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化道肿瘤梗阻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

宋爱华;薛红莲;许慧娟

关键词:消化道肿瘤, 梗阻, 患者年龄分布, 肠内营养, 随机抽样方法, 手术切除方法, 机体免疫功能, 对照组, 资料与方法, 现报告如下, 胃底贲门癌, 统计学意义, 营养支持, 疾病构成, 患者康复, 传统治疗, 肠道功能, 补充营养, 比较差异, 食管癌
摘要:消化道肿瘤梗阻患者合理的营养支持,是维持正常肠道功能及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1].我科自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对68例消化道肿瘤梗阻患者施行肠内营养,并与传统治疗患者45例对照,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113例,按随机抽样方法分组.观察组68例,其中胃癌19例,食管癌25例,胃底贲门癌24例,年龄33~74岁,中位年龄53.5岁,采用早期施行肠内营养法;对照组45例,年龄34~71岁,中位年龄52.5岁,对照组梗阻患者在禁食期间,通过静脉补充营养.2组患者年龄分布、疾病构成及手术切除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监护病房年轻护士带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集中了先进仪器设备,集中了急危重症患者,集中了掌握精湛技术的医护人员的场所,它是展示一个医院专业救护水平,临床实践能力,医院现代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本文对ICU年轻护士带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总结如下, 希望对推进我国医学教育有所裨益.

    作者:张艳;郭丽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如何提高检验结果的客观真实性

    本文通过对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的阐述,促进医务工作人员与患者之间的相互沟通,从而提高实验室的检验质量,以分析前的质量保证工作为重点,力求检验结果的客观、准确、可靠.1 实验室工作的重要性临床实验室为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以及健康状况的评估提供有益的、重要的、科学的信息.

    作者:霍煜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螺旋CT诊断跟骨骨折临床分析

    使用螺旋CT对跟骨骨折的扫描实现了各向同性,再结合图像的分析后能够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并且能够更好地选择治疗方案.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06年2月至2010年7月,在86例使用螺旋CT诊断的跟骨骨折患者中,男性56例,女性30例,年龄20~66岁,平均(32±3)岁.其中交通事故伤18例,摔伤16例,坠落伤52例.

    作者:吉征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布加综合征的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价值

    布加综合征是肝静脉或下腔静脉阻塞或狭窄所引起的肝静脉或下腔静脉血流受阻进而继发门静脉高压和下肢静脉淤血等一系列临床征候群[1].布加综合征是一种临床罕见病.现收集2009-2010年4例资料完整的布加综合征患者,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李勤华;张林刚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74例的临床护理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主要是由于颅内血管的先天性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动脉瘤等因素引起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患者常因大量出血、再出血和并发血管痉挛而死亡,做好急性期护理对制止出血或减少复发、缓解血管痉挛、改善预后十分重要.对74例患者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患者未发生再次破裂出血,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74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41例,中位年龄47岁.全部病例均经CT证实,临床症状有剧烈头痛、呕吐、昏迷、精神症状、尿失禁以及脑膜刺激症、瞳孔不等大等体征.给予甘露醇,呋塞米等脱水降颅压治疗,并给予具有抗纤溶作用的止血药物6-氨基己酸降低再出血率,静脉尼莫地平[1]防治SAH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等治疗,63例治愈出院,7例转外科手术治疗,4例死亡.

    作者:魏丽芳;岳智玲;武文涛;张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放射科废弃胶片在石蜡包埋中的应用

    石蜡包埋机是医院病理科常用的设备之一,给病理技术人员带来很大的方便.近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石蜡包埋机在性能和准确性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善[1].然而,一旦石蜡包埋机出现故障,将会导致病理科正常运转的程序中断,影响蜡块的质量和延误病理科诊断报告的发出,严重者会导致一些重要的标本无法制片.因此,病理科需要一种实用性较强的应急石蜡包埋方法.再者,一些基础条件比较差、业务量比较小的基层医院不拥有石蜡包埋机,有一种简单易行的石蜡包埋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科室应用放射科废弃的胶片隔离组织块,做到了高效率的包埋组织,在节省时间的同时也避免了传统手工包埋方法会引起组织的安全隐患,现将具体的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刘杰;罗波;石玉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本研究通过对43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进行保肝、胰岛素治疗的同时给予临床护理与系统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选择2007年1月至2009年7月我院收治的43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男性29例,女性14例, 年龄32~75岁, 其中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30例,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13例.43例患者空腹血糖7.6~16.2 mmol/L,餐后2 h血糖18.9~29.9 mmol/L.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 83~453 U/L, 总胆红素(TBIL) 26.9~139.5 mmol/L, 白蛋白(ALB) 18.2~30.5 g/L.本组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乏力、纳差,恶心厌油腻,腹胀、肝区不适、消瘦、营养不良等.其中10例患者空腹时出现心悸、头晕、出汗,10例患者有肝硬化、腹腔积液,19例患者脾肿大.

