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肉瘤临床及病理分析

李雪;付武昌

关键词:子宫肉瘤, 临床, 子宫恶性肿瘤, 平滑肌肉瘤, 女性生殖器官, 内膜间质肉瘤, 苗勒管混合瘤, 妇科恶性肿瘤, 子宫间质, 预后因素, 因素影响, 结缔组织, 恶性程度, 病理特征, 病理类型, 治愈率, 生存率, 患者, 报告
摘要:子宫肉瘤是来源于子宫间质、平滑肌或者是结缔组织的一种女性生殖器官的恶性肿瘤,在临床上比较少见,约占妇科恶性肿瘤的2%,占子宫恶性肿瘤的3%~9%。病理类型主要有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子宫平滑肌肉瘤以及子宫恶性苗勒管混合瘤,平均5年生存率为30%[1]。子宫肉瘤恶性程度比较高,治愈率比较低,预后因多种因素影响而不同。为了更好地探讨子宫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找出影响子宫肉瘤的预后因素,本文对2002—2007年我院收治的60例子宫肉瘤患者进行研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广东省佛山地区患者ABO血型和RhD血型分布规律及用血方案的回顾性分析

    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是人类红细胞上存在的两个重要的血型系统。而Rh血型系统以RhD重要,是血型必检项目。并且RhD阴性率在汉族中仅占0.2%~0.5%[1],当他们需要输血治疗或抢救用血时,能否满足需要。因此笔者对其医院患者ABO血型和RhD血型分布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我院是所三甲综合性医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敏华;陈活强;梁慧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Epstein-Barr病毒抗体室内质量控制血清的制备及评价

    Epstein-Barr病毒(EBV)为疱疹病毒科嗜淋巴细胞病毒属,在全球范围内引起感染。感染后常终生携带,并建立潜伏感染状态。EBV感染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鼻咽癌、儿童淋巴瘤、霍奇金病、艾滋病相关淋巴瘤等发生有密切相关[1]。被列为可能致癌的人类肿瘤病毒之一,其中广东省为高发地区之一[2]。实验室检查可发现淋巴细胞增多,转氨酶升高,血小板减少等,但确诊需找到EBV DNA和其表达产物(RNA或蛋白)的存在。若抗早期蛋白IgA效价增加,则极大地增加了患者患鼻咽癌的危险性。为加强EBV-IgA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每次试验必须有内部对照质量控制血清和外部对照质量控制血清,并且以外部对照质量控制血清进行室内质量控制。由于外部对照质量控制血清较难得到,我们根据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利用EBV-IgA阳性标本制备了EBV-IgA弱阳性外部对照质量控制血清。

    作者:唐明慧;谭华;史咏梅;王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多媒体技术在五官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和思考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优化的教学效果[1]。五官科护理是临床护理学的一个分支,是阐述眼科、耳鼻咽喉科和口腔科整体护理规律的专业学科。教学内容涉及眼、耳、鼻、咽、喉、口腔6个器官的解剖生理和相关疾病的护理。五官解剖生理精细复杂,孔小洞深,位置隐蔽,专科护理操作难度较高,治疗手段繁琐特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单纯使用板书讲解五官科内容,晦涩难懂,并且学生学习费力,兴趣缺乏。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片、文字、动画于一体,形象生动,在五官科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是很好解决这一现状的手段。

    作者:李巧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回顾性分析2010-2014年某院临床用血的情况

    输血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已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的抢救,但输血也存在一定风险。随着现代输血事业的迅速发展,传统输血的观念和手段发生了根本变革,输血作为一门独立的医学科学已进入成分输血时代。成分输血使输血治疗更加科学化,克服了过去输血不良反应大、浪费多等缺点,提高了输血水平,是现代输血学的一个新突破,其具有成分制品浓度高、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输血治疗临床输血是治疗疾病、抢救生命的重要医疗手段之一,合理的临床用血有助于患者的健康恢复,反之有可能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输血风险[1]。随着医疗水平的逐渐提高及输血观念的不断改变,对临床输血有了全新的认识,提倡合理用血,大力开展成分输血、自身输血,做到科学合理用血。本研究报告我市人民医院2010—2014年668例临床用血病例情况。

