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合理应用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顾觉奋

关键词:临床应用, 霉素类, 半合成青霉素,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革兰阴性杆菌感染, 氨基青霉烷酸, 过敏性休克, 注射给药, 物质基础, 耐药菌株, 敏感菌株, 化学改造, 过敏反应, 耐药性, 抗生素, 抗菌谱, 药物, 时代, 生产, 结构
摘要:青霉素G是引入临床应用的第一个高效、低毒抗生素,迄今对敏感菌株的感染仍是首选药物.但是,由于抗菌谱较窄,对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无效,以及耐药菌株的出现,特别是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曾一度造成临床上的严重问题.加上易引起过敏性休克和对酸不稳定,只能注射给药等缺点,均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20世纪50年代末,由于青霉素母核6-氨基青霉烷酸(6-Aminopenicillanic acid,简称6-APA)的发现和生产,为广泛进行青霉素结构的化学改造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才取得了划时代的进展.目前,除过敏反应外,其它方面的问题因各种半合成青霉素的问世都获得较为满意的解决.
药学与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在治疗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中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注射液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中的运用.方法:45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分组治疗,并行对照研究,分别检查治疗前后的24 h尿蛋白量,血脂,血浆蛋白,D-二聚体等指标.结果: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时血液呈高凝状态,在西药基础上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疗效优于单用西药组.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改善肾病综合征患者的高凝状态,提高肾病综合征的疗效.

    作者:周迎晨;王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乙醇提取番泻叶中总番泻苷的工艺优选

    目的:优选乙醇提取番泻叶中总番泻苷的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以乙醇为溶媒对番泻叶中总番泻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与结论:佳提取工艺条件为:70%乙醇提取3次,每次提取1h.

    作者:张亚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薄层色谱法检查羟苯磺酸钙中的杂质对苯二酚

    目的:检查羟苯磺酸钙中的杂质对苯二酚.方法:采用TLC法,以二氯甲烷-甲酸甲酯-甲酸乙酯(2∶3∶5)为展开剂,饱和碘蒸气显色,以对苯二酚对照品溶液来控制样品中对苯二酚的含量.结果:本法专属性好,检测限低.结论:本方法可用于羟苯磺酸钙中对苯二酚的检查.

    作者:王健松;李玮玲;王羚郦;胡育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RP-HPLC法测定心安宁胶囊中葛根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心安宁胶囊中葛根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RP-HPLC,采用HYPERIL ODS(200×4.6 mm)色谱柱,以甲醇-水(22∶78)为流动相,流量1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结果:葛根素峰与相邻峰的分离度是2.0.对照品线性范围2.27~11.37 μg/ml(γ=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98.85%,RSD=1.59%.结论: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作为质量控制的方法.

    作者:赵明;陈黎;周继勇;崔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从南京市近五年来药品质量统计看加强药品监督管理的重要性

    南京是江苏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市辖四县,总人口600多万.南京市药品检验所负责辖区内的药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五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市场经济的发展,南京市的药品生产企业由三十多家发展到六十多家,药品经营企业由一百多家发展到四百多家,药品使用单位由一千多家发展到现在的二千多家.近五年来,市药检所共计检验药品 12261件,查出不合格药品1052件,为保证全市人民用药安全有效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就药品质量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姜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三种普利类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贝拉普利与卡托普利三种普利类药物治疗高血压的经济效果.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从成本与效果的比值(C/E),增加的成本与效果的比值(ΔC/ΔE),以及安全性和有效性对患者所用三种药物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贝拉普利的费用低,培哚普利费用略高于贝拉普利,二者的疗效相近.结论:本文认为贝拉普利为三种普利类中佳药物.

    作者:凌春燕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浅谈生物药品存在问题及建议

    生物药物、化学药物和中草药是21世纪人类防治疾病的三大药源,我国的药学事业经过长期努力已将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作者:孙午兴;张渝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21世纪的医药消费与医药服务

    随着我国医药分开管理及医药工作卫生体制改革的进行,21世纪的医药消费与医药服务将逐渐趋向于明明白白.要适应以患者为中心的明明白白的医药消费,医药卫生工作者正面临着一些问题.

    作者:巢勤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药品监督检验管理工作探讨

    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从法律上确定了药检机构的地位,明确了其承担的指令性任务,实施药品质量监督检查所需进行的监督检验等属于法定的强制检验工作.同时,对药品检验机构的职责做了明确的规定,根据监督检查的需要,可以行使对药品质量的抽查检验权,为充分发挥药品检验的技术依托作用,药品检验机构依据GLP、GCP、GMP、GAP、GSP等一系列质量管理规范,担负起对药品研究、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的技术监督任务,使技术监督既有法可依,又有章可循,也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加强对药品的全方位监督提供有力的依据.

    作者:万洁菁;何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按照药品生产GMP管理提高医院制剂质量

    医院制剂在方便临床,节约经费,弥补市场供应不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制剂质量是确保制剂临床使用安全有效的基本前提.如何提高制剂质量,我们按照药品生产中的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管理,提高了医院配制制剂的质量,以下是具体做法.