    作者:赵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下颌骨巨细胞瘤15例X线表现

    骨巨细胞瘤为具有局部侵袭性的良性肿瘤,多发于骨发育成熟的个体[1],收集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下颌骨细胞瘤患者15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17~65岁,以30~45岁年龄组较多,共9例.全部病例都发生在单侧,右侧下颌骨7例,左侧下颌骨8例.其中右侧下颌骨上支3例,水平支3例,角部1例,左侧下颌骨上支2例,水平支3例,角部2例,颏部1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局部软组织肿胀、疼痛.初为蚕豆大,后约2~4 cm,其中,有乒乓球大者2例,质较硬,边界尚清.牙痛,水平支病变累及牙痛有7例,并有2例的牙齿有脱落.发病时间,病程短的约1~3个月.全部病例均经X线摄片,8例经CT扫描,后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

    作者:黄敢;唐善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髌下脂肪垫松解术治疗膝关节痛的临床护理

    膝痛的主要因素也是髌下脂肪垫损害所致.为此,本研究在治疗膝关节痛的同时,关注腰臀部软组织损害,对原发髌下脂肪垫损害患者14例,继发于腰臀部病变的髌下脂肪垫损害40例行脂肪垫松解术,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就护理和术后康复情况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54例,男性22例,女性32例;年龄16~76岁,中位年龄54.8岁.按西医诊断:骨关节炎25例,侧副韧带损伤4例,膝关节游离体3例,膝半月板损伤切除并膝关节滑膜炎12例.软组织外科诊断:原发性髌下脂肪垫损害14例,继发性髌下脂肪垫损害40例.其中有3例合并膝关节游离体,2例合并半月板损伤.

    作者:卫月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条形码技术在临床检验工作中的应用体会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院信息系统(HIS)和检验信息管理系统(LIS)的应用逐渐普及,彻底改变了临床实验室的传统工作方式.近年来,以前作为物流跟踪过程中的条形码技术已在临床实验室中得到应用.利用条形码技术来监控标本流程,并将其作为临床标本检查的唯一标识,对实验室的管理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1].我院检验科2003年使用网络版HIS和LIS,2010年引入条形码技术.现将检验条形码在临床检验工作中的应用和体会进行总结如下.

    作者:龙聪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探讨SOREDEX数字牙片系统中IP板的保护问题

    SOREDEX系统是芬兰生产的一种专用于牙科数字X线摄影的CR成像系统,也是光激励存储荧光体成像(photostimulable storage phosphor imaging,PSPI)的一种,近年来,随着X线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近年来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牙科摄影工作中,其为明显的优势是,相比传统牙科胶片摄影,它的曝光速度要明显加快,患者所受到的辐射剂量也明显减少,图像主要通过PACS系统传输至临床医师,不仅免除了患者和医师的等候时间,而且图像质量及图像存储也比之前的胶片图像有了质的飞跃,但是,在SOREDEX的牙科数字X线成像系统中,由于IP板事实上就是一种耗材,它取代了原来的胶片进行牙科数字X线摄影工作,由于价格较昂贵,在工作量较大的医疗机构,IP板的损耗和浪费不可避免,如何减少资源浪费,降低营运成本,就是各医疗机构和本行业工作人员值得研究和注意的问题,以下内容就是笔者在使用SOREDEX的牙科数字X线成像系统进行牙科数字摄影2年来积累的一点经验和感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留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儿童支原体肺炎并发肺外损害的相关因素分析

    肺炎支原体(MP)是人类支原体肺炎(MPP)的病原体.MPP的儿童发病率高,是儿科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等呼吸道感染常见症状.国内外研究发现,MPP肺外损害的发生率较高,高于30%[1,2].MPP患儿出现肺外损害,延长了住院时间,加重了患儿家庭的疾病负担.本研究通过回顾性病例研究,分析MPP肺外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肺外损害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蔡坚;王晓乐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致密性髂骨炎17例X线分析