    作者:白雁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关于计量单位等表示方法的说明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在提高医院门诊药房工作效率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医疗事业也得到了完善和改革。在患者不断增加的同时医疗机构在管理上面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对于医疗事业在管理上不能再采用较为传统的管理方式,为了与时俱进必须在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我院针对药房管理工作模式进行分析和探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涂雪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分析及对策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指国家根据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其危险因素,按照干预措施的投入产出比、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国家财力等来筛选确定的、主要通过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向全体居民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1]。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是近期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2]。太原市近几年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按照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逐步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行推进实施管理,制定相关政策、标准,配备公共卫生管理人员,并进行全面培训上岗。在逐级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发现了不少的问题,现将太原市突出的问题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杜鹃;江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冰冻制片中的体会

    冰冻现在已经是病理科的一项常规工作。冰冻技术对临床手术患者在术中快速病理诊断及科研中的免疫组织化学诊断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冰冻通常需要在30 min内发出报告,这对病理医师和技师在取材、制片、诊断的过程中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冰冻切片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冰冻病理的诊断,因此高质量的冰冻切片是保证冰冻诊断的前提。我们引进徕卡1900冰冻切片机,现将整个冰冻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吴丹;杜勇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第七轮PDCA循环管理改进效果评价

    为何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需多轮PDCA循环改进,这是因为PIVAS存在的问题及安全隐患易导致严重事故。文献[1]报道:美国某PIVAS,1名儿童使用未加入葡萄糖的全静脉营养液(TPN)后死亡;由于配置的心脏停搏液受微生物污染导致4患者死亡。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2]医院1969年建立世界上第一个PIVAS,迄今为止,美国100%的非盈利医院建立了PIVAS,欧洲、澳大利亚、日本大部分医院建立了PIVAS。国外建立PIVAS的作用是通过药师审核输液处方保障处方质量,保障输液患者安全,同时在洁净环境配置输液以杜绝或减少输液反应,大幅减少输液反应引起的医疗纠纷。质量管理PDCA循环又称戴明环,笔者在我院PIVAS第七轮PDCA循环结束,收效明显,总结如下。

    作者:段利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微生物检验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与防范措施

    医院微生物实验室作为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是职业暴露较为频发的实验室,因此对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有着严格的要求。临床微生物室承担着细菌培养检测以及医院环境检测的任务,由于长期接触大量的病原菌,这些病原菌存在于血液、体液、痰液及各种分泌物标本中,而这些标本是重要的潜在传染源,尤其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以及多重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布氏杆菌等是实验室职业暴露危险的因素,检验人员在标本操作时通过污染的针头或者其他锐器刺破皮肤,吸入含有害细菌的气溶胶,发生直接接触、呼吸道吸入等实验室获得性感染事故,导致发生职业暴露,对临床微生物检验人员造成伤害。在此对引起微生物实验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从主观性、化学性、物理性及生物学等四方面进行探讨,从而更加深刻认识到建立有效的生物安全防护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重要性,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

    作者:解翠花;王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ADVIA Centaur XP化学发光分析仪维护保养及常见故障的处理

    ADVIA Centaur XP系统是一台全自动免疫分析仪,由我院2013年购入。此分析仪是一种较为经济的工作站整合模式。检测项目有:生殖、甲状腺功能、肿瘤、心血管、贫血、治疗药物浓度监测、感染性疾病、过敏、肾上腺功能和代谢功能等项目。

    作者:秦庆;胡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脑电图对热性惊厥患儿诊断治疗及预后的价值

    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s)是小儿神经系统发作性疾病中较为常见与复杂的临床综合征,病因较多,发病机制众说纷纭,临床中大多神经科医生与儿科医生对热性惊厥的诊断、是否治疗、将来的预后情况颇有争议。在神经电生理科学高速发展的当今,脑电图在热性惊厥患儿中的应用正逐渐成为临床医生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现将我院门诊与住院的34例热性惊厥患儿的资料总结如下,针对热性惊厥患儿的脑电图特征和异常放电情况,来探讨脑电图在其明确诊断、是否治疗、以及判断预后中的价值。

    作者:白友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微造瘘经皮肾镜吸引取石术合并精神病一例患者的护理

    精神病患者由于精神、行为的异常,尤其是处于精神症状活跃期的患者,常有自杀、自伤、伤人、攻击行为、潜逃等的可能[1]。当精神病患者合并外科手术疾病时,在病情观察、治疗、护理方面有一定的特殊性。我科2014年10月15日收治1例左肾结石合并精神异常的患者,经过合理的治疗和精心护理,已康复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输液滴速对疗效的临床观察

