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抑郁焦虑状态分析

樊力红;林真真;梁普莹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 焦虑, 抑郁, 肠易激综合征
摘要:目的 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FD)的症状与抑郁焦虑状况的相关关系.方法 按罗马Ⅲ标准将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PDS)和上腹疼痛综合征(EPS)两组,设立对照组,入组者按标准完成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通过SPSS 16.0统计软件分析FD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以及FD分型、重叠肠易激综合征(IBS)与抑郁焦虑状况的相互关系.结果 ①FD组合并焦虑状态率为63.3%,抑郁率为70%;对照组合并焦虑状态率为19.2%,抑郁率为7.5%,FD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PDS组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率分别是69.8%、73.6%,EPS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率为58.2%、67.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将所有患者分为无IBS组(81例)与重叠IBS组(39例),无IBS组无焦虑者占51.9%,合并焦虑率者占48.1%;无抑郁率为37.0%,合并抑郁率为63.0%.重叠IBS组无焦虑者占5.1%,合并焦虑者占94.9%;无抑郁率为15.4%,合并抑郁率为84.6%.重叠IBS组合并焦虑率、抑郁率均高于无IBS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PDS组(53例)重叠便秘型IBS占33.9%,腹泻型IBS占1.9%,无一例混合型和未定型患者,无IBS率为64.2%;EPS组(67例)重叠便秘型IBS占7.5%,腹泻型IBS占20.9%,混合型占1.5%,无一例未定型患者,无IBS率为70.1%,PDS组与EPS组合并IBS亚型的构成比不同.结论 FD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率较高,PDS组和EPS组的焦虑抑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D重叠IBS者合并焦虑抑郁率高于单纯FD患者;PDS组中重叠便秘型IBS的比例高于EPS组,EPS组重叠腹泻型IBS的比例高于PDS组.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0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组(童诺组)40例,异维A酸凝胶组(爱思洁组)43例,红霉素软膏组(红霉素组)47例,观察治疗2、4、6、8周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童诺组的临床疗效优于爱思洁组或红霉素组,三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座疮,疗效优于单用异维A酸凝胶或红霉素软膏,是治疗寻常痤疮较为理想的药物.

    作者:曹冰青;张恒坡;郝伟丽;李景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

    目的 探讨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对2010年9月至2012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3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等进行回顾,无菌抽取患儿脑脊液进行墨汁染色,均为阳性.结果 3例患儿临床表现多为发热、头痛、呕吐,其中1例出现复视、嗜睡、昏迷、抽搐,3例均通过脑脊液墨汁染色发现有隐球菌,1例脑脊液培养出新型隐球菌,2例脑实质有异常信号改变,2例前期静脉应用氟康唑、两性霉素B,口服5-氟胞嘧啶,出现病情加重或静脉炎后,改为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口服氟康唑、5-氟胞嘧啶,1例确诊后即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现3例已痊愈.结论 隐球菌脑膜炎患儿的临床症状多样且不典型,由于年龄限制,部分患儿不能准确表达症状,故易误诊、延误治疗,在静脉应用“两性霉素B”病情渐加重或出现静脉炎的情况下改用鞘内注射,患儿病情明显得以控制,治疗时间较长,终治愈.

    作者:王林娜;罗强;张艳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1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在胃镜检查中的效果.方法 将260例无痛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丙泊酚组),B组(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组),每组130例.给药后睫毛反射消失,行胃镜检查,术中保留自主呼吸,鼻导管吸氧.记录给药前(T0),首次完全给药后1 min(T1)患者的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以及注射痛、肌阵挛、恶心呕吐、检查时间、苏醒时间的指标及情况.结果 与A组比较,B组心率减慢,血压下降,脉搏氧饱和度下降发生率降低(P<0.05).B组的苏醒时间较A组有所缩短(P<0.05).B组在恶心呕吐,注射痛情况发生率无明显升高(P>0.05).结论 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无痛胃镜检查对呼吸和循环影响轻.

