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梅
碧兰麻作为一种新型的酰胺类口腔专用局部麻醉药,其麻醉效果好、起效快、毒性低,可广泛应用于口腔临床治疗,麻醉效果明显好于利多卡因,本文对180例牙髓炎患者使用碧兰麻,无痛率95%,有一定实用性.
作者:杨秋菊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双黄连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应用双黄连雾化吸入,对照1组30例应用病毒唑雾化吸入,对照2组25例应用生理盐水雾化吸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 对照1组90%,对照2组68%,3组疗效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双黄连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具有确切疗效.
作者:魏云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我院2005年至2006年儿童感染流感嗜血杆菌(Hi)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产β-内酰氨酶情况,以有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预防.方法:临床标本进行流感嗜血杆菌分离培养,用Kirbry-Bauer(K-B)法和Etest法测定203株流感嗜血杆菌对8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以Nitrocefin纸片法测定β-内酰氨酶.结果: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氨酶总产生率为44.83%;流感嗜血杆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美洛培南、氧氟沙星、阿奇霉素耐药率分别为7.87%、10.34%、7.39%、7.87%、2.96%和7.39%;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的耐药率分别为49.75%和51.23%.结论:南京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流感嗜血杆菌耐药形势严峻,与该地区前2年资料比较,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和复方新诺明耐药率明显升高,产β-内酰氨酶是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的重要机制.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美洛培南、阿奇霉素有较高的敏感性.
作者:徐飞;王惠云;钟天鹰;迟富丽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腔隙性脑干梗死的临床特点与影像表现,探讨其预后.方法:回顾收集2006年1月至10月门诊及住院患者72例腔隙性脑干梗死的首发症状、临床体征、影像学所见.结果:腔隙性脑干梗死有其典型的脑干损害表现,但随梗死范围及脑干损害平面不同,尤其是合并脑干外腔隙性梗死使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化,给临床定位诊断增加困难.结论:腔隙性脑干梗死临床症状复杂,需借助MRI确诊.大多数预后良好,但神经功能缺损通常较严重.
作者:丁水清;王小乐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为了提高断肢再植患者术后成活率和患者术后成活质量,结合日常工作心得总结断肢再植护理要点,患肢再植术后护理和生命体征的监测,加强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指导患者功能锻炼.体会:全面细致的观察和护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该病的术后成活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魏彩虹;蔡丽月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单鼻孔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尤其是巨大垂体腺瘤的可行性.方法:分析神经外科在1999年1月至2006年1月间经单鼻孔鼻蝶入路显微镜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的诊断、手术操作及治疗的结果和预后等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47例,大部切除3例,均为肿瘤侵入海绵窦的患者.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肿瘤无复发.结论:显微镜下单鼻孔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是一种微创外科技术,完全适用于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但对于肿瘤巨大及侵入海绵窦的腺瘤治疗仍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作者:郭海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报告了19例腹部肿瘤手术后胃瘫患者的观察及护理.主要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有效的胃肠减压、肠内营养护理、严密检测患者的血糖及电解质、指导患者进行早期活动等.本组病例胃肠功能均在4周~8周内恢复,无一例再次手术.
作者:宋贵欣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于糖尿病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更要加强自身护理,注意饮食、护理、以及远期的健康宣教指导.
作者:张俐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肾上腺是体内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主要由髓质和皮质组成.皮质醇增多症主要表现一皮质醇为主的激素产生过多而致全身性改变.做好皮质醇增多症术前、术后护理和出院指导等工作,避免了意外和并发症发生,患者手术顺利康复出院.
作者:梁玉琴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对某院医疗废物暂时存放场所周围细菌学情况进行了检测,旨在探讨距存放点周围不同距离的微生物学变化,为医院选择医疗废物暂时存放场所提供依据.
