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血管术后胸骨感染的外科治疗经验

孙俊峰;路培法;孙作永;郑晓勇;程学飞

关键词:外科肌瓣, 感染, 胸骨, 封闭式负压引流
摘要:目的 探讨大血管及心脏手术后胸骨感染的有效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7月20例心脏大血管手术后发生胸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2例,女8例;年龄23 ~ 68岁,平均(45±11)岁.20例患者均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VSD)积极清创,包括清除坏死皮缘和增生组织、彻底止血、搔刮胸骨、咬除感染胸骨、清除胸骨后的感染脓腔、用1%碘伏纱布浸泡,抗生素液反复冲洗,然后封闭式负压引流平均治疗10d.待创面肉芽组织新鲜、感染控制后,采用游离带蒂胸大肌肌瓣,双侧胸大肌对接,填充填塞死腔.结果 20例患者中切口Ⅰ期愈合18例,Ⅱ期愈合2例,经抗炎换药后愈合,随访6个月~7年,全部患者切口无感染,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其他手术方式.结论 对心脏大血管手术后发生胸骨感染患者应积极行外科手术清创,放置封闭式负压引流,采用游离带蒂胸大肌肌瓣,双侧胸大肌对接,填充填塞死腔,可尽快控制感染,促进切口愈合.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低分子肝素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疗效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期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9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镇静、硫酸镁解痉及降压等常规治疗;观察组5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给予低分子肝素2500 U/d皮下注射,以6 d(5 ~7 d)为1个治疗周期.观察两组孕妇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指标及脐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和脐动脉收缩压大血流速度(S)与舒张末期大血流速度(D)的比值(S/D),并随访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血肌酐(Cr)及尿素氮(BU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脐动脉PI值、RI值、S/D值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低分子肝素有效缓解血管内皮受损所引起高凝状态,对肝肾功能以及微循环淤积有改善作用,不增加母婴风险.

    作者:王素珍;荆淑云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64例动态心电图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动态心电图变化.方法 选取64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分别对其进行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对其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常规心电图阳性检出率为71.9%,动态心电图阳性检出率为100%,两者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兆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安络化纤丸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观察及治疗前后FibroScan值变化

    目的 安络化纤丸对慢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并初步分析FibroScan弹性值测定在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2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予常规护肝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给予安络化纤丸6g/次,早晚各1次,服用6个月.对比分析治疗前后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水平的变化及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门静脉内径、肝动脉收缩期大流速/门静脉流速(A/P)、脾脏厚度及FibroScan值.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清PCⅢ、HA、Ⅳ-C及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降低(P<0.05),FibroScan值、A/P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络化纤丸具有阻止和逆转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作用,FibroScan对病情预后诊断价值较高.

    作者:吕俊旭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档案室档案数字化建设研究

    本文从国家信息化建设、档案事业现代化发展、档案的保管和利用、档案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四个方面分析了档案室档案数字化的必要性及其意义;从完善软硬件设施、数据库建设和提高档案室工作人员素质等方面论述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档案室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后,提出了以全局性、准确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作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档案室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

    作者:苏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顺尔宁治疗轻中度阿司匹林哮喘的疗效

    目的 探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顺尔宁(MK)对轻中度阿司匹林哮喘(AIA)的疗效.方法 将64例轻中度AI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轻度者,对照组予吸入糖皮质激素(ICS)丙酸氟替卡松,治疗组予每晚口服MK 10 mg.中度者,对照组予ICS加按需吸入β2-受体激动剂(LABA)福莫特罗;治疗组在ICS基础上予每晚口服MK 10 mg.疗程共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白天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1分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改善率.结果 轻度AIA,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前白天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白天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FEV1改善率比对照组有所提高,但无明显差异.中度AIA结果与轻度组一致.结论 治疗轻度AIA,口服MK疗效与ICS相当,口服MK可代替ICS,MK可能有更好趋势.治疗中度AIA,ICS+ MK与ICS+ LABA疗效相当,前者可能有更好趋势.MK对治疗AIA有重要的地位,其将可能成为AIA的基础用药.

