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牙科畏惧症的表现及应对措施

刘朗;叶剑涛;孔祥波

关键词:儿童牙病, 牙科畏惧症, 牙科治疗, 体验, 口腔医务人员, 患儿, 早期发现, 影响因素, 医护人员, 心理素质, 效果满意, 气质类型, 临床操作, 临床表现, 指导性, 外源性, 耐受性, 内源性, 敏感性, 总结
摘要:儿童牙科畏惧症(dental fear,DF),是指患儿在牙科治疗中所特有的忧虑、紧张或害怕的心理以及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敏感性增高,耐受性降低,甚至躲避治疗的现象[1].它的存在对儿童牙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有较大影响,甚至影响患儿下一步的就诊,给口腔医务人员及家长造成压力.DF病因主要有内源性和外源性2种,前者与心理素质、先天气质类型有关,后者则与不良就诊体验有关:①如陌生的环境、操作中的疼痛、医护人员的不友好态度等,在其他科室受创伤的经历等不良就诊体验也会造成DF.②间接的不良就诊体验:由家属、伙伴的不良就诊体验而产生的替代感受,或由其他媒体间接得到的关于牙科治疗的威胁性信息,文献报道78.6%~84.6%的患者有DF[2].本文通过对患儿在拍摄牙片时DF的临床表现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把采取的措施加以总结,效果满意,对临床操作有指导性意义.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螺旋CT诊断跟骨骨折临床分析

    使用螺旋CT对跟骨骨折的扫描实现了各向同性,再结合图像的分析后能够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并且能够更好地选择治疗方案.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06年2月至2010年7月,在86例使用螺旋CT诊断的跟骨骨折患者中,男性56例,女性30例,年龄20~66岁,平均(32±3)岁.其中交通事故伤18例,摔伤16例,坠落伤52例.

    作者:吉征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磁共振成像在乳腺癌诊治中的应用

    乳腺X线摄影是基本影像检查方法,但其敏感性、特异性不尽如人意,对手术及放疗后肿瘤随诊,乳腺植入假体后的检查等更具有局限性.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乳腺磁共振成像(MRI)的临床应用使得对乳腺癌的诊治有了很大的补充和提高.临床对MRI在乳腺诊断上的认可应该是基于其高敏感性上的高特异性.MRI动态增强与肿瘤中血管分布、血管渗透性、间质内压力和血管外间隙等因素有关反映的是肿瘤内的血管情况.目前有学者开展的MRI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于动态增强不同,它反映的是肿瘤本身的信息,于肿瘤的分级密切相关[1].

    作者:徐新胜;王文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与密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结果分析

    近年来梅毒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已引起流行病学界和检验界的关注.本文选择了2008年1月至2010年11月间在我院就诊的梅毒患者,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密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门诊和住院患者血清标本16 089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殷红莲;汤国宁;韦启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低场磁共振胆胰管水成像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研究

    磁共振胆胰管水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无创性胆胰管成像技术,文献[1-3]报道高场、中场磁共振成像设备在诊断梗阻性黄疸病变中应用价值,但是利用低场MRCP的研究报道较少,我们从2009-2010年开始在低场磁共振采用重T2WI单激发FSE序列、厚层投射直接成像技术法做MRCP检查40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丁凯;相跃;陶士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如何提高检验结果的客观真实性

    本文通过对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的阐述,促进医务工作人员与患者之间的相互沟通,从而提高实验室的检验质量,以分析前的质量保证工作为重点,力求检验结果的客观、准确、可靠.1 实验室工作的重要性临床实验室为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以及健康状况的评估提供有益的、重要的、科学的信息.

    作者:霍煜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甲状腺腺瘤的磁共振成像诊断17例分析

    甲状腺腺瘤是常见的甲状腺良性肿瘤,按形态学可分为滤泡状和乳头状囊性腺瘤2种,以滤泡状腺瘤多见,周围有完整的包膜,临床诊断有时较为困难.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腺瘤患者17例,现将其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总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09-2010年来我院就诊的17例甲状腺腺瘤患者,男性3例,女性14例,年龄18~60岁,中位年龄39.5岁,全部患者均行MRI检查,并经手术切除及病理证实.

    作者:周礼金;纪婷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2008年山西省公民健康素养调查的质量控制

    公民健康素养调查是卫生部门为了解我国公民健康知识、健康技能、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以改变公民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并向公民宣传科学生活理念的过程[1].2008年5月至7月,我省开展了15~69岁常住人口公民健康素养问卷调查.科学的调查设计、严谨的调查方法是保证调查良好实施和结果可靠的基础,本文对此次调查实施的质量控制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石秀萍;常志刚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消化道肿瘤梗阻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

    消化道肿瘤梗阻患者合理的营养支持,是维持正常肠道功能及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1].我科自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对68例消化道肿瘤梗阻患者施行肠内营养,并与传统治疗患者45例对照,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113例,按随机抽样方法分组.观察组68例,其中胃癌19例,食管癌25例,胃底贲门癌24例,年龄33~74岁,中位年龄53.5岁,采用早期施行肠内营养法;对照组45例,年龄34~71岁,中位年龄52.5岁,对照组梗阻患者在禁食期间,通过静脉补充营养.2组患者年龄分布、疾病构成及手术切除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宋爱华;薛红莲;许慧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布加综合征的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价值

    布加综合征是肝静脉或下腔静脉阻塞或狭窄所引起的肝静脉或下腔静脉血流受阻进而继发门静脉高压和下肢静脉淤血等一系列临床征候群[1].布加综合征是一种临床罕见病.现收集2009-2010年4例资料完整的布加综合征患者,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李勤华;张林刚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51例超声诊断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一种妇科常见病,行超声检查主要监测子宫内膜的改变.本文收集并分析51例患者,旨在总结该病的超声特点,探讨应用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正常与异常的可行性.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文收集2009-2010年我院妇产科门诊行超声检查的51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年龄16~52岁,平均(34±6)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出血量时多时少,甚至大量出血.

