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辣出眼泪的剁椒鱼头

孔明珠

关键词:眼泪, 鱼头, 饭店, 样品, 烧锅, 花鲢
摘要:买鱼头别劈开花鲢胖头端的是美味啊.有的饭店把巨胖的鱼头放在大堂显眼处招摇,样品剁椒鱼头红灿灿的十分绚烂.如果去的是黔、湘、川式饭店,剁椒鱼头不辣出你的眼泪来,不会放你出门.我们家常吃,还是鱼头汤比较实惠.我家有个大烧锅是专门烧鱼头的,买三斤的大鱼头放进去刚刚舒坦.鱼头一定要看着活杀,囫囵着提回来.星期天早上我买菜,一个大老爷们儿和我抢一个很漂亮的大鱼头,我慢了半拍未得手.
特别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帮妈妈告别尿失禁

    一位女孩来门诊询问有关尿失禁的治疗.一开始我非常疑惑,因为此类患者多数集中于中老年女性.仔细询问,才明白细心的女儿注意到平时活泼好动的老妈近来越来越少出去跳广场舞.追问缘由,母亲才不好意思地告诉孩子,近随便一动就会有尿液漏出,开始只是在咳嗽或者打喷嚏的时候漏尿,近来症状加重,干脆就在家歇着了.

    作者:吴芃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灾年不逃荒

    父亲定计我的家乡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草原南端的黄河岸边,我小的时候,我们那里三天两头遭水灾.家乡的人们一般不把它叫遭水灾,而叫大水出岸.黄河水暴涨时,溢出岸来,把岸边的庄稼全部淹没.为了活命,人们便开始逃荒.逃荒的地方,一般是在余太地区.据说,余太是宋朝杨门女将余太君安营扎寨抗辽的地方,后人将“君”字省去,简称为余太.它位于乌拉山的北面,那里大部分是靠天吃饭的旱地,黄河水根本上不去.家乡人把逃荒也称作跑余太,所以流传着一段顺口溜:“有奈出自无奈,瓜皮腌成咸菜.大水来得飞快,赤脚跑到佘太.”

    作者:杨治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风骚的萝卜

    母亲的萝卜炖肉有个点睛之笔——加陈皮.如果没有,也可以用新鲜的橘皮,炖好肉,把橘皮捞出不吃,但肉的味道已经因它而得以升华.我记得小时候吃橘子的时候,母亲会有意地把皮留起来,放在窗台上晒,留着用.炖肉这道美味中,离不开老姜、陈皮和干花椒,这“三剑客”分别具有去腥、除腻、增香的本领.有时候也会放几个干辣椒,目的不是增加辣味,还是去腥增香.

    作者:二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外出藏钱难堪事儿

    现在出去旅游,很多人还是按照老习惯带很多现金.这现金花着安心,拿着可就不那么省心了.那次我参团去武夷山旅游,二十多个人都是第一次见面,谁也不认识谁.我们在机场集合,凑齐了一起出发.随团导游和大家说好了,安检后大家在登机口集合.导游进来得比较晚,她反复查了几遍,确定差一个人.有个小伙子说,刚才排在他前边的中年男人被安检人员拦住了.

    作者:糯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五个一字诀

    我年届八旬,眼不花、背不驼、耳不聋,记性非常好,是名副其实的健康老人.我经常去大学的操场晨练,还向人们讲解我的养生之道.概括起来,我的秘诀就是一公里、一碗粥、一天乐、一颗心、一根线.一公里.我每天都要慢跑一公里,然后再慢走两公里,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二十多年了.当初和我一起锻炼的老人,要么锻炼减了量,要么半途而废,只有我坚持下来.

    作者:李金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硬币不能随便用

    如今流通于英国的硬币在1985年发行,分别为1、2、5、10、20、50便士和1、2镑.刚到英国那段时间,我曾投入很大的热情去收集硬币.不料当热情消退,它们竟成了烦恼——在英国,使用硬币并非易事.两年前,英格兰东部的科尔切斯特市,一名养老院的经理为泄愤,竞搬了五大箱装满1、2、5便士,总重量达166公斤的硬币来到债主会计家,声称归还800镑欠款.这位会计没有收下欠款,反而将经理告上法庭,并终胜诉.法院责令经理连债附加赔款,总共支付给会计1120镑——不能是硬币.

