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河南省部分地区居民2007年糖尿病患病情况分析

张柯;常靖;常亮;冯石献;周刚;王卫峰

关键词:糖尿病, 患病率,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 了解河南省部分农村居民糖尿痛(DM)的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多阶段分层整群概率比例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抽取的居民进行健康体检和问卷调查;采用R2.10.0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河南省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的患病率为8.6%,男性为10.0%,女性为7.5%,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经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劳动方式、劳动强度、收缩压高低、腹部肥胖是河南省DM患病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DM已成为影响河南省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因此应加强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普及DM知识,是预防和控制的重要措施.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海藻酸钠微球栓塞剂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156例

    目的 评价海藻酸钠微球(KMC)作为栓塞材料在部分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治疗肝癌肝硬化脾功能亢进中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156例脾亢行PSE患者,栓塞材料为KMC,平均栓塞范围65%以上,随访观察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计数变化及术后反应.结果 本研究所有患者随访1周、2周、1个月、6~9个月,脾功能亢进的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同时有效改善了外周血象.结论 KMC微球可作为PSE栓塞材料,栓塞程度控制在50% ~ 70%可有效治疗脾亢,减轻术后反应.

    作者:李政伟;陈云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99例ADR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99例ADR中,21~60岁成人较多,占80.46%;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多,占56.39%,导致不良反应的以抗菌药物居多,占48.87%,ADR 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常见,占28.82%.结论 应加强ADR监测与 ADR 知识宣传,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陈志军;余海珠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急性脑肿胀去骨瓣硬脑膜网状剪开减压31例

    目的 探讨并比较治疗急性脑肿胀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 将59例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随机分为手术组和常规手术组进行对比观察.手术组采用去骨瓣硬脑膜网状剪开减压术,常规手术组采用大骨瓣开颅,十字或星形或者弧形切开硬膜,去除血肿.结果手术组31例患者成活19例(61.3%),其中恢复良好11例(57.9%),中度残疾5例(26.3%),重度残疾2例(10.5%),植物生存1例(5.3%),死亡12例.常规手术组28例患者成活10例(35.7%),死亡18例(64.3%);其中恢复良好5例(50.0%),中度残疾2例(20.0%),重度残疾2例(20.0%),植物生存1例(1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去骨瓣硬脑膜网状剪开减压术能有效缓解弥漫性颅内高压、保护中线结构,大限度地保护脑组织的功能.

    作者:关毅;杨学旺;陈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全身麻醉对剖宫产新生儿的影响

    目的 观察全身麻醉对剖宫产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下剖宫产患者(A组)和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患者(B组)各15例.A组在产科医师消毒铺巾完成后开始靶控输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当血浆药物浓度达到设定值后开始手术,同时静脉快速注射阿曲库胺0.4~0.5 mg/kg,TOF值为O后完成气管插管,术中机控呼吸;B组取右侧卧位,于第2~3腰椎间隙行腰硬联合麻醉,穿刺成功后于蛛网膜下腔注入1%罗哌卡因1 ml+1O%葡萄糖2 ml,硬膜外头端置管4 cm备用.术中连续监测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及心电图.由同一新生儿科医生对新生儿在出生后1、5 min进行Apgar评分,分别记录为Apgar 1、Apgar5并比较.新生儿出生后的第1、2、5天由同一新生儿科医生对新生儿进行NBNA评分.分别记录为NBNA 1、NBNA 2、NBNA 5并比较.胎儿娩出后,在第1次呼吸前,即用两把止血钳夹闭近胎儿端一段脐带,用肝素化注射器抽取脐动脉血1ml,做血气分析,记录并比较两组pH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HC03 -的情况.结果 两组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均在正常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均>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各时点NBNA评分均在正常范围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瑞芬太尼、阿曲库胺全身麻醉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可安全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

    作者:王卫华;王尚柯;李晋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细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变迁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细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的变化趋势.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院内感染的细菌及其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7.1%的院内感染为革兰阳性(G+)菌,62.9%为革兰阴性(G-)菌,其中大约81.3%为下呼吸道感染.在G+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38.9%,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各占19.5%;葡萄球菌属对糖肽类、利奈唑胺和奎奴普丁/达福普汀保持100%敏感率,除了氯霉素、复方新诺明对金葡菌的耐药率较低外,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均很高,超过6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率更高.在G-菌中,阴性杆菌占20%,非发酵菌占50%,并且,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逐年增多;肺炎克雷伯杆菌对碳青霉烯类和阿米卡星耐药率低,低于8%,且呈显著下降趋势;对头孢西丁耐药率约20%,对其他抗菌药的耐药率则显著上升;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碳青霉烯类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于20%,对头孢菌素类(除头孢西丁外)和喹诺酮类的耐药率整体超过80%.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低的是多粘菌素B,其次是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其他抗菌药耐药率高,但呈显著下降趋势.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米诺环素的耐药率不超过2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高,超过90%,其次为氨曲南,超过80%;而对其他抗菌药的耐药率低于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对米诺环素的耐药率低(<10%),其次为复方新诺明、左旋氧氟沙星,耐药率低于36.4%,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均很高.结论 ICU院内细菌感染以G-菌为主,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显著增多;整体细菌耐药率高,且绝大多数为多重耐药菌;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呈下降趋势.

