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桂琴;王国维;张宏考;李东升;刘继军;马英;王佑华
为了提高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疗效,降低耐药株的发生率,我们于2001年2月-2003年4月,对130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进行了拉米夫定(Lamivudine,LAM)联合益气凉血解毒类中药治疗研究,观察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和对YMDD变异的干预作用.
作者:徐春军;刘敏;林凌云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于1993年11月在洛阳召开的第五届学术交流会上制定的肝硬化临床诊断、中医辨证和疗效标准,自1994年公布后执行了10年,近年来经过专业委员会专家的多次反复讨论,现重新修订如下.
作者:危北海;张万岱;陈治水;张育轩 刊期: 2004年第10期
我们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86例患者均符合我国UA诊断和治疗建议,且符合下列条件:(1)50岁以上.(2)心绞痛日发作3次以上.(3)持续时间5min以上.(4)静息心电图有明显ST-T、T波异常,ST段抬高者除外.
作者:姜义武 刊期: 2004年第10期
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是一种具有多向转录调节作用的蛋白质.目前发现,与炎症和免疫反应关系密切的许多细胞因子、黏附分子基因的启动子部位含κB位点.活化的NF-κB能与DNA特定的κB位点结合,启动和调节众多参与炎症反应、免疫反应有关基因的转录,调控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1、IL-6、IL-8等细胞因子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等黏附分子的表达,在机体的炎症、免疫反应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对NF-κB的研究逐渐深入,包括中医药调节NF-κB活化的研究.现作一综述如下.
作者:叶蔚;项柏康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亚砷酸,As2O3)注射液是否具有抗肝癌细胞黏附和侵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选用人类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及裸鼠人类肝癌转移模型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胞运动迁移实验、细胞黏附实验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As2O3对SMMC-7721细胞的运动迁移、与纤维粘连蛋白(FN)、内皮细胞黏附以及裸鼠人肝癌转移模型肝移植瘤表达CD44和MMP-2基因蛋白的影响.结果As2O3注射液可显著抑制SMMC-7721细胞在FN上的迁移运动和SMMC-7721细胞与FN、内皮细胞的黏附,并能降低裸鼠肝移植瘤CD44、MMP-2的表达.结论As2O3具有抗肝癌细胞黏附和侵袭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As2O3能降低肝癌细胞表达CD44和MMP-2有关.
作者:华海清;秦叔逵;王锦鸿;陈惠英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笔者从2002年开始,运用愈心汤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按1997年全国肺心病专业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诊断,并选择心功能Ⅲ级~Ⅳ级(NYHA分级法)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50~89岁,平均69.5岁;病程12~40年,平均26年;心功能Ⅲ级32例,Ⅳ级18例;心律失常32例,肺性脑病7例.治疗组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49~90岁,平均69.5岁;病程14~37年,平均25.5年;心功能Ⅲ级28例,Ⅳ级22例;心律失常29例,肺性脑病6例.两组基本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徐新毅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医热证和非热证恶性肿瘤患者瘤组织中HSP70和P53的表达.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进行HSP70、P53阳性检测以及采用ELISA法和RT-PCR法检测恶性肿瘤组织中HSP70和HSP70mRNA表达含量.结果(1)结肠癌热证组、热证合计组HSP70、P53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各非热证组(P<0.05);(2)结肠癌热证组、鼻咽癌热证组、肺癌热证组以及热证合计组中HSP70表达含量均高于各非热证组(P<0.01);(3)结肠癌热证组、肺癌热证组以及热证合计组中HSP70mRNA的表达含量均高于非热证组(P<0.01).结论在恶性肿瘤的热证阶段HSP70和P53阳性表达率以及HSP70表达含量显著高于非热证阶段.
作者:王洪琦;张正;赵燕平;李建国;陈凯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IHD)是多发病,病因多由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引起.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物质条件的改善,IHD也已成为我国中老年人的主要致死性疾病[1].虽然冠心病介入治疗、冠脉搭桥手术近年取得迅猛的发展,但药物治疗必不可少.为寻找更有效的治疗药物,我院自2000年开始在常规西药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回心草治疗IHD30例,并与30例常规西药治疗组对比观察,现将临床研究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高桂琴;王国维;张宏考;李东升;刘继军;马英;王佑华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作者:王芳军;周伟生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0期
近10年来,国外学者也开始关注包括中国传统医学(TCM)在内的经验性本草疗法(phyptherapy)在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FGID)治疗中的应用,国外文献也逐年增多[1-4].国内FGID中医临床研究现蓬勃发展,不但大量临床研究见诸文献,而且建立了主要FGID的中医诊治标准,为进一步科学总结中医在FGID治疗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5].但如何规范中医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的设计、评价,仍是中医药国际化的重要障碍[5-7].新近,本文作者受邀撰写罗马Ⅲ标准中有关功能性胃肠病中医治疗相关问题的内容,发现许多有悖循证医学原则的问题,值得未来研究重视.
作者:王伟岸;胡品津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的影响.方法120例老年NSCLC患者均采用NP方案化疗,其中治疗组60例化疗前1周开始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观察两组近期疗效、远期生存率、化疗后生活质量评价、血液毒性反应及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两组近期疗效及l、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3年生存率治疗组为45.7%,对照组为19.4%,前者高于后者(P<0.05);化疗后患者生活质量评价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治疗组化疗后血液毒性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免疫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老年NSCLC化疗有一定减毒作用.
作者:刘城林;陈为平;崔书中;邓广业;刘丽萍;覃丽红;苏旭春;闫冰川;孔嘉欣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生血宁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药效及对铁代谢平衡调节的分子机制.方法10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生血宁治疗组和葡萄糖酸亚铁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用生血宁0.1g,每天3次口服;对照组用葡萄糖酸亚铁0.1g,每天3次口服;均连续服用30天.治疗前后各检测1次血清铁(Fe)、总铁结合力(total iron binding capacity,TIBC)、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rin saturation,TS)、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oluble transferrin receptor,sTfR)、血常规,并进行中医气血两虚证候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表明生血宁能改善铁代谢,提高Fe、TS、SF,降低TIBC、Tf、sTfR;促进红细胞生成作用明显;尚能促进白细胞及血小板生成.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生血宁治疗缺铁性贫血及气血两虚证效果明显,能改善铁代谢,提高Fe、TS、SF,降低TIBC、Tf、sTfR.
作者:柯有甫;魏克民;郑军献;浦锦宝;祝永强;梁卫青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环氧化酶-2(COX-2)基因表达和活性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川芎嗪对脂多糖诱导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RT-PCR和免疫印迹检测巨噬细胞COX-2基因表达,酶联免疫分析其活性,并应用荧光显微镜技术对乳鼠心肌细胞凋亡进行检测,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结果10-6mol/L,10-5mol/L和10-4mol/L川芎嗪可显著减少LPS刺激的巨噬细胞COX-2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P<0.01),但不同浓度川芎嗪对COX-2活性无明显作用;10-5mol/L川芎嗪可显著降低心肌细胞内钙浓度,拮抗LPS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凋亡(P<0.05).结论川芎嗪具有抑制LPS诱导巨噬细胞COX-2表达和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药理学效应.
作者:万敬员;叶笃筠;吴萍;张力;龚霞;黄云峰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糖尿病是一种有遗传倾向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以高血糖和高血糖继发的脂肪、蛋白质、水、电解质紊乱为特征,其典型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属中医学消渴病范畴,其中医证型相对稳定.本研究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分析其临床特征,探讨糖尿病中医证型的本质,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董慧;陆付耳;徐丽君;王开富;邹欣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