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中医证型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董慧;陆付耳;徐丽君;王开富;邹欣

关键词:不同中医证型, 初诊, 糖尿病患者, 临床特征, 特征分析, diabetes mellitus, 内分泌代谢疾病, 高血糖, 电解质紊乱, 遗传倾向, 辨证分型, 中医学, 消渴病, 蛋白质, 脂肪, 继发, 范畴, 多尿
摘要:糖尿病是一种有遗传倾向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以高血糖和高血糖继发的脂肪、蛋白质、水、电解质紊乱为特征,其典型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属中医学消渴病范畴,其中医证型相对稳定.本研究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分析其临床特征,探讨糖尿病中医证型的本质,结果报道如下.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川芎嗪与左旋精氨酸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

    目的比较川芎嗪(TMP)与川芎嗪和左旋精氨酸(L-arg)联合疗法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垂体后叶素(pituitrin,Pit)尾静脉注射复制大鼠AMI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模型组、TMP治疗组、TMP与L-arg联合治疗组,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心肌梗死时P-选择素、E-选择素的表达情况,并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肌钙蛋白T(TnT)及心肌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浓度.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CK、TnT浓度、心肌组织MPO浓度有明显升高(P<0.01),P-选择素、E-选择素的表达明显上调(P<0.01);TMP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分别与模型组比较,上述鲻各指标均下降,联合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值均<0.05).结论TMP与L-arg合用可通过多种环节抑制黏附分子的表达和降低白细胞的浸润,对治疗AMI有显著协同作用.

    作者:宋张娟;陈茜;李保罗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恶性肿瘤并发的抑郁症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抑郁症(depression)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抑郁为主要症状的一组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s)或情感性障碍(affective disorders),是一组以抑郁心境自我体验为中心的临床症状群或状态.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之一,尽管手术、放疗、化疗以及生物干预等对肿瘤的治疗取得很大进展,但肿瘤患者的心理问题尚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国内外研究发现,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社会心理因素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患者并发抑郁症的比例较高[1-3],它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与预后,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2].现把恶性肿瘤并发抑郁症的中医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辛海;罗和春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恶性肿瘤组织中HSP70、P53表达与中医热证的关系

    目的探讨中医热证和非热证恶性肿瘤患者瘤组织中HSP70和P53的表达.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进行HSP70、P53阳性检测以及采用ELISA法和RT-PCR法检测恶性肿瘤组织中HSP70和HSP70mRNA表达含量.结果(1)结肠癌热证组、热证合计组HSP70、P53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各非热证组(P<0.05);(2)结肠癌热证组、鼻咽癌热证组、肺癌热证组以及热证合计组中HSP70表达含量均高于各非热证组(P<0.01);(3)结肠癌热证组、肺癌热证组以及热证合计组中HSP70mRNA的表达含量均高于非热证组(P<0.01).结论在恶性肿瘤的热证阶段HSP70和P53阳性表达率以及HSP70表达含量显著高于非热证阶段.

    作者:王洪琦;张正;赵燕平;李建国;陈凯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黄芪多糖和小檗碱对3T3-L1脂肪细胞糖代谢及细胞分化的影响

    目的比较黄芪多糖和小檗碱对脂肪细胞糖代谢和细胞分化的影响,并分析其改善糖代谢的可能机制.方法检测黄芪多糖和小檗碱干预的脂肪细胞对3H-葡萄糖的摄取,对黄芪多糖和小檗碱干预分化的细胞进行油红O染色并通过比色定量分析脂肪细胞分化程度.逆转录多聚酶联反应(RT-PCR)检测脂肪细胞分化相关基因过氧化物体增殖剂活化受体γ(PPARγ)、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mRNA的表达.结果黄芪多糖和小檗碱组葡萄糖摄取率分别为正常组的109.3%和182.7%;黄芪多糖明显促进分化及其PPARγ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小檗碱则明显抑制细胞分化及PPARγ、C/EBPα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黄芪多糖促进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及细胞分化和PPARγmRNA表达,而小檗碱促进葡萄糖摄取但抑制脂肪细胞分化和PPARγ及C/EBPαmRNA的表达.