    作者:王大月;杨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儿童过敏性紫癜4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45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5例中治愈26例,出院随访半年无反复,无血尿及蛋白尿,治愈率57.8%;有效16例,3例症状反复迁延,转上级医院治疗后失访.5例患儿出院时尿常规未恢复正常,门诊随诊.结论 提高对儿童过敏性紫癜的认识水平,结合辅助检查尤其变应原检查,可提高早期诊断率,减少肾损害及复发率,对改善患儿远期预后十分重要.

    作者:陈骧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危重患者凝血功能早期检查的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 探讨凝血功能早期检测对预测危重患者病情的临床意义.方法 ICU病房2011年1至12月危重病患者400例包括刚入院的和刚手术后的危重患者,采用STA-R全自动血凝仪分别测定进入ICU病房后2h内第一次抽血常规测定各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抗凝血酶3(ATⅢ),观察各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单纯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组凝血功能明显异于SIRS (P<0.05);SIRS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组患者凝血功能明显异于非MODS组(P<0.05).结论 危重患者凝血功能早期检测有助于SIRS患者早期病情判断,并有助于MODS的早期监测.

    作者:闫莉梅;黄忠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27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73耳)和治疗组64例(75耳),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辨证服用中药.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2.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西医联合中药的辩证施治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较好.

    作者:王聘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中性粒细胞激活肽-78水平变化的意义

    目的 测定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血清及房水中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中性粒细胞激活肽-78(ENA-78)的水平,探讨RBP4、ENA-78在NVG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NVG患者40例(40只眼)作为实验组(A组),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B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C组)各40例(40只眼)作为对照组.采集三组患者血清及房水标本,通过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检测血清与房水中RBP4、ENA-78的水平.结果 ①A组房水中RBP4、ENA-78的水平(84±6) mg/L、(249±16) ng/L明显高于B组的(71±7) mg/L、(172±15) ng/L和C组的(59 ±6) mg/L、(85 ±12) ng/L,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7.16,P<0.01;F=75.39,P<0.01).A组血清中RBP4、ENA-78的水平(57 ±6) mg/L、(184±16) ng/L高于B组的(47±5) mg/L、(135±15) ng/L和C组的(34 ±6) mg/L、(64±12) ng/L,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73.46,P<0.01F =81.23,P<0.01).②A组房水和血清中RBP4与ENA-78的水平呈正相关(r=0.72,0.67,P均<0.01),其余各组标本中无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 NVG患者房水及血清中RBP4、ENA-78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房水中二者水平呈明显正相关,提示在NVG病理机制过程中,RBP4、ENA-78作为促血管生成因子,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导致了NVG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杨家干;黄友敏;周永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产后盆底肌力改变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产妇产后盆底肌力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1年4月至2012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科分娩并于产后6~8周复查的产妇1029例,其中阴道分娩产妇492例(阴道分娩组),剖宫产537例(剖宫产组).低出生体质量儿(<2.5 kg)产妇36例,正常出生体质量儿(2.5 ~4.0 kg)产妇897例,巨大儿(>4.0 kg)产妇96例,分别对其进行盆底肌力筛查,观察各影响因素与产后盆底肌力的相关性.结果 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产妇Ⅰ类肌纤维肌力异常率分别为40.9% (201/492)和45.3%(243/537),Ⅱ类肌纤维肌力异常率分别为40.7% (198/492)和37.2%(200/53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出生体质量儿、正常出生体质量儿、巨大儿产妇Ⅰ类肌纤维肌力异常率分别为25.0% (9/36)、44.6% (400/897)和57.3% (55/96).Ⅱ类肌纤维肌力异常率分别为22.2% (8/36)、42.4%(380/897)和59.4% (57/96),三组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对盆底组织无保护作用,随胎儿体质量增加,产后盆底组织所受损伤增加.

