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XS-213型生物显微镜的维修与保养

刘爱华;付承英

关键词:生物显微镜, 基础医学教育, 多学科交叉, 保养与维护, 医疗工作, 形态学科, 使用寿命, 使用频率, 使用方法, 实验教学, 排除故障, 使用率, 实验室, 学生, 现象, 维修, 设备, 老师, 节约, 财力
摘要:生物显微镜在医学教育和医疗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基础医学教育中,有许多学科特别是形态学科都离不开应用显微镜.为了提高设备使用率,节约财力,多学科交叉共用一台显微镜是经常的现象,致使显微镜使用频率极高,同时学生掌握显微镜使用方法程度参差不齐,导致显微镜不同程度地损坏,这就要求显微镜实验室老师能及时维修排除故障,加强显微镜保养与维护,延长其使用寿命,以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山茱萸药材及不同炮制品中马钱苷的含量测定

    山茱萸不同炮制品中马钱苷含量不同,为保证成药中马钱苷的含量,本研究对不同炮制品中马钱苷的含量进行测定.1 山茱萸1.1 一般性状: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呈不规则的皱缩片状、囊状或卷筒状,果皮破裂或不完整,长1~1.5 cm,宽0.5~1 cm .新货呈紫红色,陈货呈棕褐色,酒制后呈紫黑色,有光泽或微有光泽,质柔润,不易碎.在未炮制的果肉皮内可见5~7 条纵向脉纹,内表面不平滑,外表面有网状脉纹.有时可见未除核的完整果实,顶端有一圆形凹陷的小脐点(罕萼痕),茎部有果柄痕,皮薄均匀.新货具酸气,陈货气微弱,味酸涩苦.水浸后不变色.以无核、皮肉肥厚、质润柔软、有光泽者为佳.

    作者:穆怀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原位杂交技术的应用及操作体会

    原位杂交技术的原理是依据核酸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利用标记的特定序列探针与待测样本中的原位检测目的基因互补核酸序列杂交,经信号放大显色后镜下观察结果.该方法具有2 个特点:①基因水平的检测,即直接检测DNA 或RNA ;②可以明确定位,在保存组织结构同时揭示组织细胞的异质性,细胞基因表达的异质性和细胞器中的区别定位[1].现根据我科目前开展的DNA 原位杂交人乳头状病毒(HPV)的检测,在日常操作中的方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孟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低场磁共振增强长时间延迟扫描在肝脏炎性假瘤诊断中的应用

    肝脏炎性假瘤(IPL)是一种以纤维组织增生和慢性炎性细胞浸润为特征的良性病变,以往其误诊率极高,达90%以上.随着磁共振特别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的应用[1],人们对该病的认识不断深入[1].而低场磁共振因其条件所限,不能行真正意义上的动态增强扫描.本研究利用现有低场磁共振条件,行弥散加权成像(DWI)及长时间延迟扫描,找出可以提示该病变有价值的征象,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作者:龙光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地佐辛超前镇痛在剖宫产中的效果评价

    地佐辛是阿片类受体混合激动-拮抗剂,镇痛效果强,分布迅速,表观分布容积大,作用时间较长[1].本研究拟观察剖宫产术毕单次静脉注射地佐辛超前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和应对宫缩痛及产妇满意度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0 年5 月至2011 年1 月于我院剖宫产手术80 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年龄21~30岁,体质量、孕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产妇根据镇痛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 例.

    作者:李雁军;崔永康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山西省大同地区部分体检矿工血脂水平和动脉硬化指数调查分析

    心脑血管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据2002 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成人血脂异常人数达10.6 亿,每年大约260 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病.动脉硬化指数(AIP)和血脂4 项:血清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分析测定是心脑血管病的预防诊断及研究的重要指标.

    作者:王翠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应用于肝脏疾病的初步研究

    声辐射力脉冲成像(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ARFI)技术是在超声弹性成像基础上建立的一项新技术,包括声触诊组织成像(virtual touch tissue imaging)和声触诊组织量化(virtual touch quantification,VTQ)技术.

    作者:赵明珠;金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高频超声在跟腱损伤后愈合期的动态观察结果分析

    跟腱是全身粗大的肌腱,它是由小腿三头肌向下延续而成.其起点从比目鱼肌下端变尖处为标志,终点以跟骨结节回声为标志.正常跟腱声像图特点是纤维带连续的均质高回声.高频超声能精细地显示肌腱的形态,并能实时动态观察肌腱运动状态,对于判断肌腱功能的完整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黄俊华;宋势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气管切开护理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的治急救治疗中,维持患者充分有效的气体交换,保证呼吸道通畅,是保证心、脑、肾等人体重要脏器功能正常的重要手段,也是争取救治时间,避免治疗意外,顺利实施手术的重要环节,人工气道的有效建立显得尤为重要[1].我科常用人工气道方式为气管切开及气管插管.2007 年5 月至2010 年12 月共收治建立人工气道的神经外科危重患者100 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临床检验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

    目前,检验医学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医学实验室使用了各种类型的自动分析仪,大大提高了检验速度,然而实验室的检测过程是复杂的,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存在着许多问题.近年来,质量评价越来越受到医学实验室和临床各科室的重视.检验医学的发展,核心问题就是质量管理.质量是检验的根本,没有检验结果的高质量,发不出准确的报告,检验科就没有存在的必要[1].

