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西2005~2006年流感监测结果分析

康宁;谭毅;莫兆军;闭福银;韦增良

关键词:流感, 流感病毒, 病毒分离
摘要:目的 对广西流感监测网络下属的4家医院送检的咽拭子进行检测,探讨流感病毒优势株的变化,了解广西流感流行规律,为流感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广西区妇幼保健院、隆安县人民医院、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和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监测点,对流感样病例进行逐日统计,对符合采样条件的流感样病例进行采样,采用细胞培养法分离鉴定流感病毒.结果 2005、2006年广西流感监测医院的流感样病例春、夏季高峰明显,4家流感监测医院的流感样病例数占门诊总病例数的百分比为10.04%~26.30%.2005年分离到125株流感病毒,其中B型63株(占50.40%),H3N2亚型46株(占36.80%),H1N1亚型16株(占12.80%),2006年分离到191株流感病毒,其中B型78株(占40.84%),H3N2亚型3株(占1.57%),H1N1亚型110株(占57.59%).结论 2005、2006两年广西流感监测医院的流感样病例全年均有发生,春、夏季为高发季节,2005年的流行株为B型流感毒株,2006年流行株为H1N1型流感毒株.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疾控机构在食品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食品卫生问题是我国目前所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许多城市和农村的食品卫生问题已成为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迫切关心和重点问题,疾控机构在食品卫生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疾控机构依照法律法规开展食品卫生工作,是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策略和措施得以在工作中得以贯彻落实的根本保障.近几年来,由于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两项体制改革,使原来承担重要食品卫生工作的卫生防疫机构一分为二,新组建疾控机构和卫监机构.

    作者:徐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盐酸副玫瑰苯胺法测定啤酒中二氧化硫的探讨

    啤酒中的二氧化硫(SO2)以气态和水合态形式存在,起抗氧化和保鲜的作用.GB2760-1996中规定啤酒中SO2残留量不得超过0.01g/kg.GB/T5009.34-1996中盐酸副玫瑰苯胺法为测定SO2的第一法,但此法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没有全面和清楚地描述,存在操作上不方便的问题.天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用此法对啤酒中SO2进行了多年的检测,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略述如下.

    作者:张姣萍;朱义发;程碧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877名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者情况分析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主要内容是鼓励有危险行为的人,进行自愿的而不是强制的艾滋病病毒(HIV)检测,并在检测前后为受检者提供咨询,以及相应的支持和转诊服务,不仅可以及时发现、治疗和预防HIV感染,为受检者(特别是HIV感染者)提供心理、情感支持,而且伴随咨询服务的检测,还可促使受检者减少危险行为,采取和保持安全行为[1].VCT门诊可以及早发现高危人群的HIV感染情况,使更多的HIV感染者和病人获得关怀、治疗,从而减少艾滋病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2],为了解接受艾滋病VCT的人群状况,现对武汉市传染病院自愿咨询检测者的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杨爱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管理,是整个疾控管理系统中的基础也是卫生事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实践性和区域性.通过疾控体制和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疾控中心与原来卫生防疫站相比,无论在职能上还是在运行摸式上都有很大变化.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人民群众对预防保健的需求越来越高,党和政府对疾控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疾控工作的任务也越来越重,疾病谱的变化,新传染病的不断产生,困难也越来越多,在这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如何加强疾控中心管理显得非常紧迫和突出.

    作者:刘东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宝鸡地区铁路职工健康状况分析

    铁路职工作为一个特殊职业人群,其身体健康好坏,不仅关系到铁路部门和职工的切身利益,更与铁路运输和旅客生命财产安全密切相关.为有效地保护铁路职工身体健康,对宝鸡地区铁路职工进行了健康体检,分析其所患疾病原因,以寻找有效的防治措施.

