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小凯;秦贵军
目的 探讨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病规律和临床特征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146例重症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及发病规律.结果 14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均以皮疹、发热起病,所有病例热程均>36 h,热程在96 h以内者142例,在120 h以内者4例;体温37.8~40.5℃.早期的临床表现有惊跳、肢体抖动、头痛、便秘等.所有患儿均接受甘露醇、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等治疗.结论 发热是重症手足口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有其一定的规律.
作者:陈必全;方庆丰;孙子发;王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对Prolift全盆底重建术和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在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两种术式的优劣势及适应证.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重度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前后壁脱垂,以及子宫切除后阴道穹窿脱垂的行手术治疗的中老年女性患者46例,采用Prolift全盆底重建术23例(P组),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LSC)23例(L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围术期各项指标、经济费用和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P组手术时间短于L组(P<0.05)外,两组其余围术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术式的客观治愈率和主观治愈率均为100%,P、L两组分别有3、1例(13.04%、4.34%)患者出现术后性生活不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术式的费用主要区别在于补片,Prolift补片价格高于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中使用的嘉美诗补片.结论 Prolift全盆底重建术与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均是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脱垂的有效方法,前者操作相对简单,适用于无性生活要求的老年女性,但费用高;后者适用于有性生活要求的相对年轻女性,且费用较低,但操作相对复杂.
作者:徐雅杰;李留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顺尔宁(MK)对轻中度阿司匹林哮喘(AIA)的疗效.方法 将64例轻中度AI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轻度者,对照组予吸入糖皮质激素(ICS)丙酸氟替卡松,治疗组予每晚口服MK 10 mg.中度者,对照组予ICS加按需吸入β2-受体激动剂(LABA)福莫特罗;治疗组在ICS基础上予每晚口服MK 10 mg.疗程共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白天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1分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改善率.结果 轻度AIA,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前白天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白天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FEV1改善率比对照组有所提高,但无明显差异.中度AIA结果与轻度组一致.结论 治疗轻度AIA,口服MK疗效与ICS相当,口服MK可代替ICS,MK可能有更好趋势.治疗中度AIA,ICS+ MK与ICS+ LABA疗效相当,前者可能有更好趋势.MK对治疗AIA有重要的地位,其将可能成为AIA的基础用药.
作者:符少萍;梁海慧;杨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认知状况.方法 通过病例讨论,进行危急值制度认知调查.结果 对危急值标本质量的意见一致性高(100%).对特殊数值的检验结果,针对原因进行复查的意见一致性低(19%),可能与临床检验实验室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参差不齐,复核项目时手工操作较多有关.对“报告”和“签发”的一致性差异显著.结论 加强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理解与认知培训,与临床保持密切沟通,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作者:杨丽;沈培奇;邵永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应用等离子低温髓核消融技术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5月至2010年5月,采用等离子低温髓核消融技术治疗交感型颈椎病47例,其中男15例,女32例,年龄35 ~ 61岁,平均46.3岁;治疗一个间隙30例,2个间隙15例,3个间隙2例,术后随访3个月~2年,平均13个月,根据术前术后的平均VAS评分和交感神经症状改善情况来综合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时间10 ~ 30 min,平均12 min,无明显血管神经、食道、气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前平均VAS评分(6.58±0.56)分,术后即刻(2.26±0.68)分,末次随访时(2.82±0.72)分.术前、术后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即刻和末次随访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14例术后交感神经症状即刻完全消失,18例主要交感神经症状消失,10例症状改善,5例症状无明显变化,有效率为89.4%.结论 对诊断明确,症状严重的交感型颈椎病,采用等离子低温髓核消融术治疗是一种介于保守治疗和开放手术之间的微创治疗措施,操作简便、安全、高效、创伤小,值得推荐应用.
