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威;王大为;顾英霞;石星
目的:探讨沙土鼠海马缺血耐受与CA1区蛋白激酶B(Akt)表达及锥体神经元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沙土鼠16只,随机分为A(2 min缺血组)、B(5 min缺血组)、C(2 min缺血+5 min缺血组)、D(假手术组)4组,每组4只.免疫组化(SP法)检测海马CA1区Akt表达,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锥体细胞凋亡.结果:A、C两组表达的Akt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B组,D组无明显Akt表达;B组锥体细胞凋亡较A、C两组显著,D组未见明显凋亡细胞.结论:Akt可能通过抑制锥体细胞的凋亡参与介导沙土鼠海马缺血耐受.
作者:冯美江;丁新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C反应蛋白(CRP)是急性炎症的敏感标志物之一,有资料显示其是冠心病(CHD)的危险因子,本研究旨在探讨其对栽CHD的辅助诊断价值及与CHD心脏事件的相关性.
作者:张如升;杨志健;张馥敏;朱铁兵;王连生;黄峻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提取并纯化正常人脑脊髓的髓磷脂碱性蛋白(MBP),鉴定其活性,并用其诱导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模型.方法:以人脑脊髓为原料,通过去脂、酸溶解、CM-52柱层析等步骤提取人MBP,鉴定其纯度后在Wistar大鼠诱导EAE.结果:所提取的MBP具有纯度高、免疫活性好的特点,与抗MBP抗体能特异性结合,并可成功地诱导出EAE动物模型,病理学证实发病大鼠的脑脊髓具有典型的脱髓鞘改变和胶质结节形成.结论:用人MBP在不加百日咳杆菌的条件下,同样可以诱导出EAE,这种动物模型体内的病理学改变与人类的多发性硬化症(MS)更具有相似性,适用于对MS的研究.
作者:林泓怡;李跃华;郭琳;阙琳利;李菁;季晓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经冠状静脉窦标测和消融左侧心外膜旁路的方法学、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3例左侧旁路患者,先经左侧心内膜标测和消融失败,后改经冠状静脉窦内标测,心动过速时记录到提前的逆行心房电位后行射频消融.结果:3例患者经冠状静脉径路消融全部成功,其中1例位于左后间隔,2例位于左侧壁.无1例发生并发症.随访6~17个月,无心动过速复发.结论:经心内膜仔细标测和消融失败的旁路可能为心外膜旁路,行冠状静脉窦内标测和射频消融可有效阻断旁路.
作者:邹建刚;单其俊;陈明龙;杨兵;陈椿;李文奇;曹克将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建立大鼠背侧纹状体长时程突触抑制(LTD)的诱导方法,并观察60 mmol/L酒精对大鼠背侧纹状体LTD诱导的影响,初步探讨酒精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纹状体冠状切面脑片,双极钨丝电极刺激皮层-纹状体传入通路,在大鼠背侧纹状体部位记录诱发的群峰电位(population spike,PS).预先灌流60 mmol/L酒精及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阻断剂MK-801,再给予强直刺激.结果:对照组给予强直刺激后诱导出明显的LTD,PS幅值减小到原先的20%左右,并持续60 min以上;灌流酒精10 min再给予强直刺激,PS幅值出现先减小而后增加的变化,60 min时已经恢复到强直刺激前的80%;灌流MK-801后给予强直刺激阻断LTD的诱导.结论:强直刺激皮层-纹状体兴奋性传入通路可在背侧纹状体诱导明显的LTD,灌流酒精不影响LTD的产生,然而会影响LTD的保持,NMDA受体参与纹状体LTD的诱导.
