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英
加快结核病患者发现工作,除患者因症就诊,乡镇卫生院医生推荐转诊外,郧县自1995年开始,采取相近乡镇联片定诊的方法,加快结核病患者发现速度,扩大项目覆盖面,取得较好的效果.对结核病联片定诊的做法、效果、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孝佩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莆田市于1965年开始使用麻疹减毒活疫苗,1982年开始扩大免疫计划,1985年起实施按月接种.1989年以来,随着计划免疫工作逐步落实,冷链装备的运转及麻疹疫苗的广泛使用,麻疹疫苗接种率均保持在95%左右,发病率逐年下降,但每年仍有不少散在病例发生.为了解该市麻疹发病新特征,掌握其发病规律,以便及时采取合理措施,有效地预防麻疹暴发,为进一步控制疫情提供科学依据,以终达到消灭麻疹的目的,现将近5年麻疹疫情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健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在发展中国家麻疹的死亡率高达2%~3%.麻疹疫苗接种意义重大,它能较好地控制麻疹的传播.正是由于麻疹疫苗的接种,在一些国家目前已经消灭了麻疹.在我国,自从开展麻疹的计划免疫后,麻疹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下降.冷链是否健全,运转是否正常是计划免疫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疫苗效价监测是评价疫苗储藏、冷链运转正常与否的有效方法之一.武汉市卫生防疫站于1999~2000年连续对热敏感的麻疹疫苗进行了效价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远虹;陈芬;刘连臣;林国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为了解市售消毒剂消毒效果,采用碘量法测量某市售混合型过氧乙酸混合后不同时间的过氧乙酸含量,其浓度高值仅为12.41%(36小时),未达产品质量要求,说明该产品稳定性不够好.过氧乙酸载体喷洒消毒试验表明,喷洒0.2%过氧乙酸20 ml/m3,10分钟以上对两种细菌繁殖体杀灭率达100%;喷洒50ml/m3,5分钟以上则可100%杀灭试验菌繁殖体及芽胞,基本达到灭菌要求.
作者:蒋晓清;彭秋先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医院消毒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举措.为了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消毒管理办法>,加强医疗机构的消毒监督监测力度,以提高消毒质量,控制医院感染.于2000年4~10月,对潜江市7个市直医疗单位、22个乡镇(农场、办事处)卫生院,457个卫生所(村级卫生室、个体诊所)进行了消毒效果的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严军;蔡政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所进行的危害分析,使危害因素和关键控制环节分析(HACCP)的方法和应用更为科学、有效[1].孙瑞兴将HACCP运用在控制细菌性食物中毒工作中.我们联合运用流行病学资料和HACCP工作方法来控制集体食堂的食物中毒,并就此应用进行探讨.
作者:何慧芬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蠕形螨俗称毛囊虫,是一类永久性寄生螨,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毛囊和皮脂腺内.已知有120余种和亚种.寄生人体的有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多寄生于人面部皮肤毛囊和皮脂腺内,主要取食宿主细胞和皮脂腺分泌物,尤其是寄生在皮脂腺发达的部位如鼻唇沟和颊上部,可引起毛囊炎症及继发感染,也是引发痤疮、酒渣鼻、眼睑炎等皮肤病.人群感染蠕形螨遍及全球,全国已有22个省、市先后作了人群感染的调查报道,感染率在0.8%~98%.为了解该虫在大中专女生中感染情况,我们于2000年1~4月对福建医科大学莆田分校1998级和1999级的部分大中专女生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金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2000年9月20日,赤壁市蒲圻办事处数人因食用武汉市奶制品厂在赤壁市代销的塑料袋装鲜牛奶引起食物中毒.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儿童3例症状较轻,因食用时口感不好未食用.另1例60余岁男性患者症状较重,食用后不到1小时即发生剧烈呕吐,无腹泻,送市人民医院治疗,诊断为急性胃肠炎.鲜牛奶经检验,活菌计数1.8×105个/ml超过卫生标准.大肠菌群43个/100ml,通过分离培养,形态、培养特性、生化性状、生化分型、鉴别、动物试验证实是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任立勇;陈如意;陈桃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双癸甲溴铵洗消剂是一种季铵盐类消毒剂.为评价其消毒效果,以一定稀释度的双癸甲溴铵洗消剂对猪水泡病毒(SVDV)、鸡新城疫1系病毒(NCV-1)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进行消毒或灭活试验,结果显示,室温下(24~26℃)含有效成分为100 mg/L的洗消剂稀释液在10 min内可杀灭3.08 mg/ml的SVDV病毒(冻干粉重量),在10 min内能有效地杀灭活NCV-I,浓度为2 000 mg/L时30 min可破坏HBsAg.经毒性试验表明,该洗消剂无毒无刺激性.
