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思考

解征;胥显民;陈显久;于保锋

关键词:人类基因组计划, 生物技术与社会
摘要: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初步完成,基因组计划对人类自身产生的影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采用哲学理论体系中的辩证方法,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阐述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对人类健康、医药产业的重大推动作用,同时也分析了基因组计划对人类伦理学的冲击以及如何正确认识人类基因组计划.
基础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中渗透毒品预防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通过调查护生对毒品的偏见,针对性地实施毒品预防教育;围绕教育契合点,特别是镇痛药吗啡来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十分必要.

    作者:俞朝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儿科学理论教学主讲教师责任制的实施及有关问题探讨

    针对儿科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施儿科学理论教学主讲教师责任制.实施3年来,教师从教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学习儿科学的兴趣增加,师生交流增多,教学效果及教学水平得到提升,也培养了一批主讲教师队伍,主讲教师责任制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完善.

    作者:周建华;林汉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关于生理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生理学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医学生的培养质量,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针对生理教学方法、目标谈了几点体会.

    作者:田晶;沙建慧;姜丽萍;佟文革;姚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浅析医疗事故的界定及法律适用

    生命健康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 医患关系是一种平等主体之间的医疗服务民事法律关系,如何科学地界定医疗事故的含义,解决医患纠纷,与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有关,也与保护患者及其家属的合法民事权益有关,而医疗事故在实践中的法律适用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作者:杜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医学院校研究生细胞培养课的组织与实施

    医学院校研究生在课题研究阶段普遍要用到细胞培养技术,所以在基础学习阶段有必要针对性地开展细胞培养实验课.通过七年来的探索,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经过此课程的学习,学员基本掌握了细胞培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为今后的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崔志鸿;连小华;曾益军;杨进;余瑾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药学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

    药学专业人才在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增强自我保健、自我医疗意识,合理利用医疗卫生与药品资源,促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方面起主导作用.

    作者:杜月莲;张虹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应用PowerPoint制作组织胚胎学教学课件

    对应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组织胚胎学教学课件的体会做了简要介绍.首先,收集各种优质图片、图像素材、撰写文字脚本;其二整体构思,包括背景选择、页面设计、文字和图像设计;其三,课件的修饰、加工和美化图像及其背景.

    作者:李红;金迅;吕少文;赵丽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病理学教学方法的初步探讨

    病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是研究人类疾病发生发展以及机体在疾病过程中功能代谢和形态改变的科学.作为临床与基础相联系的桥梁学科,在医学院校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作者:李良;陈瑞芬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在微生物学教学中激发学习动机,提高教学效果

    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受动机驱使.动机是人们活动的一种动因或力量,包括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的冲动,或企图达到的目标等.动机具有唤醒和指向的功能.要进行长期的有效的学习,动机是不可少的.学习动机是在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形成起来的,因此不同的社会和教育对学生的学习有着不同的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授课对象,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1].

    作者:柏银兰;薛莹;柴春雨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提高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效果的几点作法

    本文着重讨论如何将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与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相结合,在加强基本素质训练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作者:薛莹;柏银兰;柴春雨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论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是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重要策略和基本准则.因人制宜,因材施教,恰如其分地把握好教学内容并实施有效可行的教学方法是医学基础课教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针对现代教育多规格、多层次培养人才的客观现实,有必要对三、五、七年制学生和研究生等不同层次学生基础课教学中的因材施教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杜剑青;吴苏娣;陈丽;吕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完善医用化学实验考核,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了医用化学实验课考核方法的改革,论述了考核对实验教学的导向作用,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实验考核的思路.

    作者:苗靖;姜炜;梁坚;郭世颖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认知结构理论对皮肤科进修医师带教的指导作用

    以认知结构理论为指导,分析皮肤科进修医师的知识结构特征、学习能力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提出了在带教过程中对进修医师认知结构和能力结构的重铸方法,以及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培养.

    作者:张衍国;郭晓明;徐澎;余春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医用高等数学考试改革与实践

    医用高等数学传统考试方法采用闭卷笔试的方法进行.这种考试方法重在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重现程度,忽略了对数学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高等数学考试方法上进行了大胆改革.

    作者:吴志东;王增田;宋立新;周矛欣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病理学教学中的课堂运筹艺术应用体会

    课堂运筹艺术运用恰当与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对时间运筹艺术的科学、灵活运用和内容运筹艺术的合理、恰当运用可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

    作者:李昱;叶秀峰;米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论班级整体素质教育中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素质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面对班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辅导员应该把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整体素质教育脱节,还可以用后进生的进步推动整个班级前进.

    作者:李菊;金吉山;陈飞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本科生病理学教学的体会

    病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是连接临床与基础的桥梁科学,在基础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也是涉及相关学科多、内容抽象的科学,不仅涉及解剖学、组织学,还涉及免疫学、寄生虫学及生理学等内容;不仅有能看见的各致病因素所致器官疾病发生的器质性病变,还有看不见,摸不着由各种致病因素所致的病理现象或病理过程[1].

    作者:陈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多媒体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生理学是医学基础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性、集成性、交互性等优势,在生理学教学中使大量的信息具体化,复杂的信息简单化,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传统教学也有一些多媒体无法代替的效果,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在教学中产生佳的效果.

    作者:李志坚;王益光;王忠伟;杨新颖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基础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通过建立新的形态学实验教学体系和新的教学模式,对目前基础医学教育形态学实验教学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实践,使得形态学实验教学更加符合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

    作者:杨芳;刘芳娥;刘利兵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21世纪生命科学迅猛发展,推动整个医学产生巨大的变革.由于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对生命的认识从宏观→微观→基因水平,又从微观→宏观→社会,形成了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新模式.在这个模式下医学教育内容向微观,宠观扩展.作者简介: 李笑萍,女,1954-04生,本科,副教授.

    作者:李笑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基础医学教育杂志

基础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山西医科大学

主办:山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