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神经肽的研究进展

叶紫河;何玲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肽Y, 生长抑素, 甘丙肽, 食欲肽
摘要:在阿尔茨海默病中,多种神经肽的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且与相关的病理过程和临床症状有关.综述神经肽Y、生长抑素、甘丙肽和食欲肽等4种重要的神经肽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改变和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旨在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药学进展杂志相关文献
  • 表面多孔颗粒填料在手性拆分与生物大分子色谱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新型固定相填料的研发一直是液相色谱实现高效快速分离的基础.表面多孔颗粒填料柱凭借着在非高压系统(< 40 MPa)下依然可高速高效分离的特性,近年来在手性拆分及生物大分子色谱分析领域崭露头角.从表面多孔颗粒填料的结构特性,探讨了其用于色谱分析的优势和局限性,并综述其在手性拆分和多肽及蛋白质类生物大分子色谱分析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夏敏;苏梦翔;狄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Bromodomains:表观遗传医学新靶点及其抑制剂

    Brornodomains(BRDs)是一类能够特异性识别乙酰化赖氨酸残基的保守蛋白结构域,存在于染色质及与转录相关的蛋白中,其功能包括染色质重塑和转录调控,并在细胞内由乙酰化介导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是多种疾病(包括癌症、炎症和自身免疫病)的表观遗传医学靶点.介绍BRDs的生物学功能、结构及分类,主要从BET bromodomain抑制剂和非BETbromodomain抑制剂两个方面对BRDs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高活性和选择性的BRDs抑制剂研发提供参考.

    作者:周啸峰;焦宇;张智敏;唐伟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物及其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

    理想的生物标志物是实现阿尔茨海默病(AD)早期精确诊断和预测疾病发展的重要前提.新版AD诊断标准从临床无症状期到痴呆阶段的区分也有赖于生物标志物的应用.介绍目前临床应用的AD生物标志物及其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重点对AD血液生物标志物研究的现状和瓶颈进行综述.

    作者:王小林;高小玲;宋明柯;王刚;李华芳;肖世富;陈红专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所涉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非特异性、病因未明的结肠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由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异常免疫应答等多种因素所致.目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以氨基水杨酸类、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等为主,但其长期使用存在药物毒性、过敏反应等副作用,而我国传统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表现出疗效显著、复发率低、毒副作用小等明显优势.综述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涉及6种关键信号通路(NF-kB、TLR4-MyD88-NF-kB、MAPK、JAK/STAT、PI3K-AKT-mTOR以及Wnt和Notch)及相关新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为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时美静;李睿岩;张玉彬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核酸适配体技术及其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核酸适配体是一类通过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SELEX)技术获得的具有独特三维构象的小分子RNA或单链DNA.核酸适配体能高亲和力和高特异性与靶点结合,同时具有自身分子质量小、免疫原性低、热/化学稳定性高、靶标分子范围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治疗、生物传感器、生物标志物筛选、新药研发等领域.综述近年来核酸适配体在肿瘤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并对核酸适配体的临床研究现状、市场前景及面临挑战和发展趋势作简要分析.

    作者:孙红光;张金三;吴建波;祖幼立;朱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透明质酸在组织工程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透明质酸是由β(1-3)-N-乙酰-D-葡萄糖胺和3(1-4)-D-葡萄糖醛酸的双糖反复交替连接而构成的酸性黏多糖,广泛分布于脊椎动物体内各种组织细胞间质中,具有重要生理功能.而外源性透明质酸具有理想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其作为支架材料在组织工程领域的应用具有独特优势.综述近年来透明质酸在组织工程不同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苏文怡;吕慧侠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神经肽的研究进展

    在阿尔茨海默病中,多种神经肽的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且与相关的病理过程和临床症状有关.综述神经肽Y、生长抑素、甘丙肽和食欲肽等4种重要的神经肽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改变和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旨在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叶紫河;何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转化神经药理学研究的新思路与策略

    神经药理学属先起步且加速发展的药理学重要学科分支,与神经科学交叉汇聚.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复杂性、基础和临床研究手段的局限性和防治神经精神性疾病新药的刚性需求一直存在巨大挑战,而当今生命科学和神经科学理论以及颠覆性技术的不断出现,已为突破传统神经药理学研究带来新机遇,也为神经精神性疾病的新药研发开辟了新思路和策略.本期“神经药理学”专题汇集了《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物及其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高小玲研究员)、《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神经肽的研究进展》(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药理系何玲教授)、《新型抗抑郁药物分子靶标研究进展》(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药理系洪浩教授)等3篇综述,从不同层面和角度给人们对转化神经药理学(translational neuropharmacology)的认识与研究带来启发和有益借鉴.

    作者:陈红专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新型抗抑郁药物分子靶标研究进展

    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随着对抑郁症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了一些基于非单胺递质的新型抗抑郁药物分子靶标.综述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受体、阿片受体、V-氨基丁酸B(GABAB)受体、乙酰胆碱受体等抗抑郁药物作用的新靶标及其相应分子机制研究进展,为开发高效、安全的抗抑郁症新药提供参考.

    作者:余旭奔;杜贯涛;刘广军;洪浩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2016年7月美国、欧盟和日本新批准药物概述

    2016年7月,美国、欧盟和日本共批准36个新药,包括新分子实体、新有效成分、新生物制品、新增适应证及新剂型药物.对全球首次获得批准的新分子实体、新有效成分、新生物制品进行分析,重点介绍这些药物的临床研究结果和研发历史进程.

    作者:孙友松 刊期: 2016年第08期

药学进展杂志

药学进展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药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