作者:廖兴华;冯梅;杨松华;曹智全;张维成;符彦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不同途径奥施康定(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103例中重度癌痛患者不同途径使用奥施康定,对治疗前后疼痛缓解率、恶心、呕吐及便秘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对103例中重度癌痛患者分别给予口服给药及直肠给药,两组给药方法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11,P>0.05);但口服给药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直肠给药组(x2=5.26,P<0.05),便秘发生率与直肠给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224,P>0.05).结论 奥施康定直肠给药不但能够有效镇痛,而且是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冯水土;陈毅德;徐新闻;郑文慧;刘卫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重建在咯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咯血患者57例均于治疗前行螺旋CT血管造影(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评价病变血管情况.以DSA检查为标准,观察CTA对咯血原因、责任血管检出情况及对责任血管起源的显示情况.结果 57例患者中,支气管扩张患者多,为30例,其次为肺癌,肺部炎症数量少.DSA共检出56例患者责任血管,CTA检出51例患者责任血管,两者对责任血管检出率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咯血的责任血管包括支气管动脉、肋间动脉、胸廓内动脉、胸外侧动脉及甲状颈干,其中支气管动脉所占比例高,其次为肋间动脉,甲状颈干比例低.CTA共显示63支责任血管,与DSA的69例相比,两者检出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重建可以清晰显示咯血的责任血管,在介入治疗术前评估中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许尔夫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MMT)在乳腺微创外科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高频及三维超声引导下对386例乳腺肿块患者的546处乳腺病灶应用MMT微创切除和(或)活检术,分析在乳腺微创外科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术中超声检查证实肿块完整切除.病理结果显示良性病变378例538处肿块,其中乳腺纤维瘤372处肿块,乳腺腺病148处肿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8处肿块.恶性病变8例8处肿块,其中非浸润性导管癌3例,小叶原位癌5例.术后临床和超声检查定期随访均未发现肿块复发.结论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对3 cm以下乳腺病灶可进行微创完整切除并可获得明确的病理学诊断,具有定位准确、安全可靠、穿刺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伦知见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讨论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周围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PFN治疗股骨粗隆周围骨折2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9例,AO分型:A1型7例,A2型10例,A3型2例;股骨粗隆下骨折2例.结果 21例患者经4~18个月随访,平均11个月,所有患者获得骨性愈合,畸形愈合2例,无感染及主钉断裂现象.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为90%.结论 PFN治疗股骨粗隆周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应力分散、防旋转、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是固定股骨粗隆周围骨折理想的方法.
作者:朱智;杨锴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诊治及其预防.方法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31例,年龄23~40岁,均行手术治疗.术后根据患者意愿给予25例术后应用米非司酮或孕三烯酮治疗.结果 31例患者病灶均为一次性手术切除,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新切口于术后7~9d拆线.25例术后应用米非司酮或孕三烯酮,随诊6~12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 手术是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包晓晖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改良包皮环切术治疗包茎、包皮过长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89例包皮过长或包茎患者,采用改进后的术式施行包皮环切术.结果 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肿胀不明显,切口整齐,双侧对称,瘢痕不明显,外形美观,手术效果理想.结论 经过一系列改进后的包皮环切术相对于传统术式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薛哲民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IAC)的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70例IA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1例采用保守治疗,36例行显微镜囊肿切除+脑池沟通术,23例行囊肿-腹腔分流术.结果 11例保守治疗患者中,囊肿缩小及消失率为9.1%,临床症状改善率为9.1%.36例行显微囊肿切除+脑池沟通术患者中,术后并发症率为25%,囊肿缩小及消失率为83.3%,临床症状缓解率为83.3%.23例行囊肿-腹腔分流术的患者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4.8%,囊肿缩小及消失率为78.3%,临床症状改善率为82.7%.结论 (1)手术适应证:①有明显的颅内压增高症状、体征,如恶心呕吐,头痛等;②有局灶性神经功能受损症状,如肢体运动障碍,共济失调,视力视野受损;③有反复癫痫发作;④IAC囊腔出血或合并硬膜下血肿;⑤症状虽不明显,但IAC所在部位的脑组织明显受压萎缩;⑥可能影响脑组织功能发育的儿童患者,应积极手术治疗.(2)积极的手术治疗可明显缓解IAC的临床症状及缩小甚至消除囊肿.(3)显微囊肿切除+脑池沟通术和囊肿-腹腔分流术在治疗IAC上均可取得很好的效果,前者可能更具有优势.