    作者:沈琦;王鲁文;朱旭明;张秀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肺动脉高压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并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继发肺动脉高压症(PAH)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在我科住院的93例SLE患者按入选标准筛查出PAH组24例和非PAH组69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检测结果数据.结果 临床特征方面,两组患者雷诺现象、运动后呼吸困难、肺间质病变和多浆膜腔积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PAH组比较,PAH组实验室检测血小板减少、高滴度抗RNP抗体、球蛋白升高、C3减少、类风湿因子升高和循环免疫复合物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循环免疫复合物增多明显(P<0.01).结论 SLE继发PAH患者总体预后不良,早期诊断及早期药物干预有望逆转或者延缓病情的进展.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进行PAH的筛查和疗效监测的有效手段.雷诺氏症、肺间质病变、高滴度抗RNP抗体等均是PAH发病的相关因素和危险因子.轻中度患者的PAH与SLE活动性相关.

    作者:邹霓;白秀芝;谢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强化降糖治疗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使糖基化血红蛋白达到正常水平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 562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基化血红蛋白水平≥7.5%,随机分为强化降糖组(目标是使糖基化血红蛋白<6.0%)和或标准治疗组(糖基化血红蛋白水平7.0%~7.9%).女性病例占40%,其中30%曾经有过心血管事件.主要终点为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非致命性脑卒中或心血管原因死亡.随访时间4年.结果 治疗1年,强化组患者糖基化血红蛋白水平中位值为6.4%,标准组为7.5%;随访期间,强化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发生与标准组相似(危险比0.90;95%置信区间0.78~1.04;P=0.16).但强化组死亡率显著高于标准组(危险比1.22;95%置信区间,1.01 ~ 1.46;P=0.04).强化组低血糖急性治疗发生率高于标准组,体质量增加亦较标准组显著(P<0.01).结论 与标准治疗相比,强化降糖治疗使糖基化血红蛋白水平达到正常值水平对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无显著影响.

    作者:游国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技术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意义

    目的 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技术治疗白内障与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效果.方法 将100例白内障患者,120眼按入院先后顺序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50例60眼(超声乳化技术)]、观察组[50例60眼(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法)],对照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后2周裸眼视力、角膜水肿及散光度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后2周裸眼视力、角膜水肿厚度及散光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79、5.46、4.87、5.55,P<0.05).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技术较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具有操作时间短、前房波动小、手术并发症少的优势.

    作者:高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腔镜与锁骨上斜切口入路甲状腺切除术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腔镜入路与锁骨上斜切口入路甲状腺切除术之间的差异,探讨良性甲状腺肿瘤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选择因“单侧良性甲状腺结节”接受手术治疗的135例患者,按照患者的意愿分为腔镜组(45例)和锁骨上斜切口入路组(90例),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严重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近期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①术中情况:所有患者均接受甲状腺腺叶次全切除或部分切除,腔镜组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腔镜组的手术时间长于锁骨上斜切口入路组,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锁骨上斜切口入路组.腔镜组的住院时间短于锁骨上斜切口入路组,腔镜组的住院费用高于锁骨上斜切口入路组.②术后近期疗效:术后3个月腔镜组美容效果明显优于锁骨上斜切口入路组.术后半年彩超复查均无复发.结论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安全可行,但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增加.与锁骨上斜切口入路组相比,腔镜手术的美容效果明显.

