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在治疗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中疗效观察

周迎晨;王钢

关键词:复方丹参注射液, 高凝状态, 肾病综合征
摘要: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注射液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中的运用.方法:45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分组治疗,并行对照研究,分别检查治疗前后的24 h尿蛋白量,血脂,血浆蛋白,D-二聚体等指标.结果: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时血液呈高凝状态,在西药基础上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疗效优于单用西药组.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改善肾病综合征患者的高凝状态,提高肾病综合征的疗效.
药学与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在治疗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中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注射液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中的运用.方法:45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分组治疗,并行对照研究,分别检查治疗前后的24 h尿蛋白量,血脂,血浆蛋白,D-二聚体等指标.结果: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时血液呈高凝状态,在西药基础上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疗效优于单用西药组.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改善肾病综合征患者的高凝状态,提高肾病综合征的疗效.

    作者:周迎晨;王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动态比浊法定量测定维生素C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含量

    目的:应用动态比浊法细菌内毒素试验定量测定维生素C注射液中的细菌内毒素含量.方法:通过对样品中定量添加标准内毒素的干扰试验,检测20倍稀释的样品液,其回收率在50%~200%范围.结果:维生素C注射液原液对本试验具干扰作用,而20倍稀释的样品液则无干扰作用.结论:应用动态比浊法细菌内毒素试验可以测定样品中的细菌内毒素含量.

    作者:陈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防晒剂浓度与防晒效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防晒剂不同浓度以及复配后与其防晒效能的相关性.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一系列浓度含对-二甲氨基苯甲酸辛酯、二苯甲酮-3、水杨酸辛酯防晒剂的样品以及自拟含三种有机防晒剂的配方和在其基础上各自添加相同浓度的物理遮光剂二氧化钛在不同波段下的吸收值.结果与讨论:含三种单独有机防晒剂样品的吸收值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加;三种有机防晒剂以不同浓度复配后样品的吸收值小于所含相应浓度单独有机防晒剂吸收值的累加数;在上述配方基础上添加物理遮光剂样品的吸收值增大.设计配方时没有必要盲目增加有机防晒剂浓度.

    作者:马尔丽;谈益妹;王学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乙醇提取番泻叶中总番泻苷的工艺优选

    目的:优选乙醇提取番泻叶中总番泻苷的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以乙醇为溶媒对番泻叶中总番泻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与结论:佳提取工艺条件为:70%乙醇提取3次,每次提取1h.

    作者:张亚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计算机网络在医院药剂科的应用

    在当今信息社会、数字网络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各行各业都有开发应用,医药行业也不例外,在药品的生产、销售、使用部门的应用日渐增多.近几年来,在我国各地二级以上大、中型医院都已普及微机管理,基层医院也在推广应用,因为这是医院目前实现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必然趋势.

    作者:倪少云;宋学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21世纪的医药消费与医药服务

    随着我国医药分开管理及医药工作卫生体制改革的进行,21世纪的医药消费与医药服务将逐渐趋向于明明白白.要适应以患者为中心的明明白白的医药消费,医药卫生工作者正面临着一些问题.

    作者:巢勤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从南京市近五年来药品质量统计看加强药品监督管理的重要性

    南京是江苏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市辖四县,总人口600多万.南京市药品检验所负责辖区内的药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五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市场经济的发展,南京市的药品生产企业由三十多家发展到六十多家,药品经营企业由一百多家发展到四百多家,药品使用单位由一千多家发展到现在的二千多家.近五年来,市药检所共计检验药品 12261件,查出不合格药品1052件,为保证全市人民用药安全有效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就药品质量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姜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藜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对藜Chenopodium album L.的抗过敏活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色谱的方法分离成分,利用光谱和化学方法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藜的种子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经光谱和化学分析,鉴定为28-氧-β-D-吡喃葡萄糖基-齐墩果酸-3-氧-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甙(1)、20-羟基蜕皮酮(2)和芦丁(3).结论:化合物1,2和3均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

    作者:刘欣;戴岳;叶文才;赵守训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肝素钙雾化吸入对哮喘发作期的平喘作用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患,其发病率、病死率和疾病负担均呈上升趋势.除常规药物治疗外,有学者提倡加用肝素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1].我们通过对43例重度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观察雾化吸入肝素钙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见平;许玲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易善复治疗重型肝炎22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易善复对重型肝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43例重型肝炎患者,分治疗组22例,对照组21例.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及凝血酶原时间,并进行疗效判断.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肝功能好转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59.1%,对照组28.6%,差异显著.结论:易善复可提高重型肝炎的疗效.

    作者:章以法;尹蔚华;王林伦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RP-HPLC法测定心安宁胶囊中葛根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心安宁胶囊中葛根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RP-HPLC,采用HYPERIL ODS(200×4.6 mm)色谱柱,以甲醇-水(22∶78)为流动相,流量1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结果:葛根素峰与相邻峰的分离度是2.0.对照品线性范围2.27~11.37 μg/ml(γ=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98.85%,RSD=1.59%.结论: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作为质量控制的方法.

