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陶瓷粉尘对女工呼吸系统损伤的研究

易婉珺;史廷明;黄希冀;陈玉平;王海椒;刘跃伟;祝笑敏;陈卫红

关键词:陶瓷, 粉尘, 呼吸系统, 女性
摘要:目的 探讨陶瓷粉尘接触对女性呼吸系统的损伤特点.方法 在前期队列研究的基础上,对某陶瓷企业865名工人进行包括肺功能测试在内的健康体检,收集其职业粉尘暴露史、吸烟和尘肺诊断信息.结果 该陶瓷企业女性322人,占总人数的37.22%.其中,接尘女工224人.接尘女工平均尘肺患病率为15.22%,患尘肺潜伏期为(30.0±5.6)年.女工尘肺患病率较男性接尘工人低,但是潜伏期(30.0±5.6)年较男性(32.1±7.4)年时间短.接尘组女工肺功能重度损伤率(27.17%),显著高于不接尘组(1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瓷厂工人的肺功能障碍率达84.39%(730例),男女性肺功能障碍类型不同,男性限制性障碍是女的2.43倍,女性阻塞性通气障碍是男性的1.41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工吸烟且接尘组肺功能重度损伤率远高于不吸烟的非接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1.813,P<0.001).结论 陶瓷粉尘职业接触对女工呼吸系统功能造成严重损害.吸烟与接尘对女性肺功能损伤有协同作用.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美沙酮门诊吸毒人员艾滋病危险行为研究

    目的 研究和识别注射吸毒人群(IDUs)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为注射吸毒人群艾滋病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参与美沙酮维持治疗的6 633名静脉吸毒人群进行基线调查,收集相关的社会形态、吸毒、危险行为、社会因素等信息,结合HIV感染情况,对与HIV相关危险行为进行分析.结果 初始吸毒平均年龄是男性(27.03±6.7)岁,女性(25.80±6.7)岁,吸毒人员以20~50岁人居多,83.80%人无业,初中以下占70.00%,安全套使用率为15.00%,共用针具比例为49.60%,注射行为与受教育程度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6,P<0.01),多元回归分析表明,伴性行为、性别、年龄、吸毒费用、文化程度等是影响共用针具的重要因素.结论 湖北省静脉吸毒人群的高危行为普遍,大多数吸毒是HIV的易感群体,美沙酮门诊应该注重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的行为学干预.

    作者:戴继舫;周翔;李丽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MSM人群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NGO服务模式探讨

    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VCT)服务被WHO认为是艾滋病干预、治疗和关怀工作的切入点[1,2],中国VCT工作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截止2008年底已建立了约6 057个VCT服务点,然而VCT实际利用率低已是近年来各VCT门诊面临的普遍问题,尤其在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等艾滋病高危人群中[3-5].

    作者:周方;宋均;陈再芳;范小丹;刘凯;梁敏;余庆;李十月;燕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湖北江陵县“以机代牛”防治血吸虫病综合治理的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湖北省江陵县在实施“以机代牛”防治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措施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分析,为制定“以机代牛“长效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从而进一步巩固血吸虫病防治成果.方法 在江陵县选取实施“以机代牛”措施的花章、玉古、金旗3个村,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当地居民进行个人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及主要耕作方式、血吸虫病防治知晓情况、“以机代牛”措施及影响因素等.结果 共调查338人.47.04%为>50岁人群,采用机耕占92.01% (311/338).71.30%没有自行维护农机的能力,57.99%表示对农机服务不满意,10.95%因受耕田影响无法机械耕作,4.44%(15/338)要求优化农机合作社职能.影响“以机代牛”措施的主要有年龄、农机维护、田块凌乱和燃油价格高等因素.结论 应完善与“以机代牛”措施的相关服务,以维持和巩固现有的防治效果,防止耕牛复养.

    作者:张瑕;刘雄;张华明;曹淳力;李石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ARIMA模型在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ARIMA模型进行乙肝发病率的预测,为乙肝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Eviews 7.0对2004年1月至2012年6月陕西省某市乙型肝炎发病率进行模型拟合,用所得到的优模型对2012年7 ~12月乙肝发病率进行预测,并与实际值进行比较.结果 ARIMA(1,1,1)×(1,1,1)12模型拟合效果总体较好,其对2012年7 ~12月乙肝发病率预测值基本符合实际值的变化趋势.结论 ARIMA模型可以模拟乙肝发病率,应用乙肝发病于预测.

