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赵恒维

关键词:复方樟柳碱,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疗效,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 方法:32例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给与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 ml患眼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进行相应的护理. 结果:显效为24例28只眼,有效为5例8只眼, 无效为3例4只眼,有效率为90%. 结论: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是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2003年至2005年非甾体抗炎药用药情况研究

    目的:了解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在我院的产品结构和使用情况,并进行临床利用评价,为临床合理、有效、经济地选用NSAID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金额排序和频度分析方法对2003年至2005年NSAIDs 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年至2005年用药频度排序和销售金额排序前5位的药品基本类同,为克感敏、双氯芬酸、复方阿司匹林、索米痛、酮洛芬,传统的NSAIDs在临床应用广泛,个别新型NSAIDs所占市场份额越来越大.结论:NSAIDs在我院的临床应用较为合理,价廉且疗效确切的药品在临床应用中占有优势.

    作者:彭福英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AFP两种检测方法的实验观察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两种检测方法(酶免法和免疫层析法)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随机采集临床血液样本460份,分别用EIA(酶免法)和IND(免疫层析法)检测AFP,经统计学分析,计算其敏感性、临床符合率和影响因素,评价两种方法的临床实际应用价值.结果:460例患者临床血液样本两法检测AFP结果,灵敏度(低可检出限浓度)均为20 μg/L.可测范围EIA法为20 μg/L~10 000 μg/L,IND法为20 μg/L~30 000 μg/L,均可满足临床诊断要求.临床阴性符合率:EIA法为96.3%,IND为100%;临床阳性符合率:EIA法为89.1%,IND为97.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法对0 μmol/L~684 μmol/L胆红素均无交叉反应.结论:IND法与EIA比较,具有操作简便,快速(10 min~15 min出结果)等优点,更符合临床实际推广应用.

    作者:林日文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高压氧治疗首次入舱患者的心理护理

    本文介绍高压氧治疗对首次入舱患者的心理护理,包括患者的心理特征,心理护理要点.

    作者:常秀英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晋城市无偿献血者ABO及RhD血型分布调查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主要为汉族人群,城市人口少,RhD阴性率很低.为保证临床急救用血和合理供血、建立稀有血型库,我站从1997年1月开始对无偿献血者及其他人群进行ABO、RhD血型调查.并对62名RhD确定阴性者进行Del鉴定,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永红;王天才;崔虎胜;李晓辉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西咪替丁临床应用的新进展

    目的:介绍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的临床应用新进展.方法:参阅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结果:西咪替丁除有抗酸作用外,还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病毒、抗过敏、解痉、止痛等作用.结论: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军鹏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谈医学专业教师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作为一名医学专业的教师,既要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业务知识和治病救人的过硬本领,又要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教育学生,使学生具有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医德,又要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医学事业,树立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思想.一个医学院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医疗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医务人员,关键在教师.作为医学专业的教师,我们应该加强教师的责任意识,用教师的人格力量感召学生,形成科学求实的严谨教风,热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既教书又育人, 爱护学生,关心学生,用自己的言行来教育学生.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医疗人才.作为一名医学专业的教师,还应具有较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培养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精神. 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作者:谢春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我院2001年至2003年抗生素用药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抗生素使用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方法:根据我院药库管理系统中的药品消耗量、金额等数据,对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抗生素用药金额呈逐年递减趋势,用药品种不断增多.使用率较高者以青霉素类、头孢类、大环内酯类为主.结论:我院抗生素使用趋于合理.

    作者:张敏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哺乳期放置宫内节育器随访分析

    自2001年1月至2001年12月,我站对产后42 d~56 d与产后56 d后哺乳期未转经自愿要求放置宫内节育器(IUD)的妇女,放环后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随访分析.结果证实了产后42 d~56 d放置IUD的副反应少,术者比较满意.

    作者:孙慧珍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诊断和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住院的78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二维声像图改变:内膜毛糙、内-中膜(IMT)增厚、斑块形成,其中内膜毛糙、IMT增厚是早期诊断颈动脉硬化的敏感指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的充盈缺损为无回声斑块诊断的重要特征.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静;龚念梅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简述高校乙型肝炎的流行现状及预防

    乙型肝炎是目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的传染病之一,也是高等院校主要的一种传染病.文章描述了乙型肝炎在全球的发病情况,重点分析了乙型肝炎在中国的流行,并就高等院校如何预防乙型肝炎提出了两点措施:一是控制传播源;二是切断传播途径.

