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红;王志新
进展性脑卒中是指卒中发生后24~72 h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仍不断发展,在3~5 d达到高峰[1],是缺血性脑卒中常见亚型,一旦发生致残率、死亡率均较高,起病后症状的持续性进展,是近年来医患矛盾的诱因之一,临床常规处理难以逆转其病程,是一种难治性脑血管病,提示我们应对其致病原因给予更多关注.本文分析了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其经颅多普勒(TCD)及颈部血管超声结果,对进展性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探讨.
作者:梅运涛;司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 用外科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乳腺癌245例,对手术并发症的产生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了预防和处理方法.结果 腋静脉损伤2例,气胸1例,头静脉损伤1例,皮下积液19例,皮瓣坏死18例,患侧上肢水肿9例,上肢活动受限16例.并发症发生率22.4%.结论 手术过程中,仔细熟悉解剖步骤可避免术中并发症;采用负压引流法,皮瓣的厚度和张力适宜,可有效防止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切口设计合理,锐性解剖腋窝,避免头静脉损伤,可有效减轻上肢水肿;术后功能锻炼,不采用弯向腋窝的切口是预防患肢抬举受限的关键.
作者:张文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内镜下微波治疗疣状胃炎的疗效.方法 胃镜常规检查发现疣状隆起改变时,在胃窦及疣体上取组织分别做尿素酶实验和病理检查,并同时对应给予制酸、胃黏膜保护剂、抗幽门螺旋杆菌等治疗,3个月后复查胃镜,对隆起不消失的,镜下行微波灼除,术后常规给予质子泵抑制剂等治疗两周,追踪记录症状并6个月后复查胃镜.结果 疣状胃炎214例,其中3个月后行微波治疗的76例,其症状缓解率96%,半年后内镜复查隆起消失率100%,术中术后无一例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胃镜下微波治疗疣状胃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对长期药物治疗无效的疣状胃炎,应用微波治疗能达到根治目的.
作者:孙国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临床上常规予以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解痉、呼吸兴奋剂的应用,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近年无创呼吸机的应用能明显改善病人的预后.现报告如下:
作者:夏玉红;王志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和胺碘酮合用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纤颤复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将69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纤颤(心房纤颤持续时间≤1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稳心颗粒和胺碘酮合用)35例和对照组(胺碘酮单用)34例,观察两组口服药物6个月内心房纤颤累积复律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6个月内治疗组3例退出,完成观察32例;对照组4例退出,完成观察3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心房纤颤累积复律率1个月时即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分别为68.7%、43.3%(P<0.05),心房纤颤患者的平均复律时间、平均胺碘酮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心颗粒和胺碘酮合用较胺碘酮单用既可提高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纤颤的复律率,又可缩短复律时间和减少胺碘酮用量,从而减少胺碘酮长期应用所致的不良反应.
作者:夏华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之一,为了解本地区MP的临床特点,现将我院儿科自2004年1月~2005年2月收治的MP患儿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着重探讨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素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我院2002年~2005年门诊及住院病人共收治胃食管反流病(GERD)且经胃镜证实患者46例,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与促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联合用药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亚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由于缺乏特异性症状,使其误诊率很高,本文就2000年1月~2005年12月在我院住院诊治的58例慢性肺栓塞中曾在外院被误诊的40例作一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慧平;李凌;李黎;金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症状,多数无需干预治疗可自然消退,但对高危新生儿黄疸或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者,应及时干预治疗,防止发生胆红素脑病.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共治疗新生儿黄疸118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伏如兵;郑尧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硫酸卷曲霉素静脉滴注对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疗效.方法 根据有关标准选取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卷曲霉素0.75 g每天1次静脉滴注,疗程2个月;对照组采用链霉素0.75 g每天肌肉注射1次,疗程2个月,同时辅以其他抗结核药.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2个月末与8个月末痰菌阴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个月末X线阴影好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8个月末空洞闭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毒副作用发生率对照组(40%)较试验组(33.8%)稍高,尤其是注射局部疼痛硬结较为多见.结论 卷曲霉素对复治涂阳病例痰菌阴转效果显著.
