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间日疟患者血细胞参数和C 反应蛋白结果分析

赵升;蒋小伟;周杨霄;万汝根

关键词:间日疟, 患者, 血细胞参数, 反应蛋白, 人口流动性, 急性相蛋白, 感染性疾病, 结果分析, 血常规, 传染病, CRP, 诊断, 炎症, 危害, 升高, 疟疾, 监测, 典型, 传播
摘要:疟疾是一种传播快、易反复、危害大的传染病.近年来,随着人口流动性增加,在非疟区中感染人数逐年增多.C 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是典型的急性相蛋白,它的升高可以提示许多炎症的发生,长久以来被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监测[1].现将2006 年1 月至2011 年10 月我院确诊的间日疟患者血常规结果和CRP 结果分析如下.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血管性头痛诊断价值分析

    本研究收集2003 -2010 年我院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血管性头痛患者288 例,对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自2003 -2010 年应用经颅彩色多普勒声检测血管性头痛患者与健康者进行对照分析.

    作者:师旭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高压氧综合治疗儿童颅脑损伤

    儿童颅脑损伤是指小儿颅脑在外力的作用下所致的损伤.儿童颅脑损伤多发生于车祸、坠落、打击头部等,随着现代化进程,目前患病人数有增加的趋势,也逐渐演变成儿童脑外科的常见病.随着医疗诊治水平的飞速发展,脑外伤的病死率也明显下降,但有相当比例儿童遗留肢体残疾,增加了社会和家庭负担.

    作者:梁秀清;王振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低场磁共振增强长时间延迟扫描在肝脏炎性假瘤诊断中的应用

    肝脏炎性假瘤(IPL)是一种以纤维组织增生和慢性炎性细胞浸润为特征的良性病变,以往其误诊率极高,达90%以上.随着磁共振特别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的应用[1],人们对该病的认识不断深入[1].而低场磁共振因其条件所限,不能行真正意义上的动态增强扫描.本研究利用现有低场磁共振条件,行弥散加权成像(DWI)及长时间延迟扫描,找出可以提示该病变有价值的征象,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作者:龙光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血友病性腰大肌血肿破入腹腔一例

    患者男,22 岁.左中下腹疼痛1 d .呈阵发性,疼痛向左腹股沟放射.体检:左侧(中下)腹部较大包块,质硬,位置固定,压痛明显.实验室检查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41%(正常值:46%),因子Ⅷ11%(正常值:100%),诊断为血友病甲.影像所见:左肾下极偏左可见卵圆形等密度的病灶102mm ×51 mm,CT 值53 Hu,与腰大肌界限不清,左侧肾筋膜周围可见液性渗出,周围脂肪间隙模糊,自腹腔干至盆腔水平,左侧腰大肌增厚、体积增大,左侧腹壁增厚.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

    作者:陈超;李可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地佐辛超前镇痛在剖宫产中的效果评价

    地佐辛是阿片类受体混合激动-拮抗剂,镇痛效果强,分布迅速,表观分布容积大,作用时间较长[1].本研究拟观察剖宫产术毕单次静脉注射地佐辛超前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和应对宫缩痛及产妇满意度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0 年5 月至2011 年1 月于我院剖宫产手术80 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年龄21~30岁,体质量、孕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产妇根据镇痛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 例.

    作者:李雁军;崔永康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低场磁共振反转恢复脂肪抑制技术在体部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近年来,高场磁共振软件技术日新月异,各项技术不断完善,在全身肿瘤性病变的诊断已几乎与常规CT 乃至螺旋CT相媲美[1],但低场磁共振因场强较低,大部分在中小型医院使用,应用范围相对较窄,各项扫描技术的使用相对保守和落后,为此,笔者进行了脂肪抑制技术在肿瘤性病变中的探索性应用,旨在了解该技术在肿瘤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文静;燕桂新;孙亮;卓越;杨健丽;李学冻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血管周围间隙扩张18例误诊分析

    血管周围间隙也称血管周围淋巴间隙,可见于任何年龄,如果对扩张的血管周围间隙认识不足则容易误诊,本研究收集了18 例曾误诊为血管周围间隙的病例进行影像特点分析,以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提高临床诊断符合率.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首诊误诊的扩张的血管周围间隙18 例,男性10 例,女性8 例;年龄20~72 岁,中位年龄42 岁;误诊为陈旧性梗死灶9 例,脱髓鞘2 例,脉络膜裂囊肿2 例,脑寄生虫(囊虫、包虫)4 例,肿瘤1 例.临床表现:头痛、头晕11例,记忆力下降3 例,4 例无临床症状,为偶然发现.有10 例进行追踪,间隔时间约0.5~2.0 年.

    作者:宋立东;蒋宁霞;徐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临床检验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

    目前,检验医学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医学实验室使用了各种类型的自动分析仪,大大提高了检验速度,然而实验室的检测过程是复杂的,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存在着许多问题.近年来,质量评价越来越受到医学实验室和临床各科室的重视.检验医学的发展,核心问题就是质量管理.质量是检验的根本,没有检验结果的高质量,发不出准确的报告,检验科就没有存在的必要[1].