    作者:王树海;王文健;汪雪峰;陈伟华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中医药调节核因子-κB活化的研究进展

    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是一种具有多向转录调节作用的蛋白质.目前发现,与炎症和免疫反应关系密切的许多细胞因子、黏附分子基因的启动子部位含κB位点.活化的NF-κB能与DNA特定的κB位点结合,启动和调节众多参与炎症反应、免疫反应有关基因的转录,调控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1、IL-6、IL-8等细胞因子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等黏附分子的表达,在机体的炎症、免疫反应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对NF-κB的研究逐渐深入,包括中医药调节NF-κB活化的研究.现作一综述如下.

    作者:叶蔚;项柏康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6例

    我们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86例患者均符合我国UA诊断和治疗建议,且符合下列条件:(1)50岁以上.(2)心绞痛日发作3次以上.(3)持续时间5min以上.(4)静息心电图有明显ST-T、T波异常,ST段抬高者除外.

    作者:姜义武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新中医》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榄香烯乳在难治性老年白血病中的应用

    我科自2002年2月-2004年2月尝试用榄香烯乳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老年白血病23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洁;杨镜明;董戴玉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鲜壁虎冻干粉诱导C6胶质瘤细胞凋亡的血清药理学研究

    目的探讨鲜壁虎冻干粉对C6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顺铂腹腔注射,口服鲜壁虎冻干粉及口服等量蒸馏水.20天后,取小鼠血清体外处理C6胶质瘤细胞.通过形态学分析、流式细胞仪及TUNEL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S-P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表达水平.结果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分析和TUNEL法结果均证实含鲜壁虎血清在体外可诱导C6胶质瘤细胞凋亡;鲜壁虎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细胞内的bcl-2基因表达无明显变化,bax基因表达升高.结论含鲜壁虎血清能够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ax基因有关.

    作者:宋萍;王学美;谢爽;卜定方;富宏;刘庚信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不同中医证型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糖尿病是一种有遗传倾向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以高血糖和高血糖继发的脂肪、蛋白质、水、电解质紊乱为特征,其典型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属中医学消渴病范畴,其中医证型相对稳定.本研究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分析其临床特征,探讨糖尿病中医证型的本质,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董慧;陆付耳;徐丽君;王开富;邹欣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回心草治疗缺血性心脏病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探讨

    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IHD)是多发病,病因多由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引起.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物质条件的改善,IHD也已成为我国中老年人的主要致死性疾病[1].虽然冠心病介入治疗、冠脉搭桥手术近年取得迅猛的发展,但药物治疗必不可少.为寻找更有效的治疗药物,我院自2000年开始在常规西药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回心草治疗IHD30例,并与30例常规西药治疗组对比观察,现将临床研究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高桂琴;王国维;张宏考;李东升;刘继军;马英;王佑华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大会暨广东省第五届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年会在广州召开