    作者:蔡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输卵管伞部粘连51例的X 线造影与腹腔镜对照分析

    在女性不孕的原因中,输卵管性不孕约占30%,其中常见类型是输卵管伞部粘连,由于伞部游离于盆腔且输卵管口直接与盆腔相通,是腹腔镜应用于输卵管性不孕成功率高、操作简便的部位.本文收集经子宫输卵管造影(HSG)检查,并经腹腔镜检查或手术确诊的51 例患者,并将X 线改变与腹腔镜所见对照分析,探讨HSG 对本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白刃;刘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交感神经在肠内细胞免疫中的调节作用

    胃肠道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肠黏膜不仅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在抵御入侵的致病菌和毒素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在生理情况下,肠黏膜屏障能高效地阻止致病菌和毒素入侵,保持机体的健康.在胃肠道存在微生物屏障、化学屏障、黏液屏障、水屏障,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神经网络系统(ENS),ENS 在肠道的免疫屏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

    作者:黄少强;郑金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间日疟患者血细胞参数和C 反应蛋白结果分析

    疟疾是一种传播快、易反复、危害大的传染病.近年来,随着人口流动性增加,在非疟区中感染人数逐年增多.C 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是典型的急性相蛋白,它的升高可以提示许多炎症的发生,长久以来被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监测[1].现将2006 年1 月至2011 年10 月我院确诊的间日疟患者血常规结果和CRP 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赵升;蒋小伟;周杨霄;万汝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盆腔内畸胎瘤四例误诊分析

    畸胎瘤并不少见,而在盆腔内发病部位及与周围组织关系变异甚大,收集我院4 例畸胎瘤并手术病理证实的患者资料,结合文献就其组织发生、B 超及CT 表现作一讨论.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0 -2011 年收集了4 例行CT 增强扫描,B超检查发现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盆腔畸胎瘤,均为女性,年龄45~55 岁.临床病史无明显症状及表现,经女性体检B 超时发现大小不等的盆腔肿物.

    作者:尉志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高频超声观察辛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内-中膜层形态学改变的价值

    目前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中、老年人第三大致死病因,其中颈动脉粥样硬化(AS)是造成脑梗死的重要原因.AS 斑块的破裂是急性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在一定条件下,AS 病变可以延缓或停止发展甚至逐渐消退.本研究应用高频超声观察辛伐他汀对AS 斑块及内-中膜层厚度(IMT)形态学改变的探讨.

    作者:杨华;李志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腰椎间盘病变的CT 表现与临床分析

    椎间盘病变包括椎间盘变性、膨出和突出.椎间盘突出多发生在下腰部,其次是颈部,胸部极少[1].除了退行性病变外,急性外伤和反复慢性损伤也是引起椎间盘突出的重要原因.发病时患者脊柱运动受限,局部疼痛并产生神经根受压症状,可有放射性疼痛.

    作者:王以军;陈喜荣;乌开西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观察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如果不及时控制可以发展成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肺性脑病,从而导致患者死亡.我科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科从2010 年1 月至2011 年1 月共收治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2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3 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21 例,年龄58~83 岁.对照组39 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9 例,年龄59~82 岁.所有的患者均无肺源性心脏病、肺性脑病、心力衰竭等严重的并发症.2 组在年龄、性别及疾病的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苏月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误诊宫腔及卵巢同时妊娠一例

    患者女,25 岁,闭经45 d,阴道淋漓出血5 d 就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SSI-5000 ;探头频率为3.5 MHz,方法:膀胱充盈,患者取仰卧位,下腹部常规探测,子宫大小为6.4 cm ×3.7 cm,内部回声不均匀,内膜线增厚,不延续,宫腔内可见妊娠囊反射,无胎芽搏动.右附件区可探及3.1 cm ×2.2 cm,低回声,混合性包块,周界欠清,形态不规则,左附件正常.实验室检查:妊娠免疫试验(+),当日行刮宫术,病理证实为宫腔妊娠.3 d 后患者出现腹痛,阴道再次点滴出血,行清宫术后,上述症状未减轻,小便后起立时突然晕厥,处于休克状态.

    作者:苗润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重症监护室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干预研究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在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中居首位[1],,VAP 的病死率可达24%~50%,甚至76%[2],如何预防和控制VAP 的发生尤为重要.自2009 年2 月我们对ICU 机械通气超过48 h 的患者进行了前瞻性监测,据监测中发现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晓惠;邓双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技术的体会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是在组织化学的方法上结合免疫学的理论和技术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它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精确性、特异性强和操作简单等优点.其原理是利用抗原与抗体间的特异性结合原理和特殊的标记技术,对组织和细胞内的特定抗原与抗体进行定位、定性,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物显示一定的颜色,并借助显微镜等对其颜色进行观察,以达到检测抗原物的目的.在科研和临床病理诊断应用广泛.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脱片、假阳性或者假阴性等问题,所以,科学地规范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操作对保证结果的准确判读,实验的重复性有着重要意义.工作质量时控制的关键是:抗原的高压修复,抗原的阴性阳性对照设置[1].现从按免疫组织化学操作流程对各步骤中的注意事项进行总结,以提高免疫组织化学化技术水平.

    作者:施倩倩;徐海燕;何小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低场磁共振成像平扫及增强扫描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价值与临床分析

    垂体微腺瘤是指位于垂体前叶、直径≤10 mm 的鞍内肿瘤.其临床发病率远远高于垂体大腺瘤.磁共振成像(MRI)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现收集我院2004年1 月至2010 年1 月经MRI 检查,并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38 例40 个垂体微腺瘤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改梅;王旭阳;李小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