    作者:马云初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胆囊颈部梗阻108例的超声诊断

    胆囊肿大的常见原因之一是胆囊颈部梗阻所致.文献[1,2]侧重讨论了胆囊颈部结石嵌顿的超声诊断,而对于肿瘤、胆泥球等非结石性因素引起胆囊颈部梗阻的研究报道较少,这值得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警惕.为了探讨、分析超声在胆囊颈部梗阻的诊断价值,尤其是非结石性因素在超声诊断中的价值,回顾分析了我院2009-2010年经手术、病理及随访证实的108例胆囊颈部梗阻患者的超声表现,以期进一步提高其超声诊断准确率,减少漏诊、误诊.

    作者:陆建元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多爱肤敷料治疗老年糖尿病伤口的临床观察

    研究采用无菌多爱肤、不透气亲水性敷料治疗糖尿病患者伤口,通过与传统方法每日灭菌方纱换药对比,结果表明多爱肤敷料治疗老年糖尿病伤口疗效好,为患者减轻痛苦和费用,同时大大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研究收集2009年1月至12月期间住院患者30例,诊断为2型糖尿病、颅脑损伤,年龄55~75岁,中位年龄59.5岁,30例患者共有34处伤口.外伤部位:膝关节部位16处,背部1处,手肘部位5处,腰部2处,足外踝部位10处.伤口面积:6 cm2以上5处,3~4 cm2 1处,2 cm2以下14处.

    作者:颜梅;鲍惠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跟骨动脉瘤样骨囊肿一例误诊分析

    动脉瘤样骨囊肿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非肿瘤性良性骨病变,临床上不多见[1],而发生于跟骨的更为少见,本文报告1例影像学误诊,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跟骨动脉瘤样骨囊肿.1 临床资料患者,男,27岁.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足及右踝关节疼痛、肿胀伴活动受限,就诊于当地医院,X线片右踝及右足骨质未见明显异常,近2 d来患者感觉右足跟明显肿胀、疼痛,踩地负重时疼痛加重,伴行走障碍就诊于我院.

    作者:苏素联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数字化X线系统在牙片摄影中的应用探讨

    探讨电荷耦合器(CCD)数字化X线系统在牙片摄影的方法及其临床应用;采用CCD数字化X线系统对918例患者1 026颗牙行牙片拍摄并进行图像质量评价;与传统牙片X线胶片比较,使用CCD系统行牙片拍摄能减少曝光量70%~80%,成像速度快,成像质量优良,并且可以进行图像后处理和存储传输;与传统牙齿胶片X线摄影技术比较, CCD数字化X线系统的牙片摄影在图像质量和检查时间上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可以为口腔临床提供更为优质的影像资料.

    作者:陈岩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套扎术后的观察及护理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门静脉高压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共对24例患者进行了食管下段静脉曲张套扎术,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对大出血可达到很好的止血效果.现将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的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诊断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标准.其中男性20例,女性4例,年龄20~55岁,中位年龄41.2岁,首次出血10例,反复出血14例.

    作者:邵佩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创伤性诊疗前患者四项血液传染指标检查的临床意义

    医源性传染病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而且也常引起医患纠纷,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对此应高度重视.创伤性诊疗是肝炎、艾滋病等常见血液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之一.为了解患者在创伤性诊疗前感染血液传染病的情况,避免由其引起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减少医院交叉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笔者对我院在接受肠镜、胃镜、气管镜、穿刺等创伤性诊疗项目的患者在诊疗前进行4项血液传染指标检查,现将4 495例患者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沈小宝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颅脑外伤患者便秘的预防及护理

    为了提高颅脑外伤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对我院颅脑外伤长期卧床患者发生便秘的原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现总结如下.1 便秘的原因分析1.1 原发疾病的影响:这与颅内出血、血肿压迫脑神经导致患者意识障碍和失去便意有直接关系[1],使调节排便动作的大脑皮层和腰骶部脊髓内低级中枢的功能减退,造成排便反射障碍或排便动力不足而引起便秘.

    作者:郭丽芳;张艳;姚小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感染性休克中血管活性药不同方法应用的比较

    感染性休克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导致的机体免疫抑制失调,微循环障碍及细胞、器官代谢功能损害的综合征.发生感染性休克时存在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微循环障碍,组织氧债,因此休克的治疗原则包括及早去除休克病因的同时,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纠正微循环障碍,纠正组织缺氧,防止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静脉扩张和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是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重要的病理生理特征,静脉血管的扩张使血管容量的容积明显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使大量的血管内液体渗透到血管外组织间隙和第3间隙,使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

    作者:孙凤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临床应用价值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即2-氨基-4巯基丁酸,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本身不参与蛋白质合成,它是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重要的中间产物.Hcy通过产生超氧化物及过氧化物,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改变凝血因子功能,增加血栓形成,Hcy的活化形式可促使血小板聚集,并可与载脂蛋白B形成致密的复合物,易于被血管壁巨噬细胞吞噬,引起血管壁脂肪堆积,Hcy能增强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从而对心血管产生损害.

    作者:林爱华;胡亚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2010年我院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用药分析

    糖尿病是代谢紊乱造成的一种全身慢性进行性疾病,主要是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对于其治疗,必须在控制饮食和适当运动的基础上,使用胰岛素和口服降血糖药进行正规综合性治疗,防止或减少并发症[1].大多数患者为2型糖尿病,以口服降血糖药为主要治疗手段.为此笔者对我院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吴杏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