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将人生长抑素受体2亚型(hsstr2)基因转染至该受体表达阴性的肿瘤细胞,并进行该受体介导的肿瘤显像.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获得hsstr2基因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将hsstr2基因转染至肺腺癌A549细胞系(hsstr2表达阴性),用RT-PCR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受体表达情况;采用高表达细胞株进行该受体体外结合特性研究,建立裸鼠肿瘤模型,探讨该受体介导的肿瘤显像方法.结果获得经测序完全正确的hsstr2基因,RT-PCR及流式细胞术鉴定选取高表达的细胞株,体外结合实验测得平衡解离常数Kd=5.65×10-10mol/L,大结合容量Bmax=2.01×104结合位点/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50=1.88×10-9mol/L.裸鼠肿瘤模型显像示,静脉注射显像剂99Tcm-RC-160后0.5~1 h肿瘤显影明显,24h后肿瘤部位第2次显影.结论将hsstr2转染至该受体表达阴性的肿瘤细胞并进行受体介导的肿瘤显像是可行的,适宜显像时间为0.5~1 h.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颌下腺动态显像在鼻咽癌颌下腺移位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70例鼻咽癌初诊患者,分为试验组36例,非试验组(对照组)34例.对照组直接行常规放疗;试验组于术前1天行颌下腺99TcmO4-动态显像,根据结果选取功能较好一侧颌下腺于第2天行颌下腺移位术,术后复查颌下腺功能及择期行常规放疗.放疗后皆行颌下腺99TcmO4-动态显像及记录患者口腔干燥症状的程度,结果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移位侧颌下腺功能于术后、放疗后损伤明显减轻,与非移位侧颌下腺差异有显著性(P<0.01);试验组中度以上口腔干燥症率为13.9%,对照组为76.5%,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99TcmO4-颌下腺动态显像可准确、灵敏地评估颌下腺功能.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O-(2-[18F]氟代乙基)-L-酪氨酸(18F-FET)对肿瘤的探测能力.方法2例脑瘤患者,用于了解18F-FET PET显像的全身分布情况.经病理检查或手术证实的其他部位肿瘤患者12例(肺癌6例,胰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各2例,肾上腺皮质癌、鼻咽癌各1例),均有近期CT检查,少数行MRI或全身骨显像检查,1周内分别行18F-FET与18F-脱氧萄萄糖(FDG)PET显像.结果①18F-FET主要经泌尿及胆道系统排泄,骨骼、软组织及心、肝等仅轻度摄取,标准摄取值(SUV)0.38~1.64,肠道、胰腺基本不显影.②12例肿瘤患者18F-FDG PET显像共检出110个病灶,18F-FET仅检出15个,病灶的SUV也明显低于18F-FDG.18F-FET不仅对一些18F-FDG代谢活性高的孤立病灶显示不清,对小病灶的检出率也明显低于18F-FDG.结论18F-FET PET显像对肺癌、胰腺癌、肾上腺皮质癌等的探测能力明显低于18F-FDG.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结合高分辨率CT(HRCT)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25例经手术病理检查或治疗随访证实的SPN(共27个)患者,同期行18F-FDG PET/CT显像和病灶部位HRCT检查.18F-FDG PET/CT用目测法结合半定量法判断良恶性,HRCT则根据病灶形态学特征判断良恶性.所得18F-FDG PET/CT结果和18F-FDG PET/CT与HRCT相结合结果分别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比较.结果27个SPN中15个恶性,12个良性.PET/CT正确诊断14个恶性和9个良性SPN.3个良性SPN PET/CT显像为阳性,其中2个经PET/CT和HRCT联合诊断为良性.联合诊断灵敏度和单纯PET/CT相同(93.3%),但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高于PET/CT(91.7%、93.3%、91.7%和93.7%对75.0%、82.4%、90.0%和85.2%).结论18F-FDG PET/CT结合HRCT是有效的无创性鉴别SPN良恶性的方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本研究对43例结直肠癌术后怀疑复发或转移的患者行18F-脱氧葡萄糖(FDG)双探头符合线路显像,并对比同期CT或B超检查,以评价18F-FDG显像在结直肠癌术后随访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11C-蛋氨酸(MET)PET/CT显像对脑胶质瘤的应用价值.