    2009-2010年,我院对就诊的17例致密性髂骨炎患者进行X线检查,现对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男性3例,女性14例,年龄23~43岁,其中25~40岁共9例;经产妇8例,产业工人5例,其他工种4例.症状主要为疼痛,其中腰背疼痛5例,腰骶部疼痛4例,右髋部疼痛2例.主要病史:1例为股骨颈骨折后引起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疼痛为间歇性,向大腿内侧放射;臀部摔伤2例;足月妊娠4例.

    作者:魏熠;唐善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感染性休克中血管活性药不同方法应用的比较

    感染性休克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导致的机体免疫抑制失调,微循环障碍及细胞、器官代谢功能损害的综合征.发生感染性休克时存在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微循环障碍,组织氧债,因此休克的治疗原则包括及早去除休克病因的同时,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纠正微循环障碍,纠正组织缺氧,防止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静脉扩张和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是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重要的病理生理特征,静脉血管的扩张使血管容量的容积明显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使大量的血管内液体渗透到血管外组织间隙和第3间隙,使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

    作者:孙凤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血液净化安全的质量控制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日趋增多.血液净化技术专业性强、操作复杂、要求严格,为了保证血液净化技术和质量的安全,质量控制和安全防范显得更为重要.在日常透析中,反渗水处理系统、透析液供给系统、无菌操作的感染控制都是具体的质量控制关键环节.我室从2008年1月起为将血液净化室的院内感染降到低,逐渐完善感染控制措施,直至以2010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为指南,使质量控制贯穿在日常的血液净化工作中,大大增加了血液透析的安全性.

    作者:刘立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51例超声诊断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一种妇科常见病,行超声检查主要监测子宫内膜的改变.本文收集并分析51例患者,旨在总结该病的超声特点,探讨应用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正常与异常的可行性.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文收集2009-2010年我院妇产科门诊行超声检查的51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年龄16~52岁,平均(34±6)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出血量时多时少,甚至大量出血.

    作者:马云初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消化道肿瘤梗阻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

    消化道肿瘤梗阻患者合理的营养支持,是维持正常肠道功能及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1].我科自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对68例消化道肿瘤梗阻患者施行肠内营养,并与传统治疗患者45例对照,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113例,按随机抽样方法分组.观察组68例,其中胃癌19例,食管癌25例,胃底贲门癌24例,年龄33~74岁,中位年龄53.5岁,采用早期施行肠内营养法;对照组45例,年龄34~71岁,中位年龄52.5岁,对照组梗阻患者在禁食期间,通过静脉补充营养.2组患者年龄分布、疾病构成及手术切除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宋爱华;薛红莲;许慧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雪夫液的配制及体会

    高碘酸雪夫(PAS)反应法在病理学上可用于多种疾病的研究[1].它不仅能显示糖原,而且还能显示中性黏液性物质和某些酸性物质及软骨、脑垂体、霉菌、脂质、色素、淀粉样物质及基底膜.雪夫液的配制成功与否决定染色的成败.雪夫液的配制比较复杂,通过实践,笔者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现总结如下.

    作者:郑菲;陈培琼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多排螺旋CT诊断肺隔离症的价值

    肺隔离症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肺发育畸形的疾病,临床表现无特征性,又有多形型阴影的放射学征象[1].近年随着多排螺旋CT扫描技术及强大图像后处理软件的运用,被广泛用于血管性疾病的诊断,本文收集整理7例经多排螺旋CT扫描、血管成像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肺隔离症,并复习有关文献,旨在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肺隔离症价值.

    作者:董祥宝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侯马市凤城乡肺结核患病情况调查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长期以来因为没有有效药物治疗并具有效强的传染性,故人们对结核病产生了很强的恐惧心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研制出十多种有效的抗结核药物,只要早期发现,正规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1].结核杆菌主要通过人体的呼吸道进行传播,所以在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发生肺结核者占绝大多数.因此,要控制乃至消灭结核病,加强对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与管理,是当前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重点[2].为了解侯马市农村肺结核患病情况,加大发现患者力度,落实结核病归口管理工作,侯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8年12月对侯马市凤城乡肺结核患病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王玉玲;杨永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