    作者:慕淑珍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药物流产不全宫腔残留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对药物流产不全宫腔残留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药物流产不全宫腔残留的324例患者进行超声探查,重点观察子宫大小、内膜变化、宫腔形态及宫腔内异常回声.结果:本组超声对宫腔残留的检出率为93%(300/324),漏诊率7%(24/324).残留物回声分3型:弥漫光点型23%(69/300)、絮状光团型62%(186/300)、混合回声型15%(45/300).结论:宫腔残留的声像图具有多样性特点,超声诊断宫腔残留简便、快捷、准确,给临床明确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

    作者:邱予琼;王戈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358例口腔特诊患者的调查分析

    目的:为了了解口腔患者的就医需求,改善我科特诊室的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满意度.方法:对358名口腔特诊患者进行有关选择口腔特诊就诊原因、对特诊医护技术、服务质量满意度等的问卷调查.结果:影响患者选择口腔特诊的主要因素是医疗技术和可(电话)预约就诊时间,对特诊医护技术、服务质量均有好的满意度,约有1/4的特诊患者希望降低费用.结论:要满足口腔患者的需要,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就要重视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提供多层次的医疗服务方式,包括预约就诊、医患信任的建立、改善医疗环境、控制成本、分流服务等.

    作者:吴坚;肖刚;黄南楠;彭助力;吴雅成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胆总管下段结石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经腹超声在胆总管下段结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胆总管下段结石患者术前经腹超声检查,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47例中超声检查诊断为胆总管下段结石并肝外胆管扩张37例,并肝内胆管扩张5例.超声漏诊5例.超声诊断正确率为89.36%.结论:经腹超声是一种无损伤、无痛性检查,熟练掌握超声检查胆总管下段结石的操作手法,对显示胆总管下段结石的诊断符合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萍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紫外线照射配合头孢三嗪治疗创面化脓性感染疗效观察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创面化脓性感染患者148例.诊断标准:外伤创面、手术切口及其他创面感染,出现红、肿、热、痛,创面或切口附有脓性分泌物,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发病至就诊在2周之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5例,男45例,女30例,年龄12岁~70岁,平均年龄38岁,病程4 d~12 d,平均病程6.5 d,其中切割伤10例(长4 cm~20 cm,深0.5 cm~1.5 cm),挫伤25例(创面5 cm×8 cm~12 cm×20 cm,深0.1 cm~0.5 cm),开放性骨折创面15例,手术切口感染14例,局部浅Ⅱ度烧伤6例,褥疮感染5例.对照组73例,男42例,女31例,年龄14岁~60岁,平均年龄37岁,病程2 d~11 d,平均5.8 d,切割伤14例(长5 cm~18 cm,深0.2 cm~2.0 cm),挫伤20例(创面4 cm×6 cm~10 cm×15 cm),开放性骨折创面12例,手术切口20例,局部浅Ⅱ度烧伤5例,褥疮感染2例,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王若新;王丽华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解脲支原体IgM抗体的临床意义探析

    目的:探讨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检测解脲支原体IgM抗体在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9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和血清,分别进行UU培养和UU-IgM抗体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结果:129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中,培养法检出UU42株,阳性率32.6%;UU-IgM抗体阳性38例,阳性率29.5%,与培养法比较,符合率95.3%,特异性98.8%,敏感度88.1%.经过两样本率的配对χ2检验,χ2=0.14,P>0.05,培养法和UU-IgM抗体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检测UU-IgM抗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是一项辅助诊断UU早期感染的可信指标.

    作者:殷网虎;胡建慧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40岁以下妇女宫颈癌3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40岁以下妇女宫颈癌的治疗及预后.方法:我院自1994年至2002年共收治40岁以下妇女宫颈癌39例,对全组宫颈癌的病理组织学类型、临床表现、预后、治疗进行了分析.结果:40岁以下宫颈癌占同期宫颈癌总数的23.64%,病理类型以鳞状细胞癌为主,治疗效果较同期年龄大者效果差.结论:宫颈癌有低年龄化趋势,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主张提倡青年育龄妇女的谱查,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作者:董丽萍;吴虹桥;李建华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维生素D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

    维生素D在体内具有调节钙磷代谢和促进骨骼重吸收的生理功能,近年研究发现其具有明显抗肿瘤细胞生长作用.现综述维生素D的抗肿瘤作用,主要从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及癌基因等方面阐述,为肿瘤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陈丽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超声引导下肾脏组织活检64例术后并发症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肾脏组织活检术后并发症.方法:对64例肾脏疾病患者组织活检后出现血尿、肾包膜下血肿进行观察.结果:血尿和肾包膜下血肿的总发生率为71.8%.其中血尿为46.9%、血肿12.5%、血尿同时有血肿为12.5%.结论:肾脏组织活检是肾脏疾病诊断、指导治疗、判断预后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作者:杨海英;张健;荆稳艳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浅谈提高医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的途径

    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在内容、方式上不可一概而论,应根据院校类型、专业要求、资源拥有情况、学生文化素质状况而定.医学院校由于长期独立建校,过分注重专业教育,使得医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相对薄弱.因此,转变教育观念,确定文化素质教育在医学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采用人文科学系列讲座等方式,丰富医学生的人文知识,同时营建良好的校园环境,加强医学生的情感教育和心理教育,是提高医学生文化素质的有效培养途径.

    作者:王险峰;王明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锻炼操在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康复护理是康复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常见的脊柱疾病,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大约有20%左右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早期实施锻炼操康复护理,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孙智玲 刊期: 2006年第18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