方法2例正常对照者、2例脑胶质瘤初诊患者和23例脑胶质瘤术后患者行11C-MET PET/CT显像;25例患者中有17例同时行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临床随访时间3~17个月.结果4例脑胶质瘤术后无肿瘤残余或复发者11C-MET显像为阴性,其中3例同时行18F-FDG显像也为阴性.2例胶质瘤Ⅱ级初诊者和19例脑胶质瘤术后残余、复发者中,20例11C-MET显像阳性(肿瘤/灰质、肿瘤/白质比值分别为2.02±0.96、3.01±1.79),其中14例同时行18F-FDG显像中12例为阳性.11C-MET显像所见病灶远较18F-FDG显像清晰.14例患者11C-MET、18F-FDG显像的肿瘤/灰质、肿瘤/白质比值分别为2.15±1.16比0.97±0.43(P<0.01)、3.31±2.16比1.90±0.67(P<0.05).结论11C-MET对脑胶质瘤的显像、定位优于18F-FDG.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患者女,47岁,因右颈部肿块1个月入院,无咳嗽、咳痰、发热及其他症状.体格检查:右颈部可触及一大小约3 cm×3 cm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与周围组织粘连,不活动,局部皮肤颜色正常,皮肤温度不高,未见溃疡及窦道;全身其他部位未见异常.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患者男,73岁.1995年因骨化性纤维瘤行病灶扩大清除、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003年1月出现左髋隐痛,X线检查示局部骨吸收,假体松动.2003年3月行全髋置换术,4个月后出现左髋及膝以下疼痛,并有腰背疼痛.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全身骨显像是诊断多种恶性肿瘤骨转移的重要途径之一[1].由于SPECT显像原理的限制,全身骨显像图受到膀胱区高计数的影响,使其他区域采集的计数相对减弱,影响临床诊断的准确性.笔者尝试用阈值法解决这一问题,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符合线路显像在卵巢上皮性癌术后监测中的价值.方法对33例卵巢上皮性癌术后临床完全缓解6个月以上患者进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经有序子集大期望值法(OSEM)同时重建衰减与无衰减校正断层图像,用感兴趣区(ROI)技术计算病变/正常组织比值(L/B).并与同期CT、B超结果和血清CA125水平比较.20例施行2次探查术或再次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患者以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评判,13例未再次手术者以随访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评估.结果18F-FDG符合线路显像24例患者发现异常放射性浓聚灶,3例假阳性.衰减与无衰减校正图像L/B分别为4.9±4.3和4.2±4.0.9例未见异常放射性浓聚灶,4例假阴性.其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0%、62.5%、78.8%、87.5%和55.6%.与CT、B超结果比较,准确性差异有显著性(x2=4.89、5.0,P均<0.05).结论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能弥补其他影像学检查的不足,增加诊断信息.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诊断妇科肿瘤和术后监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已证实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结果.分2组:第1组16例,术前怀疑恶性肿瘤,行PET/CT进行诊断分期;第2组14例,术后6个月~2年不等,行多次化疗或放疗,用PET/CT监测有无复发或转移.结果由手术病理检查和随访证实.结果第1组16例患者中PET/CT诊断15例阳性,其中7例显示有局部淋巴结转移,小直径约0.6 cm;有1例假阴性.第2组14例患者中PET/CT显示10例共14处复发或转移,直径0.8~3.0 cm.无假阳性.结论PET/CT显像可用于妇科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术后监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两种方法制备的不同粒径188Re-硫化铼混悬液在生物体内各主要脏器的分布,以选择合适粒径范围的混悬液进行关节腔注射.方法采用超声和涡旋两种分散方法制备粒径大小区分明显的188Re-硫化铼混悬液.36只正常兔分2组,膝关节腔分别注射不同粒径的188Re-硫化铼混悬液,在10、30 min和5、24h各处死3或6只实验兔,取脏器称重并测放射性计数.