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电图对热性惊厥患儿诊断治疗及预后的价值

白友平

关键词:脑电图, 热性惊厥, 患儿, 明确诊断, 治疗及预后, 临床医生, 神经电生理, 发作性疾病, 异常放电, 神经系统, 判断预后, 发病机制, 儿科医生, 神经科, 科学高, 资料, 住院, 应用, 特征, 门诊
摘要: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s)是小儿神经系统发作性疾病中较为常见与复杂的临床综合征,病因较多,发病机制众说纷纭,临床中大多神经科医生与儿科医生对热性惊厥的诊断、是否治疗、将来的预后情况颇有争议。在神经电生理科学高速发展的当今,脑电图在热性惊厥患儿中的应用正逐渐成为临床医生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现将我院门诊与住院的34例热性惊厥患儿的资料总结如下,针对热性惊厥患儿的脑电图特征和异常放电情况,来探讨脑电图在其明确诊断、是否治疗、以及判断预后中的价值。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血站检测经血传播病原体的意义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手术已经成为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而术中输血的概念也早已在大众的医学常识中普及。向临床提供安全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不因输血而威胁患者的安全、对患者造成损伤就显得尤为重要[1]。目前大多数血站仍然依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液中的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以及梅毒螺旋体。但此法检测的是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IV抗体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有窗口期的影响[2,3]。因此,探索潜在危险的病原体和发展检出率高、可以有效避免窗口期影响的检测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就其近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高晶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656家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分析

    职业照射剂量是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放射性疾病诊断和治疗及放射防护评价的重要依据。为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加强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按《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的要求,对山西省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个人剂量监测,现对2013年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刘惠芳;郭凌芳;范东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在提高医院门诊药房工作效率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医疗事业也得到了完善和改革。在患者不断增加的同时医疗机构在管理上面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对于医疗事业在管理上不能再采用较为传统的管理方式,为了与时俱进必须在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我院针对药房管理工作模式进行分析和探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涂雪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在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的运用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又称慢性肾功能不全,是指各种肾脏疾病引起的缓慢进行性肾功能损害,后导致尿毒症和肾功能完全丧失,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生化、内分泌等代谢紊乱组成的临床综合征[1]。当进行性肾功能减退缓慢发展到终末期即尿毒症期时,治疗方法主要为透析和肾移植。血液透析患者在接受疾病治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因此更渴望护理人员能够从心理护理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怀。在我院优质护理工作开展以来,科室护理人员积极制定优质护理方案,实施优质护理干预,不仅从护理操作上狠下功夫,提高护理操作服务水平,而且在心理上积极满足患者需求,解决患者住院期间产生的焦虑、忧郁等心理问题。现就收集我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48例血液透析患者,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就其住院期间的情绪状态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经颅多普勒超声和血流变学联合测定的临床意义

    精神分裂症为一种症候群为病因不明的一组症状和体征的集合,临床常表现为思维、知觉、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患者往往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1,2]。为探讨长期服用抗精神药物对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本研究对长期住院的5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血液流变学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潘名志;徐晓文;蒋伟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实用医技杂志》第三届编委会名单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的重要性研究

    癌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一类疾病,疾病本身和各种治疗及其不良反应不仅给患者的生活方式带来极大的改变,同时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医护工作者可利用自身的优势对患者进行干预,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满足住院患者的迫切需要,近年来,人们发现家庭可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存质量,而患者的健康也可影响家庭,于是以家庭为中心护理(FCC)应运而生,其在临床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1]。鉴于此,为提高恶性肿瘤化学治疗患者的生存质量,更好地促进患者康复,笔者对恶性肿瘤化学治疗患者实施了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胡德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是指一些病因引起椎动脉血液逆流,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产生的证候群。本研究回顾了在我院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的19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总结如下。

    作者:潘梅芳;姜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消化道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消化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疾病,常引起感染性腹泻,多因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导致。病原菌种类多,且病原菌与正常菌群共生,致病作用也各不相同。及时正确查找病因,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意义重大。

    作者:张锋;刘毓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本刊加入中国知网中国全文数据库的声明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微造瘘经皮肾镜吸引取石术合并精神病一例患者的护理

