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新举措

包可华;费方利

关键词:公寓, 医院, 房地产行业, 布莱克, 伤疤, 炮制, 房间, 病人, 病房
摘要:布莱克伯瑞是房地产行业的奇才.不久前某一天,他跟我说了一个很好的点子:“全国的公寓都开始变成合作公寓和单间公寓,医院何不如法炮制呢?”“继续讲.”我说.“好吧,大家都知道,住进一家医院,就要花掉你一套房子的首付.等出院的时候,你什么回报也没有,也许就是多一道伤疤.何不允许病人们购下医院房间,就像购买公寓一样,然后他们想什么时候用就能随时用?”“可是人们不会经常住病房啊.”
特别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夫妻游记20年

    家住南京热河南路的姚志德和纪经书是一对老夫妻.两人一同走了二十多个国家.每次旅行回来,姚志德都会用笔写下旅途见闻.这些年,照片已经有数千张,而发表的游记更达二十多万字.过签证赚稿费1995年退休后,两人便给自己的退休生活制订了一个计划——去20个国家旅游.一般人出国旅游,大多是先从比较近的东南亚国家开始,两位老人却把第一站定在了美国,原因是儿子在那边工作.上世纪90年代末,想要拿到美国签证并不容易.

    作者:李芹;柳扬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退休后的旧去新来

    我退休之前,就有熟人预约,让我帮助去办学校、办刊物之类,并特地告诉我,若到广东当个私立学校校长,保证待遇优厚,还可携家带口.如果应约而去,是为了增加收入吗?再多的钱,好像也不能让我舍弃退休后的那份自由.是因为不甘寂寞,想发挥自己的余热?是的,我有这种需要,而且身体条件也允许.可是,20年教育上的急剧变化,凭我多年前在北京女一中那点办学能耐,显然招架不住.办刊物更是这样,经验本就不多,脑筋又跟不上,肯定应付不了当今媒体资讯的要求.所以,我婉言谢绝了这些邀约.

    作者:胡筠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单方验方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争分夺秒

    医院开例会,负责120急救派车的老刘,受到院长的点名批评:“你们这帮人是干什么吃的?医院养你们这么多人,难道就是为了让你们天天开着急救车闲逛?一个个到底会不会开车啊?”也难怪院长发火,上个星期,急救中心一共接到五个急救电话,急救车也都出动了,却都无功而返.原因都一样,动作太慢,等赶到现场,其他医院的急救车早就捷足先登.

    作者:赵翠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夫老妻老顽童

    女儿嫁到厦门了,难得回来;妻子先前退休了,报名参加了老年大学好几个班,一天到晚见不到影子;随后,我也退休了,喜欢钓鱼、下棋,经常往外头跑,所以,家里常常唱“空城计”.我出门时,就留张字条,告诉妻子自己的去向;妻子也常留字条,也免得我回家为她着急.一天,我遛弯回来,见到这样一张字条,是张简笔画:一片绿草地,一把红折扇.嘿!打哑谜啊!我当然猜出来了,她这是告诉我,她上公园草坪舞扇去了.于是,我也拿纸在上面画了几道波浪线,就出门了.

    作者:阿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择医费

    高校长可能是海鲜吃多了,整个晚上又吐又拉,折腾了大半夜,实在坚持不住了,便大清早去看病.到了医院,高校长发现门诊看病的人很多,于是对导医护士说:“我是六中校长,能不能早点安排我看病?”导医护士听后,便领着高校长往里面走.来到一间导医室,导医护士请高校长坐下,对他说:“高校长,我有几个问题想问问您,您回答好了,才能带您去看医生.”高校长捂着肚子有些痛苦地说:“你快问吧,我实在难受.”

    作者:徐均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西游记》里的素食

    诗意套餐我有一个创业灵感:开一家菜馆——西游记素菜馆,复现《西游记》里的菜式,有明之古风,更有民间的诗意.《西游记》里的素食,大致有两类:一类是豪华精致型的,一般是皇室或者有钱百姓招待取经团的,也包括资产丰厚的妖精的款待,这一类都是“吃一看十的珍馐”;另一类,是质朴原始型,一般是山间猎户、乡野村民的招待,它们都很简单朴素,但是胜在原汁原味,风味独特.