作者:张小虎;朱学江;袁孝如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成人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Ⅱ)的Amplatzer间隔封闭器(ASO)介入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接受ASO治疗的49例成人ASDⅡ患者的疗效、安全性进行研究.结果:全组患者技术成功率为95.6%(47/49例);ASDⅡ平均大小(28.2±5.3)mm,ASO平均大小(31.1±6.5)mm;术前平均肺动脉收缩压(39.3±13.4)mmHg(1 mmHg=0.133 kPa),肺动脉血流量/主动脉血流量(Qp/Qs)平均为2.4±1.1,ASD的成功封闭率即刻为91.5%(43/47例),术后24 h为100%;手术并发症发生率4.3%(2/47例);平均随访(11.7±3.6)个月,无ASO移位或破损.结论:成人ASDⅡ的ASO治疗疗效和安全性均好,在有适应证的范围内可替代外科手术.
作者:杨荣;孔祥清;盛燕辉;曹克将;许迪;陈明龙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初步探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干细胞采集时机,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例MM,化疗2~7次后动员.1例复发型,1例并发甲亢,另2例肾小球滤过率减低.动员方案为环磷酰胺(CTX)加重组人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CSF),CTX 2.0 g每日1次,用2天,G-CSF 5~10μg/kg,每日1次,WBC≥4.0×109/L时开始采集.单个核细胞(MNC)平均为4.09×108/kg,CD+34细胞平均为3.48×106/kg.造血干细胞冻存采用-80℃低温冰箱直接冻存法.预处理方案为美法仑180 mg/m2分次口服.结果:移植后WBC和血小板计数(BPC)低谷时间平均分别为+7.0天和+8.5天,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0.5×109/L和BPC>20×109/L,平均为+10.75天.除3例发生呼吸道感染以外,无其他严重的移植相关并发症.移植后骨髓原幼浆细胞、M蛋白、β2-微球蛋白(MG)和C反应蛋白(CRP)多有改善,仅复发型的1例M蛋白反而增高.结论:MM病程早期及避免用美法仑是提高采集效果的重要因素.移植前疾病的状态影响移植效果,病情进展期移植可能疗效差.APBSCT造血重建快,疗效好,无严重的移植相关并发症,MM伴肾损者并非禁忌证.
作者:陆化;李建勇;汪承亚;任志宏;周小玉;徐卫;葛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对5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造影及颈动脉B超检查,以了解老年患者冠脉及颈动脉病变程度,旨在探讨两者是否相关.
作者:王晓莲;周秀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通过对用传统式气管切开术(TT)和经皮扩张气管造口术(PDT)两组患者的比较,评价PDT在急救医学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郑志群;王晓东;钱何布;陆骏浩;肖佩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前对心脏开胸直视手术中采用除颤复跳后,对房颤患者恢复窦性心律的疗效研究不多,现对我们所观察的这些患者术后房颤的变化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李秀华;穆心苇;张辉;陈鑫;史宏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残肝再生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和β(TGF-β)的表达.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①组1为大部(68%)肝切除组,15只;②组2为大部(68%)肝叶切除加部分(50%)胰腺切除加近端十二指肠切除组,15只.每组3只大鼠,于术后12、24、48、72和168 h分别处死并采集肝脏样本,计算肝再生率.切除的肝脏组织用RT-PCR技术检测HGF、TGF-α及TGF-β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并与免疫组化法检测的肝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组1残肝再生率逐步增加,至术后第7天达高水平;PCNA峰值在术后24 h,随后逐步下降.HGF和TGF-α的表达在术后12 h逐渐增强,24 h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168 h时达低水平,而TGF-β的表达在48 h时达高峰,然后下降.与组1相比,组2可显著减低残肝再生及PCNA峰值,并可显著减少肝细胞HGF、TGF-α及TGF-β的表达.结论:肝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可减低残肝再生反应,除了肝细胞自身分泌的HGF及TGF-α等细胞因子外,起源于胰腺和十二指肠的其他细胞因子亦可对肝细胞的增殖起调节作用.