    作者:汪栩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治病史

    病人:“医生,我耳朵疼……”医生:“来,试试吃点这种草根,感谢伟大的部落守护神赐予我们的神药!”(公元前1800年)医生:“别再吃那种草根,简直是野蛮不开化、不尊重上帝,这是一篇祈祷词,每天虔诚地向上帝祈祷一次,不久就会治愈你的疾病.”(公元900年)医生:“祈祷?封建迷信!来,只要喝这种药剂,什么病都能治好!”(公元1650年)

    作者:高新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乐在鼓捣节水

    家住南菜园的伦志清今年64岁.在他的家里,废弃的油桶撑起了他的三项节水小发明.很多人为自己家有高档家电自豪,伦志清说,他家里的三个节水装置,是他引以为傲的“家电”.在伦志清家的厨房,洗菜池旁,一个油桶像漏斗一样倒悬在墙上,上面开口处放了层纱窗布,网眼用来隔菜叶.下头和塑料管相连,洗菜水可以引向卫生间的马桶水箱.为控制流水并储水,伦志清在水管上安了个阀门.“这个方法简单,洗完菜一抬胳膊顺手就把水倒了,不用来回端.我每天节约一桶水,一个月就节约30桶水.”

    作者:李玉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亦庄亦谐的判词

    清康熙年间,苏州知府杨朝麟的判词常有不落窠臼、令人发噱之处.某古董商生性狡诈,讹真为假,以假为真,机关算尽,后反而被别人所骗,倾家荡产,便来知府衙门告状.杨知府将情况一一了解,判道:“尔自谓识古董,骗人财物,今亦遭人骗.观戏场上大骗小骗,甚至胡须多被割去,其下场时,不过大骂一场而已,几曾见其告状?尔何不携陋巷之瓢,行乞吴市中,尽可谋生,不必兴讼.”骗人者被人骗,真如做戏;当乞丐去吧,告什么状!

    作者:曾昭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之早至/致大夫/化妆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七十老将水中舞

    在延安时,有一年举行青年运动会,其中有100米游泳比赛项目.当比赛开始时,观众们惊奇地发现,在朝气蓬勃的青年运动员行列里,站着一个须发银白、满面红光的老运动员——年近七十的徐特立.只见徐特立仰着身子,手划足蹬,勇往直前,满头白发就像一簇雪白的银丝,漂浮在水面上,一起一伏,随波涌进.后来,续范亭曾为这事写了一首诗赞扬徐特立:曾记秋风八月寒,军民集会延河畔.七十老将水中舞,多少青年瞪眼看!

    作者:黄子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歌谣伴孤八十秋

    百岁老人王玉媪,家住河南省漯河市.人们常说婚姻幸福的人才能够长寿,王玉媪却是在对丈夫默默的守望中孤独地度过了八十多年的岁月.王玉媪出身于河南舞阳县吴城镇军王村一个书香门第,20岁时嫁到了邻村南高村的刘姓人家.王玉媪现在还时常会唱起结婚时的歌谣:“头一把撒到床面前,生一个小子是状元;二一把撤在花席上,生一个闺女是娘娘;三一把撤在席当间,生个儿子做高官.”

    作者:程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餐桌上的领袖

    英文有一句谚语,大意是“人如其食”.有时我们看看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喜欢吃些什么,会有一些有趣的启示.毛泽东嗜好吃辣,每餐都无辣不欢,就是小小几颗辣椒,已经足够让他吃掉一大碗饭.他的名言是:“能吃辣的人革命性较强.”“辣”与“革命”一样,都洋溢着一种火热澎湃的能量.