    作者:陈思呈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烂糊肉丝的风骨

    光绪二年,也就是张焕英的“荣顺馆”开张后的第二年,宝山人金阿毛在上海老城厢小东门外大街(今方浜中路)开了爿“一家春菜馆”.此时的金阿毛和离他不远的张焕英一样,多只能算是个饭摊帮主,但既然敢从郊区闯进城来开饭馆,当然要有几手绝活.烂糊肉丝成招牌宝山位于上海北部,川沙位于上海东部,金阿毛的口音与张焕英应该还是有一点不同的,但“一家春”和“荣顺馆”的两道乡下小菜的手筋却惊人地一致,尤其是烂糊肉丝.

    作者:周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叉冒出一个神医

    “大师”王林余波未平,“神医”胡万林庭审刚刚结束,另一位“大师”又现身江湖.自成体系的“特医”扣住拇指,用关节顶在患者背部某处,发力按揉.这是常和平出名的“人体八大开关,手到病除”疗法.很多录制的视频资料中,都有他现场治疗片段.十来秒后,常和平优雅收手,说:“你的病痊愈了.”邻居们说,别看就这么几下,常和平收钱时张口就几千几万地要.

    作者:石明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样板戏的笑话

    1辽宁某市京剧团一次演出《智取威虎山》,当演到第六场《打进匪窟》时,座山雕接连用黑话盘问杨子荣.“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说到这里还是很正常的,可下面出错啦.座山雕说:“脸黄什么?”杨子荣一听不对了,座山雕说错台词了,应该是“脸红什么”.不过自己也要往下接词呀,杨子荣只好按剧本说:“防冷涂的蜡.”接下来座山雕又说:“怎么又黄了?”杨子荣实在没办法了,只好说:“又涂了一层蜡.”

    作者:耶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无术是有术

    养生顺其自然我年过七十时,不少人看到我没有老态,或者把我实际年龄少看了一大截,便问我有什么养生之道.其中有熟人,也有在旅途中萍水相逢的,我如实回答:平常生活、平常心态而已.有位老同事说我是“三不主义”:一不锻炼,二不戒烟,三不戒酒.关于锻炼,如打太极拳、做气功之类的健身运动,我承认有益身心,可以延年益寿.有位作家朋友说,过去因为政治运动,丧失宝贵时间太多,做健身运动需要付出时间,宁可少活些岁数也得写作.这位作家的观点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

    作者:谢蔚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不动声色吃肥肉

    无论猪肉、牛肉还是鸡肉,若只有富含蛋白质的肌肉纤维,那么端上桌来,食客们只有一个字的评价:柴.兔肉之所以和什么肉炖就是什么味道,正是这个缘故,它不仅没有成层的肥肉,连肌肉缝隙当中,都难见脂肪的踪迹.猪肉之所以受到国人的拥捧,就是因为它肥.不过,直接把肥肉做成东坡肉、红烧肉、蒜泥白肉、梅菜扣肉之类,就显得理念太落伍了.肥肉之美,在于取其香而隐其形.

    作者:范志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122岁没有秘诀

    吉娜·卡尔基于1875年2月21日出生在法国的阿尔勒小镇.1996年,吉娜·卡尔基过121岁生日,记者问她:“您的长寿秘诀是什么?”吉娜·卡尔基笑答:“没有秘诀.要是有,我早就高价卖掉了.”记者不甘心,接着问道:“您早晨起床后,想做的事是什么?”她忍不住哈哈大笑:“当然是上厕所了.”她的话,把在座的人给逗乐了.