作者:唐天勋;王书奎;王自正;樊克武;井清源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作者:庞庆丰;郦明芳;胡维诚;陈琪;李晓宇;范乐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作者:王学浩;李相成;张峰;钱建民;李国强;孔连宝;张浩;成峰;孙倍成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应用噬菌体展示12肽库筛选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相关肽.方法:以抗HIF-1α单克隆抗体(HIF-1αmAb)为配基,采用亲和免疫法从随机12肽库中筛选与抗体特异结合的噬菌体.在筛选过程中,逐轮提高HIF-1α mAb的稀释度并增强洗脱强度.3轮筛选后,随机挑取10个克隆测序.通过膜斑点印迹(Dot-ELISA)进行特异性结合鉴定.结果:经过3轮筛选后,特异性结合的噬菌体得到有效的富集,并且Dot-EL[SA反应阳性逐轮增强.测序后发现有4个克隆的序列完全相同,其12肽氨基酸序列为GPHHYWYHLRLP.结论:噬菌体展示肽库技术可以用于筛选HIF-1相关肽,并为后续的活性鉴定打下基础.
作者:张爱霞;王斌;肖继皋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氯化锂预处理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神经元保护作用.方法:夹闭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5 min,制备前脑缺血性脑损伤模型.48只沙土鼠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A组,n=24)和对照组(B组,n=24),A组手术前连续5天给予氯化锂腹腔注射,B组以生理盐水代替氯化锂.每组又分为两个亚组:假手术组(Ash,Bsh,n均为12)和缺血组(Ais,Bis,n均为12),分别于术后3天(Ash3,Ais3,Bsh3,Bis3,n均为6)和7天(Ash7,Ais7,Bah7,Bis7,n均为6)断头取脑,制成石蜡切片,光镜下观察.结果: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数目(每0.04mm2中含有的细胞数)分别为:Ais3组15.8±3.31、Ais7组13.54±5.22、Bis3组11.81±4.58、Bis7组1.48±1.55、Ash3组28.17±4.02、Ash7组28.11±4.14、Bsh3组29.64±5.99、Bsh7组30.21±2.95.Ais3组、Ais7组显著多于相应的Bis3组、Bis7组(P<0.01),Ais3组、Bis3组显著多于相应的Ais7组、Bis7组(P<0.01).结论:氯化锂预处理能明显减少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延迟性神经元死亡.
作者:施韬;钱燕宁;王斌;马瑞;周建平;卞清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为了探讨1型糖尿病患儿血清瘦素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胰岛素治疗的关系,明确瘦素在1型糖尿病的诊断、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我们对30例患儿的血清瘦素水平进行了检测、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顾威;王大为;顾英霞;石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肾小管性酸中毒(renal tubular acidosis,TRA)病因复杂.临床表现隐匿,缺乏特异性症状,极易漏诊;持续进展的RTA后果严重.
作者:赵秀芬;邢昌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脉络宁有扩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黏度,增加脑供血作用.我院自1996~2002年收住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283例应用脉络宁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艳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抗氧化剂亚硒酸钠(Se)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表达的影响,以探讨TNF-α介导单核细胞与VSMC黏附,致动脉粥样硬化及硒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VSMC,分别加TNF-α(20 ng/ml)及TNF-α(20 ng/ml)+Se(0.5~2.0μmol/L),孵育24 h,采用细胞黏附实验、流式细胞术和RT-PCR测定ICAM-1蛋白及mRNA水平表达.结果:TNF-α可诱导VSMC ICAM-1表达增强;而硒可降低TNF-α诱导的ICAM-1 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抗氧化剂硒可抑制TNF-α诱导的VSMC中ICAM-1的表达,减少单核细胞与VSMC黏附,这可能对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起一定作用.
作者:张丽霞;丁国宪;程蕴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为研究抗小肠移植排斥治疗提供良好的动物实验模型.方法:选用大鼠进行同种异体异位节段性小肠移植.结果:共施行96只移植手术,模型稳定后的56只小肠移植5天成活率为85.71%.结论:本模型制作成功率较高,适合小肠移植排斥研究.
作者:王一芳;许爱刚;吴继明;江立红;吴文溪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