作者:孙祖越;王丽君;刘桂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1993年底远安县按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已经6年,现将项目前及项目实施过程中结核病人的发现登记、治疗效果等进行对照分析,以评价6年来的项目实施成果,为项目验收作准备.
作者:陈果英;温理刚;向自梅;汪鸿 刊期: 2001年第02期
随着临床滥用抗生素和激素,以及大量介入性诊断、治疗和化疗,使医院感染的流行特征发生了变化,为揭示感染因素的相互关系,给有关部门提供防治科学依据,更好地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作者于1999年5月对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1998年1~12月医院感染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徐忠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冷冻饮品是不经加热处理而直接入口的食品,如果其卫生质量不符合要求就容易引起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尤其是雪糕、冰淇淋等,因其含蛋、奶等,营养丰富,在一定的条件下,易受微生物污染,并有利于其生长繁殖,对这类食品的监督是食品卫生监督的重点和难点.
作者:孙荣斌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为了解南宁市市售食品的卫生质量,提出对市售食品进行重点监督监测的依据,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确保市售食品的食用安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根据卫生部有关文件的要求,于1996~2000年连续5年对南宁市市售的25种食品进行有计划的抽检,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林静;顾兢;杨文敏;林弟雄;罗聪彪;林红;黄元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公共餐饮具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如何提高餐饮具消毒合格率,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已成为卫生监督机构监督监测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湖北省高校餐饮具消毒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由于种种原因,消毒效果仍不尽如人意.现将2000年33所高校餐饮具消毒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作者:蔡平;吴海棣;宋红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严重危害青少年身体健康的传染病.在50~70年代,此病发病率及死亡率高,流行呈周期性.宜昌市城区在50~70年代流脑的发病率也很高,其发病情况与其它地方相似.为了控制流脑流行,保护人群身体健康,宜昌市城区于1982年试用流脑菌苗,1987年大规模开展流脑菌苗的预防接种.通过采取这一措施,使流脑发病得到有效的控制,发病率大幅度下降.文章收集了这一地区的疫情资料和菌苗预防接种情况,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会明;程德明;林静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5岁以下儿童死亡是衡量和评价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及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卫生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动态监测随州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及其死因,探讨防治对策,对随州市1992~1999年妇幼保健年报表及儿童死亡报告卡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万存;鲍武波;顾光华;袁绪霞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近年来支原体(MP)肺炎在婴幼儿中患病率较高,且病情严重[1~2].湖北省妇幼保健院1997年7月~1998年3月共收治儿童肺炎278例,并用酶联吸附试验对MP IgG和IgM作了检测,现就有关MP与儿童肺炎的关系,MP感染与患儿年龄、性别的关系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作者:游金斌;金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1998年11月4日,河南省正阳县熊寨乡发生一起因聚餐误食有机磷农药(1605)污染的植物油,引起食物中毒,进餐10人,中毒10人,死亡6人.现将有关资料及实验室检验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张玲;龚兰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贫血是儿童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儿童贫血多由营养不合理引起,它不仅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而且会对机体的各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可危害儿童健康.为了解孝南区儿童的贫血发病情况,为今后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于1996年对区直机关幼儿园3~6岁幼儿进行了贫血发病情况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俊元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根据地方卫生统计资料和国家配置标准,参照人口、平均工作量等相关负荷指标对区域内核磁共振成像装置(MRI)的配置和静态分布及其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从加强大型医疗设备配置指导的侧面,为重要卫生资源的宏观管理和落实区域卫生规划提供借鉴.
作者:李陕生;曹艳清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