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醛溶液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祝红宇

关键词:甲醛,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摘要:甲醛溶液为常用的医用消毒剂,主要用于消毒杀菌和生物标本浸制.甲醛溶液的临床应用范围广,但不良反应也较多.文章将近年来甲醛溶液的应用及不良反应作一概述.
南京军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89例胆囊结石的成分分析

    为了解苏南宜兴地区胆囊结石类型及成分的持点,对89例胆囊结石病患者测定结石主要化学成分并进行分型,发现宜兴地区胆囊结石以胆固醇结石为主.该研究提供宜兴地区胆石成分基线资料,并提示该地区胆囊结石中胆固醇含量较高.

    作者:丁伟良;喻荣彬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KX-21三分类血液分析系统的结构特点及常见故障排除

    目前国内许多医院都配备了KX-21三分类血液分析仪,然而对该设备的使用介绍不多.文章介绍了KX-21三分类血液分析仪的结构、原理、特点及常见故障的排除,为该机的使用提供指导.

    作者:蒋昊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HPLC测定甲钴胺的有关物质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甲钴胺的有关物质.方法:采用Lichrospher-NH2色谱柱(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0.3%磷酸溶液:乙腈(32:68),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结果:甲钴胺、氰钴胺和羟钴胺的低检测限量分别为4.4、2.6和4.0 ng,甲钴胺与各杂质分离良好.结论: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准确可靠.

    作者:吴琼珠;戴永健;刘卫卫;吴立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对近期预后的评估

    急性心肌梗死(AMI),在国内心血管疾病中,其发病率、病死率均较高,ECG检查AMI有其特殊的意义.通过回顾分析7年住院的AMI病人,发现在ECG指标中,ST段明显压低、Q-Tc间期与PtfV1值增大、QRS积分高与病理性Q波、心律失常类型等,对AMI早期诊断、判断近期预后均有实际指导意义.

    作者:应黎滨;郭晓东;李冰;陶月玉;鱼雪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段尿直接药敏试验与普通药敏试验的比较

    为了能尽快发出药敏感报告,探索将中段尿直接离心,取沉渣做药敏试验,同时与普通药敏试验进行平行对照,发现两种方法结果基本相同,药敏报告可提前1d.

    作者:葛高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胃间质瘤伴胃腺癌1例

    患者,女,63岁,吞咽不畅伴呕血10余天入院.上消化道钡餐示:食道下段贲门癌.

    作者:王剑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生理学优秀课程建设的系列改革实践

    以优秀课程建设为牵引,重点在生理学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学科考试等主要教学环节进行了系列教学改革.理论教学的改革:教学内容着眼于适应性、特色性,教学方法注重于问题讨论式、教与学互动式,教学手段配合于直观化、网络化;实验教学的改革:实验室建设集约化--建立综合实验室,实验内容综合化--开设机能实验学新课程,实验手段革新化--研制计算机实验系统等教学仪器,实验教材配套化--编写实验教材、辅助教材和制作实验操作技术录像插播库;学科考试的改革:较早实行微机试题库教考分离,实施理论与操作考试相结合.

    作者:杨溢秦;薛龙增;郭丹;陈培顺;刘虹;严玉兰;徐建华;张玥;刘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HbsAg金标试纸在流动献血初筛中的应用

    在流动采血过程中,HbsAg金标试纸广泛地用于献血者的筛查.通过对3种HbsAg金标试纸的质量分析和2002年昆山市无偿献血者HbsAg阳性的情况分析,认为HbsAg金标试纸在献血初筛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应用.

    作者:吴卫国;王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1 000例无偿献血者中HCV-RNA-PCR的检测

    为了解无偿献血者中抗HCV常规筛选方法(ELISA方法)是否存在着漏检,现采用HCV-RNA-PCR的检测方法来进一步确定.笔者在1 000例无偿献血者(ELISA方法阴性,2002年11月期间)中采用HCV-RNA-PCR的检测方法检测出3例HCV阳性,即HCV阳性率为0.3%.这是因为HCV存在着较长时间的窗口期(70 d),常规ELISA方法主要检测感染者血清或血浆中的抗体,在感染早期HCV抗体尚未出现(或抗体水平较低)时,则存在着HCV病毒的漏检,且不能很好地反映感染者的当前状况,而采用HCV-RNA-PCR方法则能在HCV感染早期直接检测出HCV病毒,大大提高了HCV检出的敏感性,避免HCV常规检测方法(ELISA方法)的漏检,从而进一步保证临床输血的质量和安全.