    作者:王芳军;周伟生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与心功能参数及甲状腺激素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医辨证分型与甲状腺激素(T3、T4、TSH)、心房利钠多肽(ANP)、心功能参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平均周缘纤维缩短速度(mVcf)、A峰/E峰(A/E)]的关系.方法将100例CHF患者分为4个证型组,检测各组心功能参数、ANP、甲状腺激素,并与对照组(23例)相同指标比较.结果CHF兼水肿血瘀证患者血浆AN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3较对照组、心气虚证组、兼阴虚证组与兼血瘀证组明显降低(P<0.01,P<0.01,P<0.05,P<0.01);LVEF、mVcf较心气虚证、兼阴虚证、兼血瘀证组均明显降低(P均<0.01);心气虚证组、兼阴虚证组与兼血瘀证组的T4水平较兼水肿血瘀证组均明显升高(P<0.05,P<0.01,P<0.01);心气虚证组、兼阴虚证组、兼血瘀证与水肿血瘀证组的A/E比值较对照组均明显增高(P均<0.01).T3与LVEF、T4均呈正相关(r=0.200,P<0.05;r=0.293,P<0.01);与ANP呈负相关(r=-0.263,P<0.01).T4与A/E呈负相关(r=-0.226,P<0.05).结论T3、T4降低与ANP增高可能是CHF兼水肿血瘀证患者LVEF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T4降低则可能为CHF 4型中医分型患者A/E比值逐步增高而导致左室舒张功能不全逐渐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周杰;高晓玲;张宝州;黄仕君;王兰娣;盛丽;史东静;阎晓霞;杨阿妮;黄腾辉;裴玉琴;陈进凡;程烜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气虚、心阳虚证与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气虚、心阳虚证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关系.方法选取CHF心气虚、心阳虚证住院患者67例,分别进行NYHA心功能分级,并采用心脏多普勒仪测定射血分数(EF)、E峰/A峰(E/A)比值,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6、IL-1β及IL-10.结果心气虚证组患者心功能分级以舒张功能不全、心功能Ⅰ级、Ⅱ级为多,心阳虚证组患者以Ⅲ级、Ⅳ级为多(Ridit分析,P<0.01);心气虚证组患者E/A值、EF值高于心阳虚证组患者(P<0.01);心阳虚证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高于心气虚证组患者(P<0.01,P<0.05);心阳虚证组患者血清IL-10水平低于心气虚证组患者(P<0.01).结论TNF-α、IL-6、IL-1β与IL-10可能在CHF心气虚证向心阳虚证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可能成为心气虚证、心阳虚证微观辨证的指标.

    作者:陈瑞;梁凤霞;黄艳霞;李彬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疏血通在防治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中的作用

    目的评价疏血通预防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作用.方法68例完成冠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和疏血通治疗组.随访观察6个月,采用定量冠状动脉造影的方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冠脉病变的再狭窄情况.结果共有43例患者完成随访,疏血通治疗组23例,常规治疗组20例.疏血通治疗组心绞痛复发率[3例(13%)]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7例(35%)](P<0.05).定量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疏血通治疗组经治血管的病变狭窄程度明显轻于常规治疗组;晚期丢失内径及其指数[(0.46±0.25)mm,(24.26±8.64)%]显著小于常规治疗组[(0.75±0.33)mm,(31.25±11.03)%],P值均<0.05;而净获得内径及其指数[(1.23±0.30)mm,(58.96±24.68)%]明显大于常规治疗组[(0.98±0.33)mm,(42.68±29.51)%],P值均<0.05.两组患者的再狭窄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疏血通在预防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作者:李爱华;龚开政;严俊峰;孙晓宁;凤以良;张振刚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欢迎订阅《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现代中医药》2005年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愈心汤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50例

    笔者从2002年开始,运用愈心汤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按1997年全国肺心病专业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诊断,并选择心功能Ⅲ级~Ⅳ级(NYHA分级法)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50~89岁,平均69.5岁;病程12~40年,平均26年;心功能Ⅲ级32例,Ⅳ级18例;心律失常32例,肺性脑病7例.治疗组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49~90岁,平均69.5岁;病程14~37年,平均25.5年;心功能Ⅲ级28例,Ⅳ级22例;心律失常29例,肺性脑病6例.两组基本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徐新毅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通肺合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夜间低氧血症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以当归、生地等14味中药组成的通肺合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夜间低氧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COPD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组)20例,单纯氧疗组(B组)20例,通肺合剂加氧疗组(C组)20例,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膈肌移动度(diaphragm muscle mobility,DMM)、6分钟步行距离(6 minutes walk distace,6MWD)、晨起动脉血气、夜间低氧饱和度(LSaO2)、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血氧饱和度<90%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SLT90%)及超声心动图的改变.结果治疗后B组和C组LSaO2、MSaO2及SLT90%明显高于A组(P<0.05,P<0.01).第1秒时间肺活量(FEV1)、6MWD、DMM C组与A组及B组比较有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PaO2、SaO2B组、C组与A组治疗后比较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C组PaCO2与B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C组与B组、A组比较肺动脉平均压(mPAP)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肺合剂加氧疗除能改善夜间低氧血症,还能降低PaCO2,通肺合剂可作为氧疗的重要补充.

    作者:崔朝勃;袁雅冬;刘淑红;韩东亮;高秀玲;齐富存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