    作者:杨军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1998~2006年安陆市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

    为了评价安陆市食盐加碘以来,防治碘缺乏病(IDD)效果及存在问题,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碘缺乏病防治策略,1998~2006年的9年时间里,安陆市根据全国加强碘缺乏病控制的要求,对全市15个乡(镇)进行了碘缺乏病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万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医疗机构法制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外资医院及民营医院涌进国内医疗市场,与国际接轨的ISO 9000质量认证系统的推广及应用,这些都强烈要求我国当代的医疗机构的法制管理体系需要得到重视、健全及改进.近年来我国就医患者法律意识在不断提高,医药卫生体制和卫生法制也逐渐完善,医院是否熟悉和掌握相关卫生法律法规,并贯彻落实和依法行医,是否有一套系统的和完善的法规性管理制度来规范和约束医疗服务行为,成为当今医院及社会日益关注的问题.

    作者:肖琛;李倩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一起医疗机构出租科室案件查处的分析与思考

    湖北省黄石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打击商业欺诈专项行动的通知》、卫生部《关于印发〈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黄石市卫生监督局执法人员,于2006年2月10日对该市某区公立医院,进行打击非法行动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取证.对该院妇科、前列腺科及财务科进行了现场检查,并询问现场工作人员有关情况,制作了现场检查笔录.

    作者:余军;周水英;李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

    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对医学检验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比性要求越来越高.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1],这样,以法律的形式把我国的计量单位统一起来,并约束人们按规定要求严格加以采用.为了便于医务人员进行国际单位与习用单位之间的换算,正确理解和使用以法定单位表示的数据,该文将有关国际单位制在检验与临床中的应用作一介绍.

    作者:祝卫平;郭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体系的建立

    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是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研究、检测、检疫、诊断等必不可少的技术平台.生物安全实验室早于20世纪50~60年代出现在美国.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这类实验室的建设起步较晚,1987年,为了研究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途径,我国才修建了第一个三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的实验室[1].2003年的SARS疫情及随后发生在新加坡、我国台湾及内地实验室的SARS病毒实验室的感染事故,使实验室生物安全引起了广泛关注,人们认识到,实验室生物安全不仅关系到实验人员的安全,也是关乎其他人群、外环境甚至社会稳定的大事.2004年5月我国发布了《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 19489-2004)国家标准.2004年11月12日,温家宝总理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公布施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标志着我国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步入了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作者:李湘东;孙理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288名健康人群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调查

    病毒性肝炎(简称肝炎)是我国重要的传染病之一,可导致严重慢性肝病,并且与肝细胞癌密切相关.肝炎历年在应城市传染病中占有重要地位,该病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其病毒感染和携带状况较为普遍.为了解应城市肝炎病毒感染状况,遂于2006年对该市288名健康人群进行了甲、乙、丙、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标志物血清学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高君;郑志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空心莲子草的化学成分及其应用

    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又名喜旱莲子草,通称水花生,是苋科(Amaranthaceae)莲子草属(Alternanthera)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它原产于巴西,分布于南美,现已遍及北美洲、澳洲、亚洲及非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于20世纪30年代末随日军侵华引种至我国,其生命力强,生长繁殖迅速,适应于水生和陆生环境,主要分布于我国97°E以东、44°N以南的海拔较低且气候相对较暖湿的广大地区[1].先在上海郊区栽培用作养马饲料,20世纪50年代,我国南方一些省市将空心莲子草作为猪羊饲料推广,随后空心莲子草又被进一步引入我国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并生长扩散为恶性杂草,在农田中生长与农作物争夺阳光、水分、肥料以及生长空间,造成农作物严重减产;在河道和沟渠中生长导致水道堵塞,沉积增加,对水上运输和农田灌溉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2];本着变害为益、变废为宝、生态环保的原则,空心莲子草的资源化及无害化利用,成为许多科研工作者潜心研究的课题,现综述如下.

    作者:谭苹;张学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TNF-α-1031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1031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21例冠心病患者和115例正常人的TNF-α基因型.结果 TNF-α-1031位点基因型TT、TC+CC频率在患者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6.9%、33.1%和6466.3%、35.7%;等位基因T、C频率在患者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2.6%、17.4%和80.9%、19.1%.两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 TNF-α-1031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之间不存在明显相关性.