    作者:蔡子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小吃攀富贵

    几乎每个风味小吃,都有段传奇的来历.比如说锅盔吧,传说这种干面饼的发明者居然是诸葛亮.当年诸葛亮刚出山,与曹军鏖战于博望坡,军中有粮,但是没水.关羽说,这仗没法打了.诸葛亮说,别介,我有辙.你弄一点水来,把面和成硬块,烤吧,熟了就能吃.关羽试了试,别说,不仅能吃,味道还不错.因其形状像头盔,所以起名“博望锅盔”.

    作者:老猫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无术是有术

    养生顺其自然我年过七十时,不少人看到我没有老态,或者把我实际年龄少看了一大截,便问我有什么养生之道.其中有熟人,也有在旅途中萍水相逢的,我如实回答:平常生活、平常心态而已.有位老同事说我是“三不主义”:一不锻炼,二不戒烟,三不戒酒.关于锻炼,如打太极拳、做气功之类的健身运动,我承认有益身心,可以延年益寿.有位作家朋友说,过去因为政治运动,丧失宝贵时间太多,做健身运动需要付出时间,宁可少活些岁数也得写作.这位作家的观点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

    作者:谢蔚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健康吃腌菜

    腌菜的一大麻烦就是含盐量太高,从3%直到8%,甚至更高.从前的腌菜为了保证不会腐坏,都是尽情地加盐,含盐量甚至能达到15%,咸得比盐差不了多少.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吃腌菜不妨碍控盐,也不妨碍维生素摄取呢?其实也很简单,就是用它替代盐来做菜.腌菜虽然维生素C含量很低,但是其中含有丰富的钾和膳食纤维,营养上也并非一无可取.反正做菜也要放盐,如果用腌菜来替代盐,在严格控制咸度的情况下,还能比直接放盐增加一些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摄入,同时用腌菜来增加风味,还能把味精鸡精省去.这样一来,可把腌菜的负面作用变成正面作用.

    作者:范志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怀念百年老店

    六十多年前的一个夏天,我随父亲到宜兴,住进一家旅社.因走得匆忙,没带换洗衣裳.傍晚,我们到附近一家布料店,想买点料子做几件褂子裤子.店老板略有迟疑,随即满脸堆笑地说:“先生,明天送到你客房.”第二天中午,小伙计夹着布料,急匆匆赶来,后面还跟着一个人.我父亲见他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奇怪地问:“就这几步路,怎么跑成这样?”

    作者:颜煦之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酸秀才开店

    有个落第的王秀才,科举不中,就想弃文从商.他听说田记米铺的田老板是生意场上的一把好手,便乔装成乞丐来到米铺前,想来学学人家做买卖的能耐.这时,一个人进米铺,开口就道:“田掌柜,你这秤是不是有问题啊!”田掌柜迎上前来:“苗大哥,勿要多言,你我本是一家嘛!”王秀才心里好笑,定是他在秤上做了手脚,倒要看他如何应对.只听田掌柜道:“苗大哥,除去田头草,你我是一家,来,这些钱你拿着,回去买只鸡补补身体.”那姓苗的千恩万谢地出来了.

    作者:焕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孕期开胃菜

    我怀孕初期胃口不好,所幸家有老妈,施出一招,让食欲恹恹的我胃口大开.这妙方其实很家常,据妈妈说已经传了四代.早在上世纪20年代,奶奶的母亲怀孕时,那时候填饱肚子实属不易,对于孕妇是没有什么特殊优待的.为了尽可能让妻子吃得好一点,奶奶的父亲把干地瓜秧切碎,用石磨把黄豆磨碎,两样食材一起翻炒,吃起来居然很香.奶奶的母亲就是用这样的方法补充了蛋白质,养育了六个儿女.

    作者:李晓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妈妈的麻友们

    老闺蜜的小心思今天是麻将日,不出意外的话,王惠淑会在我家里腻上一整天.不仅她来,还有老周和老吴也会来,两男两女在一起避免了很多摩擦和争执.我们这两男两女的关系,不是电视剧里眉来眼去的暧昧关系,而是绝对纯洁的打麻将的好搭档.老周是和老伴儿从上海来帮出国的女儿看房子的,他精瘦笔挺,说上海人有个很好听的词形容他,叫“老克腊”.

    作者:李学兵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特别健康杂志

特别健康杂志

主管: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