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脏直视手术中运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观察与护理

陈婷

关键词:心脏直视手术,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观察, 护理
摘要:目的:了解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心脏直视手术后的疗效,以及在应用过程中的观察与护理.方法:观察9例心脏直视手术中的患者应用IABP增强心肌收缩力,稳定血流动力学,改善心肌供血,准确了解心脏功能恢复情况,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制订严密的护理方案,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9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结论:对于严重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由于心肌收缩力、血流动力学状态严重障碍发生心肌缺血、心源性休克或低心排综合征等,使用IABP后可改善心脏及全身情况,提高心脏直视手术的成功率,而心脏直视手术应用IABP的观察与护理是对手术成功的保证.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胆汁返流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

    胆汁返流性胃炎的诊断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及胃镜检查进行诊断.临床症状有:烧心、恶心、呕吐、反酸、腹痛及腹胀等症状.胃镜检查示:胃黏膜充血水肿,散在出血及糜烂、黏液湖黄染,可见胆汁从幽门口涌出.胆汁返流和幽门螺杆菌(Hp)都可引起慢性胃炎,我们对38例胆汁返流的患者进行Hp检测,结果如下.

    作者:王新丽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民族院校贫困大学生焦虑抑郁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民族院校贫困大学生焦虑、抑郁情绪,研究该群体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焦虑、抑郁量表(SAS、SDS)与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抽样780例民族院校大学生,根据家庭经济状况分两组进行心理测试、评定.结果:家庭贫困的大学生SAS、SDS标准分平均值(39.64±2.24)与(46.64±1.87),SCL-90因子分平均值(1.87±0.67),两项测评指标都不仅明显高于全国常模,也高于本校非贫困;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敌对等项.结论:民族院校贫困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障碍,应重点加强心理疏导.

    作者:谭杰华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两种排牙方法修复单颌磨牙缺失咀嚼效率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雕刻树脂牙加金属耐磨片修复磨牙缺失的咀嚼效果.方法:收集门诊上颌双侧磨牙缺失病例30例,将病例分为两组,常规铸造支架,分别采用雕刻树脂牙和雕刻树脂牙加金属耐磨片两种方法制作黏膜支持式活动义齿,戴用6个月后,用722型分光光度计测定两种方法修复义齿后患者的咀嚼效率.结果:两种方法修复的义齿咀嚼效率差异有显著性(t=5.08,P<0.01),患者对雕刻牙加金属耐磨片修复的义齿评价好.结论:雕刻树脂牙加金属耐磨片修复单颌磨牙缺失,患者的咀嚼效率明显提高,患者更加满意.

    作者:张玉森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浅议图书馆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文章阐述了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指出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加强图书馆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互动建设,为培育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何美卿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儿童呼吸科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预防

    小儿抵抗力低下,易患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还会因多种原因发生医院感染,笔者通过对我科2年内患儿发生医院感染情况的回顾性分析,力求寻找呼吸科患儿医院感染发生原因,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作者:赵晓丽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两种不同加温方式在胃肠手术后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输液增温器、热水袋加温法在胃肠手术后危重患者肠内营养(EN)中的应用及其疗效. 方法:将35例胃肠手术后的危重患者随机分成A组(n=17例)和B组(n=18例),A组采用输液增温器加温营养液,B组采用传统的热水袋加温法加温营养液,两组均利用重力法输注. 结果:采用输液增温器加温营养液比采用传统热水袋加温法加温营养液所引起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液增温器加温营养液可减少消化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且有利于EN的吸收,值得推广.

    作者:许芬;陈元玉;郭华龙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血液净化治疗急性毒鼠强中毒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比较血液灌流(HP)、HP联合血液透析(HD)两种血液净化方式与常规治疗对急性毒鼠强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58例,其中血液净化治疗38例(HP 16例,HP+HD 22例),未行血液净化常规治疗20例,按患者转归分为治愈(无后遗症)和非治愈(死亡或留有认知障碍)进行疗效总结.结果:HP+HD组疗效较单纯HP组好,较早实行血液净化效果明显;血液净化组与常规治疗组患者比较,神志转清醒及抽搐停止时间均显著提前(P<0.01).结论:HP、HP联合HD两种治疗方式均为临床上急性毒鼠强中毒的有效的救治方式,HP所需设备为简单,基层医院容易推广应用.

    作者:陈敬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梅毒血清学试验两种方法的比较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梅毒血清学试验的检验结果.方法:同时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试验)、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试验)对110例阳性标本和120例非梅毒患者标本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TRUST、TPPA阳性率分别为83.6%、97.3%,特异性分别为78.3%、96.7%.结论:TRUST试验可作为梅毒的人群筛查、疗效、复发或再感染的检测指标.TPPA试验是检测梅毒螺旋体的特异性方法,主要作为梅毒的确证试验.

    作者:周艳丽;兰红斌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牙周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30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西医治疗组和中西结合治疗组,每组153例.西医治疗组纯西医治疗,中西结合组用中西结合方法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牙周炎效果优于纯西医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χ2=8.684,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牙周炎价格便宜,可增加疗效,缩短病程.