    精神病患者由于精神、行为的异常,尤其是处于精神症状活跃期的患者,常有自杀、自伤、伤人、攻击行为、潜逃等的可能[1]。当精神病患者合并外科手术疾病时,在病情观察、治疗、护理方面有一定的特殊性。我科2014年10月15日收治1例左肾结石合并精神异常的患者,经过合理的治疗和精心护理,已康复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约束带在重症躁动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约束带作为一种限制身体及肢体活动的保护性用具[1],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患者诊疗期间,为了预防和减少因躁动不安而发生的非计划拔管、诊疗护理操作失败、自伤、伤害医务人员及公共财物等护理不良事件[2],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常被应用于躁动患者的约束。我科对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应用约束带的重症躁动患者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湛三成;周建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微生物检验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与防范措施

    医院微生物实验室作为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是职业暴露较为频发的实验室,因此对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有着严格的要求。临床微生物室承担着细菌培养检测以及医院环境检测的任务,由于长期接触大量的病原菌,这些病原菌存在于血液、体液、痰液及各种分泌物标本中,而这些标本是重要的潜在传染源,尤其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以及多重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布氏杆菌等是实验室职业暴露危险的因素,检验人员在标本操作时通过污染的针头或者其他锐器刺破皮肤,吸入含有害细菌的气溶胶,发生直接接触、呼吸道吸入等实验室获得性感染事故,导致发生职业暴露,对临床微生物检验人员造成伤害。在此对引起微生物实验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从主观性、化学性、物理性及生物学等四方面进行探讨,从而更加深刻认识到建立有效的生物安全防护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重要性,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

    作者:解翠花;王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关于计量单位等表示方法的说明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多媒体技术在五官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和思考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优化的教学效果[1]。五官科护理是临床护理学的一个分支,是阐述眼科、耳鼻咽喉科和口腔科整体护理规律的专业学科。教学内容涉及眼、耳、鼻、咽、喉、口腔6个器官的解剖生理和相关疾病的护理。五官解剖生理精细复杂,孔小洞深,位置隐蔽,专科护理操作难度较高,治疗手段繁琐特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单纯使用板书讲解五官科内容,晦涩难懂,并且学生学习费力,兴趣缺乏。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片、文字、动画于一体,形象生动,在五官科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是很好解决这一现状的手段。

    作者:李巧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回顾性分析2010-2014年某院临床用血的情况

    输血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已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的抢救,但输血也存在一定风险。随着现代输血事业的迅速发展,传统输血的观念和手段发生了根本变革,输血作为一门独立的医学科学已进入成分输血时代。成分输血使输血治疗更加科学化,克服了过去输血不良反应大、浪费多等缺点,提高了输血水平,是现代输血学的一个新突破,其具有成分制品浓度高、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输血治疗临床输血是治疗疾病、抢救生命的重要医疗手段之一,合理的临床用血有助于患者的健康恢复,反之有可能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输血风险[1]。随着医疗水平的逐渐提高及输血观念的不断改变,对临床输血有了全新的认识,提倡合理用血,大力开展成分输血、自身输血,做到科学合理用血。本研究报告我市人民医院2010—2014年668例临床用血病例情况。

    作者:白雁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关于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子宫肉瘤临床及病理分析

    子宫肉瘤是来源于子宫间质、平滑肌或者是结缔组织的一种女性生殖器官的恶性肿瘤,在临床上比较少见,约占妇科恶性肿瘤的2%,占子宫恶性肿瘤的3%~9%。病理类型主要有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子宫平滑肌肉瘤以及子宫恶性苗勒管混合瘤,平均5年生存率为30%[1]。子宫肉瘤恶性程度比较高,治愈率比较低,预后因多种因素影响而不同。为了更好地探讨子宫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找出影响子宫肉瘤的预后因素,本文对2002—2007年我院收治的60例子宫肉瘤患者进行研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雪;付武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集束化干预策略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指患者机械通气48 h后或停用机械通气拔除人工气道48 h内发生的肺实质感染[1]。近年来国外已应用集束化干预策略(bundle of care)来预防和治疗VAP[2],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研究通过对比集束化干预措施,传统治疗护理措施来评价集束化干预策略对重症监护病房(ICU) VAP的影响。

    作者:平晋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