区人群与乡镇人群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暴露情况,为脑卒中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淮河医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220例,其中长期居住城市社区120例,乡镇100例,比较两组脑卒中危险因素.结果 社区患者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吸烟、高血脂、肥胖、运动少、糖尿病、心脏病史、家族史;乡镇患者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吸烟、高血脂、家族史、糖尿病、肥胖、运动少、心脏病史.结论 高血压是脑卒中发病的主要的危险因素,对脑卒中的发病影响大.同时吸烟、高血脂、糖尿病等对脑卒中的发生发展也有影响,因此这些病症的患者也要注意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作者:赵俊;贺维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8例ARDS患者施行PDT,同时观察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并发症.结果 手术成功率100%,手术时间(8.0±2.8) min.术中并发症主要有出血、缺氧、导管误放等;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出血、皮下气肿、切口感染、气管狭窄、导管堵塞.结论 PDT操作方便、简单、快速、损伤少、切口愈合快、并发症发生率低,适合在治疗ARDS的应用.

    作者:李锦绣;焦宪法;张科;王小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婴幼儿先天性血管环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 总结婴幼儿血管环早期外科诊治的临床经验.方法 选择2003年3月至2012年5月诊断并手术治疗先天性血管环患儿8例,术前均行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和心脏CT检查.双主动脉弓3例、右位主动脉弓伴左侧韧带/导管2例,左锁骨下动脉起源于降主动脉1例,肺动脉吊带2例,其中5例合并有心内畸形.5例患儿在体外循环下手术同期矫治心内畸形,3例患儿在非体外循环下手术.结果 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5 ~ 136 h,平均(28±5.2)h;CICU停留时间36 ~ 154 h,平均(52±3.6)h.所有患儿均存活,随访1~18个月,患儿消化道症状消失,除1例患儿又因呼吸道症状入院外其余7例患儿呼吸道症状较术前有明显好转.结论 临床上对长期有呼吸道和(或)消化道症状的患儿需考虑有先天性血管环的可能,超声心动图联合心脏增强CT是诊断先天性血管环的有效手段,及时解除血管环对气管和食管的压迫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尉新华;李群;张金涛;石磊;王举;杨玉齐;徐红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弥散张量磁共振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弥漫张量磁共振特点,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此类疾病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磁共振头部横断面扫描;计算并记录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特征参数各向异性分数(FA)值以及全脑白质平均弥散度(MD),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血管性痴呆组患者经MRI检查MD高,而FA则低,三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医师可根据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患者头部MRI扫描(全脑DTI技术)结果判断其是否发生认知障碍以及认知障碍发生程度,并及早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从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保障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若成;李春艳;杨兵;张树暾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医院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策略

    目的 探讨中铁三局集团中心医院收治的81例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患者的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有效防控.方法 选择本院确诊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81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住院未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的8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14 d、侵袭性操作、意识障碍、联合应用2种以上抗生素、应用抗酸药物、存在基础疾病等因素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尽量避免各种危险因素,针对易感人群、重点科室和相关环节等方面进行有效干预是减少HAP发生的关键.

    作者:杨华;康晶;韩辉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热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对IL-2、IL-6、IL-8、IL-10及TNF的影响

    目的 探讨热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对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大同大学附属医院2004年10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34例NSCLC患者,进行热疗联合NP方案化疗(NVB+ DDP),并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个周期后、治疗6个周期后、治疗结束后3个月对患者血清中IL-2、IL-6、IL-8、IL-10及TNF的变化进行监测.结果 热化疗3个周期后,IL-2、TNF水平逐渐增高,明显高于治疗前;IL-6、IL-8和IL-10水平明显低于化疗前.热化疗6个周期后,血IL-6、IL-8、IL-10、IL-2和TNF都有所下降,其中IL-2、TNF浓度显著低于化疗3个周期后的水平.热化疗结束后3个月,血IL-6、IL-8、IL-10水平继续下降;而IL-2、TNF浓度逐渐增高,低于化疗3个周期后的水平,但高于治疗前水平.结论 热化疗治疗NSCLC对IL-2、TNF水平有明显的增高作用,而对IL-6、IL-8、IL-10有降低作用.