结果涡旋法所制混悬液注射10 min时在肺、肝、脾等组织中的摄取[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分别为0.004、0.003、0.002%ID/g]明显低于超声法所得混悬液(放射性摄取分别为0.05、0.04、0.10%ID/g);其他脏器中的放射性摄取较少,减少了对非靶组织的辐射损伤.188Re-硫化铼在血中清除快,10 min即达峰值,并很快降低;主要经肾脏排泄.结论涡旋法所制188Re-硫化铼混悬液非靶组织摄取明显低于超声法所得混悬液,且其质量可控、制备简捷,在关节滑膜切除方面可能有更大的应用前景.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9-顺-维甲酸(9-cis-RA)对人乳腺癌细胞钠/碘同向转运体(NIS)基因功能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9-cis-RA和全反式维甲酸(ATRA)分别在不同浓度下对雌激素受体(ER)阳性的乳腺癌细胞(MCF-7)和ER阴性的乳腺癌细胞(MDA-MB-231)进行干预,于不同时间点提取细胞总RNA,通过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乳腺癌细胞NIS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研究RA刺激后乳腺癌细胞对放射性碘的摄取情况.结果9-cis-RA处理后,MCF-7细胞NIS mRNA表达增强,呈浓度依赖性(F=114.17,P<0.001),在10-6mol/L浓度下NISmRNA的表达随时间上调,16 h时达到高,是对照组(0 h)的8.2倍(q=8.32,P<0.01),此后随时间逐渐下调;且9-cis-RA(10-6mol/L,24 h)的作用强于ATRA(t=6.572,P<0.01).MDA-MB-231基础状态下几乎无NIS表达,9-cis-RA刺激后可上调其表达(t=20.195,P<0.001),但表达量(NIS/β-actin)远低于MCF-7(t=10.395,P<0.001).碘摄取实验表明,10-6mol/L 9-cis-RA干预12 h后,MCF-7细胞摄碘开始增加,干预24 h时碘摄取达大,是基础状态下的3.2倍,其摄碘能力可被KClO4抑制.结论9-cis-RA能明显增强ER阳性的MCF-7细胞NIS基因的表达及摄碘功能.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患者男,72岁.无诱因腹痛3个月入院,无恶心、呕吐、腹泻、便血等.5年前左颞部皮肤低分化鳞癌,手术切除.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188Re标记大鼠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β)mRNA反义脱氧寡核苷酸(AODN)的方法及其生物学分布.方法先使长度为18个碱基的单链PDGFR-β mRNA AODN与双功能螯合剂巯基乙酰基三甘氨酸-N-羟基丁二酰亚胺酯(NHS-MAG3)偶联,然后进行188Re标记,测定不同条件下的标记率,分析确定佳标记条件.常规测定放化纯和比活度,并对标记物进行稳定性和正常小鼠体内分布实验.结果①佳标记条件下平均标记率约为70%,经Sep-Pak C18层析柱纯化后放化纯>95%,比活度(7.4~11.1)×106 MBq/g;②加入抗氧化剂Vit C后,188Re-MAG3-AODN在室温下生理盐水中及37℃下新鲜人血清中稳定性良好,与血清蛋白结合率为8%~10%;③188Re-MAG3-AODN在正常小鼠体内较为稳定,在肾、肝中摄取较高.结论188Re-MAG3-AODN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正常心血管功能有赖于其完整的神经支配.心脏对机体在生理及病理状态下血流动力学需求的适应性,特别是心脏的节律、传导和收缩力等,多受心脏自主神经系统(ANS)调节.许多疾病时,心脏ANS改变可能发生于心脏出现明显结构和功能异常前,但以往对心脏ANS的在体评价主要局限于一些有创的检查方法.随着放射性示踪技术的发展,用SPECT或PET无创性评价心脏ANS功能、获取疾病状态下心脏ANS的病理生理信息已成为可能.心脏神经显像是通过SPECT或PET显像研究心脏ANS神经末梢、突触间隙及突触后受体的病理生理过程.与SPECT相比,PET有更好的空间分辨率,并能进行定量分析,正逐步成为心脏神经显像的主要手段.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所致肺损伤时肺部99Tcm-六甲基丙二胺肟(HMPAO)摄取程度及其机理.方法24只白兔随机分成Ⅰ、Ⅱ、Ⅲ、Ⅳ组,Ⅰ组为空白对照组,正常饮食;Ⅱ、Ⅲ、Ⅳ组隔天分别经耳缘静脉按体重给予0.2、0.3及0.5 mg/kg平阳霉素.服药前及服药8、16、24、32 d后均行99Tcm-HMPAO前位静态显像,在右肺中叶(R)和右上肢(B)勾画7像素×5像素的感兴趣区,计算R/B.同时经耳缘静脉采血2 ml,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中内皮素含量.Ⅳ组给药16 d后,Ⅰ、Ⅱ、Ⅲ组给药32 d后将兔全部处死,取肺组织做光镜、电镜检查.结果Ⅱ、Ⅲ、Ⅳ组给药8、16、24 d后R/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三给药组的血浆内皮素含量均明显上升.光镜下肺组织呈典型间质性肺炎改变,电镜下显示内皮细胞胞浆水肿,并可见胞浆内大量吞银小泡.