    作者:孙玉洁;向萍霞;刘胜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工作场所中过氧化苯甲酰气相色谱测定方法

    过氧化苯甲酰简称BPO,分子量242.23,白色结晶粉末,熔点103~106 ℃.微溶于水,溶于苯及其它有机溶剂.它是一种强氧化剂,可用食品漂白,如面粉等,也可用于皮肤治疗药物,在化工行业中广泛用作化合反应的引发剂.由于过氧化苯甲酰在工业上应用的普遍性和对人体具有毒害作用,美国、西欧等国家都制订了卫生标准,并有相应的检测方法.我国于2002年制定职业接触限值:短时间接触限值为12.5mg/m3,8 h加权容许浓度为5 mg/m3(GBZ 2-2002).

    作者:高新革;彭年国;李宏轩;史天东;刘君;高冬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宜昌市1~7岁儿童麻疹抗体水平分析

    为了解宜昌市1~7岁儿童麻疹抗体水平,2006年在宜昌市开展了儿童麻疹疫苗抗体水平监测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监测对象此次监测2006年度宜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登记在册1~7岁组儿童共1 262人,其中常住儿童1 193人,占94.53%,流动儿童69人,占5.47%.实际有效例数1 241人,其中男性651人,女性590人,男女性别比为1.1:1 .

    作者:韩莉;杨春秀;方芳;金家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湖北省输入性黑热病一例报告

    2007年2月14日,湖北省襄樊市谷城县赵湾乡某村从新疆自治区库尔勒市输入黑热病1例,4月13日患者治愈出院.现将病例情况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1.1一般情况患者,男,32岁,湖北省襄樊市谷城县赵湾乡某村人.2007年2月14日,患者开始畏寒、发热,2月15日伴有呕吐,左上腹部疼痛.患者以感冒和消化道疾病住院治疗,至3月20日,病情无好转.患者每天发热(38.0℃以上),有时甚至高热40℃以上,且一日内有2次发热,对症处理体温降至37℃以下,患者伴有左上腹疼痛,食纳差,全身无力,头昏等症状.

    作者:黄光全;陈建设;左胜利;毛重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对文稿的要求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随州市健康人群乙型肝炎感染状况分析

    乙型肝炎病毒(HBV)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广,发病率高,且目前无治愈乙肝的特效药[1].我国是乙型肝炎高流行区,HBV感染已成为普遍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2].为了解随州市健康人群HBV感染状况,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城区5 302例参加医疗保险的健康人群乙肝感染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晓辉;郭芳;蒋冰;华卫琼;刘秀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山区农村学校食品卫生现状与对策浅淡

    学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公共场所,学校食品卫生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学校食品卫生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呈下降趋势,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建始县农村学校食物中毒事故和食源性疾病仍时有发生,为了探索具有山区特色的学校食品卫生管理方法,逐步消除食品卫生隐患,保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2006年至2007年6月,建始县卫生监督局组织人员对全县部分农村学校的食品卫生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当前农村学校食品卫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农村学校食品卫生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作者:胡锡荣;吴全阳;肖书娥;杨俊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广西2005~2006年流感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对广西流感监测网络下属的4家医院送检的咽拭子进行检测,探讨流感病毒优势株的变化,了解广西流感流行规律,为流感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广西区妇幼保健院、隆安县人民医院、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和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监测点,对流感样病例进行逐日统计,对符合采样条件的流感样病例进行采样,采用细胞培养法分离鉴定流感病毒.结果 2005、2006年广西流感监测医院的流感样病例春、夏季高峰明显,4家流感监测医院的流感样病例数占门诊总病例数的百分比为10.04%~26.30%.2005年分离到125株流感病毒,其中B型63株(占50.40%),H3N2亚型46株(占36.80%),H1N1亚型16株(占12.80%),2006年分离到191株流感病毒,其中B型78株(占40.84%),H3N2亚型3株(占1.57%),H1N1亚型110株(占57.59%).结论 2005、2006两年广西流感监测医院的流感样病例全年均有发生,春、夏季为高发季节,2005年的流行株为B型流感毒株,2006年流行株为H1N1型流感毒株.

    作者:康宁;谭毅;莫兆军;闭福银;韦增良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