    作者:李新民;尉继伟;刘治邦;刘建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胰岛素抵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肌灌注分级的影响

    目的 观察胰岛素抵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肌灌注分级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干预的患者,以TIMI血流分级、ST段回落(STR)为指标评估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心肌组织水平再灌注情况,以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判定患者是否合并胰岛素抵抗.结果 入选64例患者,经统计学分析以ST段回落(STR)为观察指标,胰岛素抵抗组与非胰岛素抵抗组相比,胰岛素抵抗组心肌组织水平再灌注受损(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TIMI血流正常,存在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心肌组织水平再灌注受损.

    作者:郑志昌;王雷;王国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尼可地尔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绞痛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尼可地尔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绞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采用PCI治疗的98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予以尼可地尔治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48,P=0.029).实验组心电图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95,P=0.037).结论 尼可地尔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绞痛具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王宏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地高辛酏剂治疗新生儿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13例

    目的 探讨地高辛酏剂治疗新生儿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MAT)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2年13例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新生儿,给予地高辛酏剂口服,效果不理想,再次给予胺碘酮.结果 口服地高辛酏剂,患儿MAT在5~7 d终止2例,心室率控制正常7例;2例给予地高辛酏剂、胺碘酮口服,患儿心室率控制正常;1例常规给予营养心肌(磷酸肌酸),未给予其他治疗,症状缓解,长期随访.1例无效,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结论 地高辛酏剂治疗MAT有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铭;周红;骆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H9c2细胞在心脏离体模型中研究进展

    目的 来自大鼠胚胎心脏细胞系的H9c2细胞,目前被广泛地用于心脏细胞的体外模型.本文就H9 c2细胞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体外实验模型中的应用作一综述,并总结其作为心脏离体模型的优缺点,以期对H9c2细胞在心脏离体模型中的应用有所提示,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心脏离体模型中.

    作者:崔常贺;陈芳;徐予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盐酸西替利嗪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盐酸西替利嗪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门诊CVA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口服孟鲁司特钠联合盐酸西替利嗪治疗,对照组给予储雾罐+定量气雾剂规律吸入舒利迭气雾剂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两组在治疗咳嗽总有效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5).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盐酸西替利嗪治疗儿童CVA疗效确切,与吸入舒利迭气雾剂疗效相当,且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敏;汤昱;李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Rho激酶抑制剂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探讨

    目的 观察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法舒地尔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肺动脉收缩压(SPAP)、肺动脉平均压(MPAP)比较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SPAP、MP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可明显降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肺动脉高压,改善肺血管重构.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帖永新;徐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急诊胃镜检查在上消化道出血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急诊胃镜检查在上消化道出血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将10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患者于末次出血48h内进行急诊胃镜检查,对照组患者于末次出血48h后进行急诊胃镜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病灶检出率、成功止血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 观察组行急诊胃镜检查后病灶检出率及止血率分别为95.4%、93.1%,对照组分别为82.1%、8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急诊胃镜检查及治疗安全有效,可明显提高病灶检出率及止血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且急诊胃镜检查时间越早越好.

    作者:刘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外科重症监护室气管切开及气管插管患者肺部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耐药情况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 186例患者气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并制定措施.结果 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包括鲍曼不动杆菌(20.01%)、铜绿假单胞菌(17.76%)、大肠埃希菌(15.79%)、肺炎克雷伯菌(13.15%),对喹诺酮类、头孢类抗生素耐药明显.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11.84%),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结论 加强消毒隔离及护理工作,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陈叶柔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急性酒精中毒致心脏损害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中、重度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心电图、心肌酶数值变化,探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中毒程度与心脏损害的关系.方法 对262例中、重度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做常规心电图、心肌酶检测,并对其中109例心脏受损者进行跟踪观察心电图、心肌酶数值变化.结果 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及心肌酶升高率随中毒程度而增高(P<0.01),经及时治疗,262例患者心电图、心肌酶数值均恢复正常.结论 心脏损害发生率及程度与急性酒精中毒程度呈正相关,是一过性的损害,但中毒越重,心电图、心肌酶数值恢复时间越长.

    作者:朱敏;冯爱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近期临床评估

    目的 评估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支架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56例年龄≥60岁(老年组)和43例年龄<60岁(非老年组)已行支架术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病灶等特点及手术成功率、手术并发症及近、远期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老年组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的基础上行支架术总成功率(96.3%)与非老年组(97.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冠状动脉血管、外周血管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因冠状动脉扩张后发生急性血管闭塞或严重内膜撕裂而置入支架比例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1);老年组左主干病变化比例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1).随访6 ~18个月,两组患者恶性心脏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老年组患者再次血运重建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5).结论 对6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行PTCA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少,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作者:颜崇平;郭勇;高友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