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核性胸腔积液行内科胸腔镜及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

卢和平

关键词:胸膜腔积液, 结核性, 内科胸腔镜, 胸腔闭式引流, 护理
摘要:对11例包裹性、粘连性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在结核化疗和激素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内科胸腔镜、胸腔闭式引流术,11例胸膜炎患者均胸痛、胸闷症状消失,引流处伤口愈合良好,胸透和B超检查无胸水及胸膜粘连.提出做好胸腔境前物品准备、患者准备、胸腔镜术、胸腔闭式引流配合、胸腔闭式护理、及时健康指导等是其护理要点.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TB-Ab的实验诊断与临床诊断不一致性浅谈

    目前诊断结核病的方法很多,查结核抗体就是其中之一,此方法的优点就是快速,但是否准确呢?为此,我们分析64例TB-Ab实验诊断与临床诊断结果,结果与临床诊断一致率为65.6%,阳性误诊率为18.8%,阴性误诊率为15.6%,须结合临床才能下诊断.

    作者:孙天钢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心脏直视手术中运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了解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心脏直视手术后的疗效,以及在应用过程中的观察与护理.方法:观察9例心脏直视手术中的患者应用IABP增强心肌收缩力,稳定血流动力学,改善心肌供血,准确了解心脏功能恢复情况,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制订严密的护理方案,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9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结论:对于严重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由于心肌收缩力、血流动力学状态严重障碍发生心肌缺血、心源性休克或低心排综合征等,使用IABP后可改善心脏及全身情况,提高心脏直视手术的成功率,而心脏直视手术应用IABP的观察与护理是对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陈婷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浅谈多媒体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高科技被引入到教学领域.多媒体课件作为现代化教学方式,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多媒体教学既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继承和选择,又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一个改革和创新,是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为我们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探讨几点体会.

    作者:姚志鸿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胆汁返流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

    胆汁返流性胃炎的诊断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及胃镜检查进行诊断.临床症状有:烧心、恶心、呕吐、反酸、腹痛及腹胀等症状.胃镜检查示:胃黏膜充血水肿,散在出血及糜烂、黏液湖黄染,可见胆汁从幽门口涌出.胆汁返流和幽门螺杆菌(Hp)都可引起慢性胃炎,我们对38例胆汁返流的患者进行Hp检测,结果如下.

    作者:王新丽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两种排牙方法修复单颌磨牙缺失咀嚼效率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雕刻树脂牙加金属耐磨片修复磨牙缺失的咀嚼效果.方法:收集门诊上颌双侧磨牙缺失病例30例,将病例分为两组,常规铸造支架,分别采用雕刻树脂牙和雕刻树脂牙加金属耐磨片两种方法制作黏膜支持式活动义齿,戴用6个月后,用722型分光光度计测定两种方法修复义齿后患者的咀嚼效率.结果:两种方法修复的义齿咀嚼效率差异有显著性(t=5.08,P<0.01),患者对雕刻牙加金属耐磨片修复的义齿评价好.结论:雕刻树脂牙加金属耐磨片修复单颌磨牙缺失,患者的咀嚼效率明显提高,患者更加满意.

    作者:张玉森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两种不同加温方式在胃肠手术后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输液增温器、热水袋加温法在胃肠手术后危重患者肠内营养(EN)中的应用及其疗效. 方法:将35例胃肠手术后的危重患者随机分成A组(n=17例)和B组(n=18例),A组采用输液增温器加温营养液,B组采用传统的热水袋加温法加温营养液,两组均利用重力法输注. 结果:采用输液增温器加温营养液比采用传统热水袋加温法加温营养液所引起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液增温器加温营养液可减少消化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且有利于EN的吸收,值得推广.

    作者:许芬;陈元玉;郭华龙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论网络环境下医院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

    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医院读者服务工作的新特点,阐述了网络环境下读者服务工作的新举措.

    作者:许志雄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牙周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30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西医治疗组和中西结合治疗组,每组153例.西医治疗组纯西医治疗,中西结合组用中西结合方法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牙周炎效果优于纯西医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χ2=8.684,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牙周炎价格便宜,可增加疗效,缩短病程.

    作者:吴民献;方林彬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瑞芬太尼在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的应用

    目的:观察比较靶控输注(TCI)下不同浓度瑞芬太尼、异丙酚复合静脉全自麻醉用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URL)的麻醉效果及并发症,探讨URL手术中瑞芬太尼的合理用法.方法:选择ASAⅠ级~Ⅱ级,年龄18岁~60岁拟行URL术的患者60例,依瑞芬太尼效应室(脑室)浓度不同随机分为2 ng/ml、3 ng/ml、4 ng/ml三组,每组20例,观察记录各组病例麻醉前(T1)、麻醉诱导后5 min(T2)、手术开始后10 min(T3)、瑞芬太尼停药后10 min(T4)各时间点的ECG、MAP、HR、SpO2,瑞芬太尼的总用药量、麻醉持续时间、停药至唤醒的时间;出现低氧血症及呼吸暂停的发生率.结果: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为2 ng/ml、3 ng/ml、4 ng/ml组均能安全完成手术;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为3 ng/ml组较2 ng/ml、4 ng/ml组并发症少,唤醒时间短(P<0.05),为URL术式的适当使用浓度.结论:TCI效应室(脑室)浓度为瑞芬太尼3 ng/ml、异丙酚2 μg/ml复合静脉全麻麻醉方式有起效快、镇痛效果完善、对呼吸循环抑制轻的优点,是URL术式较好的麻醉方法之一 .