作者:霍峻峰;刘献志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关节镜辅助微创手术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德阳市第五医院2008年11月至2010年11月间分别采用关节镜辅助微创手术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 关节镜辅助微创手术组优良率为88%,明显优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组为65.2%;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关节镜辅助微创手术组平均10.5周,明显短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组平均13周(P<0.05),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关节镜辅助微创手术组平均25.4分,高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组平均21.8分(P<0.05).结论 关节镜辅助微创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较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明显减少创伤、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功能恢复快,提高了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录兴;蔡学侬;钟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肿瘤的基因靶向研究基于肿瘤的分子表达,通过基因介导以达到治疗目的.在研究过程当中多种靶向治疗方案已经取得很大进展,包括靶向基因直接注射、靶向基因导入、靶向基因转录.目前已成为当前肿瘤靶向研究的热点问题,现就此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邓志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甲钴铵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曲美布汀100 mg,每日3次,甲钴铵0.5 mg,肌注,每日1次,连用4周,对照组30例给予以马来酸曲美布汀,用法同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早饱、腹胀、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等症状缓解情况.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有效率为56.7%,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钴铵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佐龙;周永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本文从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角度对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胃肠道疾病、怀孕妇女、儿童、老年人等不同病理生理条件环丙氟哌酸合理应用,及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不同病理生理条件下的血管浓度监测和药物动力学参数,对环丙氟哌酸临床给药剂量调整提供了参考依据,对临床安全合理使用环丙氟哌酸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高霞;于秀丽;于春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超选择动脉栓塞术在治疗妇科急性子宫大出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中山市博爱医院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发生的妇科急性子宫大出血患者18例行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超选择双侧子宫动脉栓塞.结果 18例患者术后阴道大出血立即停止,有少量或无阴道出血,止血有效率达100%.术后仅有低热、下腹及臀部疼痛等轻微并发症.结论 超选择动脉栓塞治疗妇科急性子宫大出血创伤小、止血快、疗效明显、安全、不良反应少;同时能对患者进行介入化疗,可以有效提升局部药物浓度又延长药物作用时间,降低化疗药物全身的不良反应,作为治疗子宫大出血的一种微创手术,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孙广范;林霞;陈源;尚雪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精神科肠梗阻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58例临床怀疑肠梗阻的住院患者行超声检查,并对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超声检查结果符合率达96.6%.结论 精神科怀疑肠梗阻患者行超声检查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曾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比索洛尔对老年永久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房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将70例老年永久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比索洛尔(治疗组)及地高辛(对照组)治疗,12个月后观察左房室构型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左房内径(38.1±3.8)mm、左室舒张末期内径(49.7-5.3)mm、室间隔厚度(9.1±0.5)mm、左室后壁厚度(8.8±0.6)g/m2及左室质量指数(99.5±10.3)g/m2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且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未发现类似改变.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左室射血分数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比索洛尔可改善老年永久性房颤患者左房室重构.
作者:万培玲;张慧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脂蛋白(a)[LP(a)]、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脑梗死患者227例和正常健康体检者100例,分别使用免疫比浊法、速率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样本中LP(a)、Hcy和hs-CRP的含量,得出阳性检出率,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脑梗死组LP(a)、Hcy和hs-CRP的浓度分别为(236±240) mg/L、(13±10) μmol/L和(29±23) mg/L,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98±159) mg/L、(10±6) μmol/L和(5±10) mg/L.脑梗死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LP(a)、Hcy和hs-CRP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1.6%、30.4%和74.0%,而正常对照组仅为9.0%、13.0%和16.0%,脑梗死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项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2.1%,明显高于任何一个单项阳性检出率.结论 脑梗死的发生与LP(a)、Hcy和hs-CRP水平关系密切,可作为其危险因素.LP(a)、Hcy和hs-CRP联合检测用于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朝晖;邰宏明;陈志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