    作者:顾连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藜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对藜Chenopodium album L.的抗过敏活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色谱的方法分离成分,利用光谱和化学方法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藜的种子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经光谱和化学分析,鉴定为28-氧-β-D-吡喃葡萄糖基-齐墩果酸-3-氧-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甙(1)、20-羟基蜕皮酮(2)和芦丁(3).结论:化合物1,2和3均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

    作者:刘欣;戴岳;叶文才;赵守训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计算机网络在医院药剂科的应用

    在当今信息社会、数字网络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各行各业都有开发应用,医药行业也不例外,在药品的生产、销售、使用部门的应用日渐增多.近几年来,在我国各地二级以上大、中型医院都已普及微机管理,基层医院也在推广应用,因为这是医院目前实现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必然趋势.

    作者:倪少云;宋学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药指纹图谱研究及其进展

    1 建立中药指纹图谱的意义中药是世界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是几千年来人们防病治病的重要武器,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但由于中药材品种繁多,其质量受产地、采收、加工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的中药材市场较为混乱,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传统的经验鉴别和显微鉴别主要是从表面上对中药材进行鉴别,难以从本质上考察中药材的真伪优劣.

    作者:李茜;张尊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易善复治疗重型肝炎22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易善复对重型肝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43例重型肝炎患者,分治疗组22例,对照组21例.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及凝血酶原时间,并进行疗效判断.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肝功能好转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59.1%,对照组28.6%,差异显著.结论:易善复可提高重型肝炎的疗效.

    作者:章以法;尹蔚华;王林伦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头孢克洛浓度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头孢克洛浓度.方法:以头孢拉定为内标,HPLC法测定.结果:头孢克洛的线性范围为0.25~30 μg/ml,回归方程为y=0.1105+0.0817x,r=0.9995,低检测浓度为0.125 μg/ml,日内RSD为1.61%~3.54%,日间RSD为2.15%~5.08%.结论: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与文献报道相似.

    作者:张静;赵悦;刘广余;李健华;江翊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中成药中重金属含量

    目的:测定中成药正柴胡饮颗粒,新清宁片中重金属砷、铅、镉含量.方法: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样品硝化后不需分离直接测定.结果:重金属砷在20~50 ppb,铅在20~100 ppb,镉在2~10 ppb范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9,0.9997,0.9995.以上两种中成药中重金属砷、铅、镉含量均符合规定;结论:本方法准确、简便.

    作者:李仲瑞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特拉唑嗪胶囊的药物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特拉唑嗪浓度的HPLC荧光测定方法,研究特拉唑嗪在人体中的药物动力学行为.方法:血浆样品经碱化后,用乙酸乙酯和苯(1∶4)提取,色谱柱为Hypersil-ODS柱,流动相为0.05 mol/L磷酸二氢钾-乙腈-四氢呋喃(70∶29.2∶0.8),荧光检测器的激发波长为250 nm,发射波长为370 nm.测定了20 名受试者单剂量口服特拉唑嗪胶囊和市售片剂后的血药浓度.结果:特拉唑嗪浓度在1.5~15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4),低检测限达1 ng/ml,绝对回收率大于70%,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受试者口服特拉唑嗪胶囊和片剂2 mg后,估算的半衰期分别为10.90±2.24 h和 11.58±2.47 h,达峰时间分别为1.6±0.6 h和1.3±0.5 h,峰浓度分别为36.97±3.53 ng/ml和38.95±8.31 ng/ml,特拉唑嗪胶囊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8.0%.结论:特拉唑嗪胶囊剂与市售特拉唑嗪片剂生物等效.

    作者:李莉;吴琼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丁卡因口腔粘附片的研制

    目的:研制丁卡因口腔粘附片.考察不同辅料的体外膨胀行为及释药性能.方法:采用聚维酮(PVP)、羟丙甲纤维素(HPMC)、羟丙纤维素(L-HPC)及卡波姆934(CP934)为生物粘附材料,以不同配比制备丁卡因口腔粘附片,桨板法测定其释放度.结果:采用CP/HPC、CP/HPMC配比作为粘附材料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肖大伟;郭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硝西泮片含量均匀度二种测定方法的探讨

    目的:对硝西泮片含量均匀度测定方法进行改进.方法:以水、0.5%盐酸的甲醇溶液为溶剂,进行含量及含量均匀度测定.结果:本法平均回收率为101.25%,RSD为0.16%.结论:本法解决了中国药典法无法进行含量均匀度测定的难题,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作者:郝立芳;朱梅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静脉输液操作过程中易诱发输液反应的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静脉输液操作过程中易诱发输液反应的因素,为规范临床输液操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多家医疗单位的静脉输液操作过程进行调查、试验、分析.结果:配药与输液环境污染、方法不当、消毒效果不佳或消毒剂存在污染、输液滴速过快普遍存在.结论:静脉输液操作过程中配药、输液的环境与方法、消毒、输液滴速的不规范是诱发输液反应的因素.

    作者:邱述玲;邵珠民;王少卿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药学与临床研究杂志

药学与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江苏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