    作者:吴敏慧;王锐;刘衍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脉络宁对光化学诱发大鼠脑梗死后神经细胞的保护

    目的:探讨脉络宁对光化学诱发大鼠脑梗死后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使用光化学诱发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用透射电镜观察脉络宁给药前后大鼠皮质神经细胞形态变化.结果:脑梗死6 h后出现多突起的暗神经细胞,至脑梗死9h暗神经细胞数量增多.单纯脑梗死组多突起暗神经细胞线粒体嵴断裂,并有空泡化,脉络宁治疗组起暗神经细胞内线粒体破坏较轻.结论:脉络宁对脑梗死后半影区的普通神经细胞和暗神经细胞有明显保护作用.

    作者:贺子义;胡冰;张留宝;刘平;商舰;郭志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颅咽管瘤的手术护理

    为研究颅咽管瘤全切术后常见并发症的种类、发生原因及临床表现,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术后监测颅咽管瘤患者的神志、瞳孔、体温,记录24 h出入量,观察口角及四肢抽动情况,并观察呕吐物及大便颜色等,及时记录相关内容.颅咽管瘤全切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尿崩症、水电解质紊乱、高热、意识障碍、癫痫、上消化道出血等.经治疗护理均好转.作者认为,了解颅咽管瘤全切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临床表现,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姚娜;吕玉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慢性ITP患者血小板和网织红细胞相关指标变化

    目的:观察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ITP)患者血小板及网织红细胞等指标的变化.方法:测定慢性ITP患者血小板及网织红细胞等指标.结果:慢性ITP患者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大血小板比率及网织红细胞百分比、红细胞成熟度、低荧光网红比率、中荧光网红比率、高荧光网红比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慢性ITP患者大血小板比率增加,且幼稚网织红细胞增多.

    作者:符布清;高峰;陈洪军;孙延涛;姚莉;朱芳;祁玉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大鼠下肢骨间膜血管的分布

    目的:为探讨经络穴位与血管的关系,观测了大鼠下肢骨间膜上血管分布的特点.方法:以大鼠为标本(n=20),采用左心室墨汁灌注大鼠及骨间膜撕片.结果:腓骨侧骨间膜上某些区域的血管密度显著大于胫骨侧,呈非均匀分布.结论:骨间膜上血管密疏可能与经络穴位多少有关.

    作者:陈泳宏;刘平;盛春宁;骆云;商舰;贺子义;胡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84株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分析

    了解临床分离的84株葡萄球菌葡萄球菌对10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52株,其中MRSA 40株(占77%),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32株,其中MRSCoN 21株(占66%).甲氧西林耐药的葡萄球菌对大多数抗生素敏感率低于50%,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临床对葡萄球菌进行耐药监测有助抗生素的选用,万古霉素可作为葡萄球菌感染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吴海鹏;戴永林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影响产妇分娩方式的社会心理因素探讨

    目前,国内剖腹产率居高不下,这与孕产妇和家属对自然分娩和剖腹产的优缺点认识不足有很大关系.通过对孕产妇关于分娩方式知识需求的调查,做好临床关于分娩方式的健康宣教,达到降低剖腹产率的目的.

    作者:周莉;钱君;杨文娟;孙晓春;钱红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结肠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

    患者,女,74岁.因右上腹痛6个月伴腹部肿块1月余,入院治疗.专科检查发现右上腹有一直径5~6 cm的包块,质硬.CT示升结肠软组织肿块,大小4 cm×6 cm.遂行结肠肿块切除术,术后组织送病理检查.

    作者:涂频;张佃乾;乐美兆;冯文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敌方心理战的策略和破击措施

    探索敌方心理战的策略和破击措施.运用回顾法、总结法、分析法研究敌方心理战的策略.敌方心理战的策略有规律可循.要加强对敌方心理战策略和方法研究,采取破击敌方心理战的有效措施.

    作者:沈兴华;杨健荣;饶红;王倩;王成洲;施兴冲;章国松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末节手指骨骨折的治疗

    1998年以来,我科在362例末节手指骨骨折的处理中,采用1枚7号针头作贯穿固定的方法,该法简便易行,疗效满意.

    作者:白道永;阮国辉;李金海;杨武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Amplatzer伞介入治疗的护理

    对49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观察护理,体会到术前的充分准备、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对提高手术的治愈率有重要作用.

    作者:袁素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念珠菌病标本的培养及药敏分析

    为了解念珠菌病标本的菌种及药敏情况,使用梅里埃公司的YBC鉴定卡和ATB真菌药敏试剂盒对念珠菌病标本进行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在125例念珠菌病中检出的菌种主要有白色念珠菌(48.0%)、近平滑念珠菌(17.6%)、光滑念珠菌(12.0%)、热带念珠菌(12.0%)、克柔念珠菌(7.4%)、星形念珠菌(2.4%)、高里念珠菌(1.6%);不同菌株对6种抗真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以制霉菌素(NYS)敏感性高,达82.4%.对各类临床标本应尽早尽快进行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作者:居会祥;邹宏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南京军医学院学报杂志

南京军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第二军医大学

主办:第二军医大学南京军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