    作者:符少萍;梁海慧;杨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甲钴铵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糖尿病胃轻瘫

    目的 观察甲钴铵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曲美布汀100 mg,每日3次,甲钴铵0.5 mg,肌注,每日1次,连用4周,对照组30例给予以马来酸曲美布汀,用法同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早饱、腹胀、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等症状缓解情况.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有效率为56.7%,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钴铵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佐龙;周永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重症手足口病14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病规律和临床特征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146例重症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及发病规律.结果 14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均以皮疹、发热起病,所有病例热程均>36 h,热程在96 h以内者142例,在120 h以内者4例;体温37.8~40.5℃.早期的临床表现有惊跳、肢体抖动、头痛、便秘等.所有患儿均接受甘露醇、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等治疗.结论 发热是重症手足口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有其一定的规律.

    作者:陈必全;方庆丰;孙子发;王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认知分析

    目的 了解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认知状况.方法 通过病例讨论,进行危急值制度认知调查.结果 对危急值标本质量的意见一致性高(100%).对特殊数值的检验结果,针对原因进行复查的意见一致性低(19%),可能与临床检验实验室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参差不齐,复核项目时手工操作较多有关.对“报告”和“签发”的一致性差异显著.结论 加强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理解与认知培训,与临床保持密切沟通,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作者:杨丽;沈培奇;邵永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全脑血管造影术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

    目的 总结全脑血管造影术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相关情况的分析结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颈内动脉系统TIA 33例,椎-基底动脉系统TIA 45例,分析两组动脉狭窄或闭塞情况.结果 椎-基底动脉系统组45例,动脉狭窄38例;颈内动脉系统组33例,动脉狭窄26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动脉狭窄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脑血管造影术能早期准确TIA发生的病变血管,对TIA的早期诊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子龙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超声与X线钼靶联合应用诊断早期乳腺癌的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X线钼靶联合应用诊断早期乳腺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比较其术前超声声像图和X线钼靶摄片特征.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X线钼靶检查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的检出率均高于单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或钼靶摄片检查.结论 乳腺超声检查和钼靶摄片均为诊断乳腺癌的手段,并各有优势,两者结合能够弥补对方不足,大大提高对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范永省;马洪波;李肖甫;闫慧霞;高源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农药中毒等致急性胃扩张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农药中毒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性胃扩张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21例急性胃扩张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和手术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中漏误诊者8例,手术后14例成活,7例死亡.结论 对农药中毒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性胃扩张进行积极的手术治疗是挽救生命的有效措施之一.

    作者:刘爱清;耿辉;刘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复发转移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化疗组30例,接受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化疗,联合组32例,给予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联合恩度治疗,2周期治疗后行影像学检查评价疗效.结果 恩度联合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的有效率(RR)分别为34.4%和26.7%(P>0.05),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87.5%和73.3%(P >0.05),骨髓抑制及胃肠道不良反应两组无差异,恩度组心血管不良反应高于化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提高总有效率,不良反应不增加,有望成为晚期宫颈癌治疗的新手段.

    作者:高湘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比索洛尔对老年永久性心房颤动左房室重构的影响

    目的 探讨比索洛尔对老年永久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房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将70例老年永久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比索洛尔(治疗组)及地高辛(对照组)治疗,12个月后观察左房室构型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左房内径(38.1±3.8)mm、左室舒张末期内径(49.7-5.3)mm、室间隔厚度(9.1±0.5)mm、左室后壁厚度(8.8±0.6)g/m2及左室质量指数(99.5±10.3)g/m2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且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未发现类似改变.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左室射血分数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比索洛尔可改善老年永久性房颤患者左房室重构.

    作者:万培玲;张慧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对社区葡萄糖调节受损人群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意义

    目的 了解糖尿病健康教育对社区葡萄糖调节受损(IGR)人群的意义并探讨教育模式.方法 将社区243例IGR随机分为教育组和对照组,教育组进行为期2年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对两组人群2年前后的观察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糖尿病健康教育后,教育组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餐后2h血糖(2hPG),三酰甘油(TG)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教育组的糖尿病年转化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R人群是否转化为糖尿病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腰围及收缩压的增加与糖尿病的发生呈独立正相关关系,而胰岛功能的改善与糖尿病的发生呈独立负相关关系.结论 糖尿病健康教育可以增加社区IGR人群对糖尿病健康知识了解,同时改变IGR人群的不良生活习惯,使IGR人群的体质量、BMI、WC、SBP、DBP、2hPG、TG下降,糖尿病年转化率下降.