    作者:赵明;陈黎;周继勇;崔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我院住院病人抗抑郁药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在我院精神科及各综合科室的临床使用特点、频率、合理性、不良反应,并为新型抗抑郁药的使用提供合理化建议.方法:随机抽取2000年4月至10月出院病历2533份,对其中使用口服抗抑郁药的药物使用进行回顾性分析,所用量表为HAMD、TESS.结果:女性青中年抑郁症病人阿米替林使用率高,常用抗抑郁药共5类10种.结论:以16~35岁年龄组使用率高,各种病种中使用情况合理,无滥用倾向.

    作者:郝英霞;周玉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氧氟沙星栓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目的:研制氧氟沙星栓剂.方法:以混合脂肪酸甘油酯为基质,配制含量为0.2 g的氧氟沙星栓,以0.5 mol/L醋酸液为溶媒,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与结论:经临床应用.结果表明,栓剂处方设计合理,含量测定方法简捷、准确,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卢岩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特拉唑嗪胶囊的药物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特拉唑嗪浓度的HPLC荧光测定方法,研究特拉唑嗪在人体中的药物动力学行为.方法:血浆样品经碱化后,用乙酸乙酯和苯(1∶4)提取,色谱柱为Hypersil-ODS柱,流动相为0.05 mol/L磷酸二氢钾-乙腈-四氢呋喃(70∶29.2∶0.8),荧光检测器的激发波长为250 nm,发射波长为370 nm.测定了20 名受试者单剂量口服特拉唑嗪胶囊和市售片剂后的血药浓度.结果:特拉唑嗪浓度在1.5~15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4),低检测限达1 ng/ml,绝对回收率大于70%,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受试者口服特拉唑嗪胶囊和片剂2 mg后,估算的半衰期分别为10.90±2.24 h和 11.58±2.47 h,达峰时间分别为1.6±0.6 h和1.3±0.5 h,峰浓度分别为36.97±3.53 ng/ml和38.95±8.31 ng/ml,特拉唑嗪胶囊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8.0%.结论:特拉唑嗪胶囊剂与市售特拉唑嗪片剂生物等效.

    作者:李莉;吴琼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丁卡因口腔粘附片的研制

    目的:研制丁卡因口腔粘附片.考察不同辅料的体外膨胀行为及释药性能.方法:采用聚维酮(PVP)、羟丙甲纤维素(HPMC)、羟丙纤维素(L-HPC)及卡波姆934(CP934)为生物粘附材料,以不同配比制备丁卡因口腔粘附片,桨板法测定其释放度.结果:采用CP/HPC、CP/HPMC配比作为粘附材料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肖大伟;郭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国际互联网络在医药企业中的应用

    互联网络技术是应用于医药企业管理中的新进展,它不仅使医药企业可以在互联网络上任意遨游,与医药客户洽谈,而且使医药企业内部的各部门借助这一崭新的技术,达到相互之间优的资源配置.因此,互联网络是一个交互式的信息系统,其功能强大,应用广泛,容易学习使用,它已成为医药企业适应国际化发展的有力武器,尤其是在我国已加入WTO的形势下,互联网络更为需要,它的优点在以下方面显现出来.

    作者:俞松林;孟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头孢克洛浓度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头孢克洛浓度.方法:以头孢拉定为内标,HPLC法测定.结果:头孢克洛的线性范围为0.25~30 μg/ml,回归方程为y=0.1105+0.0817x,r=0.9995,低检测浓度为0.125 μg/ml,日内RSD为1.61%~3.54%,日间RSD为2.15%~5.08%.结论: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与文献报道相似.

    作者:张静;赵悦;刘广余;李健华;江翊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三种普利类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贝拉普利与卡托普利三种普利类药物治疗高血压的经济效果.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从成本与效果的比值(C/E),增加的成本与效果的比值(ΔC/ΔE),以及安全性和有效性对患者所用三种药物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贝拉普利的费用低,培哚普利费用略高于贝拉普利,二者的疗效相近.结论:本文认为贝拉普利为三种普利类中佳药物.

    作者:凌春燕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合理应用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青霉素G是引入临床应用的第一个高效、低毒抗生素,迄今对敏感菌株的感染仍是首选药物.但是,由于抗菌谱较窄,对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无效,以及耐药菌株的出现,特别是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曾一度造成临床上的严重问题.加上易引起过敏性休克和对酸不稳定,只能注射给药等缺点,均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20世纪50年代末,由于青霉素母核6-氨基青霉烷酸(6-Aminopenicillanic acid,简称6-APA)的发现和生产,为广泛进行青霉素结构的化学改造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才取得了划时代的进展.目前,除过敏反应外,其它方面的问题因各种半合成青霉素的问世都获得较为满意的解决.

    作者:顾觉奋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薄层色谱法检查羟苯磺酸钙中的杂质对苯二酚

    目的:检查羟苯磺酸钙中的杂质对苯二酚.方法:采用TLC法,以二氯甲烷-甲酸甲酯-甲酸乙酯(2∶3∶5)为展开剂,饱和碘蒸气显色,以对苯二酚对照品溶液来控制样品中对苯二酚的含量.结果:本法专属性好,检测限低.结论:本方法可用于羟苯磺酸钙中对苯二酚的检查.

    作者:王健松;李玮玲;王羚郦;胡育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药学与临床研究杂志

药学与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江苏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