    作者:郑伟浩;伍国达;张丽珊;赵英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福辛普利单用及其与辛伐他汀联用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福辛普利单用及与辛伐他汀联用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 将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福辛普利组30例,给予福辛普利10mg,口服,1次/d;联合用药组30例,给予辛伐他汀与福辛普利,辛伐他汀20mg,口服,1次/d,福辛普利用法同前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脂、血压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UAER与尿蛋白均降低,血清白蛋白升高(P<0.01).联合用药组UAER降低,降低幅度大于福辛普利组(P<0.01),尿蛋白降低与血清蛋白增长幅度联合用药组大于福辛普利组(P<0.01).两组Ccr与空腹血糖均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脂和血压降低均有所改善(P<0.01),联合用药组血脂改变程度优于福辛普利组(P<0.0l).结论 福辛普利与辛伐他汀联用治疗糖尿病肾病,对肾脏保护有协同作用.

    作者:李永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多索茶碱治疗小儿哮喘性疾病的疗效

    目的 观察多索茶碱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将40例哮喘惠儿随机分为多索茶碱组及氨茶碱组各20例.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惠儿临床症状体征比较,多索茶碱组患儿临床症状较氨荼碱组惠儿明显致善(P<0.05);多索茶碱组患儿治疗后咳嗽、喘息、哮鸣音的有效率分别为95.0%、90.0%、85.0%,明显高于氨茶碱组(P<0.05).结论 多索茶碱治疗小儿哮喘性疾病,可提高治愈率,疗效确切,且使用安全.

    作者:车革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仙璐贝联合鼻渊舒治疗儿童慢性鼻-鼻窦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仙璐贝联合鼻渊舒口服液治疗儿童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2例慢性鼻-鼻窦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治疗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仙璐贝和鼻渊舒口服液治疗4周.结果 治疗组临床痊愈16例,占57.1%,显效5例,占17.9%,有效5例,占17.9%,无效2例,占7.1%,总有效率92.9%.对照组临床痊愈5例,占20.8%,显效7例,占29.2%,有效6例,占25%,无效6例,占25%,总有效率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儿童慢性鼻-鼻窦炎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仙璐贝、鼻渊舒口服液,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后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18例

    目的 评价后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UPJO)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腹膜外路径对18例UPJO患者行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打开肾周筋膜,以肾下极为标志游离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切除狭窄部分,端端吻合肾盂输尿管并留置双J管.结果 18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90~160 min,平均120 min;术中出血量50~110ml,平均80 ml;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7~12 d,平均8d.18例随访3~24个月,平均10个月;超声示肾积水均不同程度好转,16例静脉肾盂造影无吻合口狭窄.结论 后腹腔镜下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UPJO有效、可行,可望成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冯战启;刘永生;李纪华;刘彦军;高江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经后路钉板固定植骨融合治疗环枢椎不稳

    目的 探讨经后路环枢椎钉板固定融合治疗环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采用后路环枢椎侧块钉板固定颗粒状自体松质骨植骨融合治疗环枢椎不稳12例,其中齿状突陈旧性骨折6例,齿状突发育畸形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高位颈脊髓病症状体征,影像学显示环枢椎不稳,术前JOA评分6~11分,平均7.4分.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40个月,平均28个月;所有植骨达到骨性融合,复位无丢失,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断裂;脊髓功能明显改善8例,略有改善3例,无变化1例;术后JOA评分13~17分,平均15.6分.结论 环枢椎钉板内固定颗粒状自体松质骨植骨,可保障环枢椎稳定,促进环枢关节融合,是治疗环枢椎不稳的有效方法.

    作者:赵志坚;陈坤峰;梅伟;王春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老年消化性溃疡84例胃镜及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胃镜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84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住院的80例中青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对照.结果 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具有临床症状不典型,胃溃疡多见且溃疡面积大,并发症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伴随疾病多等特点.结论 及时诊断和治疗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李蔼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宫腔镜与B超联合检查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B超(阴道超声TVS)和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198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进行B超和宫腔镜检查,并在宫腔镜下行内膜活检,将TVS和宫腔镜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比较分析.结果 TVS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99.11%、51.16%、72.54%、97.78%及72.73%;宫腔镜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100%、90.70%、93.33%、100%及95.96%.结论 TVS及宫腔镜对临床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敏感性都很高,宫腔镜的特异性高于TVS,TVS与宫腔镜联合定位活检是临床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的佳手段.