结论99Tcm-HMPAO肺显像能早期显示平阳霉素所致肺损伤;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可能是99Tcm-HMPAO异常浓聚的主要部位.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评价腺苷和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诊断不典型胸痛患者心肌缺血的价值.方法不典型胸痛患者67例行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81例行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结果分别与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造影比较,得到显像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组67例中,23例冠脉造影有狭窄病变,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检出可逆性灌注异常即诊断心肌缺血16例,44例冠脉造影阴性者中,腺苷心肌灌注显像正常41例.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灵敏度为70%,特异性93%,准确性85%.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组81例中,31例冠脉造影阳性,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检出心肌缺血22例,50例冠脉造影阴性者中,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正常48例.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灵敏度为71%,特异性96%,准确性86%.结论腺苷或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出现可逆性灌注异常对诊断不典型胸痛患者冠心病心肌缺血有重要意义.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PET/CT对孤立性肺结节(SPN)定性诊断的准确性.方法行PET/CT检查并经手术或随访证实的良恶性SPN患者各30例,PET诊断由2位核医学科医生以标准摄取值(SUV)max≥2.5作为良恶性结节鉴别标准,PET/CT诊断由2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与2位核医学科医生综合评价结节的SUV和形态学特点后做出.并分析SPN的形态学特征,包括分叶、短毛刺、棘突、结节空泡、空洞、钙化、胸膜凹陷、支气管截断、支气管血管集束征、卫星灶等.统计各种征象在良性和恶性SPN中的出现频率,并用x2检验分析其统计学意义.结果SPN PET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6.7%、90.0%和88.3%,PET/CT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0.0%、93.3%和91.7%.排在前五位的恶性征象依次是短毛刺(63.3%)、支气管截断(50.0%)、棘突(46.7%)、典型分叶(36.7%)和胸膜凹陷(26.7%),与良性SPN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在7例PET诊断错误的SPN患者中,有4例PET/CT诊断改变了治疗决策,其中2例PET/CT诊断正确,另有2例诊断可疑,建议随访.结论PET/CT对SPN定性诊断的准确性较PET有所提高.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显像与癌组织中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表达的关系.方法对36例未经治疗的乳腺癌患者行99Tcm-MIBI早期(10 min)与晚期(180 min)平面显像,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手术后标本中P-gp、MRP的表达,并将患者分为4组:A组,P-gp和MRP均阳性(7例);B组,P-gp阳性和MRP阴性(15例);C组,P-gp阴性和MRP阳性(6例);D组,P-gp和MRP均阴性(8例).比较各组早期和晚期肿瘤与对侧正常组织放射性比值(T/N)及肿瘤部位放射性清除率(WR)之间的差异.结果早期T/N A、B组均高于D组,差异有显著性(P值分别为0.001和0.045);晚期T/N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686);清除率A、B、C组均高于D组,差异有显著性(P值分别为<0.001、0.001和0.014).结论99Tcm-MIBI显像清除率与乳腺癌P-gp、MRP表达呈正相关(r=0.839,P<0.001),99Tcm-MIBI显像清除率分析可用于乳腺癌P-gp、MRP表达水平及功能状态的评估.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