作者:蔡如川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提高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2005年间24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 术前纤维十二指肠镜的确诊率为79.1%,MRI的确诊率为66.7%,B超确诊率为39%,CT确诊率为47.3%.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十二指肠节段性切除3例,胃肠短路手术5例.手术切除率79.1%,切除后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33%和22%.结论 联合应用十二指肠镜和磁共振胆管造影能较理想的诊断十二指肠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能获得较好的远期生存效果.
作者:李兆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剖宫产是处理难产的一项重要手段,应用适当能起到挽救母婴生命的作用,否则不仅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可造成远期影响.近年来剖宫产率逐年升高,其原因及利弊已成为产科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剖宫产术指征的掌握是否恰当是衡量产科工作水平的标志.为探讨剖宫产率增高及适应证变化的趋势,现将我院10年来剖宫产病例作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云超;师文芳;李瑞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评估本院的门诊药房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应用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门诊处方20121张,收集含头孢菌素类药物处方2013张,进行科室、年龄分布、药物利用指数、用药天数、抗微生物药物联合用药等统计分析.结果 一代,二代,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使用频率分别为48.1%、13.2%、38.7%;病人年龄分布广泛(1 d~82岁),人均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天数为(4.73±3.79)d;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抗微生物药物人均联合使用数为(1.38±0.57)种;部分头孢菌素类药物药物利用指数偏低.结论 我院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用于婴幼儿较普遍;有相当大的比例与抗病毒药联合使用,欠合理,部分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用量不足,应引起重视.
作者:肖志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宫颈环扎术治疗孕期宫颈功能不全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8例孕期宫颈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中16例妊娠至35~41周结束妊娠,其中经阴道分娩12例,剖宫产4例,且新生儿成活,成功率达89%.结论 宫颈环扎术是治疗宫颈功能不全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卢丽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超短波或磁疗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超短波组40例、磁疗组40例、超短波并磁疗综合组40例.结果 超短波组与综合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磁疗组与综合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短波和磁疗两种疗法合用比单纯超短波或磁疗效果更明显.
作者:李晓芳;董新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结核病仍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之一.由于结核病是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营养情况差,免疫功能下降,肺组织及支气管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容易受到各种致病因子的侵袭[1].特别是老年肺结核患者,老年肺结核并发肺部感染呈上升趋势,因而老年肺结核并发肺部感染的治疗问题受到医师的关注,为了探讨老年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情况,现对我院2002年1月~2005年12月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肺结核并发肺部感染的100例患者进行观察,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瑞霞;常慧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应用腹腔镜手术诊治不孕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12例不孕症患者进行腹腔镜诊断和治疗,观察术后妊娠率.结果 312例患者术中均发现盆腔有病变,盆腔粘连是不孕症的第一位原因,继发不孕较原发不孕发生率高(P<0.01),其次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原发不孕发生率高于继发不孕(P<0.01),腹腔镜术后1年妊娠率及多囊卵巢综合征高达93.3%,其次为输卵管成形术为90%.结论 腹腔镜手术对女性不孕症盆腔病变的诊治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晓若;翟小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扩散是指分子的不规则随机平行运动,即物理学上的布朗运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是由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成像技术, 它涉及了水分子扩散的大小和方向,可反映白质纤维的解剖和病理过程,这是以前的成像手段所不能达到的,它补充了常规MRI 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各种疾病的扩散特性. 扩散张量白质纤维束成像术(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DTT)是DTI迅速出现的新技术,可无创性三维显示活体白质纤维束解剖,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作者:王梅云;程敬亮;戴建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左旋咪唑涂布剂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11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旋咪唑涂布剂,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左旋咪唑涂布剂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有较好疗效,且患儿有较好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志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硝酸酯类作为临床上古老的心血管药物之一,已被广大医生所认识,其不同的剂型,都具价格低廉、安全高效的特点,故临床应用广泛.我院自2000年以来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100例,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高春献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