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定芬;肖生翠;李春联
目的:探讨高血压早期左心结构及功能的改变.方法:应用philips-HDI 15000彩色超声诊断仪对32例高血压早期患者及40例正常组的左房内径、左室内径、室壁厚度、收缩及舒张功能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高血压组左室内径、室壁厚度及收缩功能无明显变化(P>0.05).而左房内径的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左室舒张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及左房增大是高血压患者的早期心脏改变,尤以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变为显著.
作者:李明;欧华林;李云锋;陈丹;张丽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护理对策.方法:笔者对本科室67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通过语言和非语言交流,给予适当心理疏导,并做好病情解释、重视病区环境对患者心理的影响等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大多数患者焦虑、紧张、抑郁、忧愁等心理得到很好的缓解,并能积极配合治疗,56.4%患者自觉症状消失,43.6%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减轻.结论:重视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减少不良心理刺激,结合临床药物治疗,是提高本症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方毅贞;肖婉芬;刘泽敏;方少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防治措施.方法:对近4年来住院的102例妊娠高血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02例孕产妇全部救治成功,围生儿死亡率为40.2‰.结论:妊娠高血压疾病经积极预防合理治疗可有效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的死亡率.
作者:豆焕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99例HIE采用高压氧综合治疗,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高压氧综合治疗组治疗后有效率94.95%,明显优于对照组81.25%(P<0.01).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HIE有缩短病程、促进脑细胞功能短时间恢复、减少后遗症的作用.
作者:王仙萍;宋文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实验一步法检测血清乙肝两对半(HBV-M)时出现e抗原(HBeAg)阳性而表面抗原(HBsAg)阴性的原因.方法:用ELISA二步法检测一步法测定时出现上述现象标本中的HBsAg,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结果:一步法检出的HBsAg阴性而HBeAg阳性的标本共9例,二步法检测这9例标本的HBsAg均为阳性.结论:钩状效应易造成临床漏检,是一步法检测HBV-M时出现HBeAg阳性而HBsAg阴性的原因.
作者:邱凤琪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住院期间严重并发症的原因并探讨其对策.方法:对29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严重并发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使临床护士对主要并发症,如高热、脑疝、上消化道出血、继发性癫痫等有了充分的认识,并且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论:正确的护理可有效地减少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死亡率,减轻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王小梅;阮婷;李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5年6月收治的10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支原体肺炎全年均可发病,以冬季较多(47.2%).发病年龄以3岁~7岁多(42.5%),其次为婴幼儿.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及发热,体征依年龄而异.可伴发多系统、多器官损害.结论:支原体肺炎在学龄前儿童中患病率高,发病年龄较以往的报道有提前趋势.冬季发病率高,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及发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有效.
作者:刘金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前,高血压患病率有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的趋势,在年幼时血压偏高者这一趋势更为明显,在我国高血压发病率呈现北方高于南方,城市高于农村的现象.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病,虽不宜根治,但做好高血压病人的家庭保健,在对降低血压和减少脑卒中、心力衰竭及肾功能衰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做好高血压病人的家庭保健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作者:崔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本文观察了180例甲亢患者,治疗前及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及其分类的改变.同时测定T3、T4含量,并将治疗前确诊的甲亢患者与110例经体验合格的健康者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贵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过期流产绒毛组织水泡样变与部分性葡萄胎在超声声像图上极为相似,且临床表现亦相同,均有停经史及阴道不规则出血,常难以鉴别.笔者通过数例观察与分析,发现二者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特别是CDFI对其鉴别有重要价值.本观察水泡样变与葡萄胎共1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史小桦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血站检验科与医院的检验科有所不同,它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危,为此我们的检测结果要求准确率达到100%,为了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血站采用先进的全自动AT加样系统、全自动STAR加样系统、全自动FAME酶免分析系统,这些全自动仪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减少了许多人为因素的误差,达到了快速、准确、微量的目的.但是全自动仪器对标本的要求要比手工操作要严格的多,血站现在实行集中化管理模式,对各中心血库实行集中检测,要对标本进行运输,为了大限度的减少标本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下面就标本质量对自动分析系统的影响及其排除方法讨论如下.
作者:林蔷薇;闫丽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拔牙后出血是常见的拔牙并发症之一.自1985年以来,治疗拔牙后出血45例,对拔牙创伤出血的应急处理及并发症的预防总结如下.