    静脉滴注的治疗方式已普遍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静脉滴注的速度在护理界亦是非常关注的话题,而治疗效果更是每个医、护、患共同关注的问题。所以,在安全有效的静脉滴注速度范围内,比较快速的静脉滴注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慢速的静脉滴注的治疗效果,这一结论应值得我们注意。

    作者:魏清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本刊加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的声明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放射科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的构建使用及管理体会

    随着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日渐兴起[1]。该系统将医院内现有的影像诊断设备通过计算机网络互联,将影像信息以数据形式保存,综合利用各类影像检查手段,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医院工作效率,将医学影像带入全数字化、无胶片化管理时代[2]。当我们感受到PACS系统带来的方便、快捷、高效时,如何加强PACS系统的使用、管理,使之安全有效的发挥作用,需要我们不断探讨。本研究以我院的PACS系统为例,探讨PACS系统的构建、使用及管理情况。

    作者:张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656家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分析

    职业照射剂量是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放射性疾病诊断和治疗及放射防护评价的重要依据。为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加强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按《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的要求,对山西省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个人剂量监测,现对2013年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刘惠芳;郭凌芳;范东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约束带在重症躁动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约束带作为一种限制身体及肢体活动的保护性用具[1],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患者诊疗期间,为了预防和减少因躁动不安而发生的非计划拔管、诊疗护理操作失败、自伤、伤害医务人员及公共财物等护理不良事件[2],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常被应用于躁动患者的约束。我科对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应用约束带的重症躁动患者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湛三成;周建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红斑型天疱疮误诊为水痘一例

    患者男,20岁,因全身皮疹2 d伴发热于2013年11月20日入院。发病前无明显诱因,病初发现头部水疱疹,伴有疼痛感,咽部红肿,无咳嗽、咳痰,皮疹日渐蔓延至面、颈及躯干,有瘙痒及疼痛感,在当地卫生所拟诊为“水痘”,静脉输注“阿糖腺苷”治疗2 d,无效,面部瘙痒明显、皮疹增多。病后第3天出现发热,转入我科治疗。入院时体温37.8°C、脉搏10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04/70 mmHg (1 mmHg=0.133 kPa),精神欠佳、急性病容,口腔内2个溃疡面,头、面、颈及躯干部有大量小水泡样丘疹、周围有红晕、无结痂,躯干部皮疹部分破溃,有少量液体渗出,无结痂,心脏及肺部听诊无异常、肝脾无肿大,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9.23×109/L、中性粒细胞0.78、淋巴细胞0.10,尿、粪常规,心肌酶谱,肝、肾功能,电解质等均正常。胸部X线片、心电图无异常。入院初诊为:水痘伴皮肤感染。给予阿昔洛韦静脉滴注,口服左氧氟沙星,皮损处局部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同时营养支持、补液及口腔护理等处理,入院当日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治疗3d皮疹未见消退,且有加重趋势,面部出现片状红斑,局部有鳞屑,Nikolsky征阳性,治疗无效。经复习文献和疑难病例讨论后,请上级医院皮肤科会诊,会诊初步诊断:天疱疮。处理:立即停用阿昔洛韦、左氧氟沙星,转入皮肤科继续专科治疗。皮肤科经免疫荧光及组织病理学等检查后,明确诊断为红斑型天疱疮。使用泼尼松等治疗1周后,患者症状缓解,3周后好转出院。

    作者:王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微粒色谱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150例应用研究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常见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糖尿病患者长期存在糖代谢障碍,易导致其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和功能障碍。临床上大多数的糖尿病患者仍沿用传统的血糖测定法,但是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反映的是某一具体时间的血糖水平,容易受到进食和糖代谢等相关因素的影响,糖化血红蛋白(HbA1c)则能稳定可靠地反映出测定前8周左右患者的血糖平均水平且干扰因素少。采用微粒色谱法检测血液中的HbA1c,具有结果准确性好、干扰因素少、速度快、操作简便、仪器及试剂成本低廉等优点,且任意时间均可以抽血检查,易于被医生、检验人员及广大糖尿病患者所接收[1]。本研究的目的是用科学的数据,说明微粒色谱法检测血液中的HbA1c具有科学性与实用性,值得在广大糖尿病患者中推广应用。

    作者:邝苑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