作者:张文香;韩雪玲;吕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997年11月至2006年6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48例,男25例,女23例.结果:按照Jupiter等肘关节评分系统,评价肘关节功能.肘关节功能优44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7.9%.肱骨髁上骨折临床愈合时间3.5周~4.5周,平均1个月.骨折完全愈合时间2.0个月~3.5个月,平均时间2.5个月.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穿针、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能够使骨折在早期进行有效固定, 骨折愈合时间早,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方法操作简便适合于开展.
作者:张景福;马殿忠;董岷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老年肺心病患者在心、肺功能失代偿时常伴有肾功能损害,如何早期发现是临床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采用酶法及放射免疫法检测老年肺心病患者的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血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探讨其在判定肾功能损害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卫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1 材料与方法我院自2002年8月至2006年7月共行冠状动脉造影284例,男208例,女76例,平均年龄(56.2±7.9)岁.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加支架成形术96例,男68例,女28例,平均年龄(49.2±13.1)岁.
作者:冉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分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临床应用.方法:ELISA法.结果:血沉升高的患者中血清各型类风湿因子浓度显著高于血沉正常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且血沉正常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各型类风湿因子浓度也明显高于健康人群;血沉升高的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后血沉转为正常期血清中各型类风湿因子的变化,结果显示各型类风湿因子都有明显降低,尤以IgG-类风湿因子降低更为突出(P<0.01).结论:尽管血沉是一种判定类风湿关节炎炎症活动度和病情缓解的可靠指标,但特异性不强,且阳性率不高,而测定血清各型类风湿因子更能反映患者病情状况;并能对临床治疗效果、患者恢复程度及预后做出判断.
作者:刘小玲;王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采用膜式病变细胞采集器所制涂片与常规离心法所制涂片进行比较,结果采用膜式病变采集器所制涂片的细胞质量和数量得到很大提高.
作者:段淑云;吴计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中风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是中风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中风患者危害相当大[1].本文采用百忧解分别在急性期与恢复期实施治疗,以寻找较佳的治疗时机.
作者:郭秀丽;张丽华;邓尧丽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平片、CT和超低场MR在膝关节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8例52肢经临床证实的膝关节损伤患者的平片、CT和MRI资料.结果:52肢膝关节中,共有28处骨折,股骨7处、髌骨2处、胫骨16处、腓骨3处.半月板损伤31个、韧带损伤77条,MR检出其中的25个半月板、68条韧带损伤;CT检出8个半月板、10条韧带损伤.骨挫伤,MR检出65处、CT检出12处,平片均未检出.结论:膝关节损伤中,平片、CT对骨折的评价优于低场MR,对骨损伤、软组织结构损伤的评价远逊于MR,三者联合应用能大大提高膝关节复合性损伤的检出率和准确性.
作者:王其军;刘红光;马民;张亮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就目前玻片法凝血时间和Duke 氏出血时间测定已淘汰,迄今凝血试验中的凝血酶原时间 (PT) 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测定已有公认的标准化方案,简要介绍此两种时间测定的方法、标本采集、注意事项、临床意义等.
作者:魏永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随着金-瓷冠桥的广泛应用,瓷折裂的修补日益需要.对于多个牙单位联冠、长桥,瓷折裂后要完整摘下修复体进行修补是极困难的.即使拆下,由于工厂化的义齿加工使医技之间空间距离增加,同时国内临床单位,极少配备椅旁烤瓷设备,使补瓷成为困难,被迫进行口腔内修补.
作者:李临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临床实验室肌酐测定方法从早的全血肌酐碱性苦味酸法(Jaffet)到血清肌酐苦味酸比色法,又发展为同一原理的速率法[1].目前大多数实验室采用Jaffet反应速率法测定肌酐.肌酐是肾功能检查的重要指标之一.传统的苦味酸法除线形范围较小外,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管理污染很大.笔者采用本室OLYMPUS-AU 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对苦味酸法和酶测定法做了比较,认为酶测定法结果线形范围大且不污染管理,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作者:李平权 刊期: 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