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用有机化学全程实验教学探讨

覃军;王祥智;刘毅敏;赵先英;肖湘

关键词:有机化学, 实验课, 素质, 培养
摘要:医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是医学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开设综合性全程医用有机化学实验作了一些尝试,从全程实验内容的选择、全程实验的实施,以及在全程实验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进行了探讨.
基础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医用化学教学中的人文价值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医用化学教学是科学教育的一部分,在医用化学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价值,重视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作者:张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医学物理学教学手段改革尝试

    为了激发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提高医学生的科学素养,着重从医学物理学教学手段方面进行改革尝试,阐述了教学手段的一些特点,并讨论了使用现代化教学媒体注意的事项等.

    作者:赵西梅;杨伟松;姚鸣放;高蕴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现代医学模式与口腔正畸治疗

    现代医学模式要求口腔正畸医务工作者不仅要使患者牙齿、牙弓、颌骨和颅颌面间关系协调一致,还要满足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需求,解除心理障碍,成为健康社会人.口腔正畸医生应在正畸治疗的全过程中贯彻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使正畸治疗取得令患者、家长、医师共同满意的结果.

    作者:赵洪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多媒体教学的实际应用价值与存在问题探讨

    教学多媒体具有激发学习兴趣、增大信息容量、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的功效.但是,课件制作、教师的重视程度以及应用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尚待解决.应积极解决上述问题,以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学现代化.

    作者:周方平;王利群;苏健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护理专业人体生理学教学体会

    人体生理学是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的重要基础课,该学科突出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实验性和临床护理应用性,它对构筑学生的理论知识结构体系和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以及实际应用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临床护理事业的发展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1,2],传统的只注重护理理论掌握和护理经验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已适应不了新世纪对护理人才的要求,培养和造就知识型、能力型、创造型、开拓进取型的高素质的新型护理人才,是一名教育工作者适应时代要求,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历史责任.

    作者:朱志茹;隋建峰;黎海蒂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组织学多媒体标本考试成绩与理论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用教育统计学中相关性原理分析组织与胚胎学多媒体标本考试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的相互关系,为今后组织学多媒体标本考试系统的修改和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程基焱;黄吉春;余鸿;郭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医科院校开设单片机课程教学的探讨

    计算机是20世纪发展快的一门科学,它以超出人们想象的速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医学领域,计算机成像技术、诊断技术、治疗仪器中都包含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现在医科院校开设了一些有关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课程,但由于多种原因,未能开设微处理器原理这门课,而它对医科学生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是很有帮助的.

    作者:陈国兵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局部解剖学与外科手术学综合性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将局部解剖学与外科手术学合并为手术局部解剖学,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设计并实施了以模拟外科手术操作步骤为重点的动物实验-尸体解剖-观摩手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实践教学新体系.同时改革考试方法,加大实验能力考核的力度和分量,局部解剖与临床手术有机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一探索,为转变医学实验课教学模式,促进学科的融合与交叉,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深化医学实验课的综合化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作法和途径.

    作者:艾寿坤;张建国;严桂民;汤桂成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妇产科网络课程内容结构框架概述

    概述了妇产科网络课程内容的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其中横向结构包括:教学信息、研究动态、素材库、授课点播、名词解释、专业词汇、典型手术、技能训练、病例讨论、学科进展、相关资源和实习手册;较详细地介绍了妇产科网络课程的功能设置:在线测试、辅导答疑、学习记录、笔记本、书签、专业词汇轮显和论坛;并简述了课程内容的维护和管理.

    作者:杨红;李梅;辛晓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对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认识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则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而我们的大学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面对新形势,当代高校肩负着将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接班人的艰巨任务.作为大学思想政治辅导员,既是一名教育者,又是一名管理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担负着向学生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任务,在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隆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开展课外科研活动,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根据近年来在指导学生课外科研活动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探讨了课外科研活动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并从以下几方面对如何开展课外科研活动展开了讨论:①做好课外科研活动的动员,让学生充分了解课外科研活动的意义.②在开展课外科研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注意的几个方面.③课外科研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探讨.

    作者:彭鸿娟;陈晓光;周晓红;卢晓昭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当代研究生思想状况分析及德育工作的探讨

    研究生的德育工作是新世纪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当前研究生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思想状况和表现特征,提出了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加强研究生的德育工作,应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研究生德育工作队伍;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强调导师言传身教;研究生应树立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培养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倡导开拓创新和献身进取的精神.

    作者:徐爱萍;张岩波;郭小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医学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加强医学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教育已日渐被重视,培养既有扎实的、宽厚的医学基础知识,又具备高尚的理想志向、道德情操的医学护理人才.

    作者:杨晋田;时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如何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

    作为医学教育之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课程,病理学无疑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引发学员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我们在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培养科研能力、利用多媒体教学、实施新的考评方法等方面作了多种尝试,以期达到专业培养目标,为教学改革积累经验.

    作者:王莉;郭斌;李青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教学设计与现代医学教育

    介绍了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分析了现代医学教育与教学设计的关系,阐述了在医学教育中应用教学设计,建立全新现代医学教学模式的意义.

    作者:葛敏;韦颖梅;祝晓光;吴华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浅谈临床医学教育的三个阶段

    医学教育是一个终生连续的过程,可分为三个性质不同又互相连接的教育阶段,即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对这三个阶段教育目标进行了粗浅的探讨,使广大医务工作者认识到各个阶段医学教育的重要性.

    作者:郭彦琼;杨和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情景教学法在眼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不同的教学情景,将认知与情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教与学巧妙地结合起来,注重直观、形象、生动的知识表现和丰富、深刻、具体的实践锻炼,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育状况.将之应用于眼科护理学的教学中,围绕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创设多媒体情景、实验情景和模拟情景,充分发挥学生情感体验和学习主体作用,提高了专科护理学的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

    作者:厉瑛;张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模式的改革

    长期以来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没有根本性的改变.这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计算机教学改革已提到日程上来.

    作者:张尔强;付淼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彩色喷墨投影片应用于护理文件教学效果评价

    为了解决护理文件书写教学中的困难,提高教学质量,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将基础护理教学中护理文件书写的五部分内容,制作成彩色喷墨投影片,采用与传统教学交叉对照的授课方法.结果表明,调查的124名学生对应用彩色喷墨投影片教学评价:100%学生认为比黑白投影片教学效果好;绝大多数学生对应用彩色喷墨片的优点给予了肯定;从收集学生完成作业良好率来看,实验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彩色喷墨投影片的应用,解决了护理文件书写教学中的困难,增加了教学活动手段,改变了单色调沉闷教学,加强学生对其内容的理解领悟力和持久性记忆.

    作者:于秀芬;张晓琳;李春卉;攸莲秀;张冬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七年制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体会

    我校已连续五年招收了学硕连读的七年制学生,拟培养高层次的临床医学人才,生物化学是高等医学院校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其发展速度快,知识信息广,授课难度较大,也是学生普遍反应,难学好的一门课程[1].近几年随着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学科的发展,教科书中又增加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基因表达的调控,基因诊断及基因治疗等分子生物学范畴方面的内容,使教与学两方面都增加了难度[2].加之目前还没有配套的七年制教学的理论和实验教材,所以如何提高七年制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根据笔者五年的教学实践,对生物化学理论和实验教学谈几点体会.

    作者:丁国英;孙荣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基础医学教育杂志

基础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山西医科大学

主办:山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