    作者:段小凯;秦贵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对Prolift全盆底重建术与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脱垂的综合评价

    目的 对Prolift全盆底重建术和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在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两种术式的优劣势及适应证.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重度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前后壁脱垂,以及子宫切除后阴道穹窿脱垂的行手术治疗的中老年女性患者46例,采用Prolift全盆底重建术23例(P组),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LSC)23例(L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围术期各项指标、经济费用和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P组手术时间短于L组(P<0.05)外,两组其余围术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术式的客观治愈率和主观治愈率均为100%,P、L两组分别有3、1例(13.04%、4.34%)患者出现术后性生活不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术式的费用主要区别在于补片,Prolift补片价格高于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中使用的嘉美诗补片.结论 Prolift全盆底重建术与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均是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脱垂的有效方法,前者操作相对简单,适用于无性生活要求的老年女性,但费用高;后者适用于有性生活要求的相对年轻女性,且费用较低,但操作相对复杂.

    作者:徐雅杰;李留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PFN治疗老年股骨粗隆周围骨折

    目的 讨论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周围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PFN治疗股骨粗隆周围骨折2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9例,AO分型:A1型7例,A2型10例,A3型2例;股骨粗隆下骨折2例.结果 21例患者经4~18个月随访,平均11个月,所有患者获得骨性愈合,畸形愈合2例,无感染及主钉断裂现象.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为90%.结论 PFN治疗股骨粗隆周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应力分散、防旋转、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是固定股骨粗隆周围骨折理想的方法.

    作者:朱智;杨锴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压肠板在胎头高浮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胎头高浮剖宫产手术中娩头困难时用压肠板助产的可行性.方法 对53例胎头高浮剖宫产发生娩头困难患者采用压肠板协助胎儿娩出.结果 用压肠板助产患者53例,均无子宫切口延裂及新生儿产伤发生,娩出新生儿除4例轻度窒息但预后良好外,其余49例出生状况及预后均良好.结论 胎头高浮剖宫产娩头困难时用压肠板助产安全、可靠、有效、易操作.

    作者:李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结节性硬化症合并癫痫患儿临床特征研究

    目的 探讨结节性硬化痘合并癫痫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结节性硬化症合并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3例患儿中,不同癫痫发病年龄、发作形式及有无家族史、热惊史患儿服药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史及发育情况不同的患儿服药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首发年龄与初诊年龄之间呈正相关(P =0.015),癫痫诱因发作与热惊史之间呈正相关(P =0.021),患儿皮肤损害与发育落后无关联性(P=0.409).结论 出生异常或发育情况异常患儿可能需要联合抗癫痫药物治疗.癫痫首发年龄越早,越益于早期就诊.有热惊史诱发因素患儿更易引起抽搐发作.皮肤损害患儿可不合并发育落后.

    作者:孙艳;高丽;刘艳萍;栾莹;李岩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阿托伐他汀序贯疗法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炎性反应和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序贯疗法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管炎性反应和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钙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序贯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40 mg/次,1次/d,晚餐时服用,至出院1个月后改为20 mg/次,1次/d,维持治疗;对照组入院至出院阿托伐他汀维持量20 mg/次,1次/d,晚餐时服用.两组均连续用药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疗效,检测炎症相关生物标志物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随访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结果 治疗1个月后,序贯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3.8963,P<0.05);两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一氧化氮、内皮素-1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而序贯组的改善更显著(P<0.01),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461,P>0.05).随访6个月内序贯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4.2812,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序贯疗法较常规疗法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更显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轻炎性反应,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宋红云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三种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三种颈椎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1年11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手术治疗的71例CSM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24例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B组27例采用颈前路减压cage植入植骨术;C组20例采用颈椎间盘切除减压、人工颈椎间盘植入术.术后定期随访及拍摄X线片,观察疗效、椎间高度、颈椎前弯曲度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经过随访,A组融合率为95.3%,B组为95.4%,C组为97.8%.终止随访时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32,P>0.05).A、B和C组远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23,P>0.05).结论 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关键不仅在于充分减压及有效植骨融合,而且不同融合技术对疗效有明显影响,脊髓型颈椎病根据受压部位、病变范围选用不同的三种手术方式均能达到有效的治疗.

    作者:陈占磊;官众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