    作者:谭姣;雷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ARIMA模型在东莞市细菌性痢疾预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ARIMA模型在东莞市细菌性痢疾发病预测的可行性和适用性,为东莞市细菌性痢疾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使用SPSS 17.0对2004年1月至2012年4月东莞市细菌性痢疾发病率资料拟合ARIMA模型,利用所得到的模型对东莞市2012年5~7月细菌性痢疾发病率进行预测评价.结果 ARIMA(0,0,1)(0,1,1)12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预测值与实际值基本吻合,且实际值都在95%可信区间内.结论 ARIMA(0,0,1)(0,1,1)12模型较好地反映了东莞市细菌性痢疾发病趋势,可作为东莞市细菌性痢疾发病水平短期预测模型.

    作者:张泽武;卢展鹏;曾耀明;钟新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五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06年以来,我国部分省市相继发现并报告一些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病例,其中少数重症患者因多脏器损害,救治无效死亡.疾病主要传播途径为蜱虫叮咬,目前发现的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是其病原体之一.宜昌市夷陵区于2011年5~8月间发现5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临床诊断病例,经湖北省疾控中心检测证实为新布尼亚病毒核酸阳性.对5例实验室诊断病例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进行了分析.

    作者:黄卫东;张新华;吴娟娟;黄荣;陈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CLOCK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缺血性脑卒中易感性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CLOCK基因多态性与北方汉族人群缺血性脑卒中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的TaqMan探针方法检测357例缺血性脑卒中首发病例及345名健康对照的CLOCK基因(rs11133391)多态性,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各基因型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 CLOCK基因rs11133391多态性中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0,P=O.04).两组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9.36%和3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8,P=0.03);以CC基因型为参照,病例组携带CT基因型是对照组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危险的1.50倍,95%可信区间为1.09 ~2.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rs11133391多态性C>T突变仍为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OR=1.51,P=0.00).结论 rs11133391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缺血性脑卒中的易感性相关,T等位基因可能是其发生的遗传易感标记.这一结论有待于进一步通过不同种族人群的关联研究以及功能学研究的证实.

    作者:刘建平;程锦泉;李晓霞;黄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促进疾控工作规范化管理

    疾病预防控制规范化建设是促进疾控工作的有效手段,是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基础[1,2].公共卫生队伍建设是规范化试点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规范疾控工作的前提条件之一.为探索建立规范化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在湖北省内某市疾控中心(CDC)开展了3年的规范化建设试点,通过建立人才培训进修机制,落实人事制度改革等措施,提高疾控工作人员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置和实验室检测检验能力[3-5].

    作者:陈家斌;张芬;肖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类固醇生成因子1和DAX-1的结构表达和应用

    1 SF-1和DAX-1的发现和结构1.1 SF-1 SF-1又称为Ad4BP或NR5A1.LaLa等人于1992年在寻找与类固醇羟化酶基因(CYPs)的启动子元件相互作用的转录因子时发现了SF-1[1].同时Morohashi利用寡核苷酸亲和柱结合牛肾上腺蛋白提取物分离纯化得到一种分子量为53×103的SF-1蛋白质,由于这个蛋白质能够与牛CYP11 B1基因启动子的Ad4元件相互作用,因此将其命名为肾上腺4结合蛋白(Ad4BP)[2].人类SF-1基因位于9q33,在脊椎动物孤儿核受体家族中属于第5类(FTZ-F1家族).SF-1作为核受体超家族中的一员,包括一个配体结构区域的羧基末0端和一个氨基末端的DNA结合结构域(DBD),是比较典型的核受体超家族.

    作者:胡艳辉;王玉邦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十堰市2008-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分析

    十堰市位于鄂豫陕渝四省(市)毗邻的鄂西北秦巴山区,下辖5县1市2区.按照国家统一要求,自2008年4月起,全面开展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监测工作.为制订更加有效的防控策略,现对2008-2012年全市手足口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疫情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实验室检测资料来自十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手足口病实验室检测登记本,人口资料来源于十堰市统计局.病例按发病日期和现住址进行统计.

    作者:梅玉发;杨小丽;王喜云;刘海波;郑向梅;崔龙;赵国兵;刘兰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上海市某社区2005-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

    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简称为流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以腮腺肿大为主要特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可引起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并发症[1],属于我国法定丙类传染病[2],成为学校呼吸道传染的主要病种[3].自2000年以来,社区开展大规模儿童麻腮风联合疫苗或腮腺炎疫苗接种,对该病的流行起到了较好的阻断作用.为了解上海市闸北区彭浦新村街道流腮的流行变化特征及规律,探讨影响流腮流行的因素,掌握易感和高发人群,为流腮腺防病策略的研究提供基本信息,现对2005-2012年该街道流腮疫情进行分析.