    作者:雷周满;郭宁;孙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多靶点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多种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1例患者均符合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肾活检病理结果为IMN,尿蛋白定量≥3.5 g/24h,血浆白蛋白<30 g/L.所有患者随机分组,多靶点组15例,环磷酰胺组(CTX) 16例;多靶点组患者均接受小剂量环孢素A(CsA)2 mg/(kg·d)和雷公藤多甙(60 mg/d),联合中等剂量的强的松0.5 mg/(kg·d)治疗,12周后强的松每2周减5 mg,20 mg以下每2周减2.5 mg,10 mg维持;CsA 24周后减半量维持;雷公藤多甙24周后减半量维持.对照组予强的松0.8~1.0 mg/kg+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CTX首次剂量0.75 g/m2,此后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在0.5 ~1.0 g/m2,每月1次;CTX总量为6~8g.在治疗后第2、4、6、8、12、24、48周动态监测血压、24h尿蛋白定量、血常规、血清白蛋白、肌酐、尿素氮、血糖、胆固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酶氨基转移酶等各项临床指标,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多靶点组在治疗2周后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已较治疗前有明显减少(P<0.01),血清白蛋白在治疗后的第4周开始明显升高(P< 0.01).胆固醇在治疗后的第4周开始下降(P<0.05),第8周开始明显下降(P<0.01).CTX组在治疗8周后患者的24h尿蛋白定量已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血清白蛋白有明显升高(P<0.01).胆固醇在治疗后的第8周开始下降(P<0.05),第12周开始明显下降(P< 0.01).多靶点组治疗48周后完全缓解3例(20.0%),部分缓解10例(66.67%),总缓解率为86.67%.CTX组治疗48周后完全缓解4例(25.0%),部分缓解9例(56.25%),总缓解率为81.25%.两组总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多靶点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与CTX相比,治疗48周的总体疗效相当,但多靶点组起效更快,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高桂凤;李玉平;徐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子宫瘢痕妊娠3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子宫瘢痕妊娠(CSP)的临床表现和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3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中,出现阴道流血21例(63.64%),出现腹痛8例(24.24%),在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术后出现阴道流血淋漓不尽12例(36.36%),均超声检查确诊.治疗方法包括甲氨蝶呤(MTX)全身用药+刮宫术16例,MTX全身用药+B超下孕囊内注射+刮宫术17例,B超引导下清宫术5例,宫腹腔镜及开腹行病灶切除术2例,子宫全切术1例.所有患者均治愈.结论 CSP是一种高度危险的异位妊娠,易发生误诊误治.超声检查是有效的诊断方法.应根据患者病情,进行个体化的综合治疗.

    作者:文姝;刘永红;江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在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在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70例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双歧三联活茵胶囊,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内毒素、肝功能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改变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清内毒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能够显著降低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体内内毒素水平,改善肝功能,抑制炎性反应损伤,疗效显著.

    作者:黄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选择

    目的 探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 112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27例行全椎板减压髓核摘除内固定,21例行半椎板减压髓核摘除,20例行双侧开窗髓核摘除,44例行单侧后路开窗髓核摘除.结果 11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48个月.术后神经症状有不同程度恢复,术中硬脊膜破裂脑脊液漏13例,无神经损伤加重病例.参考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优93例,良16例,可3例,优良率为97.3%.结论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入路的确定应根据每例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对于年轻、单节段及旁侧型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择单侧开窗或半椎板减压髓核摘除;对多间隙、中央型突出髓核大者选择双侧开窗或全椎板减压髓核摘除,对严重椎管狭窄或合并椎间不稳者加椎间融合内固定.