    作者:陶李苏;刘月梅;刘海燕;哈米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血液透析患者停止红细胞生成素后低血红蛋白水平观察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者停止红细胞生成素后的低血红蛋白水平.方法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红细胞生成素后红蛋白上升≥130 g/L分为两组(A组),一组减量应用红细胞生成素,剂量为原剂量的30%,另一组(B组)停止应用红细胞生成素,观察3个月内两组患者血红蛋白低水平.结果 A组278例,B组275例.观察期内A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 110 g/L者为24.5%( 68/278),<100 g/L者为10.0% (28/278);B组分别为10.2% (28/275)和4.5% (12/275).多变量模型分析显示包括年龄、铁蛋白、白蛋白和基线的红细胞生成素剂量,停止应用红细胞生成素与血红蛋白低值<100 g/L[ OR=1.92(CI:1.24-2.97)],而减少用量与血红蛋白低值高于120 g/L [OR=1.44(CI:3.65 -5.37)]相关.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应用红细胞生成素后基线血红蛋白> 130g/L,中止或减少红细胞生成素应用,部分患者在3个月内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降低,中止使用患者发生血红蛋白下降几率更大.

    作者:许玉良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腹腔内局部应用罗哌卡因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 观察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于腹腔内局部喷洒罗哌卡因对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四组.实验Ⅰ组:0.5%罗哌卡因20ml胆囊床喷洒浸润;实验Ⅱ组:0.5%罗哌卡因10 ml胆囊床喷洒浸润及10 ml膈下喷洒;对照Ⅰ组:生理盐水20ml胆囊床注射;对照Ⅱ组:生理盐水10 ml胆囊床注射及10 ml膈下喷洒.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术后1、4、8、24、48 h各时间点静息时腹内疼痛、肩部放射痛、切口疼痛以及咳嗽时上述部位的疼痛情况.结果 实验Ⅰ、Ⅱ组术后1、4、8h腹腔内疼痛、切口疼痛及咳嗽时疼痛VAS评分与对照Ⅰ、Ⅱ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Ⅱ组1、4、8、24、48 h肩部疼痛VAS评分与对照Ⅱ组较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Ⅰ组1、4、8、24、48 h肩部疼痛VAS评分与实验Ⅱ组较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内操作结束前0.5%罗哌卡因20ml胆囊床注射及膈下喷洒可有效减轻早期切口疼痛、咳嗽疼痛、肩部疼痛及内脏疼痛,且对晚期肩部疼痛也有较好作用.

    作者:王静;魏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利多卡因、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利多卡因、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3次/d,1.0g/次;治疗纽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3次/d,1.0g/次,联合利多卡因1g、地塞米松5mg保留灌肠,治疗12周,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及肠镜肠黏膜表现综合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9% (33/35),显效率为65.71% (23/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 (25/35),显效率为45.71% (16/35),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5-ASA联合地塞米松及利多卡因保留灌肠治疗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能有效控制临床症状,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华歌;李良臣;任志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上颌窦鼻内翻乳头状瘤的疗效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上颌窦鼻内翻乳头状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濮阳油田总医院采用鼻内镜下上颌窦手术经鼻腔外侧壁切除鼻内翻乳头状瘤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均在鼻内镜下彻底切除,术中视野清晰,病灶切除彻底,创伤小,避免患者面部瘢痕,术后恢复期短,完整随访全部患者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鼻内镜下鼻腔外侧壁切开术在鼻腔内翻乳头状瘤手术中的应用是可行的,是彻底切除上颌窦病灶一种新的微创入路和方法.

    作者:张志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对隐睾患儿生殖细胞Bax及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对隐睾患儿生殖细胞Bcl-2、Bax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隐睾患儿HCG治疗是否损伤睾丸生殖细胞及其机制.方法 60例隐睾惠儿随机分为单纯手术组(30例)和HCG+手术组(30例),单纯手术组惠儿只接受手术治疗,HCG+手术组惠儿于手术前给予HCG治疗.两组患儿术后均采用RT-PCR技术检测睾丸生殖细胞Bax和Bcl-2 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单纯手术组相比,HCG+手术组Bax mRNA的表达较强,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cl-2 mRNA的表达较HCG+手术组较单纯手术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隐睾患儿给予HCG干预后,可使Bax/Bcl-2 mRNA表达增加,进而可能会导致睾丸生殖细胞过度凋亡.

    作者:罗向阳;张振武;曹振杰;王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夫西地酸治疗小儿革兰阳性球菌肺部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夫西地酸治疗小儿革兰阳性球菌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75例革兰阳性球菌肺部感染患儿应用夫西地酸治疗,并进行治疗前、治疗后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不良反应的观察及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的分析.结果 本组75例,总有效率84.0%,细菌清除率为82.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结论 夫西地酸治疗小儿革兰阳性球菌肺部感染疗较好,不良反应相对较低,使用安全.

    作者:王有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

    目的 探讨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病因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结果 治疗组用药后头晕症状及记忆力减退症状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王若新;张灵梅;魏艳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29例局部复发性直肠癌再手术治疗

    目的 总结直肠癌局部复发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对29例局部复发性直肠癌患者进行再手术治疗.结果 无症状者和有症状者的手术切除率分别为83.3%和33.3%,3年生存率分别为58.3%和29.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从复发部位来看,无论是切除率还是生存率均以盆腔复发者低.结论 外科手术是治疗局部复发性直肠癌切实有效的方法,而定期复查、早期诊断又是影响切除率和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作者:樊志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