作者:王宏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全麻支气管插管术实施肺隔离后与肺部感染关系,预防肺叶切除术后肺部感染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近5年择期肺叶切除术病人381例,将支气管插管与气管插管分为两组.Ⅰ组病人214例:常规全麻诱导双腔导管插管后,单肺通气控制呼吸,作为分析组;Ⅱ组病人167例:常规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双肺通气控制呼吸,作为对照组.两组病人在麻醉前45.93%伴有同侧肺部感染经抗炎治疗后肺部X线征炎症明显好转、血象正常.并对术后发生肺部感染16例患者痰标本行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结果:调查发现肺叶切除术病人16例发生肺部感染,Ⅰ组与Ⅱ组病人分别是3例、13例.占同期全麻气管、支气管插管分别是1.40%和7.78%;从感染患者痰液中检出的致病菌143.75%,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为多,这3种菌占非发酵菌的91.30%是肺部感染的主要分离菌.而且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的耐药率均高达100%.对头孢三代如头孢他啶、头孢曲松的耐药率高达40%~95%,高耐用药率与下呼吸道感染率成正比.这些菌株对临床常用抗生素都有不同程度耐药,且多重耐药.结论:调查发现引起气管与支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发生肺部感染主要危险因素有肺隔离比无肺隔离明显减少,说明对侧肺可引起交叉感染.细菌耐药性,使其增加肺部感染发生率.实施肺隔离技术,对预防肺部感染有较大临床意义.
作者:吴励文;陈棉生;郑良杰;柯永坚;谢惠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在当前内窥镜广泛应用的年代,矫正鼻中隔畸形的主要目的在于:解除因鼻中隔偏曲引起的鼻阻塞症状;保证手术中良好地暴露中鼻道和相应的鼻窦;保证鼻窦术后良好的护理;去除鼻部疾病的病因或诱因.近,我们发现,鼻中隔偏曲与许多鼻部疾病有关,例如鼻-鼻窦炎、鼻息肉、真菌性鼻窦炎等,因此,手术中同时矫正鼻中隔畸形就有更积极的治疗意义[1].传统的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有以下缺点,如手术后鼻中隔软弱,随呼吸摆动,外鼻形状改变(如鼻小柱回缩、鼻底增宽)等.2003年3月至2005年2月,我们共施行内窥镜下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53例,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32例,我们体会,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内窥镜下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现将我们的经验和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焕昌;苏春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2005年,我们医院对全港1 000余名职工进行了全面的体检.对血标本的采集,处理及测定等都采用了标准化程序,并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
作者:官娜;解思耀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综观国内外文献对脑卒中病人急性期死亡原因报道较多,但对恢复期患者的死亡原因报道较少,我院1987到2004年间,脑卒中住院患者共死亡300例,其中恢复期死亡有30例,报道如下.
作者:许风琴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以及监测拉米夫定临床治疗过程中耐药性的产生,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117例用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DNA含量、ALT、HBeAg检测以观察其疗效,同时对出现治疗后HBV-DNA反弹和ALT回升的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聚合酶基因(Pgene)酪氨酸-蛋氨酸-天门冬氨酸YMDD位点变异性测定.结果:拉米夫定治疗2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后HBV-DNA阴转率分别为86.2%、90.6%、84.6%、82.1%,HBV-DNA含量下降明显.ALT复常率为10.3%、68.4%、82.9%、81.2%.HBeAg的阴转率相对较低为0.85%、3.4%、16.2%、36.8%.117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拉米夫定治疗6个月后YMDD变异2例,12个月16例,到18个月累计共有19例YMDD变异阳性的患者,占16.2%,其中以YVDD变异为主,YVDD变异14例,占73.7%,而YIDD变异仅5例,为26.3%.发生YMDD变异的患者HBV-DNA含量以及ALT回弹,HBeAg发生阳转.结论:拉米夫定是一种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新药,具有很强的抑制HBV复制的作用,对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随拉米夫定长期服用可能出现耐药性,主要是由HBVP基因区YMDD的变异所引起的,产生YIDD、YVDD耐药突变株,对YMDD耐药变异株的监测,为抗病毒治疗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以及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涂海健;林国贤;郭金者;许光辉;刘信禹;周燕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对于双侧上后牙缺失,义齿需要两侧连成一整体者,采用塑料基托加腭杆修复,已逐步被广大的患者认可并被临床应用.自1999年8月至2005年8月,笔者对部分或大部分牙列缺失患者选择性地采用此法修复,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汉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脓性分泌物或穿刺液标本涂片镜检与细菌培养两种方法细菌检出率的比较,探讨细菌学诊断的影响因素.方法:对临床送检的82例脓性分泌物或穿刺液标本进行涂片镜检和细菌培养.结果:82例标本细菌培养检出菌48例阳性率为58.5%(48/82 ),涂片镜检检出菌45例,阳性率为54.9%(45/82).涂片镜检阴性而细菌培养阳性的有7例(16.3%),涂片镜检阳性而细菌培养阴性的有4例(8.9%).结论:两种方法相互补充,为临床正确分析细菌学检验结果提供参考.
作者:范柳青;程红革;杨志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新生儿重度窒息的产科原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剖宫产新生儿重度窒息的产科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重度窒息是综合原因所致,但产科原因是不容忽视的.结论:加强围产期的检查,严把剖宫产的指征及手术时机,提高手术技巧是减少新生儿重度窒息的重要原因.
作者:刘燕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