    作者:卢中道;杨勇;梅伟;范富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抑郁焦虑状态分析

    目的 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FD)的症状与抑郁焦虑状况的相关关系.方法 按罗马Ⅲ标准将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PDS)和上腹疼痛综合征(EPS)两组,设立对照组,入组者按标准完成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通过SPSS 16.0统计软件分析FD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以及FD分型、重叠肠易激综合征(IBS)与抑郁焦虑状况的相互关系.结果 ①FD组合并焦虑状态率为63.3%,抑郁率为70%;对照组合并焦虑状态率为19.2%,抑郁率为7.5%,FD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PDS组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率分别是69.8%、73.6%,EPS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率为58.2%、67.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将所有患者分为无IBS组(81例)与重叠IBS组(39例),无IBS组无焦虑者占51.9%,合并焦虑率者占48.1%;无抑郁率为37.0%,合并抑郁率为63.0%.重叠IBS组无焦虑者占5.1%,合并焦虑者占94.9%;无抑郁率为15.4%,合并抑郁率为84.6%.重叠IBS组合并焦虑率、抑郁率均高于无IBS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PDS组(53例)重叠便秘型IBS占33.9%,腹泻型IBS占1.9%,无一例混合型和未定型患者,无IBS率为64.2%;EPS组(67例)重叠便秘型IBS占7.5%,腹泻型IBS占20.9%,混合型占1.5%,无一例未定型患者,无IBS率为70.1%,PDS组与EPS组合并IBS亚型的构成比不同.结论 FD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率较高,PDS组和EPS组的焦虑抑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D重叠IBS者合并焦虑抑郁率高于单纯FD患者;PDS组中重叠便秘型IBS的比例高于EPS组,EPS组重叠腹泻型IBS的比例高于PDS组.

    作者:樊力红;林真真;梁普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切除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周口市妇幼保健院2006年3月至2011年3月间经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研究腹腔镜下完成手术123例,中转开腹手术5例,平均手术时间(60±20) min,平均住院时间(5±1)d,术后病理检查均为卵巢良性肿瘤,手术成功率为96%.结论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切除术具有术中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凤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TIS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价值评价

    目的 评价新柏氏电脑辅助阅片系统(TIS)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参加中山市大规模免费宫颈癌筛查中妇女的资料,选择做过TIS检测并追踪到有确切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的600例病例为研究对象,将ASCUS/AGC+病变列为细胞学阳性病例,将CIN1+病变列为病理学阳性病例,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评价TIS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 600例妇女中,TIS检测结果为癌(CA)9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 66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 104例,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H) 21例,非典型鳞状细胞/非典型腺细胞(ASCUS/AGC) 30例,正常(WNL) 370例.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TIS检测的灵敏度为93.95%,特异度为92.73%,约登指数为0.867,阳性似然比12.92,阴性似然比0.065,Kappa值0.854,总符合率为93.17%,阳性预测值87.83%,阴性预测值96.49%.TIS与病理学结果的符合率在CA、HSIL、LSIL中分别为100%、90.91%和72.12%,TIS对CA和HSIL的符合率高于LSIL (P<0.01).结论 TIS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特别是对CA和HSIL.它是一种高效、高质量和高准确率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技术.

    作者:米贤军;王莹;沈铿;吴秋良;肖琳;陈昂;徐秀梅;孪峰;钟守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大剂量芬太尼麻醉心脏手术患者循环功能变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大剂量芬太尼麻醉时心脏手术患者微循环功能改变情况.方法 抽取27例患者按年龄、病种及芬太尼剂量的不同分为三组进行监测统计,并按t检验法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①诱导剂量10 μg/kg和18 μg/kg芬太尼时患者出现心率减慢,平均动脉压下降;气管插管时前者心率增快,后者血流动力学参数无明显变化.②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患者给予30 μg/kg芬太尼后,患者心率又减慢6%~10%,心排血量减少30%,心肌收缩性轻度抑制;部分患者纵断胸骨时应激反应明显,而大剂量(50 μg/kg)芬太尼患者的应激反应较中等剂量(30 μg/kg)时更为轻微.③对心脏瓣膜疾病的患者注射大剂量芬太尼麻醉,患者以心率减慢为显著,每搏量增加,心脏收缩指数不变,MAP下降,心肌收缩代偿性增强,纵断胸骨循环功能无明显变化,心电图上无心肌缺血改变.结论 大剂量芬太尼麻醉对循环功能的影响随着术前用药、剂量大小、注射速度以及是否伍用其他麻醉药物等有所差异,而对不同病种的患者其表现也并非一致.

    作者:邢孝玲;毛光波;于秀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