    作者:蔡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低场磁共振成像平扫及增强扫描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价值与临床分析

    垂体微腺瘤是指位于垂体前叶、直径≤10 mm 的鞍内肿瘤.其临床发病率远远高于垂体大腺瘤.磁共振成像(MRI)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现收集我院2004年1 月至2010 年1 月经MRI 检查,并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38 例40 个垂体微腺瘤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改梅;王旭阳;李小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原因分析及对策

    急诊护士工作紧张而繁重,长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严重影响身心健康.急诊区还包括院前急救的阶段,院外环境复杂具有不可预见性,而且患者和社会却没有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导致护士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已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笔者长期在急诊区工作,现将急诊区护士心理压力的因素分析如下,并作初步的对策探讨.

    作者:刘婉弟;黎少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52例疗效观察

    股骨粗隆间骨折常见于老年人,传统的非手术治疗病死率高,目前多主张手术治疗.近年来,由于骨科内固定技术的发展,对该部位进行内固定治疗的方法日益增多,内固定装置的种类也逐渐多样,如:动力髋螺钉(DHS)、动力髁螺钉(DCS)、空心钉、解剖型钢板、解剖锁定钢板、Gamma 钉、股髓近端髓内钉(PFN)、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PFNA)及人工股骨头置换等.各种内固定材料各有其优缺点.笔者自2005年5 月至2010 年5 月采用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52 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符建兵;刘杰;王国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原位杂交技术的应用及操作体会

    原位杂交技术的原理是依据核酸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利用标记的特定序列探针与待测样本中的原位检测目的基因互补核酸序列杂交,经信号放大显色后镜下观察结果.该方法具有2 个特点:①基因水平的检测,即直接检测DNA 或RNA ;②可以明确定位,在保存组织结构同时揭示组织细胞的异质性,细胞基因表达的异质性和细胞器中的区别定位[1].现根据我科目前开展的DNA 原位杂交人乳头状病毒(HPV)的检测,在日常操作中的方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孟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影响手术患者安全的因素及护理对策

    安全、有效、高质量的围手术期护理成为手术室护理工作管理的目标.影响手术患者安全的潜在性危险因素很多,如果我们不认真学习,积累经验,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防范措施,这些潜在性危险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可逐步转变为明显损伤,危害手术患者的安全,造成不良后果.笔者对影响手术患者安全的因素及护理对策做了一些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志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腰椎间盘病变的CT 表现与临床分析

    椎间盘病变包括椎间盘变性、膨出和突出.椎间盘突出多发生在下腰部,其次是颈部,胸部极少[1].除了退行性病变外,急性外伤和反复慢性损伤也是引起椎间盘突出的重要原因.发病时患者脊柱运动受限,局部疼痛并产生神经根受压症状,可有放射性疼痛.

    作者:王以军;陈喜荣;乌开西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技术的体会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是在组织化学的方法上结合免疫学的理论和技术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它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精确性、特异性强和操作简单等优点.其原理是利用抗原与抗体间的特异性结合原理和特殊的标记技术,对组织和细胞内的特定抗原与抗体进行定位、定性,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物显示一定的颜色,并借助显微镜等对其颜色进行观察,以达到检测抗原物的目的.在科研和临床病理诊断应用广泛.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脱片、假阳性或者假阴性等问题,所以,科学地规范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操作对保证结果的准确判读,实验的重复性有着重要意义.工作质量时控制的关键是:抗原的高压修复,抗原的阴性阳性对照设置[1].现从按免疫组织化学操作流程对各步骤中的注意事项进行总结,以提高免疫组织化学化技术水平.

    作者:施倩倩;徐海燕;何小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皮下注射醋酸奥曲肽注射液和低分子肝素钙的方法和护理体会

    醋酸奥曲肽注射液主要通过抑制胰酶及胰液的分泌,有效阻止急性胰腺炎转化为坏死性胰腺炎,临床上用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低分子肝素钙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2 种药物皮下注射后易出现注射部位小血肿、硬结、疼痛,甚至大片瘀血、皮肤坏死等情况.现将我科对住院患者皮下注射醋酸奥曲肽注射液及低分子肝素钙的方法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郝爱玲;宁立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盆腔内畸胎瘤四例误诊分析

    畸胎瘤并不少见,而在盆腔内发病部位及与周围组织关系变异甚大,收集我院4 例畸胎瘤并手术病理证实的患者资料,结合文献就其组织发生、B 超及CT 表现作一讨论.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0 -2011 年收集了4 例行CT 增强扫描,B超检查发现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盆腔畸胎瘤,均为女性,年龄45~55 岁.临床病史无明显症状及表现,经女性体检B 超时发现大小不等的盆腔肿物.

    作者:尉志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呋喃西林炉甘石洗剂稳定性研究

    呋喃西林炉甘石洗剂为我院配制的皮肤科外用复方制剂,批准文号:粤药制字H20070580,有收敛、杀菌消炎作用,用于治疗化脓性皮炎、丘疹、广泛性皮肤瘙痒、湿疹、荨麻疹、亚急性皮炎等.经过多年临床应用,已证明是一种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费用低,配制方便,质量可靠的外用制剂.为保证药品质量,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对呋喃西林炉甘石洗剂的稳定性进行研究.

    作者:欧国伟;蔡先东;庞佩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多排螺旋CT摄影技术的应用

    随着多排螺旋CT 的不断发展及临床应用软件的开发,CT 在临床应用范围也明显扩大,检查项目明显增多.而多排螺旋CT 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弥补了常规CT 和普通X 线片的不足,但同时检查多个部位会出现大量图像,而且需要拍到有限的片上,有些医生或技术员无所适从.

    作者:苏友恒;袁志雄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模式的现代化及社会老龄化,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5 亿,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也在逐年增加.

    作者:霍煜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