    作者:孙明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湖北赤壁市高中学生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为了解掌握赤壁市高中学生健康状况,赤壁市疾控中心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的要求,于2012年9~10月对全市2 755名高一学生进行了健康体检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作者:胡培锋;高彬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一起不明致病原因腹泻暴发的调查

    2012年7月9 ~10日,某省一高校来大连旅游团队游客中相继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为查明其原因,控制疫情范围,于7月10日开展了此次调查.1 背景旅游团队共225人,其中男性100人,女性125人;学生217人,教师8人(其中1名教师旅行期间未与其他人有过共餐史),团队旅游前无共同就餐史.全体师生于7月9日早7:00抵达、8:00在A区某饭店进早餐,中午12:00在B区某饭店进午餐,当日晚餐分别在3个住地宾馆进餐.

    作者:宋晓昀;蒋希宏;李瑞;王凡;张磊;郑晓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内蒙古地区鄂伦春族HLA-DQA1基因多态性研究

    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其基因位于6p上,分为4区7带,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抗原系统,是人类主要免疫遗传标志[1],与免疫调控及许多疾病相关[2].其中HLA-DQA1等位基因分布的差异可能产生个体对疾病的易感性或防御性作用.国内已有汉族、壮族、傣族、布依族、维吾尔族等民族HLA-DQA1等位基因分布的相关报道[3],但是目前还未见关于鄂伦春族人HLA-DQA1基因多态性研究的报道.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equence specific primers,PCR-SSP)方法对198例内蒙古地区鄂伦春族人HLA-DQA1等位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研究,以探讨内蒙古地区鄂伦春族人HLA-DQA1等位基因分布特征.

    作者:贾海波;贾海鹰;施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应用德尔菲法建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重症与危重病例诊断标准

    湖北省2010年开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以下简称SFTS)监测的患者血标本中分离到一种新布尼亚科病毒[1],该病毒尚属首次发现,该类疾病的重症患者可因多脏器损害,救治无效死亡[2].为了减少重症和危重病例的发生,规范疾病的诊断,运用德尔菲法[3]构建SFTS重症和危重病例诊断标准.

    作者:邢学森;官旭华;张皓;刘公平;刘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DOTS策略在结核病防治中的应用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短程直接督导治疗法即DOTS策略,不仅是WHO对抗结核病的基本战略[1],而且是目前能够有效降低结核杆菌感染率,减少结核病发病率,提高治愈率的重要策略.DOTS策略实施已经20年,实践和研究非常多,只是近年来才质疑其缺陷,探索修正或改良的思路和措施.

    作者:叶浩森;董晓欣;侯万里;卢祖洵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湖北麻城市2008-2012年手足口病重复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人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以柯萨奇A组16型(Kirsach group A type 16,CoxA16)、人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1,EV71)多见[1],不同种类和型别之间缺乏交叉免疫力,儿童可能重复感染发病[2],目前国内对有关手足口病病例重复感染情况的研究报道较少.研究分析了麻城市2008-2012年121例手足口病重复感染病例情况,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徐胜平;喻同琦;彭公德;郭超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四川省三个重灾县震后乙类法定报告肠道传染病发生风险评估

    目的 评估雅安市3个地震重灾县震后发生肠道传染病的风险,为地震灾区制定预防肠道传染病的有效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芦山县、宝兴县2008-2013年3月肠道传染病疫情监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3年3月雅安市天全县、芦山县、宝兴县共报告乙类法定肠道传染病5种,共计293例,死亡0例,占雅安市肠道报告病例总数的11.20%,年报告发病率15.91/10万.其中2008年报告发病率高为27.50/10万,自2010年以后开始逐年下降,至2012年降至13.94/10万.报告发病率高的细菌性痢疾病例主要集中在5~9月(134/288,46.53%).灾区介水肠道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发生暴发疫情的风险较高.结论 震后灾区卫生状况差,随着气温升高,应采取注意保护水源和饮水安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等相应措施控制肠道传染病尤其是细菌性痢疾的暴发流行.

    作者:陈辉;官旭华;张丽杰;刘磊;周兴余;王曼;吕强;刘伦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湖北鄂州市2010-2012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或事件[1].开展疑似异常反应监测,对于评价疫苗的安全性,改善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增强公众对预防接种的信心,具有重要意义[2].对鄂州市2010-2012年AEFI监测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廖学舟;王黎明;王焕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CNCA-12-A01食品微生物学能力验证结果分析

    能力验证是利用实验室间比对来确定实验室检测能力的活动,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方式[1].通过能力验证,对检验人员技能、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检验,能有效地消除偏差,提高检验人员检测水平,保证检测数据达到检验质量标准[2].2012年10月北京市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实验室参加了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组织的CNCA-12-A01食品微生物学能力验证计划.

    作者:吉彦莉;郭勇峰;王敬辉;王永全;张晶波;曹慧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