    作者:杨凤泉;赵子良;董庆龙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血液透析中症状性低血压的防范和护理对策

    血液透析症状性低血压是透析中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20%~30%,发生速度快,常使血液透析不能顺利进行,超滤困难,导致透析不充分,影响透析效果,使患者的长期生活质量和存活率下降.笔者于近2年内对透析中症状性低血压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谭德娟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低血钠综合征

    目的:探讨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低血钠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1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低血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颅脑损伤后低血钠综合征主要分为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和脑盐耗综合征(CSWS)两种类型.SIADH行限水治疗;CSWS给予补充盐水治疗,全部患者低钠血症均得到纠正.结论:颅脑损伤并发低血钠综合征有两种不同表现形式,且治疗方法不同.

    作者:丘革新;赖连枪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金州区乳腺穿刺细胞学检查450例结果分析

    目的:快速、简便、准确地鉴别诊断妇女乳腺疾病.方法:采用穿刺吸取细胞学检查.结果:450例受检者中,193例为乳腺组织增生,占42.9%,年龄多在30岁~50岁;乳腺纤维腺瘤84例,占18.8%,年龄多在40岁以下;乳腺癌65例,占14.3%,年龄多在40岁以上;乳腺炎、乳汁潴留与囊肿、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分别占10.3%、9.1%、2.8%,还有8例间变细胞占1.8%.结论:穿刺细胞学检查这种方法非常适合乳腺病的鉴别诊断检查,尤其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

    作者:阮红岩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浅谈高校图书馆参与院系资料室建设的重要性

    本文分析了高校院系资料室的现状,介绍了图书馆参与院系资料室建设的有利条件,并针对图书馆参与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作者:褚希辉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乙肝疫苗三次免疫应答结果分析

    目的:观察乙肝疫苗0、1、6注射前后抗体阳转率.方法:对我院门诊前来就诊患儿按月份分为三组,<1个月33例、1个月~6个月88例、6个月~1岁124例,应用酶联免疫(ELISA)法,测定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结果:<1个月、1个月~6个月、6个月~1岁,HBsAb阳转率分别为45.45%、82.95%、94.35%.结论:为了提高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乙肝疫苗接种一定要规范全程免疫.

    作者:董昭强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椰露止咳口服液中槲皮素的含量测定

    目的:采用双波长扫描法测定椰露止咳口服液中槲皮素的含量.方法:样品采用溶剂萃取后分离,在波长入S=380 nm,入R=560 nm下测定含量.结果:椰露止咳口服液每100 ml槲皮素的含量范围在2.4 mg~3.7 mg.结论:本法简便、准确、稳定,可作为椰露止咳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指标.

    作者:郭委;黄耀海;陈秀娟;赖秀珍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283例门脉高压性胃病内镜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 PHG)的内镜特点.方法:对该院收治的28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PHG患者应用日本产Olympus GIF-XQ240 电子内窥镜作胃十二指肠检查.结果:胃黏膜病理表现组合为14种,其中马赛克征232例、胃黏膜糜烂167例、陈旧性出血(灶)148例、樱桃红点(斑)32例、胃溃疡38例、活动性出血(灶)32例.结论:马赛克征是PHG基本的内镜表现,马赛克征+樱桃红点(斑)是PHG具特征的内镜表现,马赛克征、马赛克征+胃黏膜糜烂、马赛克征+胃黏膜糜烂+陈旧性出血(灶)组合是PHG主要的病理改变,马赛克征+胃黏膜糜烂+溃疡+陈旧性出血(灶)、马赛克征+樱桃红点(斑)+胃黏膜糜烂+陈旧性出血(灶)、马赛克征+樱桃红点(斑)+溃疡+陈旧性出血(灶)+活动性出血(灶)组合是PHG严重的病理改变.

    作者:雷香娥;应时雨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应掌握网络技术知识为医药学服务

    计算机与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连网(Internet)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迅捷方便的信息检索途径.我国从1944年开始与Internet连接服务.

    作者:冯茂青;黄飞侠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老年肺结核的临床及影像分析

    目的:提高对老年肺结核的影像表现特点的认识,以期进一步提高影像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60岁以上老年肺结核患者的X线及CT表现特点. 结果:老年结核以Ⅲ、Ⅳ型居多,且不典型表现多.结论:X线仍是老年肺结核的主要检查手段,对不典型老年肺结核应密切结合CT、CT增强及其他相关检查,相互补充,以提高诊治率.

    作者:冉允宏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末稍血代替静脉血进行狂犬病毒抗体检测的可行性

    目的:探讨采集末稍血直接稀释代替静脉血检测狂犬病毒抗体的可行性.方法:采集手指末梢血约40 μl,加入0.40 ml的灭菌生理盐水中,混匀后分离的上清液当作1∶21稀释血清,同时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狂犬病毒抗体的检测.结果:176例接种狂犬疫苗者静脉血法测定狂犬病毒抗体阳性175例,阴性1例;而采用末稍血直接稀释法测定,检出抗体阳性者174例,阴性者2例,两法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χ2=0.00),而34例健康体检者两种方法测定狂犬病毒抗体均为阴性.结论:对于静脉采血较困难的婴幼儿及部分成年人,完全可以采集末稍血作狂犬病毒抗体检测.

    作者:胥加耕;袁中行;刘庆勇;闫琳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1742例报告

    目的:总结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4月至2005年12月应用ESWL术治疗输尿管结石1 742例患者的资料.分析其病史特点、结石排净率和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结果:碎石1次后结石排净1 247例,2次排净262例,3次排净145例,3次以上排净12例,排净率95.64%.大部分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肉眼血尿,排石过程出现输尿管石街11例,并发肾绞痛176例.碎石失败76例,改行输尿管切开取石23例,改行输尿管镜取石28例.结论: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陈雁威 刊期: 2007年第15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