    作者:吴民献;方林彬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血液透析中症状性低血压的防范和护理对策

    血液透析症状性低血压是透析中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20%~30%,发生速度快,常使血液透析不能顺利进行,超滤困难,导致透析不充分,影响透析效果,使患者的长期生活质量和存活率下降.笔者于近2年内对透析中症状性低血压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谭德娟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干燥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干燥综合征(SS)患者的护理经验 .方法:对6例SS患者,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结果: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使患者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结论:护士不仅需要密切配合医师观察病情,而且需根据病情的不同表现,采取合理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本病的转归与采取的护理措施密切相关,患者出院时应做好出院指导,有条件者做好随访.

    作者:包晓红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心脏直视手术中运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了解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心脏直视手术后的疗效,以及在应用过程中的观察与护理.方法:观察9例心脏直视手术中的患者应用IABP增强心肌收缩力,稳定血流动力学,改善心肌供血,准确了解心脏功能恢复情况,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制订严密的护理方案,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9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结论:对于严重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由于心肌收缩力、血流动力学状态严重障碍发生心肌缺血、心源性休克或低心排综合征等,使用IABP后可改善心脏及全身情况,提高心脏直视手术的成功率,而心脏直视手术应用IABP的观察与护理是对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陈婷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门诊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

    通过观察、分析门诊患者的心理特征,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反应,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使门诊就诊工作井然有序,满足患者心理需要,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作者:李玉洁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多层螺旋CT对脊柱爆裂性骨折的诊断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的多平面重建(MPR)、三维重建(SVR)影像表现对脊柱爆裂性骨折稳定性判定和椎体后缘的碎骨片后移导致椎管狭窄与神经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椎体爆裂性骨折的CT表现,所有患者均采用1 mm螺距15螺旋扫描,获得原始数据进行MPR和SVR重建.结果:椎体向心性爆裂;碎骨片向后移位导致椎管狭窄;垂直或横向骨折;单侧或双侧椎板骨折;部分伴有关节突、棘突骨折;大部分脊柱后凸.神经损伤与椎管狭窄的程度有关.结论:MSCT的MPR和SVR能更好显示脊柱爆裂性骨折,椎管狭窄程度,显示脊柱屈曲、旋转及脱位,是判断脊柱稳定程度极其精确的方法,并对治疗方案选择及神经损伤的估计有着重要价值.

    作者:卓建平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吉安市孕妇TORCH感染检测与优生优育探讨

    目的:调查分析吉安市孕妇TORCH(TOX、RUV、CMV、HSVⅠ、HSVⅡ)感染状况,为孕妇保健和计划生育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对自愿接受检测的产前孕妇1 716例进行TORCH-IgM 抗体检测和分析.结果:TOX、RUV、CMV、HSVⅠ、HSVⅡ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86%、2.25%、2.12%、2.26%、1.98%.TOX感染率高,与其他4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TORCH感染率市郊显著高于市区(P<0.01).结论:孕妇应进行TORCH感染检测,以避免出现先天畸形、弱智、流产、死胎、发育迟缓等综合征,对少生优生、搞好计划生育工作意义重大.

    作者:彭和平;王志容;周玉环;王小平;曾淑群;肖小玲;简建英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乙肝疫苗三次免疫应答结果分析

    目的:观察乙肝疫苗0、1、6注射前后抗体阳转率.方法:对我院门诊前来就诊患儿按月份分为三组,<1个月33例、1个月~6个月88例、6个月~1岁124例,应用酶联免疫(ELISA)法,测定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结果:<1个月、1个月~6个月、6个月~1岁,HBsAb阳转率分别为45.45%、82.95%、94.35%.结论:为了提高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乙肝疫苗接种一定要规范全程免疫.

    作者:董昭强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氯胺酮582例小儿手术麻醉的探讨

    目的:小儿手术基层医院多采用氯胺酮麻醉,本文对其麻醉方式结果进行对比观察.方法:选择582例均无呼吸、循环及神经系统疾病的患儿,分别采用肌肉注射法和静脉滴注法,以确定用药量后,进行手术时间和苏醒时间对比记录,以及HR、 BP的观察进行处理.结果:肌肉注射和静脉滴注,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静脉滴注法苏醒时间较肌肉注射时间较快,但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氯胺酮仍适为基层医院所采用,对小儿手术麻醉安全系数大,易于掌握方式.

    作者:冯王学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奥扎格雷纳对高粘滞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纳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48例住院的高粘滞血症的患者给予奥扎格雷纳治疗,用奥扎格雷纳8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内静脉点滴,1次/d,14 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全血高切、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等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1),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奥扎格雷纳能有效地改善高粘滞血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青;韩艳玲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应掌握网络技术知识为医药学服务

    计算机与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连网(Internet)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迅捷方便的信息检索途径.我国从1944年开始与Internet连接服务.

    作者:冯茂青;黄飞侠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1742例报告

    目的:总结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4月至2005年12月应用ESWL术治疗输尿管结石1 742例患者的资料.分析其病史特点、结石排净率和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结果:碎石1次后结石排净1 247例,2次排净262例,3次排净145例,3次以上排净12例,排净率95.64%.大部分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肉眼血尿,排石过程出现输尿管石街11例,并发肾绞痛176例.碎石失败76例,改行输尿管切开取石23例,改行输尿管镜取石28例.结论: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陈雁威 刊期: 2007年第15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