    作者:张达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陈年老酒

    有一位富人的地窖里有一坛陈年老酒,一定程度上来说只有他自己知道.州长来拜访他,他仔细想过之后说:“那坛酒不能为一个小小的州长就开了.”辖区的一位主教来拜访他,但他自言自语地说:“不,我不会开那坛酒的.他不会懂它的价值,酒香都不会让他闻到.”领地的王子来和他一块吃晚饭,但他想:“不,对一个小王子来说,这太高贵了.”

    作者:纪伯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养生我有一套

    提起养生,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方法,我自然也不例外.我是个“茶桶”,茶水从早喝到晚,但我的书房里只有水杯,没有饮水机,这是我的故意安排.我的书房在房间的这一端,饮水机放在那一端,好比南极北极.杯中水少了,就不得不踱过长廊到另一端打水,然后再走回来.这样一来,既休息了双眼,又活动了腿脚.我是个书痴.起床后,午饭前,都会坐于书房读书,雷打不动,于油墨间品味人生.读到好诗、好文章,放声朗诵,既愉悦精神,又调理气息.

    作者:杜学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亦庄亦谐的判词

    清康熙年间,苏州知府杨朝麟的判词常有不落窠臼、令人发噱之处.某古董商生性狡诈,讹真为假,以假为真,机关算尽,后反而被别人所骗,倾家荡产,便来知府衙门告状.杨知府将情况一一了解,判道:“尔自谓识古董,骗人财物,今亦遭人骗.观戏场上大骗小骗,甚至胡须多被割去,其下场时,不过大骂一场而已,几曾见其告状?尔何不携陋巷之瓢,行乞吴市中,尽可谋生,不必兴讼.”骗人者被人骗,真如做戏;当乞丐去吧,告什么状!

    作者:曾昭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吃货何必为难吃货

    尽管食材上已经实现了“大一统”,但在“五味”的偏好上,因为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差异,各地却始终保持着参差多态.四川人嗜辣,因其地处盆地、潮湿多雾,一年四季少见太阳,因而有“蜀犬吠日”之说.人的身体表面湿度与空气饱和湿度相当,若难以排出汗液,容易感到烦闷不安,时间久了,还易患风湿寒邪、脾胃虚弱等病症,故经常吃辣可以驱寒祛湿、养胃健脾,对健康有利.

    作者:秦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洋老头求爱无忌

    一次,在澳大利亚旅游,大巴上,我和一位名叫霍尹德的老人攀谈,他饶有兴趣地向我们讲他的“家史”.从他的俄国祖父、波兰祖母说起,到他在英国出生的父母亲是如何来澳创业的;他美丽善良的爱妻是如何因脑瘤不幸去世的;如今他孤身一人生活,有个不小的牧场,虽然70岁了,还经常游泳、打网球,身体很健康.我姐夫尽力把他说的这些话翻译给我听.

    作者:王淼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辣出眼泪的剁椒鱼头

    买鱼头别劈开花鲢胖头端的是美味啊.有的饭店把巨胖的鱼头放在大堂显眼处招摇,样品剁椒鱼头红灿灿的十分绚烂.如果去的是黔、湘、川式饭店,剁椒鱼头不辣出你的眼泪来,不会放你出门.我们家常吃,还是鱼头汤比较实惠.我家有个大烧锅是专门烧鱼头的,买三斤的大鱼头放进去刚刚舒坦.鱼头一定要看着活杀,囫囵着提回来.星期天早上我买菜,一个大老爷们儿和我抢一个很漂亮的大鱼头,我慢了半拍未得手.

    作者:孔明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风骚的萝卜

    母亲的萝卜炖肉有个点睛之笔——加陈皮.如果没有,也可以用新鲜的橘皮,炖好肉,把橘皮捞出不吃,但肉的味道已经因它而得以升华.我记得小时候吃橘子的时候,母亲会有意地把皮留起来,放在窗台上晒,留着用.炖肉这道美味中,离不开老姜、陈皮和干花椒,这“三剑客”分别具有去腥、除腻、增香的本领.有时候也会放几个干辣椒,目的不是增加辣味,还是去腥增香.

    作者:二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特别健康杂志

特别健康杂志

主管: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